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研究述评

汪秋 月, 贞林 , 翁 朱红根
( 西农 业大 学 , 西 南 昌 3 0 4 ) 江 江 305
[ 摘
要 ] 村人 力 资本是 解决 “ 农 三农 ” 问题 的根本 途径 。近 2 0年 来 , 内学者在 这方 面的研 究经历 了 国
萌 芽、 步 、 勃发 展 等三 个 时期 。 中 国农 村人 力 资本研 究具 有 时代 性 、 中性 、 业性 、 起 蓬 集 专 多样 性 和 发 展性 等五 个特 点 , 究存在 的 问题 主要 集 中在 实用性 、 究领 域 、 研 研 学科 交叉 和创新 性 等四 个方 面。 [ 关键 词 ] 村人 力 资本 ; 三农” 农 “ 问题 ; 究述 评 研 [ 中图分类 号 ] 7 5 [ 献标 识码 ] G 2 文 A [ 文章编 号 ] 0 9—1 7 ( 0 0 0 0 4 10 13 2 1 ) 5— 0 9—0 3 2 0世纪 6 0年代 , 舒尔 茨在 《 改造传统农业 》 一书 中 将人力资本理 论 和发 展农 业现 代 化 、 业 经 济增 长 结 农
项 目( 54 0 6 0 13 1 )
[ 第一作者简介] 汪秋月 , , 女 江两农 业大学 高教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 农村人力资本。通讯作者: 贞林 。 翁
合起 来 , 出了 以农村 人 力 资本来 推动 农业 发 展 。随 提 着我国经济 的发展 , 业化 和城 市 化取 得 了 巨大 的成 工 就, 这时 , 中国 的“ 三农 ” 问题却 成 了当前 党 和国家工 作 的重中之重 。对 此 , 内众 多学 者 在借 鉴 国外人 力 资 国
本 理论和农村 人力 资本 理 论 的基 础上 , 成 了具 有 中 形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4、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
4、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
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主要的是教育投资和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国内 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教育扩展对减少贫困、 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Banerjee & Duflo, 2011)。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教育投资对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Porter & Scott, 2010)。
结论
如何衡量健康投资的长期效益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健康政策等问题也需要进 一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这些问题,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更多有力 的证据支持。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人力资源在经 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一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自那时以 来,它已经成为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次演示将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以提供一个对该领域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的全面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01 摘要
03 综述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引言 04 结论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涉及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投 资形式、企业管理、教育培训、医疗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前 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本次演示指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企业管理;教育培训; 医疗;综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1、早期概念提出
1、早期概念提出
人力资本理论国内外研究发展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国内外研究发展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人力资本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该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其实践应用。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均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理论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人力资本理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人力资本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回顾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该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经济社会背景。
本文将重点梳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方面,将关注我国学者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的创新成果,分析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国外研究方面,将关注国际上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比较国内外研究的异同,探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可能性。
本文将展望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研究可能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学者等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二、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其核心观点在于将人力视为一种资本,强调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的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重要性。
该理论主张,通过投资于人的教育、技能提升和健康,可以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物质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更高的回报率和长期效益。
这种投资包括教育投资、职业培训、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
人力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问题。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综述,旨在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释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首先回顾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然后详细阐述其核心观点和理论模型,接着分析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最后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客观评价,并探讨其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经典之作《国富论》中就提出了劳动力技能和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这可以被视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初步萌芽。
斯密指出,工人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国家财富的增长。
进入20世纪后,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费雪在其《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框架中。
费雪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等方式形成的,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非物质资本。
随后,舒尔茨和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主要途径,通过教育投资可以显著提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创造力。
贝克尔则从微观角度出发,在其《人力资本》一书中分析了个人和家庭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决策行为,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教育管理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教育管理教育作为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评析,并探讨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概述人力资本理论是由人力资源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将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视为一种资本,认为个体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可以提高其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人力资本的积累被视为个体投资的一部分,具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评价1. 优势人力资本理论将个体的能力和知识作为一种资本视角进行分析,使人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这一理论为个体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 不足人力资本理论过于强调经济效益,忽视了教育的综合性和文化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将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就业和经济利益,并将教育的作用简单化为技能提升和收入增加,忽视了个体发展和社会责任等其他重要方面。
三、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1. 选用合适的教育模式人力资本理论提醒教育管理者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体优势,选用适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
通过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可以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和投入产出比。
2. 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实施教育管理的关键,人力资本理论提醒教育管理者要注重培养和选择高素质的教师。
通过提供良好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3. 强化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控人力资本理论强调经济效益,要求对教育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和监控。
教育管理者可以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指标的设定,及时发现教育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结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但其强调经济效益的倾向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在实际应用中,教育管理者应综合考虑教育的多维目标,如个体的发展、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合理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女性人力资本: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

第2 8卷第 4期
河南 工程 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De c . 2 01 3 Vo1 . 28 No . 4
女性人 力资本 : 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
于 雁 洁
( 河南Z - 程 学 院 工 商 管理 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1 1 9 1 )
摘要 : 人力资本理论是女性人力资本研究 的理论 基础 , 近年来 学界从不 同视角对女 性人力资 本概念 的界定 、 投
力度 、 运用范 围逐渐扩 展 , 很 多学者开 始对我 国的人力 资本
状况进行研究 , 但 多数 研究都忽 略 了人 力资本 的性别 差异 , 对女性人力资本的研究虽然也有一些 , 其 中不乏科学性和合 理性 , 但从整体来看 , 研究尚处于起 步阶段 , 缺乏系统性 。本 文正是基于人力资本的这种性别差异 , 对 国内外女性人力资
庭收入主要提供 者 的男人 而言 , 女性 在就业 中处 于从 属 地 位, 即便就业 , 她们也 缺乏工会 的支持 , 生活标 准低 , 未受 过
良好 的 教 育 , 可 选 择 的就 业 机 会 少 。
不断被完善充实。而这些研 究的前提 是假设所 有 的劳动者
都是 同质性的 , 即使该理论承认人 的遗传特性和天赋才能存 在差异 , 也先将这种生 物学上 的差异搁置一 边 , 着重研 究后 天投资差别所 带 来 的差 异 , 而 不 注意 对人 力 资本 “ 投 资对 象” 和“ 投 资环境 ” 加以性别 区分 。在这种假 设前提下 , 传统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述评

经济科学·1998年第4期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述评刘 雯 唐绍欣(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250100) 60年代以前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强调资本的作用,认为资本存量的规模,尤其是资本积累的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批判了这种片面性的观点,作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的分析。
以科斯(R.Coase)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重视制度因素,认为制度创新决定经济增长。
舒尔茨(T.W.Schultz)等人则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从劳动力要素的角度,探讨人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刺激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异的根本所在。
80所代以来,罗默(P.M.Romer)、卢卡斯(R.E.Lucas)等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新增长理论”。
深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口众多、资源稀缺和资金短缺的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背景 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
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如果不相应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就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
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告诉人们,必须摒弃单纯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的传统观念和作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和日本的工厂、铁路、港口等物质资本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城市也都毁于战火之中。
战后,在外资援助下,这些国家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其程度之快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
发展中国家战后也同样接受了大量国外的物资财政援助,但其经济发展速度却不尽人意。
同样利用外资,何以有如此不同之结果?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类国家在人力资本上存在着重大差异。
西欧和日本在战火中毁坏的只是物质设备,而具有较高文化和技术技能的人力资源,虽有伤亡,但仍然存在,一旦有了大量物资可供利用,它们的经济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人力资本理论界说及其评价

1.人力资本理论界说及其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采用两种形式,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
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器、设备、资金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为物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为人力资本。
一般说来,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
换言之,体现于劳动者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示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该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使国民收入明显增加。
A,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说明这个问题,有三个具体理论观点。
其一,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教育投资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
其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
其三,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2)舒尔茨的主要观点第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
其三,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
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映,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
舒尔茨称这种“分配能力”为处理不均衡能力。
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是由于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这种“分配能力”可以带来“分配效益”,从而促进个人或社会的经济增长,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收入。
第三,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力资本的概念
会生产力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 (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 析》 莫志宏 ,04 。研究人本经济的学者李宝元认 为:人 20 ) “
力 资本 是指 人 们花 费在 人 力保 健 、 育 、 训等 方 面 的开 教 培 支 所形 成 的资 本 ,他 的人 力 资本 的定义 是 从人 力 资本 的
民认为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 口群体每 “
一
个人体之 中, 后天获得 的具有经济价值 的知识 、 技术 、
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 ( 人力资本通论 》 李建 民,99。 19)莫志宏在给人力资本下定义的时候结合 了人力
[ 日期] l - 2 0 收稿 2 1— 5 O1
【 作者简介】 陈丽( 9 5 )女 , 1 8 一 , 江西宜春人 , 河南省平 顶山学 院院长 办公室工作职员 、 研究生 。
陈
丽: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述评
动 力 配置 。
三、 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
力资本是指个人具备 的才干 、 知识 、 技能和资历 , 并且还 有时间、 健康和寿命。”《 (人力资本》 贝克尔 ,99 。从以 18 )
上三 个关 于人 力 资 本 的定 义可 以看 出 ,贝克 尔 的 人力 资 本还 涵 盖 了健康 等 因素 , 这是 因为他 的研究 角 度所 致 , 只 有这 样 的定 义才 能 符合 他对 人 类行 为 的和家 庭 的 经济 分 析 。在西 方理 论界 , 多数 的学 者都 赞 同他们 三个 提 出的 大
第 2 4卷 第 2 期
Vo .4 1 2 N0. 2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n l f b i ia ca n c n mi l g o ra e n n il dE o o cCol e o Hu F a e
21 0 2年 4月 2 日 5
Ap .5, 01 r2 2 2
在人 力 资本 理 论研 究 的热 潮 下 ,我 国的许 多 学者 也 加入 了人 力资 本研 究 的行列 , 提 出 了 自己的观 点 。 建 并 李
人力资本生产的主要包括 : 家庭、 教育 、 医疗卫生。(经济 《 发展的人本意义》 李宝元,0 ) 20 。在这个方面概括 比较完 整的是张凤林 ,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保健投资、 教育投资、 职业培训、 人力迁移投资 、 信息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张凤林 , 0 ) 2 6。 0
人力 资本 的概 念 。
二、 人力资本的生产与投资
在研 究 了什 么是人力 资本 之后 , 紧接着 要研 究 的问题 就是人 力 资本 的形 成 。这个 问题 在 学 术界 也 是 比较 一致 的。 舒尔 茨认 为 :我们 称之 为消 费 的大 部分 内容构 成 了人 “ 力 资本 投资 。用于教 育 、 生保健 和 旨在获 得较 好工 作 出 卫 路 的 国 内迁 移 的直接开 支就 是 明显 的例证 。 ”《 (人力 资本 投资— —教 育 和研究 的作 用 》 尔茨 ,9 1。李 宝元认 为 舒 19 )
人 力 资本 理论 研 究述 评
陈 丽
( 南省 平 顶 山学 院 , 南 平 顶 山 4 7 0 ) 河 河 6 0 0
【 摘
要] 力资本理论从 2 人 O世纪 5 0年代末 确立 以来 , 一直 受到 国 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试 图从人力资本 的概念 、 人力资
本 的生产与投资、 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等具 有代表 性的观点进行综述和评论 。
【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 综述 ; 评论
【 中图分类号]0 [ F 9 文献标识t ] 【 i A 文章编号]0 9 10 ( 1)2 0 2 — 3 a 2 j 10 — 7 X2 20 — 0 5 0 0
自 2 世纪 5 年代 末 和 6 时代 初 ,人力 资本 理论 从 0 0 0 在 舒尔 茨 、 贝克 尔 、 明塞尔 等人 的努 力得 以确 立并 逐 渐形 成 之后 , 引起 了许 多学者 的兴 趣 和关 注 。 综述 试 图将人 本 力 资本 理论 中具 有代 表性 的观 点进 行综 述 和评论 。
形成的角度来定义的。”《 (经济发展的人本意义》 李宝元 ,
20 ) 00 。我 国还 有 其 他许 多 学者 也 在 从 事 人 力 资 本 的研 究 , 们 的定义 大 多沿袭 了舒 尔茨 等学 家 的观点 。 人力 他 在 资 本 的定 义方 面 ,无 论是 西 方学 者 还 是我 国的学 者 观点 大体是 一致 的。
关 于人 力 资 本 的 概念 , 尔 茨 、 舒 贝克 尔 、 明塞 尔 在核 心 部 分是 一致 的 ,但 由于他 们研 究 的角度 有 些微 观上 的
差 异 , 以在 人力 资本 的定 义上 也有 细微 的不 同 。明塞 尔 所 认 为 :人 力资 本 指 的是蕴 含 于 人 自身 中的各 种 生产 知识 “
与技 能 的存 量 总和 。 (人 力 资本研 究 》 ”《 明塞尔 ,0 1o 2 0 舒
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 ,指凝聚在 “ 劳动者身上的知识 , 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 这种能力 是生产增长 的诸要素中的主要 因素 。”《 (人力资本投资
一
教 育 和研究 的作 用 》 尔茨 ,9 1。 贝克 尔认 为 :人 舒 19 ) “
一
资本 产 生 的背景 ,认 为 人 力资 本 是在 当经 济发 展 由原 来 的物 力 资本 占主 导 , 为 以人 为主 导时 产生 的 。 以他 认 转 所 为 :人 力资 本是 继 工业 经 济之 后 与新 的社会 经 资而不是向物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