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没有信仰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者:周新城来源:《中华魂》2017年第12期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这就形象地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人民有没有信仰,是关系到国家有没有力量、民族有没有希望的大事。
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
有了这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这样的长远奋斗目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自然就有力量,民族自然就有希望。
习近平同志曾经把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人没有理想信念,没有信仰,就会缺钙,得软骨病,站都站不起来。
没了骨气,在敌对势力进攻面前,就会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一攻就垮,甚至不攻自垮。
他一再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
不仅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也是这样。
我们应该吸取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8·19事件”后,叶利钦站在坦克上发表反共演说,没有一个军人起来反对;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共产党,拥有2000万党员的共产党毫无反应,红场上没有一个人表示抗议。
接着苏联就被解体了,出现了亡党亡国的悲剧。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应该说,戈尔巴乔夫执政6年多时间,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否定苏联的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广大党员和人民丧失了理想信念。
思想战线被攻破了,其他战线也就守不住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夜之间,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被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被推翻。
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大的悲剧,用血淋淋的事实表明,理想信仰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
苏联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演变,敌对势力都是从意识形态开始,舆论先行,先搞乱人们的思想,然后制造政治动乱,乱中夺取政权,最后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这是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舆论界盛行不要问姓“社”姓“资”,不要问姓“公”姓“私”,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
党员关于不能信仰宗教优秀发言稿

党员关于不能信仰宗教优秀发言稿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要自觉按照党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应当积极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党员关于不能信仰宗教优秀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到你。
党员关于不能信仰宗教优秀发言稿篇1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是作为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但是,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其宗旨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员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世界观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是无神论者。
199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妥善解决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如果坚持参加宗教活动,经教育不改的,要劝其退党。
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是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决定的。
共产党员绝不能把自己混同于党外群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按照党章标准严格规范自己,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塑造自己。
有人说《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难道共产党员就不是公民吗?持这种观点的人说明他还没有从根本上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以全面正确理解。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还包括公民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共产党员当然是公民,正是有数以千万、数以亿计的公民也充分享受着宪法赋予的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自由权利,坦然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才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我们不能没有信仰心得

观我们不能没有信仰心得观我们不能没有信仰心得
信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精神信仰。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是我们人生道路的指导和支撑。
因为信仰的存在,我们才会走得更加坚定、执着和自信。
在这个无止境的世界上,信仰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他源源不断的为我们带来力量和勇气,帮助我们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考验。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因为信仰是我们存在的一个基础,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首先,信仰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力量。
无论我们的生活经历如何,都有可能遇到一些无法克服的困境,但只要我们有信仰,我们就能快速地调整心态,去克服难题,并且信仰也会让我们再度找到生命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信仰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精神慰藉。
在极度的痛苦和失意中,信仰的力量能为我们提供温暖和安慰。
无论我们如何挣扎,在信仰的引导下,我们总能寻找到福泽和支持。
信仰也是我们归属感的体现。
在社会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压力,我们需要与他人共同实践和交流,并相信我们共同拥有的价值观。
当我们相信某种信仰时,我们会发现和其他有共同信仰的人在一起,会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和他者忠诚感。
最后,信仰也是我们人生道路的指南。
相信某种信仰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困难时,可以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让我们能够稳定坚定地前行,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信仰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装备,它能让我们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因此,我们不能没有信仰,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重要性。
只有认真践行信仰、坚定信心,并且从中得到启示,我们才能更好的攀登人生的高峰。
人应该不怕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

人应该不怕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叶小文现代化改变着人类。
无论东方西方,无论是已“后现代化”还是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信仰危机。
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现代化则要靠体现民族精神的信仰力量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
现代化进程中的“信仰之惑”现代化推动全球化。
经济正融为一体,空间距离在减少,生活水平在提高。
可是:我们居住在新的、但却污染着的环境之中。
我们的食品色香味俱佳,但却充满添加剂或转基因;各种各样好工具使生活变得既便利又复杂,无处不在的通讯网络,快速更新的电器电脑,眼花缭乱的电视电影,使生活既丰富多样,又复杂多变;人类总体绝对生活水平在日趋提高,相对差距却在日趋加大,绝对贫困化仍在蔓延;人类的总体平均寿命在生命科学的进步中延长,但个体感受的不幸和痛苦却在同步增加;人们跑得更快,声音传得更远,看见的东西更多,移动的幅度更宽,变成满身都是机器的血肉之躯,可精神却缺少关照;人们拥挤在高节奏的、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却没有片刻安宁。
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被抛弃,被物化——物质的发展,让心灵迷失。
当代西方社会在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上帝之死”带来了信仰迷茫和精神焦虑。
当代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一方面,人们的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诸如一些人理想信念出问题,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理想信念命题的解读我们围绕信仰、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三个问题进行阐发。
关于信仰讲信仰问题,我先讲几句话:第一句话,人在社会中有三种状态,即政治信仰者、宗教信仰者,以及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
政治信仰者是骨干力量;宗教信仰者是稳定力量;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有可能成为亡命之徒。
第二句话,你要想活得轻松,不要有信仰,因为有了信仰,就有约束;但你要活的有意义,必须要有信仰,因为人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是信仰规定、注入了意义。
第三句话,信仰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不叫信仰。
(一)信仰的力量第一,信仰与民族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以“万里”为计的活动:万里长城,万里丝绸之路,万里长征。
“三个万里”有一个半是与信仰有关的,半个是万里丝绸之路。
也就是说当年敢于过沙漠、闯戈壁、越雪山的都是什么人呢?一个是为利益而来的商队;再一个是传播佛法的僧侣。
所以有道是“西域古道上,丝绸西去,佛法东来”。
一个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云南的迪庆州和四川的甘孜州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但要翻越,非常困难。
因为那是连绵雪山。
历史上靠两条腿走过这段距离的只有两支队伍。
一支是喇嘛教的僧侣,另一支是中国工农红军。
两支队伍区别很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在追求精神的天堂。
讲到信仰与一个民族的关系,往往要提起犹太民族。
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就被罗马人、波斯人、希腊人、埃及人驱赶和屠杀。
耶路撒冷是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建起来的,寓意是和平之门。
但自建到现在就没有和平过,一次一次屠城。
当时,只要基督教徒改变信仰,就可以免死。
结果,成百上千的人在广场上被活活烧死,而不改变信仰。
历史上迫害过犹太人的国家有很多,英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立陶宛人、俄国人、德国人等。
“二战”时期,犹太人非正常死亡600多万人,仅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就屠杀了100多万!但这个民族没有凋敝,还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
入党思想汇报(6篇)

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党课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我想充分运用在党课中学到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现在我发现很多人抱怨自己不快乐,所以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理解。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
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
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人非圣贤,有错难免。
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
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
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
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
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
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
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
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
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
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
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人不能没有信仰。
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
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观后感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信仰——《我们不能没有信仰》观后感威廉•詹姆斯说过,信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没有它,便意味着崩溃。
在我们这个时代,信仰显得更是弥足珍贵,自古以来,我们大都被儒家思想所深埋。
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
但帝王变幻,权力更迭,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信服。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方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在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被阻隔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送来了希望。
孙中山讲“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题写“为人民服务”,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
这三者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
为了这样的信仰,即使是小米加步枪时代,即使要付出巨大而惨烈的代价,前辈先烈们也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什么能够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倒在敌人枪下?因为他们相信在生命完结之后,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主义、他们心中那种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社会形态一定会在中国实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把一个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孤立的、穷困潦倒百废待兴的贫弱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西方经济学者虽然不能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很好的解释“中国经济模型”,却再也不敢小觑了曾经的“东亚病夫”。
中国共产党更是以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执政经验,统筹协调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兼顾政府与市场的矛盾,提出了“二个百年”。
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死后就什么都不存在了,更没有灵魂和轮回往生。
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死亡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来自于对事业和民族未来的自信。
信仰就是力量800字优秀作文

信仰就是力量800字优秀作文信仰可以转化为力量,创造出更多有益的事情,让生活、社会、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仰就是力量800字优秀作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信仰就是力量800字(一)人生如同一个舞台或者是独角戏,自己还没准备好,就已经被主角,当我们开始有自我存在意识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身不由己的自导自演自谋经费不能退出的演起这部百态悲欢离合嬉笑怒骂疯癫快乐的悲喜剧。
人生也如同一个老板交给员工一份工作,不得不接受,不能退出不能拒绝,唯有硬着头皮不管困难多大都要上去。
人生就是这么一个单行道,不管前途再塞车再拥堵,退不了,转不了弯,更没有人听你按喇叭,狂按喇叭的发泄收获的不是罚单就是旁边人的拳头。
这就是人生的小缩影吧。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一样的开场,性格的不同,天资的不同,家境的不同,亲友健全与否,家庭和睦与否都是不同的。
有人不能接受自己的贫寒,有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外貌,有人不能接受自己的过去……因为凡此种.种不能接受,才使我们努力去做另外一个自己,外表可能很光鲜,内心其实最脆弱。
生命是造物主赐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礼物,我们空空的来,空空的去,接纳那个原本的自己,我身体有缺憾又有什么,我家境贫寒又有什么关系。
造物主既然给我这些有限的人生资源,他也必定按我本来的面貌我的本相接纳我。
关于信仰,人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辨识能力。
父母的信仰不会遗传给孩子,信仰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没有谁能灌输别人什么,也没有人不加思索接受别人所讲的,不加思索盲从,那是迷信。
如同修造一个高楼大厦,人生就如同一个大楼,暂不论盖楼的材质,大楼的设计,施工,避雷防风上层之物。
首先我们不得不打一个坚实的地基。
这个地基是什么?这个地基就是生命的智慧,借用上文的比喻,就是接纳自己有限的资源,认识到自己什么都不懂,谦虚学习舞台经验。
我觉得这根基是人性本来善美纯真的那一面。
人性原本所应当所发的光辉,生命的道路。
放下脑子里那些烦恼,忧虑,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你自己的心会指引你当有的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讲信仰问题,我先讲几句话:第一句话,人在社会中有三种状态,即政治信仰者、宗教信仰者,以及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
政治信仰者是骨干力量;宗教信仰者是稳定力量;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有可能成为亡命之徒。
第二句话,你要想活得轻松,不要有信仰,因为有了信仰,就有约束;但你要活的有意义,必须要有信仰,因为人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是信仰规定、注入了意义。
第三句话,信仰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不叫信仰。
(一)信仰的力量第一,信仰与民族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以“万里”为计的活动:万里长城,万里丝绸之路,万里长征。
“三个万里”有一个半是与信仰有关的,半个是万里丝绸之路。
也就是说当年敢于过沙漠、闯戈壁、越雪山的都是什么人呢?一个是为利益而来的商队;再一个是传播佛法的僧侣。
所以有道是“西域古道上,丝绸西去,佛法东来”。
一个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云南的迪庆州和四川的甘孜州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但要翻越,非常困难。
因为那是连绵雪山。
历史上靠两条腿走过这段距离的只有两支队伍。
一支是喇嘛教的僧侣,另一支是中国工农红军。
两支队伍区别很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在追求精神的天堂。
讲到信仰与一个民族的关系,往往要提起犹太民族。
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就被罗马人、波斯人、希腊人、埃及人驱赶和屠杀。
耶路撒冷是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建起来的,寓意是和平之门。
但自建到现在就没有和平过,一次一次屠城。
当时,只要基督教徒改变信仰,就可以免死。
结果,成百上千的人在广场上被活活烧死,而不改变信仰。
历史上迫害过犹太人的国家有很多,英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立陶宛人、俄国人、德国人等。
“二战”时期,犹太人非正常死亡600多万人,仅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就屠杀了100多万!但这个民族没有凋敝,还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
改变世界历史的东西不多,仅犹太人就创造了三个——基督教、马克思主义、原子弹。
这是信仰对一个民族的影响。
第二,信仰与政治集团的关系。
信仰对政治集团也很重要,一个政治集团失去了信仰,表面的强大不能掩盖内在的虚弱。
有2000万党员的苏共,一夜之间垮台。
罗马尼亚6个公民中有1个党员,齐奥赛斯库逃跑的时候,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什么原因?没有信仰。
当年共产国际的代表鲍罗廷和廖仲凯对话,说国民党已死,只剩下国民党人,而没有国民党。
一个政治集团,不是为信仰而来,而是为利益而来的时候就非常可怕。
当利益大于代价的时候,呼啸而至;当某一天代价大于利益的时候,需要你为此担当的时候,就会作鸟兽散。
换言之,倘若一个政治集团,没有政治信仰,只靠利益来吸引的话,这个政治集团,一触即溃。
再比较中国的三支军队:满清的八旗军;国民党的北伐军,到后来的国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满清当年凭借10万八旗军,马踏中原,征服偌大的中原。
靠什么?那就是王朝兴起的强大的势能。
但到了王朝的后期,国运衰败,势能没有了,这个时候需要补充新的精神力量,但满清王朝做不到。
因为满清王朝没有国歌,唱采茶歌;没有国旗,打黄龙旗。
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家天下。
士兵效忠的是军饷,而不是国家利益。
所以到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北京,八国联军进北京,便望风十里,一触即溃。
国民党的北伐军到后来的国军,在北伐的时候,他们依靠“三民主义”的信仰,所向披靡;到了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阀蜕变为四大家族的家丁,信仰缺失了,也是一触即溃。
济南战役,国民党守军10多万,几乎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军队自诞生以来,在所有的对手面前没有败绩。
长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了“战役有失败,对手无胜者”的神话,在战场上,他们被对手敬为殉道者。
靠什么?靠的就是强大的自我牺牲精神,而自我牺牲精神又是精神力量支撑的结果,理论武装的结果。
一位在“二战”中与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军队都交过手的美国军官,曾写下过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德作战,对日作战,已被德军和日军的顽强所震撼。
但与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相比,那些法西斯的殉葬品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顽抗。
中国军人面对美军炽烈的火网,就像不在意似的,第一波倒下,第二波跨过尸体继续前进,还有第三波、第四波……他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似的,那大概不是因为命令和纪律,一定是信仰。
他描述的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与美军作战的实况。
其实,毛泽东早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已经揭出谜底:“同样一个兵,昨天在白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靠的就是民主主义。
”“红军就像个火炉,俘虏兵过来后迅速融化了。
”理想信念,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军队不同于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军队的奥秘所在,也是所谓“东方之谜”的全部奥秘所在。
第三,信仰对单个人也很重要。
有了信仰的人与其他人不一样!这里,我着重讲两个人:一位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另一位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本来可以逃生,当时日本使馆讲,保证把他送出中国,可是谭嗣同没有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有之,请自嗣同始!”再有,苏格拉底的死亡是自耶稣之后影响最大的!西方文明有两个基本的源头:一个是古希腊文明;另一个是基督教文化。
苏格拉底对古希腊文明是有贡献的。
但由于他的理念与执政官、社会发生冲突,所以要判他死刑。
面对城邦的500名法官,苏格拉底以精妙绝伦的演讲征服了大家,同意释放他,但有一个要求:从此不再传播他的理念。
苏格拉底说,“这办不到,只要我灵魂深处那个微弱的良知召唤着我,我就会拉着面前经过的每一个人,把我知道一切都告诉他,绝不顾虑后果!”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对物质财富的狂热追求。
追求财富没什么不对,但失落了精神导向的物质追求,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损害也是巨大的。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必须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二)对于当前共产党员信仰问题的思考十八大报告强调了政治信仰问题,也让人感觉到了坚定性。
坦率地讲,我们现在精神系统遇到的难题不少,挑战也很大。
提出来不是能完全解决,是让我们思考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进入到执政党。
革命党是打破为主,而执政党是建设为主。
由此,我们精神力量激发的途径也在变化。
革命时期,信仰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当年的革命家、革命先驱许多是背叛自己的阶级,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
像年仅33岁就牺牲了的彭湃,闹革命的时候,他面对上万农民,把家里一箱子房契、地契烧掉,说这些都是你们的了。
过去有牺牲,有牺牲就有神圣,有神圣就有信仰。
我们党进入执政期以后,这种牺牲的机会很少,几乎没有。
因此精神的张扬显然没有那么鲜明了。
我们党在革命时期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获得了利益全部交给人民,谁都相信,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
但是进入执政以后,我们党虽然没有独立于人民之外的利益,但是党的成员有利益,有了利益,关系就比以前要复杂得多。
另外,我们现在讲不输出革命。
过去共产主义实现是一个阶级消灭另外一个阶级,社会主义消灭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而现在不输出革命,没有暴力,那么我们的共产主义怎么实现?十八大报告开篇就讲,我们的思想脉络在哪里,精神途径在哪里,强调了政治自信,让我们每一个追随者确实相信我们走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适合中国的道路,我们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但是同时也告诉全党成员,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保证把我们的精神大厦建设好、稳定好。
信仰是高度依赖理论的。
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这一基督教传说,曾经导致了基督教危机。
因为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可是以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推理,上帝出了问题。
你说你是全知的,那你应该知道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人家偷吃了,说明你不知道啊!上帝说,我知道。
那你就不是全善的,因为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以后,人类有了原罪,你看人活的多痛苦,你如果不让他吃,他不就不痛苦了吗?上帝说,我即使知道,我也阻止了,那就不能说你是全能的,如此一推理,上帝完了!后来神学大师奥古斯丁解决了这一问题。
奥古斯丁讲,上帝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人类,而人类滥用了这个权利,这是人类自身选择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重回伊甸园,去信仰上帝,把你的原罪消除掉。
由此,奥古斯丁不仅解决了你怀疑的问题,还告诉你,要信仰,再来信仰上帝。
这就是理论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党如果不能从理论上突破,搞不清楚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理想的途径,那么信仰就坚定不起来。
关于文化软实力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路要走好,没有文化支撑是不行的。
可见,文化软实力直接支撑着我们的理想信念。
(一)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现在全世界几乎都在讲大国崛起问题。
什么是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文明的崛起,只有立身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发挥引领作用,才敢言崛起。
虽然现在全世界热炒中国大国崛起,但对此也有人表示质疑。
例如,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讲过这样一个观点,现在谈中国的崛起为时尚早,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文化,中国尚未创造出征服西方世界文明的成果和生活方式。
国家有三个层次:三流国家出口产品;二流国家出口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出口价值观和文化。
可以说,不能出口价值观和文化的国家不叫大国。
中央之所以那么重视文化建设,是认识到大国的崛起绝不仅仅决定于GDP。
假如GDP 是一切,中国就没有衰落。
1820—184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这个占比比目前美国要高。
虽然这个数据不太准,但说明了当时我国的经济力量是很大的,很强的,这就说明了GDP不是一切。
现在西方已经不重视GDP,比如说上一个化工厂,一下几百个亿,上千个亿的GDP来了,他们不要,因为担心污染;但中国人不怕污染,只要是GDP,都要。
由此有人笑言,在中国生活十年以上,走向世界,什么都不怕了,练就了百毒不侵的功能。
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16个在中国;我国河流的70%遭到污染。
因此,搞清楚发展为了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的问题,这太重要了!我们不能为发展而发展,有的发展还不如不发展。
所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和突破。
可见,大国的崛起只是定在物质领域,崛起不了;即便是崛起了,也只是昙花一现。
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但是软实力怎么提升?其突破口在哪里?其实就是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里讲的文化方面的突破,必须通过文化的突破才能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
(二)文化的力量先看一下世界,看人类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