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全国)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全国)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全国)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盛有一定量的

H2O2溶液的烧杯中

加入MnO2

B.二氧化锰与氯酸

钾混合受热

C.镁带在密闭容器

中燃烧

D.红磷在装有空气

的集气瓶中燃烧

A.A B.B C.C D.D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X2Y5B.X2Y3C.XY2D.X2Y

4.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

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

C.该气体- -定含有C2H4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6.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8.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

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mL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 10mL 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 30mL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

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B.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和饱和溶液的Ca(OH)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03220

反应后质量/g X2820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

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7

12.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B.图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

14.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BGO是锗酸铋(化学式为Bi4Ge3O12)的简称。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

A.+5 B.+4 C.+3 D.+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17.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安全D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18.某气体可能由H2、CO2、CO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成蓝色;④最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对该气体成分推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H2、CO和CO2

B.一定含有CO、H2,一定不含CO2

C.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H2和CO2

D.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CO2,可能含有H2

19.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A.B.C.

D.

20.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21.在“宏观 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

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2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13∶44

23.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1*******反应后的质量/g x y010

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x的取值范围:0≤x≤30

C.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y=65

25.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A.C5H10O2B.C5H10O5

C.C6H6O6D.C6H12O6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_______处的高度,再确定______处的高度。(填“甲”或“乙”)

(2)结束实验的操作作是:先______________,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______(填仪器或装置的标号),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只有A、B、C、D、E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 A、B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白色固体,C难溶于水,只有E为气体且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含汽油的混合燃料的方案,以解决汽车尾气的问题。该方案的一种模拟过程如右图所示,常温下,C、D均为气体。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3)在模拟转化关系图中,你认为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30.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反应④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能与A反应。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

反应④______。

(3)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

(4)B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等(写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向盛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迅速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当H2O2溶液完全反应后,不再生成氧气,氧气质量不再增多,此选项正确;

B.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受热,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D.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氮气的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a的质量减少了6.4g-5.2g=1.2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7.2g-4.0g=3.2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2g-1.2g=2g,故x的数值为3.2g-2g=1.2g。

【详解】

A、x=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是c,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C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A、化合物X2Y5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5=108≠76;故A不正确;

B、化合物X2Y3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3=76;故B正确;

C、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16×2=46≠76;故C不正确;

D、化合物X2Y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1=44≠76;故D不正确;

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CH4、C2H4、C2H2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22:9,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与生成的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29

:1:1

4418

,得出CO2中碳

原子个数与H2O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2。CH4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4,C2H4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2,C2H2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1。由此推出,该气体的组合满足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2的有以下三种:1、只由C2H4组成;2、由CH4、C2H2二种组成;3、由CH4、C2H4、C2H2三种组成。

【详解】

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例如,由CH4、C2H2二种组成的气体和由CH4、C2H4、C2H2三种组成的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都为22:9,符合题意;

B、气体是由C2H4和C2H2组成,气体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不等于1:2,不符合题意;

C、气体不一定含有C2H4,例如,由CH4、C2H2二种组成体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等于1:2,不符合题意;

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它们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也等于1:2,不符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由生成物的质量比,推测反应物的物质可能组合,难度较大,要通过宏观质量转化为微观原子个数比来推测物质可能组合。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选项B正确;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再增大,故选项C不正确;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错误。

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正确。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

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正确。

⑤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C。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单质,故选项A不正确;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B不正确;

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但构成H2O、H2O2的分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C不正确;

D、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B、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可能造成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故需快速地将 10mL 稀盐酸推入烧瓶内,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不符合题意;

D、从第8分钟后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但原稀盐酸占有10ml,(推入稀盐酸后仍然会恢复到原压强)所以第1分钟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50ml,第2分钟是75ml,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80ml,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锌和镁的形状不同,不能比较其活泼性,符合题意;

B、Y型管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不符合题意;

C、相同条件下,活塞越难压缩,说明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小,越容易压缩,说明微粒之间间隔越大,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CaO+H2O=Ca(OH)2溶剂被消耗,溶质析出,属于放热反应,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放热阶段,析出的溶质更多,待冷却恢复到原温度过程中,会溶解少量溶质,溶质质量会增加;故选项正确;

B、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产生相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锌的质量大;故选项错误。

D、水通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2+20=X+28+2+0,因此

X=15g;甲、丁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乙增加,是生成物;甲反应掉了20g﹣15g=5g,丁的反应质量为20g﹣0g=20g,生成的乙的质量为28g﹣3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故正确;

C、物质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0g:25g=4:5≠4:7,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A、密闭容器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错误;

B、开始容器中有氧气,故气体的质量不能从0开始,错误;

C、密闭容器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

D、刚开始,容器中有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减少,当碳反应完后,氧气的质量不变,正确。故选D。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锰元素一直含在固体中,故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C、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刚开始,温度没有达到镁的着火点时,没有氧化镁生成,当反应开始后,氧化镁的质量增加,当镁反应完后,氧化镁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D、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有二氧化碳生成,固体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后,固体的质量不变,故正确。故选A。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详解】

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故求出GeO2中锗的化合价即可,设在GeO2中锗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即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为+4;设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y,y×4+(+4)×3+(-2)×12=0,解得y=+3。

故选C。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根据方程式C+O2点燃CO2,碳和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8,所以12g碳和80g氧气不会恰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92g,故A错误;

B、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故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错误;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故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

A、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正确;

B、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粉生成氢气质量多,错误;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质质量增多,当溶液饱和以后溶质质量不再增多,正确。故选C。

点睛:图像表示的化学意义。

17.A

解析:A

【解析】

A、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且大量吸热,常用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B、焚烧植物秸秆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错

误;C、①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②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错误;D、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错误。故选A。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含有还原性气体,其中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成蓝色,说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可能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也可能是气体从澄清石灰水中带来的水蒸气;

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还原氧化铜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

故选D。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A装置中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干燥管中的气压,从而控制大理石能否与稀盐酸接触反应,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B装置中没有办法控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与分离,故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错误,符合题意;

C、C装置中可以通过抽拉铜丝控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与否,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D 装置中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试管内的气压,从而控制大理石能否与稀盐酸接触,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碳元素的质量120克×20%=24克,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24克÷12/44×100%=88克;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就能得到100份质量的碳酸钙,所以88克二氧化碳就会得到200克质量的碳酸钙。故选D 。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26C H 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622C H +7O

226H O+4CO 。

A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丙、丁都属于化合物,乙属于单质,故错误;

B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6:4=3:2,故错误;

C 、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2?12?2+1?6????:()7?16?2=60????:224,故正确;

D 、反应前氧元素以氧单质存在,化合价为零,反应后水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故错误。 故选,C 。

22.C

解析:C

【解析】根据“反应2A+5B═2C+4D 中,已知C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可假设C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 、22a ,又因为1.3gA 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 ,设同时生成C 的质量为x , 则2A+5B═2C+4D 18a 88a x 4.4g

,则x=0.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3g+B 的质量为0.9g+4.4g ,故B 的质量

为4g ,则反应中B 、D 的质量比为:4g ︰4.4g=10︰11;故答案为C 。

点睛:根据“反应2A+5B=2C+4D 中,已知C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可假设C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 、22a ,又因为1.3gA 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 ,则可求C 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守恒,可求B 的质量,进而求出反应中B 和D 的质量比。

23.D

【解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解放出氧气,当完全分解后不再放出氧气,故A正确;

B、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 正确;

C、高锰酸钾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解放出氧气,未反应时物质的种类是一种,开始反应时固体物质的种类是三种,当完全反应后固体物质的种类是两种,故C正确;

D、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放出了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减小,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图像信息题解题时要注意三个点:起点、趋势点、拐点。

24.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Q为10g,P为15g,故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是正确的叙述;N可能为反应物,也可能为生成物;故x的范围为0≤x≤51;当y≤24时,说明N物质为反应物,故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是正确的叙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y=65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物质R中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40%-6.7%=53.3%;

则1个R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为150×40%÷12=5;

1个R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150×6.7%÷1≈10个;

1个R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为150×53.3%÷16≈5;

则R的化学式为C5H10O5。故选:B。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乙甲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解析】

【分析】

碳和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连接装置时,需要先安装好试管,根据导管

解析:乙 甲 移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解析】 【分析】

碳和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

(1)连接装置时,需要先安装好试管,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乙处的高度,再确定甲处的高度。

(2) 如果先移开酒精灯,那么试管内温度下降,导致里面的气体压强变小;水就会倒流入试管内,导致试管炸裂,故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点睛】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27.ABCEG ; ; 酒精灯; 【解析】

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选固固不加热

解析:ABCEG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 酒精灯;

4

24222KMnO K MnO MnO O -

++↑

【解析】

()1实验室制取2CO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

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选固固不加热型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ABCEG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

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4

24222KMnO K MnO MnO O -

++↑;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CO 2 2

22222H O 2O H n O+O M ↑ ()2322Ca OH +CO CaCO +H O =↓

【解析】 【分析】

只有E 为气体且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所以E 为二氧化碳,A~F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只有A 、B 、C 、D 、E 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当A 、B 、C 、D 、E 中都含有氧元素才能满足,A 、B 组成元素相同,故A 是过氧化氢,B 是水,C 、D 均为白色固体,C 难溶于水,所以C 是碳酸钙,D 是碳酸钠, F 可以是稀盐酸,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1) E 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

(2)①A-B 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2

222H O 2O H n O+O M ↑;

②E-C 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2Ca OH +CO CaCO +H O =↓。

【点睛】

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框图,结合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29.CO 2 CaH 2+2H 2O=Ca(OH)2+2H 2↑ Ca(OH)2+CO 2=CaCO 3↓+H 2O AC 【解析】 【分析】

D 和汽油在空气中点燃能生成C 和A ,则C 和A 为二氧化碳或水,氢化钙能与A 反应生成B 和D ,D 能燃烧,则D 为氢气,B 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C 为二氧化碳,A 为水,

E 为碳酸钙。 【详解】

(1)由分析知,C 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

(2)反应①为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 2+2H 2O ═Ca (OH )2+2H 2↑;反应②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 )2+CO 2═CaCO 3↓+H 2O ;

(3)该方案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二氧化碳和水,故填:AC 。 30.H 2O CaO CH 4+2O 2

点燃

CO 2+2H 2O CO 2+Ca(OH)2=CaCO 3↓+H 2O 用作干燥剂 生成物

是水,无污染(或热值大;来源广泛)等 【解析】 【分析】

A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又能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两种气体,则A 为水。D 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D 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C 为氧气。已知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

B 为氢气。E 为金属氧化物,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E 为氧化钙,生成的F 为氢氧化钙。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钙的溶液检 验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的G 为碳酸钙。 【详解】

(1) A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又能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两种气体,则A 为水,化学式

为H2O,E为金属氧化物,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E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反应②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

CO2+2H2O;反应④为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 已知E是氧化钙。氧化钙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作干燥剂。

(4)B为氢气,在燃烧时产生水,不会污染空气;等质量的可燃物,氢气的热值高;同时用水即可制得,来源比较广泛。

【点睛】

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A为水,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甲烷,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能与A反应,E为氧化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