2005年考研英语真题剖析之阅读

合集下载

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解析

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解析

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解析摘要:1.解析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的文章特点2.分析文章主题及难点3.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4.总结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正文:一、解析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的文章特点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部分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商业经济类文章。

本文将以其中一篇为例,分析其文章结构、难易程度和考查点。

二、分析文章主题及难点以200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第一篇文章为例,该文章探讨了全球化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

文章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制造业状况,指出全球化使得美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许多企业不得不调整战略以应对这一挑战。

文章中的难点包括一些专有名词和长难句,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词汇和语法功底。

三、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1.浏览题干,确定文章主题和考查点。

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浏览一遍题干,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考查点,以便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抓住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这将有助于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3.善于寻找关键词和信号词。

在解题时,注意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信号词,如转折词、因果关系词等,这些词语往往有助于找到答案。

4.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

在做题时,要对选项进行仔细分析,排除那些与文章内容不符或语法错误的选项。

四、总结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扩大词汇量。

可以通过背单词书、阅读英文文章、观看英文电影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2.加强语法学习。

语法是阅读理解的基石,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3.培养阅读习惯。

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英文文章,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做真题练习。

通过做历年考研英语真题,了解考试题型和考查重点,提高应试能力。

5.学习解题技巧。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答题效率。

总之,要提高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需要长期积累、不断练习。

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

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

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2005年考研英语真题是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通过详细解析这份真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考试的目标和要求,并为我们的备考提供指导。

本文将对2005年考研英语真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在2005年考研英语真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共包含了三篇文章,涉及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我们将按照文章顺序,逐一进行解析和分析。

文章一文章一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环境保护在当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文章主要讲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环境问题的危害。

首先,作者指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并举例说明了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接着,文章提到了大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

文章二文章二是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话题。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

首先,作者强调了教育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接着,文章介绍了有效学习的方法,包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和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

文章三文章三是关于心理学的话题。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首先,作者介绍了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并解释了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研究意义。

接着,文章讲述了应用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长篇阅读理解在2005年考研英语真题的长篇阅读理解部分,共有两篇文章,涉及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我们将按照文章顺序,逐一进行解析和分析。

文章一文章一是关于经济发展的话题。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作者提到了快速经济发展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并探讨了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接着,文章讨论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和就业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文章二文章二是关于健康与饮食的话题。

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

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

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2005考研英语真题详解2005年的考研英语真题是很多考生备考过程中经常研究的一份试卷。

本文将对这份试卷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考试的要点和技巧。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这部分共有三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5个问题。

文章内容涉及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不同主题的理解。

第一篇文章是关于科技创新的。

文章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探索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问题主要围绕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展开,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文化差异的。

文章讲述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强调了文化差异对沟通和合作的影响。

问题主要涉及案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和逻辑关系,找到正确的答案。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教育改革的。

文章讨论了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变革,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问题主要针对变革的原因、目标和影响进行提问,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第二部分:完形填空这部分共有两篇短文,每篇短文后面有10个空格需要填写正确的单词。

文章内容涵盖了社会问题、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考察考生的词汇理解和语境推测能力。

第一篇短文是关于社会责任的。

短文描述了一个社会活动家的经历,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词汇的语义,填写合适的单词,使整个短文通顺和连贯。

第二篇短文是关于人际关系的。

短文讲述了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通过与同事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词汇的语义,填写合适的单词,使整个短文通顺和连贯。

第三部分:概括大意和完成句子这部分共有两篇短文,每篇短文后面有5个问题。

文章内容涵盖了科技、环境、教育等多个领域,考察考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第一篇短文是关于科技创新的。

短文介绍了一项新的科技创新,强调了其对环境和能源的积极影响。

2005考研英语阅读真题

2005考研英语阅读真题

2005考研英语阅读真题2005年的考研英语阅读真题是一道非常经典的题目,它考察了考生对于科技发展的理解和对于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道题目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目的具体内容。

题目中给出了一个关于科技发展的材料,主要讨论了科技的进步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材料中提到了人们对于科技的过度依赖,以及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考生需要根据这篇材料回答几个问题,包括科技发展是否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科技发展是否会导致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等。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还要能够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要求,因为它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科技发展是否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这个问题。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电脑、手机等等。

这些科技产品的出现无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然而,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科技发展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科技发展就一定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是要具体分析不同方面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科技发展是否会导致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是由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所导致的。

因此,科技发展确实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然而,科技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

因此,科技发展并不一定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是要看具体的应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对于科技发展的理解和对于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题目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科技发展是好还是坏,而是要具体分析不同方面的影响。

2005年英语一考研真题

2005年英语一考研真题

2005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5年的英语一考研真题是考察考生在英语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对真题内容的分析和解答。

阅读理解第一篇阅读理解文章是关于谚语和俚语的,考察考生对于英语语言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文章介绍了谚语和俚语的定义和功能,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

谚语和俚语是一门语言的精华,它们能够简洁而生动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掌握了谚语和俚语,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篇阅读理解文章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察对于哲学思想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基本原理,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重要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武器,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就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写作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提示,针对一个话题进行写作。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以“环境保护”为例进行讨论。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怎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观点供参考。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加大力度,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质量的改善。

其次,公众的环保意识需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教育宣传和媒体的力量,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人们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行为。

此外,倡导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

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浪费。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最后,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环境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环保经验和技术,制定共同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行动计划。

2005考研英语真题答案解析05英语考研真题解析

2005考研英语真题答案解析05英语考研真题解析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答案Section IUse of English (10 points)1-5. CBACB 6-10. ADADB 11-15.CADCD 16-20.BCDABSection IIReading Comprehension (60 points)Part A (40 points) 21-25. CBACB 26-30. CDADB 31-35. ACDDA 36-40. BDABCPart B(10 points) 41-45. ECGFBPart C (10 points)46. 电视是创造和传递感情的手段之一。

也许在此之前,就加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联系而言,电视还从来没有像在最近的欧洲事件中起过如此大的作用。

47. 多媒体集团在欧洲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越来越成功了。

这些集团把相互关系密切的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出版社整合到了一起。

48. 仅这一点就表明在电视行业不是一个容易生存的领域。

这个事实通过统计数字一目了然,统计表明在80家欧洲电视网中1989年出现亏损的不少于50%。

49.创造一个尊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欧洲统一体”绝非易事,需要战略性选择。

正是这些文化和传统组成了连接欧洲大陆的纽带。

50. 在应付一个如此规模的挑战过程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团结,我们就会站起来;分裂,我们就会倒下去。

”Section ⅢWriting (30 points)Part A (10 points) A Letter, to QuitJun 22, 2005 Dear Mr. Wang,First of all, please allow me to express my deep sorry to you for my resignation. I do know thatthis will bring about much trouble to you sothatI write to youfor my explanation.I decided to quit for some reasonsas follows. To beginwith, the job as an editor for the magazine Designs & Fashionsis notsuitable to me.What’s more,I’m preparing for another degreeand I preferto further mystudy. Again, I apologize for myresignation to you!I am looking forward toyour early reply.Yours Sincerely,LiMing Part B(20 points)A Helpless FatherThe picture ironically shows that apitiable old man in rags is beinghelplessly kicked offby his three sons and a daughter, who all wear decent clothes. The father’s negligent children are allguarding their home gates lest theirold father “rollinto” their households. In other words, they four ignore their moral sense of assuming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ld father even though theymay be all living a satisfying life. That is a painful scene we often encounter in our da ily life.Sad to say, the moral declin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may bea rather explosive situation in our modern society. People definitely have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ed by wider and wider margins, asevidenced by thefour children’s decent dre ssing, but their moral sensestillremains sadly unchanged orin some cases becomes dramaticallydowngrading. Mostpeo plemight have becometoo much self-centered, andeven worse, theydiscard thetradition of giving respect to the elderly. Theyno longer care for their elders, let alone their neighborsor the disadvantaged; instead they try everymeansto avoid r esponsibility for other citizens. When one cares for others,one might even appear stupid or may even be distrusted.Therefore,wehave to take some useful measures to avoid the scene that ismentionedabove. We must launch a variety of campaigns about thereturn to the good tradition of giving help and love the elderly. Moreover, we must appeal to our governmentto establish some relevant laws to punish those who avoid their duties.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our respect for age is anindic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as imperativesof traditions require.Wesincerely wish that theold man could be welcome to anyof the four households, elegantly dressed,and a smile on the face.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试题答案详解Section I Use of English1. C 空格前讲的是,和动物相比,人的嗅觉常被认为不灵敏,空格后讲的是,…这主要是因为,…动物,我们是直立的。

考研英语历年阅读理解真题精析--2005年part2

考研英语历年阅读理解真题精析--2005年part2

考研英语历年阅读理解真题精析--2005年part2Part Two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That the evidence was inconclusive, the science uncertain? That the antismoking lobby was out to destroy our way of life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ay out of the way? Lots of Americans bought that nonsense, and over three decades, some 10 million smokers went to early graves.There are upsetting parallels today, as scientists in one wave after another try to awaken us to the growing threat of global warming. The latest was a panel fro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enlisted by the White House, to tell us that Earth's atmosphere is definitely warming and that the problem is largely man-made. The clear message is that we should get moving to protect ourselves.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Bruce Alberts, added this key point in the preface to the panel's report: "Science never has all the answer. But science does provide us with the best available guide to the future, and it is critical that our nation and the world base important policies on the best judgments that science can provide concerning the future consequences of present actions."Just as on smoking, voice now come from many quarters insisting that the science about global warming is incomplete, that it's OK to keep pouring fumes into the air until we know for sure. This is a dangerous game: by the time 100 percent people of the evidence is in, it may be too late. With the risks obvious and growing, a prudent people would take out an insurance policy now.Fortunately, the White House is starting to pay attention. But it's obvious that a majority of the president's advisers still don't take global warming seriously.Instead of a plan of action, they continue to press for more research - a classic case of "paralysis by analysis."To serve as responsible stewards of the planet, we must press forward on deeper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research. But research alone is inadequate. If the Administration won't take the legislative initiative, Congress should help to begin fashioning conservation measures. A bill by Democratic Senator Robert Byrd of West Virginia, which would offer 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private industry, is a promising start. Many see that the country is getting ready to build lots of new power plants to meet our energy needs. If we are ever going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e, it is crucial that those new plants be environmentally sound.6. An argument made by supporters of smoking was that.[A] there was no scientific evidenc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moking and death.[B] the number of early deaths of smokers in the past decades was insignificant[C] people had the freedom to choose their own way of life[D] antismoking people were usually talking nonsense7. According to Bruce Alberts, science can serve as[A] a protector. [B] a judge [C] a critic [D] a guide8.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paralysis by analysis" (Last line, Paragraph 4)?[A] Endless studies kill action. [B] Careful investigation reveals truth[C] Prudent planning hinders progress[D] Extensive research helps decision-making9.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should the Administration do about global warming?[A] Offer aid to build cleaner power plants [B]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conservation[C] Press for fur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D] Take some legislative measures0. The author associates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with that of smoking because[A] they both suffered from the government's negligence.[B] a lesson from the latter is applicable to the former.[C] the outcome of the latter aggravates the former.[D] both of them have turned from bad to worse.Unit12(2005) Part 2重点词汇:1. inconclusive (非结论性的,不确定的)即in+con一起+clus=close,shut关闭+ive。

2005年考研阅读理解与解析

2005年考研阅读理解与解析

2005年 Text 1Everybody loves a fat pay rise. Yet pleasure at your own can vanish if you learn that a colleague has been given a bigger one. Indeed, if he has a reputation for slacking, you might even be outraged. Such behaviour is regarded as “all too human,” with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that other animals would not be capable of this finely developed sense of grievance. But a study by Sarah Brosnan and Frans de Waal of Emory University in Atlanta, Georgia, which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in Nature, suggests that it is all too monkey, as well.人人都喜欢大幅加薪,但是当你知道一个同事薪水加得比你还要多的时候,那么加薪带给你的喜悦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如果他还以懒散出名的话,你甚至会变得怒不可遏。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人之常情”,其潜在的假定其他动物不可能具有如此高度发达的不满意识。

但是由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里莫大学的Sarah Brosnan 和Frans de Waal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也是“猴之常情”。

这项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behaviour of female brown capuchin monkeys. They look cute. They are good-natured, co-operative creatures, and they share their food readily. Above all, like their female human counterparts, they tend to pay much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n males.研究者们对雌性棕色卷尾猴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考研英语真题剖析之阅读
提升阅读和翻译能力要打好基础,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学会精读,以历年真题为依托,仔细研究每个句子,日积月累,坚持百日,相信会有很大的提升。

下面凯程在线带大家来逐句拆分解读历年阅读真题,从成分到词汇及这你翻译,帮助大家打好基础,提升综合能力,大家抓紧学起来。

Unlike most of the world's volcanoes, they are not always found at the boundaries of the great drifting plates that make up the earth's surface; on the contrary, many of them lie deep in the interior of a plate.
译文:和世界上大多数火山不同的是,它们并不总是在构成地球表面的巨大漂流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出现;相反,许多热点处于板块较深的内部。

分析:这是一个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并列句,中间由分号隔开。

前一个分句的第一个部分是一个形容词性的短语,修饰的是这个句子的主语they,在plates的后面有一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that所替代的plates在这个从句里做主语;第二个分句用on the contrary开始,表示与前面的情况形成对比,这个句子较简单,注意这里them指的是前文所说的hot spots。

【词汇指南】
bound [baund](adj.)被缚住的,受束缚的(n.)边界(v./n.)跳跃,蹦跶(高考词汇)(2012年-完形)(有学者认为,当“bound”表示“被缚住的,受束缚的”和“边界”时,均由词根“bound-捆绑,束缚”直接创造;因为我们说能够“捆绑、束缚”住脚步,不得跨越之处就是“边界, 界线”。

而当“bound”表示“跳跃,蹦跶”时,具有拟声色彩,很像汉语中的“蹦跶”。

)
考点搭配:be bound by 受到…的约束(2012年-完形)
drift [drift](v./n.)漂流,漂泊(物)(CET-4)(dri=drive-驾驶,ft=craft-船)
plate [pleit](n.)金属板,薄板;门牌,车牌;盘子,碟子(vt.)把…制成平板(或薄板)(中考词汇)(2005年-阅读4)(pla=plane-平面,te=table-桌子→像桌子一样的平板——即“金属板,薄板”,引申为“门牌,车牌”和“盘子,碟子”等含义。

)
考点搭配:paper plate 纸盘子(2005年-阅读4)
earth [ə:θ](n.)土地,泥土;地球(中考词汇)
contrary ['kɔntrəri](adj./n.)相反(的),矛盾(的)(高考词汇)(2009年-阅读3)(contra-相反,相
对,ary-形容词后缀→相反的,矛盾的)
考点搭配:on the contrary 正相反,恰恰相反(2009年-阅读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