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答题题库

安全生产月答题题库

一、填空题:

1.2018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2.《安全生产法》

”。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6.

8.《安全生产法》

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志等内容

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

学时。

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规定“坠落高度基准面 2 m 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16."三违"。

17.“四不伤害原则”是: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9.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3种形式是指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和经常性安全教育。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是非题,回答正确(√)还是错误(×)

1.皮肤不慎触及酸性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封闭创伤面。(×)

2.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3.用泡沫灭火剂扑灭油罐火灾时,如果火势很大,有时并不能将火完全扑灭会发生闷燃,引起爆炸。(√)

4.燃点越低的物品越安全。(×)

5.从事严重有毒作业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工种,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一般每天要实行4至6小时工作制。(√)

6.女工可以从事灌汞、提纯汞等重汞作业;女工孕期、哺乳期应尽量调离重、中汞作业。(×)。

7.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

8.在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工作地点,不应饮食和吸烟。(√)

9.对固态的酸、碱进行处理时,必须使用工具辅助操作,不得用手直接操作。(√)

10.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密闭防护措施。(×)

11.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可以露天存放。(×)

12.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之前必须经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申请许可证单位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13.除了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1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6.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1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

20.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对调查组提出的调查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自调查之日起30日内,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21.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货币形式或其他物品代替应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2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边作业边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2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24.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可以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或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获得赔偿两者之间任选一种。(×)

2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强制执行。(×)

26.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27.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因此从业人员在作业场所作业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就可以了,其他没必要了解。(×)

28.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服从管理,所以对违章指挥仍要服从。(×)

29.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

3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不准用水扑救。(√)

31.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32.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3.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伤亡事故,不属工伤事故。(×)

3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畅通的出口。(√)

35.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3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7.当有刀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时,应立即拔除急救,然后再送往医院救治。(×)

38.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痰、血块和其他杂物等,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39.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人的处罚,要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4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4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日常性维护、保养,并不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42.根据防火要求,工场门户应向外开,工作时间不得上锁。(√)

43.参加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由企业自主申请。(√)

44.安全是一种观念、文化、行为、习惯更是一种管理、纪律、制度。(√)

45.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

46.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7.紫外线能引起职业性白内障。(×)

48.噪音属于化学类职业危害因素。(×)

49.职业病属于不可逆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

50.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51.焊接管道和设备时,必须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52.在固定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虽然可不办理动火许可证,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53.报警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后,应该到门口或街上等候消防车到来。(√)

54.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Х)

55.凡是设有仓库或生产车间的建筑内,不得设职工集体宿舍。(√)

三、选择题

1.我国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 活动是从( C )开始的?

A、1989年

B、1992年

C、1991年

D、1990年

2.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应( C )。

A、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

B、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

C、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和紧口工作服。

3.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4.对总承包的施工项目,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 B )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A、总包

B、分包

C、监理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 A )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A、从业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6.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 A )。

A、上风口

B、下风口

C、侧风方向 D.看情况而定

7.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8.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

A、禁止

B、警告

C、提示

9.未熄灭的烟头最高温度可达:( C )

A、100多度

B、900多度

C、850度

D、950度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A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11.以下哪项作业不属于特种作业范围(C)。

A、电工作业

B、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C、木工作业

12.劳动法规定,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A)。

A、健康检查

B、职业卫生教育

C、休息和休假

13.对于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单位应该(B)。

A、不告诉作业人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B、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C、有选择地告知作业人员

14.《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A)。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枪支弹药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15.安全生产的核心是“(B)”。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16.2013年6月6日,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C)

A、高压线

B、警戒线

C、红线

D、安全墙

20.2015年8月15日,习近平主席对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C),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重要位置

B、醒目位置

C、首要位置

D、关键位置

21.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

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A),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A、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

B、重特大事故

C、事故频发势头

D、各类事故

23.新《安全生产法》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中新增加的一项是( A )。

A、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4.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中新增内容有( D )。

A、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B、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C、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D、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25. 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自2014年( C )起施行。

A、10月1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D、8月31日

26.保障人民群众( C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D、生命和健康

27.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 C )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思想上

B、组织上

C、制度上

D、认识上

2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 A )。

A、安全距离

B、一定距离

C、100米

D、50米

29.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 C )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能碰撞。

A、5米

B、8米

C、10米

D、12米。

30.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C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在l小时内

B、在2小时内

C、立即

D、在24小时内

31.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 B )

A、划分明显界限

B、实行封闭围挡

C、设置围栏

32.安全技术交底应有的书面材料,包括( C )

A、双方的签字

B、交底日期

C、A 和 B

33.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 C )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A、项目部

B、作业班组

C、专人

34.除了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时,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b

a.二百

b.三百

c.四百

35.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c

a.企业成本

b.安措经费

c.建设项目概算

36.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c

37.保卫部门负责人 b.安全部门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38.三线电缆中的红色线是b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39.邮寄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危险化学品,或者将危险化学品匿报、谎报为普通物品邮寄的,由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

a.邮电

b.公安

c.工商

40.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c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证

b.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证及介绍信

4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b

a.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b.限期改正

c.停产停业整顿

4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a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干部

c.保卫干部

43.有车辆出入的仓库,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米。b

a.2

b.2.5

c.3

44.工作台,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c

a.48伏

b.110伏

c.36伏

45.锅炉安全阀的检验周期为。b

a.半年

b.1年

c.2年

46.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c

a.危险作业

b.高难度作业

c.特种作业

47.根据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司炉工除外,每隔年要进行一次复审。b

a.1

b.2

c.3

48.车间中各机械设备之间通道宽度应不少于

a.0.5m

b.1m

c.1.5m

49.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a

a.2m

b.3m

c.4m

50.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进行灭火。 c

a.水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砂

51.氯气泄漏时,抢修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进入现场首先要b

a.加强通风 b切断气源 c切断电源

52.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b

a.中毒

b.缺氧

c.爆炸

53.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外型是c

a.带斜杠的圆形框

b.圆形边框

c.正三角形边框

5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天内完成。a

a.60日

b.90日

c.120日

55.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c)

a.心跳加快

b.血管痉挛

c.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56.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顶部的间隔至少应保持______毫米空间才能使用。(c)

a.20

b.2

c.32

57.工人如必须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a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58.生活噪声一般在db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a

a.80

b.85

c.90

59.人体发生触电后,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一般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及b

a.三相触电

b.跨步电压触电

c.直接触电

60.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安全帽的颜色也不同,如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工作宜戴

安全帽。a

a.红色

b.黄色

c.白色

61.检查燃气灶具接口处是否漏气,应采用的方法检漏。b

a.用明火

b.用肥皂水

c.用鼻子闻

62.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灭火。

a.用泡沫灭火器

b.用水

c.用干粉灭火器

62.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c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6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c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33.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应为度左右。 c

a.30

b.45

c.60

64.室温高于摄氏度,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为高温作业场所。a

a.30℃,80%

b.35℃,80%

c.30℃,85%

65.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c

a.上风口

b.下风口

c.侧风方向

66.辨别罐装化学品的正确方法是 c

a.用嗅觉

b.凭经验

c.检查容器外的标签内容

67.使用叉车时,如有大型货物挡住驾驶员视线时,应a

a.倒车行驶

b.正常行驶

c.不能行驶

68.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日内组织鉴定。 b

a.30

b.60

c.90

69.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米内。 b

a.10

b.20

c.30

70.触电事故绝大部分都是导致人身伤亡的。 a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烧伤

c.电休克

简答题

1.安全管理的“三要素”是什么?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2.安全生产“五要素”是什么?

答: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3.安全生产“五同时”是指什么?

答: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

4.“四不放过”具体指什么?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指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5.安全生产中的“三违”“四超”是指什么?

答:“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四超”是指:超员、超量、超时、超产

6.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哪些?

答:红(代表禁止、停止)黄(代表警告、注意)

蓝(代表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7.雷电危害有哪些?

答: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

8.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哪几级?

答: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9.本质安全包括哪些?

答:人员本质安全、设备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管理本质安全。

10.灼烫的部位主要包括哪几种?

1.体表灼烫

2.呼吸道灼烫

3.消化道灼烫

4.眼灼烫

11.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什么?

一是提高检查和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

二是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三是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四是提高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2.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1)收到自动报警信号,在讯问属实后,要迅速赶到失火房间。如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可启动灭火,同时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2)断绝失火房间(或楼层)的分路电源,关闭通风管道和门窗,打开排烟阀门,安全疏散楼梯口和各种救生设备;

(3)利用广播或派人组织、引导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防止乱跑乱逃造成伤亡;(4)灭火后,保护好火灾现场,防止与火场无关的人员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