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正式)

合集下载

故宫旧时的防火措施(一)

故宫旧时的防火措施(一)

故宫旧时的防火措施(一)故宫旧时的防火措施前言故宫是我国古代皇宫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它的建筑风格雄伟壮观、优美精致,但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火灾风险。

为了保护故宫的安全和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早在清朝时就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安全出口故宫中设置了多个安全出口,以便于灾难时人员迅速疏散。

这些安全出口分别设于前殿、正殿、后宫等关键位置,以保证人员逃生时的快速安全。

防火设施故宫内外配备了大量的防火设施,如水泵、水龙带、储水池等。

每天清早都会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使用。

禁烟禁火故宫中处处弘扬着“禁烟禁火”的口号,以此来保证故宫内的安全。

除了非常必要的场合外,禁止在故宫内吸烟和生火烹饪等活动。

定期检查故宫的管理者定期对故宫进行检查,以确保所有的防火措施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同时,还会进行演练和应急疏散演习,以提高员工和游客的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

结语故宫作为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应该重视它的安全。

故宫博物院在防火方面的措施非常完备,但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承担起防火的责任,杜绝私自携带易燃火源、乱扔烟蒂等行为,共同保护故宫的安全和文化遗产。

防火教育故宫博物院定期开展防火教育活动,向游客介绍故宫防火措施,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故宫的重要性,并且教育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注意防火安全事项。

空气净化除了防火措施,故宫博物院还装备有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因素,有效降低室内火灾的发生概率。

隔热防护故宫博物院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时,还采取了一些隔热防护措施,如安装隔热膜、喷涂隔热材料等,以减少因高温引发的火灾隐患。

结语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故宫博物院的防火设备和措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如此,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故宫的保护工作。

但是,在参观故宫时,我们不仅要欣赏其文化价值,同样也要保护它的安全和环境。

传承文化,同样也包括我们对古文化保护的责任。

保护文化,从自己开始。

天一阁防火措施

天一阁防火措施

天一阁防火措施
天一阁是一处古建筑,其防火措施应十分重视:
1. 定期检查电路及用电设施,确保电源负荷合理,避免因电器故障引起火灾。

2. 在建筑物架空层施工、灯光音响使用等活动中要注意对线路敷设、设备摆放、布线等操作,杜绝短路、过载等问题的产生。

3. 配备足够数量的报警装置,包括手动报警器、感烟探测器等,确保及时发现火灾。

4. 确保建筑物内部消火器、消火栓正常使用,定期检查维修,办公室、文物储藏室要配备干粉灭火器。

5. 消除易燃、易爆品库存,严格禁止在建筑物内利用明火作业,避免有火源存在的危险。

6. 建筑物内废弃纸张、木材等易燃物要及时清理,避免堆放过多,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7. 定期对空调、暖气及其管道进行清洗和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8. 建筑物内设置有效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演练,提高发生火灾时的应急能力。

以上是针对天一阁防火措施的基本要求,需全面贯彻并执行到位,确保建筑物及内部文物安全。

故宫的防火措施与保护

故宫的防火措施与保护

故宫的防火措施与保护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它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为了保护故宫这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本文将介绍故宫采取的防火措施以及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一、环境监控故宫的防火工作始于环境的监控。

通过安装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如火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湿度监测仪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迅速采取行动。

同时,故宫还使用备用电源确保监控设备在停电时能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火灾报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灭火设施的设置与维护故宫在各个关键区域设置了灭火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材箱、恒压水泵等。

这些设施都经过精心维护和定期检修,以确保其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此外,故宫还设置了消防水系统和消防栓,供应足够的水源供灭火使用。

三、文物保护与储存故宫内珍藏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为了降低火灾对文物的损失,故宫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针对易燃物品,故宫对其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材料进行包装、存储器具等。

其次,故宫还定期对文物进行清理、除尘等工作,以确保其不受污染,并采取定期检测文物存储环境的方式,避免湿度、温度等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四、员工培训与演练故宫注重员工的防火知识培训,在职工入职培训中加入了防火知识的教育内容。

员工们定期参加防火演练,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和逃生路线,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故宫还与专业的消防队伍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消防力量对火灾进行扑救。

五、公众教育与参与为了加强全民防火意识,故宫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如举办防火演练、举办防火宣传讲座等。

此外,故宫还建立了公众举报电话和火灾紧急避难通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火工作中来,提高整个社会对火灾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在防火措施与保护方面,故宫一直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措施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措施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措施一、引言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 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

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较完整的规划。

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

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专业规划。

当前,尽快能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

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1. 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

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扑救。

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防火措施古建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艺术和文化精神,是保护国家文化传承、促进旅游经济、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古老和特殊性质,一旦遭受火灾,损失不仅是文化和历史的损失,更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防火措施尤为重要。

1.保持清洁卫生在古建筑的防火工作中,清洁卫生是基础。

古建筑内部的积尘、垃圾等物品都应该清理干净,在建筑内禁止乱扔烟蒂、火柴等易燃材料。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火源设备是否正常使用,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线、插头等设施。

2.安装火灾报警器在古建筑中安装火灾报警器是非常必要的。

火灾报警器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火源,提高预警时间和警觉性,尽可能将火灾事故风险降至最低。

对于大型古建筑,应在各个区域设置独立的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出警报,提高应急反应的速度和效率。

3.设置灭火设施在古建筑中设置灭火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是自动喷水灭火器等多种灭火设备。

并在进出口、楼梯口、通道口等位置设置灭火器物品,为应对突发火灾提供保障。

4.规范用火用电古建筑内使用的电线、插头等设备和照明用具都应该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和使用。

使用以自然气、煤制品等燃烧物时,应尽量使用特殊设备,避免贸然使用明火、燃烧松柴等易导致火灾的行为。

5.培训员工古建筑的防火工作不仅仅是设备设施和物品分类,还需要对员工进行日常的防火知识培训和技能操作。

员工应该了解如何使用灭火器、报警器、如何正确逃生等一系列防火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古建筑的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加强各项防火措施的实施。

保持建筑的清洁卫生、设置合适的灭火设施和火灾报警器、规范用火用电、培训员工等措施都是防火工作的关键。

只有将这些措施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大力提升古建筑防火能力,确保古建筑的保存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各个城市中,文物古建筑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点、旅游景点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

但另一方面,这些文物古建筑也遭受着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危害。

因此,对文物古建筑进行防火措施的研究和实践,是保护文化遗产、维护社会安全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谈论文物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一、文物古建筑防火的重要性文物古建筑的建筑风格、文化价值和火灾风险的综合因素,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其建筑结构和材料无法改变,且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易燃性,一旦遭受火灾就很难修复。

基于这些原因,文物古建筑的防火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如何实现呢?二、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方案文物古建筑的防火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对防火保护区域进行划分对文物古建筑进行区域划分,进一步确立防火保护区域范围。

例如,对于涉及到文物保护的建筑,可以通过界定防火分区、独立防火分隔等方式来进行保护。

2.改进电气设施电气设施是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中的一个方面。

应该对其进行隔离和保护,避免出现火花溢出和电压超限的情况。

同时,建筑内用电设施应该尽量采用低压供电,减少发热量和漏电等现象的发生。

3.加装自动灭火系统为增强文物建筑的灭火能力,可以对其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可以自主检测燃烧源,并自动开启喷水系统进行灭火。

这会更有效地控制火源并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少。

4.加强防火宣传加强防火宣传,提高文物古建筑保护的意识,让公众了解灾难后的后果,提高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以及提高公众防火意识。

同时,为了促进文化协会和文物保护工作,在建筑现场中设立文物保护工作室和文物保护培训中心等设施,提高文物古建筑保护的态度和技能。

三、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评估评估文物古建筑的防火措施,需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材料进行量化分析。

建筑中不同材料的燃烧性质是不同的,因此评估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的最终效果可以通过模拟火场测试,以实现指标的量化评估。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对于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一方面,文物古建
筑是历史的见证,我们需要保存它们;另一方面,文物古建筑多为
木质结构,火灾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了保护文物古建筑,以下是一些防火措施。

一、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于文物古建筑,火灾一旦发生,控制和扑救都十分困难,因此自动
报警系统的安装显得格外重要。

二、设置防火电线、电器设施
防火电线、电器设施是防范火灾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杜绝因
为电气设备损坏引起的火灾。

对于文物古建筑,电气设施尤其要注
意安全,保证电器设施的正常工作。

三、加强火源管控
文物古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为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展文物保护,应该防止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尤其是控制易燃、易爆物品在文物古建筑中的使用和存储。

四、增强消防设备的装备和功能
对于古建筑,消防设备的设置和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加
装排烟设备、消防栓等消防设备,使得古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五、定期开展消防检查
对于文物古建筑,应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尤其要关注易发生火
灾的场所和环节,及时消除消防隐患,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措施要做到科学、精细、细心、周备,尽可能保证文物古建筑的安全,防止大火肆虐,从而更好地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2、火灾现场的勘察和分析。

3、古建筑内部结构、材料、装饰等情况的了解。

4、消防通道的畅通情况和水源的保障。

5、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二)加强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主要包括:1、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

2、加强电气线路管理,防止私拉乱接。

3、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古建筑内使用明火。

4、加强消防通道的建设和维护。

三)提高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主要包括:1、加强消防队伍的训练和装备。

2、建立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

3、加强与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等的协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主要包括:1、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2、加强旅游管理,规范古建筑周边的商业经营。

3、强化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减少火灾隐患。

三、结语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见证。

保护好古建筑,防止火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扑救火灾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广大市民也要加强火灾防范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为了制定古建筑火灾应对计划,需要考虑古建筑与责任消防中队之间的距离、火灾面积、难度和最不利情况,以及中队现有的灭火装备。

根据口径19mm水枪控制燃烧面积20m2的标准,确定供水量和泵数量。

对单体古建筑,应根据起火点和火势发展方向确定进攻力量和方法;对古建筑群,应制定布置力量的方案。

对较大的殿堂或建筑,灭火力量的布置应以承重桩、梁、枋为主要保护对象。

对重要的文物,需要研究疏散方法和路线,制定具体疏散方案,并采取保护措施和预定疏散力量。

为了提供准确情报,需要组织火情侦查,查明起火部位、火势发展方向、文物受火灾威胁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战术和疏散方案。

对不同形式的古建筑,侦查内容也有所不同。

对于单体古建筑,需要查明燃烧部位的承重构件是否受到威胁,楼梯、走廊、通道是否受阻,火势的趋势,火灾对文物的威胁和破坏程度等。

对于古塔起火,需要查明火灾的发生部位和各顶空洞是否堵塞,以隔绝空气流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1881-79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加强领导,从严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是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

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是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依法承担所属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法承担消防安全责任。

并根据单位实际确定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四是建立防火档案,逐步改善防灭火条件。

五是加强宣传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是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训练。

七是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2 .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

一是在古建筑内应严禁使用液化气和安装煤气管道。

二是做饭、采暖的炉灶烟囱,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三是供游人参观或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禁止吸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小孩玩火,并应当设有明显的禁止标志。

四是如因维修需要临时使用焊接、切割设备的,必须经相关单位批准,指定专人监护,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五是炉灰、垃圾等应设专用场地堆放,并指定专人管理。

3 . 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古建筑不准安装大功率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

二是古建筑的电气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穿金属管敷设,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三是规范配线方式,一般应将一座殿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

四是在古建筑内,禁止使用表面温度较高的碘钨灯等加热照明器具。

五是古建筑如临时需要使用电气照明或其它设备,必须办理临时用电审批手续,由专职电工安装,用电结束即拆除4 4 4 4 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

另外还得注意几点:一是古建筑内不得开设饭店、餐馆、茶馆、旅馆、招待所或生产车间、物资仓库、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居民住宅等。

二是在古建筑范围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品,严禁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三是古建筑群禁止搭建临时易燃可燃建筑。

四是凡与古建筑毗连的棚屋,必须拆除。

五是对古建筑的木质构件,应喷涂防火涂料,以提高耐火等级。

六是古建筑群应考虑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

七是古建筑群,要逐步改善交通条件,疏通疏散通道,确保消防车能够到达古建筑附近。

八是古建筑群,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安装室外消火栓;无市政供水管网的,应修建消防水池,储水量应保证灭火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

九是按照国家标准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和工具。

十是古建筑群,应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负责古建筑群的消防管理和火灾扑救.5 .设置安装适宜的防、避雷设施。

并对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线等定期检测,尤其是在雷雨季节来临前,要保证其完好有效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

古建筑内或是外围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

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得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宜进行防火阻燃处理此外,要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在古建筑范围内应设计、布置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水井和天然水源或市政水源逐步解决消防给水;在有消防管道的地区,参照有关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修建消防水池,设置消防水缸。

消防给水可采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给水系统。

城市间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

偏远的古建筑还应设置地下消防水池或挖水井,消防水池的最小容量应满足扑救一次火灾,保证不小于2h的用水量。

并按要求配备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装设电话或配备移动电话以备报警时专用;对已建的柱、梁、枋、檀、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阻滞火灾迅速蔓延;在古建筑围墙外20米范围内不允许堆积落叶和生长荒草对于影响较大、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文化古建筑,我们应保留他原有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功能,因为这些特点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笔者认为,这一类文物古建筑应采取“突尼斯”消防保护形式,文化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一旦局部受到破坏,其原先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就大大降低。

因此,对于这一类文物古建筑我们考虑的不应该是发生火灾后如何去救,而是如何让它的火灾发生率降到零。

如果我们一味地去利用现代消防技术、措施去对这类古建筑进行消防保护,由于建筑布局、结构、材料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建筑防火规范和消防设施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效能,而且安装、施工还会给文物古建筑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对于这一类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我们应发挥自然平衡的效能,突出人的作用。

1、前期的防护措施(1)认真落实文物古建筑单位逐级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消防法规,提高全员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严格落实巡防工作制度,加强24小时值班和防火巡(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消防意识。

同时对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培训,使他们懂得用火安全管理,懂易燃物品的安全保管,会报火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提高初期火灾控制和扑救能力。

2、现代的消防设施那么是不是对于这一类文物古建筑就可以不用去做消防工作了呢?当然不是的,因为我们“防”的再严,也不能保证火灾能够永远远离我们的古建筑。

所以我们要在不损坏古建筑本身风貌、文化功能,不打破几百年来形成的这种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去做好我们的古建筑消防工作。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认为这一类古建筑消防工作应该着重做好两方面。

一方面,做好早期火灾的探测和报警,只有把火灾消灭在萌芽或者早期状态,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古建筑。

一般建筑物当发生火灾后,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灭火手段控制火灾,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文物古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一旦火灾达到全面燃烧阶段,扑救难度将大大加大,加之由于古建筑所处地理位置、自身建筑特点等原因,往往很难有效控制火势,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永久性损失,甚至导致蕴含珍贵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付之一炬。

就算是利用现代的消防设备进行火灾扑救,由于古建筑的消防设施的设置方面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对古建筑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损害。

因此古建筑火灾的控制重心应该放在早期火灾的发现和扑救上,防止其形成规模,将其早早消灭在萌芽状态。

(1)火灾报警系统通过对文物古建筑各种火灾报警系统的对比分析认为,在古建筑安装无线火灾报警系统是比较好的实现方式之一。

无线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直接受益于近10年来移动电话市场的推动,微电子技术和蓄电池技术的进步使“无线监控”这一要求成为可能。

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由控制盘、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警报装置组成,所有装置均装有无线电收发两用机,除控制盘外,其他装置由自带蓄电池提供电源。

该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基本无需电缆布线。

没有布线要求,就无须破坏建筑物结构,无需埋设任何管线,这一点对古建筑来说尤为重要。

(2)必要的灭火设施另一方面,在保护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配置必要的灭火设施,由于暂时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保护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可依,我们应结合古建筑特点,因地制宜。

笔者认为,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设备的设置中,可以采取确“强化室外,暂缓室内”的理念,如消火栓设置方面,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即室内消火栓外置,设置明显标志。

并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

同时,为防止灭火过程中带来的严重水渍损失,可用雾状水枪代替直流水枪,同时水源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杜绝利用污染的水作为消防水源。

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古建筑不受火灾侵害,同时也不影响古建筑前期(1)坚持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的原则,落实各级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加强古建筑消防宣传教育。

(2)根据火灾危险性调查、评估,设置相应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3)利用清洁、高效的阻燃技术对古建筑的木结构进行阻燃处理,改善其耐火极限。

(4)合理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提高初期火灾扑救能力。

(5)对古建筑群配置轻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手抬机动泵、高压脉冲水枪等移动式灭火装备。

2、现代的消防设施(1)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量最多、灭火成功率最高且造价低廉的灭火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探火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的优良性能,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火灾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