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性科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师版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课时)设计教师:周志兴 审核教师:祝海峰 本节课标为: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物理实验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本节课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安排科学探究一般步骤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巩固性作业:1.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知识点 目标要求出题形式 题目数量 难易程度(易、适中、难)认识奇妙物理现象了解初步观察的科学方法选择、填空 3易、适中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了解各种测量的工具 选择、填空 2易、适中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选择、填空 7易、适中、难建立家庭实验室提供实验机会培养创新精神选择题 1 易、适中的。
如图1 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是( )图1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停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图34.学习物理要学会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______、评估及交流与合作。
这几个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5.如图2所示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图2A.甲: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B.乙:没有被击打的音叉也会振动起来C.丙:用两个平面镜和几只小彩灯做一个“无尽”的长廊D.丁:北京香山上的枫叶在秋天会变红6.关于“家庭实验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庭实验室”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体现了同学们的个性,更适合于“做中学”,边学边实验B.“家庭实验室”的实验用品可以是收集的生活物品,也可以是自制的教具和玩具,还可以是家庭里的冰箱、杆秤、体温表等C.“家庭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广义的“实验室”,但与“学校实验室”相比,实验器材不够标准、齐全,也无严格、规范的操作规则,故没有必要存在D.“家庭实验室”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能有效地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拓展性作业:7.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这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光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热情。
-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课程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
- 对于论述题,评价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
- 对于实践题,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实验记录是否完整。
- 对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 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 方法:观察、实验、推理
- 应用:生活、能源、材料、环保
- 方程式:规则、配平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
板书设计应注重清晰展示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于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次形考任务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作业要求:1.字迹工整;2.请根据学习进度随时完成各章作业,并于完成第八章之后交教师评阅。
第六章化学反应(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者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者减少反应物浓度。
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也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2)试述煤气(CO)的致毒原因和解毒办法。
答: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解毒方法:1、应尽量让患者离开中毒的环境,并立刻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有自主呼吸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与氧气吸入。
4、对昏迷不醒、皮肤和粘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便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期中在进行对人工呼吸时,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往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
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3)化学反应式配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化学式配平:质量守衡。
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有电子得失守衡。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分层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答案

分层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2024河南郑州联考)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②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③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2024山东莱阳一中模拟)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B.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道尔顿提出了电子学说C.尽量购买本地、当季的食物,可减少运输中的能耗,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题组2.化学科学及其特征3.(2024安徽定远中学模拟)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2024山东泰安模拟)2020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B.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C.化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D.现代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不需要做化学实验5.(2024辽宁实验中学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B.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C.化学变化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所有形式D.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题组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与应用6.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C.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D.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7.下列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分子组装技术操控球形C60分子构成“纳米算盘”B.两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核,释放巨大能量,用于发电C.大量电器释放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D.许多金属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8.(2024河南部分学校模拟)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B.研究氯气的性质用到观察、实验等方法C.中国3 200兆帕超级钢问世,说明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科学(第13节)第1节:科学在哪里第2节:科学家的观察第3节:科学问题与探究2. 第二章:植物与动物(第47节)第4节:认识植物第5节:认识动物第6节:植物与动物的关系第7节:保护动植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提问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提问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动植物?2. 例题讲解以第4节“认识植物”为例,讲解如何观察植物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的方法学习植物知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填写观察记录表。
学生展示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动植物,进行实践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走进科学,关爱动植物2. 内容:科学在哪里科学家的观察植物与动物的关系保护动植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动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参加环保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6. 板书设计。
7.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和探究活动。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分层作业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物质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基础练习】1.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22·克拉玛依模拟)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C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4.(2022·曲靖模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连接仪器5.(2022·覃塘模拟)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搅拌液体B.取液时挤入空气C.连接仪器D.洗涤试管6.(2022·连山模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药品时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B.称取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用酒精灯内焰进行加热D.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7. (2022·山东泰安)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量取液体C.配制氯化钠溶液D.熄灭酒精灯8.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C.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D.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9.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的正确做法应该是________;(2)指出B实验的错误之处________;(3)C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4)D实验的错误原因是________。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室中有很多的仪器,如下图所示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常用的一些仪器,请完成下列各题:(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填序号)(2)用量筒量取溶液,平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
深圳大学走进性科学第二次作业

一、单选题 (共15.00分)1.我国规定女性结婚的最小年龄是A.20岁B.22岁C.23岁D.24岁满分:3.00 分得分:3.00分你的答案:A教师评语:--2.你认为性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A.婴幼儿时期B.儿童期C.青春期D.青年期满分:3.00 分得分:3.00分你的答案:A教师评语:--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男性性功能障碍A.勃起功能障碍B.射精过早C.不射精D.性消退期中的不应期满分:3.00 分得分:3.00分你的答案:D教师评语:--4.下面哪一种表现属于性偏好障碍?A.性冷淡B.对同学、同事进行性骚扰C.恋父/恋母情结D.男性喜欢穿戴女性的内裤、胸罩等满分:3.00 分得分:3.00分你的答案:D教师评语:--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俄罗斯满分:3.00 分得分:3.00分你的答案:A教师评语:--二、多选题 (共40.00分)1.下面哪些性爱辅助措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A.忍住射精,从而达到延长性交时间的效果B.助情药(俗称“春药”)C.吸烟饮酒有助于提高性欲D.正确使用一些性工具,如常见的自慰器。
满分:4.00 分得分:4.00分你的答案:A B C教师评语:--2.最新计划生育政策指出,2016年起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B.取消生育间隔C.取消晚婚晚育D.实施全面二胎政策满分:4.00 分得分:4.00分你的答案:A B C教师评语:--3.下列哪些是性取向异常(即性取向不同于大多数普通人,不作道德评判):同性恋B.恋童癖C.易性癖D.恋兽癖满分:4.00 分得分:4.00分你的答案:A B D教师评语:--4.下面关于毓婷的叙述,正确的有A.毓婷是紧急避孕药,只用做无防护性交或常规避孕措施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切不可用作常规避孕或者在短时间内连续服用。
B.服用毓婷后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少数人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疑似类早孕反应。
C.毓婷的使用方法是:在性交后72小时之内服用一片,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在12小时后补服一片,增加避孕成功率。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进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进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测液体温度D.测液体体积2 . 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mm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C.人的心率为12次/分钟D.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mg3 . 近年来我市电力供应紧张,节约用电尤为重要。
下列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电视机不用时切断电源B.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C.尽量少开启电冰箱门D.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4 . 20XX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PM2. 5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危害人类健康。
细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厘米B.分米C.毫米D.微米5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100℃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m3C.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D.张老师的身高约为170cm6 . 小凡去参加“XX湖好少年”颁奖典礼他对身边的事物做了估量下列符合科学事实的是().他估量自己走路从公交站到场馆的速度为5m/sB.他估量会场发的签字笔有20mmC.他估量会场发的农夫山泉矿泉水有550gD.他估量少年们拿的奖有20m37 .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最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 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 061厘米。
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8 . 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C.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D.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9 .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0cm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10 .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偏小B.偏大C.不变D.都有可能11 . 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0.16m B.1.6m C.16m D.160m12 . 关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连体婴儿”是因为受精卵在分裂时没有完全分离而造成的B.ZG的古代太监是割除了生殖器的,所以它不仅不能生殖,且进入XX春期后不会出现第二性征C.泰国“人妖”是在他们还没有进入XX春期,就注射性激素,所以第一性征是不变的,而第二性征会出现异性的特点D.由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受精卵而产生的双胞胎,他们的遗传物质几乎相同,但表现出的生物性状的机率是不相同的13 .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已知室温为30℃,请问此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0℃B.32℃C.37℃D.27℃14 .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83℃,现测得气温为23℃,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20℃B.23℃C.25℃D.16℃15 .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有个许三多,学好《科学》也有“三多”,它们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无声反击
⑵厉声传扬
⑶先礼后兵
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维
⑸委婉暗示
⑹借助外力
4.使用暴力进行反抗(但需要保证是在正当防卫的范畴中)
⑴抓住要害,趁势攻击
⑵利用地形,就地取材
⑶留下证据,以便识别
(三)被害后性防卫
1.主动协助破案
2.减轻或消除性侵害造成的不良后果
3.防止再次受到性侵害
3一位17岁男生和一位他知道13岁年龄的女生自由恋爱并发生性关系,导致女生怀孕。最后女生家人告此男生强奸自己的女儿。请问此男生是否犯了强奸罪?请分析理由。
这位13岁女生符合条件。
除此之外,不管幼女自愿还是被迫,只要与幼女发生性交行为,就构成奸淫幼女罪,这是法律对未成年女性的特别保护。
(2)要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病毒才能造成感染。
蚊子的叮咬并不会造成艾滋病感染。
2你认为应该如何防范受到性侵害或性骚扰?
防范性侵害或性骚扰,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性性防卫
1.穿着打扮适当,言行举止得体
2.不贪便宜,礼貌待人
3.慎交朋友,情感含蓄
4.注意所处环境
(二)被害时性防卫
1.保持镇定情绪
2.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
此男生已犯了强奸罪,理由如下:
根据刑法对强奸罪主体人(即犯罪人)的描述:已满14周岁(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男性均可构成强奸罪。根据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4周岁的人强奸妇女包括奸淫幼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依照强奸罪定罪处罚。
这位17岁男生符合条件。
强奸罪的客体人(即被害人)既包括年满18周岁的成年妇女,包括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少女,还包括未满14周岁的幼女。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蚊子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请说明理由。
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一)性接触传播
(二)血液传播
1.血液与血制品传播
2.注射医疗器械传播
3.吸毒
(三)母婴传播
②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理由如下:
艾滋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可能得病:
(1)病毒必须通过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才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