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恶性肿瘤的MR诊断
子宫内膜癌CT、MR表现及分期 ppt课件

ppt课件
8
临床分期
Ⅰ期 癌局限在宫体
Ⅰa期 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期 侵犯肌层≤1/2 Ⅰc期 侵犯肌层>1/2 Ⅱ期 癌已侵犯宫颈,无子宫外病变 Ⅱa期 仅宫颈粘膜腺体受累 Ⅱb期 宫颈间质受累 Ⅲ期 癌扩散至子宫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Ⅲa 癌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或)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 Ⅳ期 癌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 Ⅳa 期 癌侵犯附近器官,如直肠、膀胱 Ⅳb 期 癌有远处转移
ppt课件
46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外院刮 宫提示子宫内膜癌,本院刮宫 及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典 型增生
ppt课件
ppt课件
2
癌前病变: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
• EINⅠ 腺瘤型增长过长伴细胞轻度不典型 • EINⅡ 腺瘤型增长过长伴细胞中度不典型 • EINⅢ 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重度不典型
及原位癌
ppt课件
3
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未绝经者不规则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白带增多→浆液性、浆液血性 → 脓性、脓血性
ppt课件
26
Ib期
ppt课件
27
Ic期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Ic期
女,66岁,以“绝经22pp年t课,件 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
31
ppt课件
32
女,61岁,绝经11年,反复阴道出血1年
Ic期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ppt课件
IIa期
35
ppt课件
磁共振成像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 . 选择 20 00年 1 月至 20 06年 1月问本院 收 治 的经手术病理证实 的 I、 Ⅱ期子宫 内膜癌 3 , 中 l期 2 2例 其 8
例 ( , 6例 , 4例 ) Ⅱ期 4例 ; Ia 8例 Ib1 Ic 、 年龄 2 9~7 , 6岁 平
Hale Waihona Puke 形态 、 信号及 子宫肌 层与 宫颈侵 犯情况 , 断肿瘤 分期 并与病 判
理检查结果对照 。
13 M I . R 判断标准 : ①子宫 内膜厚度 : 常生育期 妇女子 正 宫 内膜厚度上限为 l r, 经后 为 3m I ; 0ln绝 n m 1 ②肿 瘤信号 强度 为与子宫外肌层对比 ; ③肿瘤 对子 宫肌层 浸润 情况 : 动态 增强
前对病变 的准确分期有 助于 临床合 理选择 治疗 方案及 评估 预
后。M I R 作为一种无创 伤且具 有极 高软 组织分 辨率 的检 查方
法, 在子宫内膜 癌术前诊 断中的应 用越来越 多。笔者 回顾分 析 经 手术病理证实 的 I、 Ⅱ期 子宫内膜癌 3 例 , 其病 理结果 与 2 将 术前 M I R 检查作一对 比分析 , 以期 总结子宫内膜 癌的 M I 现 R表 及 M d对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 的准确性 。 P
o , t i问 隔 0 1 . t i视 野 30 0 n, 阵 26 5 ;2 n . ~0 3o , n 5 ~40t i矩 o 5 ×26 3 例 均于平扫后 行增强扫 描 , 影剂 为 G 造 d—D P , 量 0 1m o TA 剂 . ml / k 。MR 主 要 观 察 指标 为测 量 子 宫 内 膜 厚 度 、 察 各 序 列 病 变 g I 观
1.5T及3.0T MR T2 mapping技术定量鉴别子宫良恶性肿瘤

[
1]
.诊断性刮宫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为早期筛查
[
2]
肿瘤方法,但 对 于 评 估 肿 瘤 价 值 受 限
. MR 具 有 无
[
3]
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可多序列成像等优点,是诊断
及评估子宫肿瘤的最 优 影 像 学 方 法 之 一,但 通 常 依 据
病灶 形 态、信 号 及 增 强 方 式 进 行 诊 断,具 有 主 观 性
24 ms 和
79
28ms时,敏感度均为 100% ,特异度分别为 96
36% 和 98
18% .结论 T2mapp
i
ng 技 术 可 定 量 鉴 别 正 常 子 宫 组 织 及
[基金项目]厦门市科技局医疗卫生指导性项目(
3502Z2019904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孵化课题(
.
[
4]
T2mapp
i
ng 成像技术为定量成像技术,且无需注射对
比剂,逐 渐 用 于 子 宫 肿 瘤 相 关 研 究 [5]. 本 研 究 对 比
1
5T 与 3
0T 场强下 T2mapp
i
ng 技术量化鉴别子宫
良恶性肿瘤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 象 纳 入 2019 年 8 月—2020 年 2 月 73
i
ngt
e
chno
l
ogyf
o
rquan
t
i
f
i
ngandd
i
s
t
i
ngu
i
sh
i
ng
y
ben
i
l
i
tt
umo
低场强MRI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局部侵犯低信号的膀胱壁和( 使高信号 的直肠壁增厚 ;,远 或) I \ b
处器 官受累证据。宫颈癌的临床分期采用 国际妇产科协会( I F—
G ,9 5 分类法 。病理资料 由病理科医师进行分析和记录。 O 19 )
2 结 果
2 1 宫颈癌 的形态和 MR 信号 表现 . I
(T / E T 7 0 3/ 5 m , 矢 状 位 R T / I 1/ 0 9 s)
S.1 ET wI(T / E RT
A 轴位rⅥ B 轴位 T WI l 1 2 C 矢 状 位 D
T1 I W
3 0 1 / ) F E T WIT / E2 0 / 0 s ,TR( R T / I 0 / 6/S 、S —2 ( R T 50 15m ) S I T / E T I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病 、 多发病 , 育龄女 性最 常见 的恶性 是 肿瘤之一 , 确诊依靠 细胞学 检查 , 临床 妇科检 查虽 然能 够一定 程度了解病变情 况 , 对肿瘤 的大 小 、 围和对周 围结构 的侵 但 范
犯 受 到 主 观 因 素 影 响 太 大 , 宫 颈 癌 大 小 、 围 和 对 周 围 பைடு நூலகம் 构 而 范
2 3例子宫颈癌为我 院 2 0 0 5年 8月至 2 0 0 9年
本组 2 中表现为类 3例
1 1 一般资料 .
圆形 1 O例 , 表现为不规 则形 1 3例 。肿 物体积 2m m×2m m× 2m m~ m× i 7m 5am×65mm。平扫 T WI . 1 上呈 等信号 、、 1 wI 2
矢 状 位
T 2W I
评估肿瘤分期 已 日益 受到瞩 目, I MR 由于具有 优越 的软 组织分
子宫、卵巢的MR表现

粘膜层(柱状上皮)-高 信号,低于粘液信号
纤维间质(结合带)-低 信号 肌层-中等信号
正常阴道MR表 现
T1WI呈中等稍低 信号 T2WI
内带:高信号 (上皮、粘液) 外带 :低信号 (纤维结缔组 织)
正常卵巢和输卵管MR表现
卵巢:轴位和冠状面显示较佳, T1WI为
中等或稍低信号(通常不易显 示),
器官失去正常结构 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可产生腹水及广泛性腹腔种植。
5年生存率20-30%
卵巢癌的MR表现
• 卵巢癌MR表现较复杂 • 病变大于4cm • 实性或囊实性以实性为主 • 壁厚超过3mm • 分隔厚超过3mm,有壁结节 • 实性部分有坏死 • T1、T2信号混杂,+C可提高诊断和分期的准 确率
b、c.MRT2WI横断面、矢状面显示囊性病变为高信号; d.MR T1WI增强扫描显示囊内分隔轻度强化。
病 例 囊 腺 瘤
增 强
卵巢癌
85%-90%来自于上皮细胞 42%为浆液性囊腺癌 12%为粘液性囊腺癌 15%为子宫内膜异位癌 17%为未分化癌 6%为透明细胞癌
少数来自于生殖细胞或基质 如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颗粒细胞瘤
淋巴道 为重要转移途径,此因卵巢有丰富的淋 巴引流,瘤栓脱落后可随其邻近淋巴管扩散至髂 区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横膈为转移好发部位, 尤其右膈下淋巴丛密集,更易受累
血行转移少见,晚期约1/3患者转移至肝及肺
卵巢癌 盆腔种植播散
T1WI+C
卵巢癌膈下 种植
卵巢癌种植胃脾韧带
卵巢癌膈下种植(囊性)
子宫后壁腺肌症病例1
子宫后壁腺肌症病例2
病 例 3
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最 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女一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 鳞常肿鳞(状见瘤状85之细细 的%一胞)胞 类女鳞主癌,性状要是腺癌 型生细诊最癌是殖胞断常约系癌手见占最统是段的15最最:类%常常活型见见检的的恶类性型肿(瘤85之%一),腺癌约占15% (主8要5诊%断)手段,:腺活检癌 约占15% 主要诊断手段: 活检
比较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比较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作者:王艺徐红乔黎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MR)在女性盆腔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7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用CT与MR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 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2.3%(72/78), MR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6.2%(75/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R检查子宫内膜显示:子宫内膜出现一定程度不规则增厚,子宫侧壁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厚。
CT检查子宫内膜显示:子宫内膜体积明显增加,部分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积液和(或)盆腔周围有一定的钙化转移现象,甚至出现淋巴肿大或转移现象。
CT对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显示:大部分患者的大网膜呈现出扁平状态,甚至大网膜边缘部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模糊,并且分布也并不是很均匀。
结论 MR 诊断对肿瘤定位、定性价值较高, CT诊断恶性肿瘤钙化转移方面具有着极大的优势,所以临床诊断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CT诊断;磁共振诊断;盆腔恶性肿瘤DOI:10.14163/ki.11-5547/r.2019.04.013盆腔肿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盆腔肿瘤的主要表现为盆腔肿块,盆部是由盆腔腹膜包饶以及相关的部分构成的。
盆腔恶性肿瘤在发病时有一定的特点,即有一定的隐秘性,盆腔恶性肿瘤从发病到诊断大约相隔6个月~5年[1],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必须在早期进行一定的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因,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发生的几率较高,并且盆腔恶性肿瘤发病逐渐趋向于年轻群体[2]。
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女性当前所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在逐渐的提高,这就导致盆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与此同时,该病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改变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MRI:显示子宫畸形最佳影像手段;单角子 宫呈”香蕉“状,鞍形子宫呈”心“形,双 子宫有双宫体及宫颈,纵膈子宫宫底外缘光 滑或轻度凹陷,双角子宫宫底外缘有切迹。
F-20岁
女性,31岁
(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
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
(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并输卵管积水、积脓。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 卵巢囊肿 卵巢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及病理 又称子宫肌瘤,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
由平滑肌及纤维间质组成. 30-50岁好发, 占绝经期前妇女70-80%,常多发,子宫体 部多见,分粘膜下、肌层及浆膜下肌瘤,肿 瘤外层有假包膜,较大者可发生坏死、出血、 囊变等。
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 宫内膜异位症
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 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
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 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 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 定性价值有限。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 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以便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子宫内膜癌
临床分期: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 转移。
子宫平滑肌瘤
影像学表现: CT:子宫增大,可呈分叶状表现,主要见于 较大的肌层内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平扫呈等 或略低于正常子宫肌,增强后扫描可有不同 程度强化,10%子宫肌瘤可发生钙化。
医学影像-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女性,20岁,未初潮
炎症性病变
o 1、子宫输卵管炎症: 很少应用CT、MRI检查。
o 2、盆腔炎症: 临床与病理: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感染造成,可形成炎性肿块, 甚至形成脓肿。急性期:高热、下腹痛、呕 吐、腹泻等症状,慢性期:下腹部坠胀不适、 痛经及不孕。
炎症性病变
o 影像学变现:
早期无异常表现;发生脓肿时,可见盆腔多 发类圆形或椭圆包块影,CT呈水样密度, MRI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 气泡,增强后扫描脓肿壁环状强化。
(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
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
(双侧输卵管)慢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o 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 宫内膜异位症
o 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 o 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 o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
o 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 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 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 定性价值有限。
子宫及宫腔大小受年龄和生理状态影响,其大小 与形态尚受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的影响。
一、正常CT表现
o 2.卵巢、输卵管 卵巢位于子宫侧壁与髋臼之间,呈软组织密 度,育龄期妇女CT扫描部分可显示,若有 卵泡形成可助判断。
输卵管CT检查通常不显示。
二、正常MRI表现
o 子宫和阴道: 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
o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 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以便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子宫内膜癌
o 临床分期: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 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外侵犯子宫肌层、淋巴结。
MRI: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或呈息肉样肿块
影,T1呈等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明显、不均匀强化。
MRI表现无特异性,与前述恶性肿瘤不易区
分。较具特征的表现为在T2上低分化子宫
内膜间质肉瘤侵犯肌层时内可见带状低信
号影,病理证实为肌束。另一特征为肿瘤
沿血管、韧带生长
如图1和图2
MRI特征 1. 生长迅速。 2. T1WI,肿瘤信号与肌层相等;T2WI,呈 明显的高信号,边界清或不规则,提 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A
27
子宫平滑肌肉瘤
A
28
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凭MRI信号,很难将平滑肌肉瘤与退变型和
细胞型的子宫平滑肌瘤鉴别,也不易与内 膜癌的肌层侵犯相鉴别
A
37
A
38
A
39
A
40
A
4
增生期
分泌期
MR T2WI
A
月经期
5
子宫恶性肿瘤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少见)
子宫淋巴瘤 (罕见)
子宫平滑肌肉瘤
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内膜间质肉瘤
A
6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
发病: 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
状,35-39岁和60-64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 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Ⅱb期:肿瘤累及宫旁。
A
17
子宫颈癌MRI分期
Ⅲa期:肿瘤累及阴道下1/3。
A
18
子宫颈癌MRI分期
Ⅲb期:肿瘤侵犯盆壁肌
A
19
子宫颈癌MRI分期
Ⅲb期:肿瘤外侵,伴肾积水。
A
20子宫颈癌MRI分期来自Ⅳa期:直肠前脂肪信号消失,侵犯低信号的直肠壁。
A
21
子宫内膜癌的MR
子宫外浸润提示子宫内膜癌已经进入临床 III期。MRI特征同宫颈癌侵犯的相同。
A
22
鉴别诊断
①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增大,轮廓不规则, 宫腔受压、偏位,可有钙化。
②子宫肉瘤:较大且易出血坏死,挤压子宫 腔移位。
③子宫颈癌:子宫颈管阻塞则子宫腔扩大, 但子宫腔内无肿块。
A
23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s)
发病: 少见,是恶性程度高的女性生殖器肿瘤。
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4%。
均可见带状低信号影 A
33
A
34
(三)内膜间质肉瘤
A
35
A
36
(四)子宫淋巴瘤(uterine lymphoma) 常为继发性,属于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原发于子宫的淋巴结较罕见。 病理:最常见的特征为子宫体及子宫颈广泛性对称性增大而粘膜正常。
MRI特征: 1.子宫体和(或)宫颈广泛性对称性增大而子 宫和宫颈内带完整——最特异的征象。 2.信号:T1WI上低于或等于子宫肌层;T2WI上 信号不均,有中等和明显高信号。 3.常出现临近器官(阴道和膀胱)的受侵。 下面三幅图分别为同一病人子宫淋巴瘤T1,T2和增强表现
A
29
A
30
(二)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MRI特征 1.信号:与子宫内膜癌相似,肿瘤信号不 均匀,内可见极高信号坏死灶。
2.宫腔内巨大肿物伴子宫肌层的深部受侵 (肌层受侵MR特征同子宫内膜癌)是该瘤 的一大特点。
A
31
A
32
(三)内膜间质肉瘤
肿瘤来源于内膜的间质细胞。恶性度高,
向宫腔突出,形成一较大的息肉状肿物,
子宫恶性肿瘤 的MR诊断
A
1
子宫病变的影像检查
A
2
MRI的优点
MRI无骨性伪影; 可以多参数、多角度成像; 软组织的高分辨力,清楚显示盆腔各组织
结构,对病变定位、定性具有无可比拟的 优势; 无放射性损伤,对生育期妇女尤其重要。
A
3
正常子宫MR解剖
横断面:横置椭圆形
冠状面:倒置三角形
矢状面:倒置梨形
组织分类:鳞癌(70-90%)、腺癌 (1020%)和腺角化癌(5-10%)
A
9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
预后: 宫颈癌侵及宫颈壁的深度和范围以及有无 宫旁肿瘤的侵犯,是预后的关键因素。
A
10
宫颈癌
MRI作用
分期:在浸润性宫颈癌(≥Ib期)的分期方 面,MRI的精确性可达81%-95 %,并具有100%的PPV和90%的 NPV
A
24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s)
病理: 组织学:来源于子宫肌层及肌层内结缔
组织。 分类:平滑肌肉瘤(最多,占半数以
上)、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内膜间质肉瘤
A
25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s)
MR:明确肿瘤范围
A
26
(一)子宫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A
7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
临床: 无症状,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
明显区别。 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出血。 阴道排液:有腥臭或恶臭白带。 晚期症状:疼痛、尿路症状及直肠压迫
症状、恶病质。
A
8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
病 理:
大 体: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
治疗后随访
A
11
宫颈癌MR分期
A
12
子宫颈癌MRI分期
+C
宫颈原位癌(未见异常)
A
13
子宫颈癌MRI分期
Ⅰa期:局限于宫颈
A
Ⅰb期:局限于宫颈 14
子宫颈癌MRI分期
Ⅱa期:超过宫颈,无宫 旁侵润
Ⅱb期:宫旁侵润
A
15
子宫颈癌MRI分期
Ⅱa期:肿瘤累及阴道上2/3。
A
16
子宫颈癌MRI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