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与治疗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与治疗【摘要】子宫内膜癌是现今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且发病人群逐年呈年轻化趋势。
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尚未生育的妇女,其患者通常会具有强烈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
在治疗上,如何使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尽可能的保留其生育功能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疗界密切关注的课题。
本文现就对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与治疗问题作简单综述。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如今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上,多采用进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手术,部分患者则需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
此类方法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也会使患者彻底丧失生育功能。
由于此病多发于绝经后以及围绝经期的妇女,故此种影响一直被临床忽视。
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
其此病的年轻患者所占比例已从往年的5%上升到了3%至14%。
大多数的年轻患者是在进行不孕检查时发现此病症,故多数都具有强烈的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与愿望[1,2]。
如何使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尽可能的保留其生育功能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已成为现今妇科医疗密切关注的课题。
1. 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前评估首先,因多数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在进行不孕检查中发现此病症的,患者均属于生育年龄阶段,相对子宫内膜癌症状出现较早,且病症分化程度要比绝经妇女要好,预后优势也相对明显。
在实施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过程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且在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有多种方法能有效的对病情进行评估。
临床上要根据多次的内膜诊刮来有效确定其患者病理类型及分级情况。
通常经过诊刮确定后,保育功能治疗以癌症分级为限于I期的高分化阶段内膜腺癌患者为益。
患者年龄以小于40岁为最佳,且排除患者有其它妇科肿瘤家族病史,无药物禁忌症等。
在宫腔镜下对病情评估属于现阶段仍有争议的评估方法。
促进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规范化

促进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规范化摘要: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且具有较高致死率的疾病,对于处于生育期的患者来说,保留生育功能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如何规范化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诊治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促进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规范化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规范化、诊治引言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且具有较高致死率的疾病,对于处于生育期的患者来说,保留生育功能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如何规范化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诊治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影响着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诊治。
首先,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如何在手术中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仍然具有挑战性。
一方面,恶性肿瘤可能侵犯到子宫、卵巢等重要生殖器官,手术时需要权衡彻底切除与保留功能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在手术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对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损伤,以减少不良后果。
在辅助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是否适合继续怀孕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
某些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患者自然怀孕的机会。
在选择辅助治疗方案时也需要考虑到其对胚胎发育和妊娠安全的影响。
社会对女性生育能力的期待以及个体自身对母亲角色认同等因素也影响着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是否考虑保留生育功能。
一些患者可能面临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的压力,期望她们能够完成生育,并对此产生内心冲突和焦虑。
另外,个体自身对母亲角色的认同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担忧也会影响她们是否愿意冒险尝试保留生育功能。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诊治面临着手术技术挑战、辅助治疗不确定性以及社会与个人因素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规范化指南、提供全面的医学信息和心理支持,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完善相关诊治策略。
2规范化促进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策略和方法2.1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为了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诊治,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肿瘤学组随着价值医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肿瘤人性化治疗的不断深入,妇科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
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表了第1个肿瘤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临床指南:2012年,该指南由专家小组修订,新版指南的总体推荐原则基本未变。
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但在临床诊治中,治疗方法各式各样,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临床医师对此时常感到非常棘手,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治方案和医疗服务,因此制定相应的专家共识或诊治指南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ASCO制定保留生育功能诊治临床指南的经验,汇总和分析相关数据库的重要文献,通过妇科肿瘤学、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学专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
本指南的制定,可为临床医师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引导,鼓励她们积极参加多中心临床试验,这对推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案的改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一)子宫颈癌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患者增多,其年龄也趋于年轻化,且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很多年轻的子宫颈癌患者渴望保留生育功能。
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以手术为主。
1.子宫颈锥切术:子宫颈锥切术(cervical conization)的手术指征:(1)Ⅰa1期和Ⅰa2期子宫颈鳞癌;(2)Ⅰa1期子宫颈腺癌。
许多文献报道,早期的子宫颈浸润癌只要其浸润深度≤3 mm,且无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均可以成功地应用子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1)切缘阳性、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子宫颈间质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子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与生理功能的治疗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特点与保留生育和生理功 能的可行性
• 子宫和对侧卵巢复发亦相对罕见。初次手术时看到肿瘤仅限于一侧卵巢, 但不能排除对侧正常卵巢和子宫日后复发。根据北京协和医院1992年的 资料收治的持续缓解的45例初治病人随诊结果,在复发的8例中,仅有2 例盆腔复发。占持续缓解病例的4﹒4%,其中1例复发部位在盆腔腹膜, 另1例为对侧卵巢表面和子宫表面的种植,与其余6例(13﹒3%)上腹腔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特点与保留生育和 生理功能的可行性
• AFP和hCG阳性的患者治疗后转为阴性,即可认为体内肿物已被消灭。AFP 除存在于胚胎组织及少数肝癌患者,HCG除存在于妊娠和滋养细胞肿瘤外, 很少存在于其他肿瘤或正常人,故为内胚窦瘤和原发绒癌所特有的,敏 感性很高,可作为病情监测的可靠依据。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特点与保留生育和 生理功能的可行性
• 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存在于正常神经组织及神经细胞肿瘤中, 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患者的血清内也有升高现象,对未成 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的病情监测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有参考意义。这些 敏感性高的标记物对了解保留生育与生理功能患者治疗后的复发及长期 随诊、监测病情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手术与化学治疗对卵巢生理功能的影响
• 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有明显的单侧发病倾向,而且Ⅰ期多见。国内外已有 比较统一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在手术过程中对卵巢进行楔型切除可能造 成粘连及卵巢衰竭会降低生育能力,不育的发生率达10%~20%;如果对 侧卵巢发生肿瘤的几率低,术中外观正常,不宜行对侧卵巢楔形切除。
保留生育与生理功能的适应证
• 2001年,Zanetta报道138例实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其中临床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要点

p r e c nc a e r o u s l e s i o n s , re a he t k e y s t o c l ni i c a l wo r k , a n d we wi l l b e mo r e s u c c e s s f u 1 .
- 1 ・
・
专题笔谈 ・
妇科 恶性肿 瘤 患者保 留生 育功 能 的治疗要点
李斌
【 摘要 】 宫颈癌 、卵巢癌和子 宫内膜癌 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 ,目前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 保 留生育功能 的治疗越来越受 到重视 。 这 需要 我们 正确理解妇科恶性肿瘤保 留生育功能治疗 的内涵 ,
c o mm o n g y n e c o l o g i c ma l i na g nt t u mo r s .Ea r l y d i a no g s i s ,e a r l y t r e a m e t n t a n d c o r r e c t nd u e r s t a n d ng i o f
a g e ,S O a t t e n t i o ns a r e p a i d t o t h e t r e a t me n t s o f r e p r o d u c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T h i s r e q u i r e s U S t o c o r r e c t l y
[ Ke y wo r d s ] G e n i t a l n e o p l sms a , f e ma le ;F e r t i l i y; C t o n s e r v a t i v e s u r g e r y
官颈癌 、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三 大恶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 2 0 ~ 5 0岁最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PPT课件

上皮性卵巢癌
01
“高危区域“(子宫直肠陷凹、结肠侧沟、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 后淋巴结)探查及多点活检均阴性。
02
有随诊条件。
03
完成生育后视情况再行手术切除子宫及对侧附件。
03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保留生育功能作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而 且不受期别的限制。理由:①多数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为单侧;② 复发也很少在对侧卵巢和子宫;③对PEB/PVB化疗很敏感;④切除对 侧卵巢和子宫并不改善患者预后。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演讲人
汇报日期
目录
01
概述
02
上皮性卵巢癌
03
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恶性生殖 细胞肿瘤
04
卵巢交界性卵 巢肿瘤
01
概述
概述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类肿瘤,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恶性肿 瘤临床表现不同,处理和预后亦不尽相同。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和治疗取 决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
汇报人姓名
交界性卵巢肿瘤双侧的发生率为 38%。 对于双侧交界性卵巢肿瘤,只要有正 常卵巢组织存在,也可仅进行肿瘤切 除,保留生育功能。
由于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大多年轻, 手术后容易复发,处理比较棘手。因 此,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和家属交代保 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利弊和风险,争得 其理解和同意,签署治疗同意书。
感谢聆听
患侧附件切除术,保留对侧正常的卵巢和未受侵犯的子宫,尽可能 将转移病灶切除干净,术后辅以化学治疗。但是要注意化疗对卵巢 的毒性,进行卵巢保护。
早期的无性细胞瘤和 G1 级的未成熟畸胎瘤,除了患侧附件切除术, 同时还行包括大网膜切除和腹膜后淋巴切除的全面分期手术,手术 病理分期证实为 FIGOIA1期,术后可不用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功能的保留与保护

高毒: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马法兰 中毒:顺铂和卡铂的低蓄积性剂量、阿霉素 低到无毒:博来霉素、更生霉素、长春新碱、 MTX、5-FU
不清楚:某些新药、如紫杉醇、单抗等
保护生育功能的方法
GNRh-a 化疗对青春期前患者的性腺很少毒性 GNRHa的治疗可以模仿青春期前的性腺状态,在化疗 期间可能有助于卵巢功能的保护
I期无性细胞瘤和I期/G1的未成熟畸胎瘤术后无 需化疗
I期其他生殖细胞肿瘤和所有晚期生殖细胞肿瘤
术后均需要化疗
(三)卵巢交界性肿瘤
单侧卵巢交界性肿瘤:对于年龄<40岁的年轻患者,通常 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对于早期患者多不主
张进行分期手术,因为手术范围过大会造成盆腔粘连,导
致术后不育;而且早期患者术后几乎不需要进行化疗。
子宫移植术
2014年子宫移植术后第一新生儿的诞生是全世界 妇产科界最重要的事件,有瑞典学者完成
该例子宫移植病例的成功给众多因生殖系统恶性
肿瘤切除子宫的年轻患者重新燃起自主生育的梦
想
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放疗可以引起女性不育、生育期缩短已及卵巢功能早 衰竭
放疗引起的卵巢功能改变是计量依赖性的,2GY能够 造成50%卵巢储备丧失
双侧卵巢交界性肿瘤:其发生率为 38% ,只要有正常卵巢
组织存在,也可仅行肿瘤剔除术,保留生育功能。
期别较晚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只要对侧卵巢和子宫未受累, 无外生型乳头结构及浸润性种植,也可考虑进行保留生育 功能治疗。由于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大多年轻,手术后容 易复发,处理比较棘手。
交界性肿瘤一般不需要化疗。除以下:
郄明蓉--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P-value 0.08
FSS
83
0.8 (0.4-1.6)
15 ± 2.9 16 ± 4.1
No FSS 84
OR (95% CI)
CKC vs. trachelectomy OR 0.6 (0.2-1.7)
Sexual Health QOL
15.1± 4.1
P-value
0.63
CKC
62
……
NCCN 推荐方案:
Megestrol, Medroxyprogesterone, Levonorgestrel IUD
Lee. 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2, 51:495-505. NCCN. 2015 V2.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what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what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
孕激素的使用(孰优孰劣?)
1. 在子宫内膜癌的使用中缺乏经验 KGOG研究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MPA的患者其达到完全 缓解的几率高于使用MA者(OR,0.44; 95% CI, 0.22-0.88; P=0.021) 2. Meta分析显示,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复杂性增生中, LNG-IUS所达到的缓解率优于口服孕激素 (90% vs 69%, P=0.03; 92% vs 66%, P<0.01)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
孕激素的使用(治疗时间:3-12个月?)
MPA 49% 200-800mg、Megestrol acetate 25%
40-320mg、LNG-IUS 19%、natural progesteron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随着价值医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肿瘤人性化治疗的不断深入,妇科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
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表了第1个肿瘤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临床指南:2012年,该指南由专家小组修订,新版指南的总体推荐原则基本未变。
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但在临床诊治中,治疗方法各式各样,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临床医师对此时常感到非常棘手,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治方案和医疗服务,因此制定相应的专家共识或诊治指南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ASCO制定保留生育功能诊治临床指南的经验,汇总和分析相关数据库的重要文献,通过妇科肿瘤学、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学专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
本指南的制定,可为临床医师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引导,鼓励她们积极参加多中心临床试验,这对推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案的改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一)子宫颈癌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患者增多,其年龄也趋于年轻化,且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很多年轻的子宫颈癌患者渴望保留生育功能。
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以手术为主。
1.子宫颈锥切术:子宫颈锥切术(cervical conization)的手术指征:(1)Ⅰa1期和Ⅰa2期子宫颈鳞癌;(2)Ⅰa1期子宫颈腺癌。
许多文献报道,早期的子宫颈浸润癌只要其浸润深度≤3 mm,且无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均可以成功地应用子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1)切缘阳性、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子宫颈间质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子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定要明确说明这4个方面的情况,这是制定患者子宫颈锥切术后处理方案的依据。
(2)为了避免病变的残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阴道镜检查结果和肿瘤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锥切范围。
总的来说,切除宽度应在病灶外0.3 cm,锥高延至颈管2.0~2.5 cm,锥切时必须将鳞柱交界一并切除。
(3)切缘阳性的子宫颈微小浸润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推荐再做一次子宫颈锥切活检或者按Ⅰb1期子宫颈癌处理。
(4)对于Ⅰa1期子宫颈癌伴有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和Ⅰa2期子宫颈癌患者应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若同时伴阴道上皮内瘤变者应切除部分受累的阴道。
2.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可通过阴式、开腹和腹腔镜进行,其最大优点是治疗子宫颈癌的同时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的手术指征:(1)渴望生育的年轻患者;(2)患者不存在不育的因素;(3)肿瘤≤2 cm;(4)临床分期为Ⅰa2~Ⅰb1期;(5)鳞癌或腺癌;(6)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子宫颈内口上方有肿瘤浸润;(7)未发现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注意事项:(1)术前明确子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进行精确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2)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仅适用于早期子宫颈癌,而对于肿瘤>2 cm和(或)累及血管和淋巴管的Ⅰb2期以上的子宫颈癌患者术后容易复发,原则上也不宜行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
(3)术前判断子宫颈肿瘤大小、肿瘤与子宫颈管内口的关系和子宫下段肌层是否有浸润很重要,应用MRI检查测量并评估,其准确率达96.7%。
(4)术中应按常规行冰冻病理检查,并尽可能保证其准确性,盆腔淋巴结和子宫颈切缘的病理检查结果对是否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有指导意义。
(5)随访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
术后随诊方法:术后半年内应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诊,随诊内容包括妇科检查、B超检查和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检测,必要时可行CT、MR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检查。
若无异常,此后每2个月随诊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诊1次;3年后每半年随诊1次。
每3个月进行1次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若两次细胞学检查阴性,可建议患者妊娠。
多数学者建议在术后6个月后可以妊娠,如自然受孕失败,可以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
3.保留卵巢问题:早期子宫颈癌的卵巢转移率很低,其中子宫颈鳞癌的卵巢转移率<1%,子宫颈腺癌约10%。
临床资料也显示,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无明确关系。
因此,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术中可常规保留双侧卵巢,而早期子宫颈腺癌患者常规切除双侧卵巢。
保留卵巢的指征:(1)病理类型为子宫颈鳞癌;(2)患者年龄≤45岁;(3)肿瘤≤2 cm;(4)无子宫体和宫旁组织的肿瘤浸润;(5)无明确的淋巴结转移。
对需要进行盆腔放化疗的子宫颈癌患者.可通过手术(开腹或腹腔镜)在放疗前将卵巢移位至盆腔放射野以外的部位.常常固定在结肠侧沟、横结肠下方,以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
卵巢移位前应行双侧卵巢的活检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证实无肿瘤转移。
(二)子宫内膜癌随着我国妇女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也有上升的趋势。
对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大剂量高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1.适应证:(1)患者年龄≤40岁;(2)有强烈的生育要求;(3)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4)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5)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内,无肌层浸润、子宫外扩散及淋巴结受累;(6)PR表达阳性(适用于孕激素治疗者));(7)患者无孕激素治疗禁忌证(适用于孕激素治疗者);(8)患者经充分知情并能顺应治疗和随诊。
2.治疗前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月经、婚育史;既往治疗过程及治疗反应;并发症病史,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查体及全身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等;妇科检查;全血细胞计数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出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胸片除外肺转移、胸水、肺结核、肺癌。
(3)病理诊断复核:由资深妇瘤病理科医师进行审核,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免疫组化染色PR为阳性。
(4)疾病程度评估:①无子宫肌层浸润:经阴道彩超检查(TVUS)或盆腔MRI检查;②未同时合并卵巢恶性肿瘤:行血清CA125水平检测和TVUS,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及活检;③无盆腔淋巴结受累:行盆腔CT、MRI检查,必要时行PET-CT 或腹腔镜检查及活检。
知情同意:详细向患者阐述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的利弊;讲解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流程、药物副反应及病情进展的风险;确保患者完全了解治疗流程及风险,能够坚持完成治疗及随诊;并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考虑和咨询,在其自愿选择保守治疗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开始治疗。
3.治疗方法:(1)大剂量高效孕激素治疗:①药物选择:甲羟孕酮片,持续口服,250~500 m/d;或甲地孕酮片,持续口服,160~480 m/d。
②剂量调整:治疗期间可根据有无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增减剂量。
(2)其他治疗方法:适用于具有肥胖症、肝功能异常等孕激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很少单独使用,多为两种方法合用。
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②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③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
(3)合并症的全身综合治疗:①减肥、降脂:知识宣教、饮食控制、运动指导;②诊断和治疗糖尿病。
4.副反应监测:(1)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体质量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乳房胀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皮疹,血栓栓塞性疾病。
(2)监测方法:观察上述症状,每月测量体质量,测定肝、肾功能,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卵巢大小。
5.疗效评估:(1)评估时机及方法:连续药物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每3个月常规行彩超和(或)MRI检查以评估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有无肌层浸润,了解盆腹腔内卵巢等其他脏器情况;宫腔镜或诊刮获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
(2)疗效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治疗后子宫内膜完全退缩,间质蜕膜样变,未见任何子宫内膜增生或癌灶;②部分缓解:子宫内膜病变降低级别或有残余癌灶,伴腺体退化萎缩;③无反应或病情稳定:治疗后子宫内膜无变化,有残余癌灶,子宫内膜无退化和萎缩现象;④疾病进展: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明确的肌层浸润或子宫外病变。
6.药物治疗终止的指征:符合下列任何情况之一,可终止药物治疗。
(1)有确切证据证实有子宫肌层浸润或子宫外病变,即疾病进展。
(2)患者不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3)疗效评估已达完全缓解(视具体情况停止治疗或巩固治疗1个疗程)。
(4)出现严重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
(5)持续治疗6个月,肿瘤无反应者。
7.随诊及后续治疗:(1)暂无生育要求者:其治疗的目的是维持规律月经、防止复发。
①治疗对象:已完成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并获得完全缓解者;未婚或离异者;已完成生育者。
②治疗方法:有自然月经者,给予观察、测基础体温。
无自然月经或基础体温监测提示无排卵者,给予口服孕激素≥12 d/月,然后撤退出血;或口服短效避孕药,每月定期撤退出血;或宫内置人LNG-IUS。
已完成生育者,给予子宫内置人LNG-IUS,或手术切除子宫。
③病情监测:每3~6个月定期随诊,记录月经情况、盆腔超声检测子宫内膜情况,如有子宫内膜异常增厚或占位病变、不规则阴道流血,行诊刮以了解子宫内膜情况。
(2)迫切要求生育者:其治疗的目的是监测排卵、积极助孕。
①既往有不孕病史:行不孕检查,包括精液常规、子宫碘油造影及有无排卵障碍等,如发现任何一项异常.根据不孕原因及程度进行个体化处理:如未发现异常,则监测排卵、期待妊娠,仍不孕者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②既往无不孕病史:观察自然周期月经恢复情况,监测基础体温以了解排卵情况,排卵期同房争取自然妊娠,如发现无排卵或有排卵但6个月仍未自然妊娠,进入上述不孕检查和治疗流程。
③病情监测:方法同前。
(三)卵巢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不同,处理和预后也不尽相同。
卵巢恶性肿瘤是否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及手术病理分期。
1.卵巢上皮性癌:对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应持谨慎的态度,必须经过严格选择,向患者和家属交代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利弊和风险,争得其理解和同意,并签署治疗同意书。
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施行:(1)患者年龄<35岁,渴望生育;(2)手术病理分期为Ⅰa期;(3)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4)对侧卵巢外观正常,活检后病理检查阴性;(5)腹腔细胞学检查阴性;(6)“高危区域”(包括子宫直肠陷凹、结肠侧沟、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淋巴结)探查及多点活检均阴性;(7)有随诊条件;(8)完成生育后视情况再行子宫及对侧附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