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解析】
2018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水蒸气拾人牙惠阆.苑(làng)厝.火积薪(cù)B. 发祥地呀呀学语桔.梗(jié)不稂.不莠(láng)C. 路由器如雷贯耳拱券.(xuàn)抛头露.面(lù)D. 谐奏曲秣马厉兵阋.墙(xì)岁稔.年丰(shě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
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
3. 阅读下列材料,简析两位大师表达的异同。
(5分)晚年的毕加索为了能够独处,用最后的精力去创作,就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
他把那些赶来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戏称为‚池塘里的青蛙‛。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相同点:不同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4分)电影《一代宗师》上映,但导演王家卫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电影上映后,①。
不少人狠批,且言辞极端:‚巨烂片‛,‚垃圾片‛、‚稀奇古怪‛……②,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号召大家‚千万不要去看‛。
③,影片‚完美‛,‚一如既往很王家卫,文艺范十足‛……谩骂派斥力挺派为‚装文艺‛,而力挺派则将谩骂派定位为‚土老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试题数:13,满分:01.(单选题,0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 _____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_____淡雅,才能耐看。
但写文章,却要_____,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情投意合清澈跌宕起伏B.志趣相投清新跌宕起伏C.情投意合清新此起彼伏D.志趣相投清澈此起彼伏2.(单选题,0分)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_____.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A.疏柳映新塘B.潮平路带沙C.花开水上槎D.胡霜拂剑花3.(单选题,0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对我们民族来说,不是一个一般的文人,一个简单的作家。
,,,。
,,你看英国到现在有什么事,大家还是会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不断吸取一些新的东西。
① 放眼全世界来看② 他的思想不但具有原创性③ 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④ 而且具有这个民族精神的源泉性⑤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样极少数的作家⑥ 莎士比亚是超越一般的戏剧家的。
A. ① ⑤ ② ④ ③ ⑥B. ② ④ ③ ⑥ ① ⑤C. ① ⑤ ③ ⑥ ② ④D. ② ④ ① ⑤ ③ ⑥4.(单选题,0分)下列各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C.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D.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5.(单选题,0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厢记》“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和美不胜收的绮词丽语,以及意境的创造分不开的。
全剧处处有诗的意境,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
B.《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悬.念/琴弦.醇.厚/谆.谆告诫渐.染/循序渐.进B.箴.言/斟.酌拜谒./殚精竭.虑折.本/大打折.扣C.覆辙./掣.肘寒暄./喧.宾夺主传.记/传.奇小说D.刚愎./媲.美谙.熟/万马齐喑.忖度./度.德量力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运会是一个特殊的舞台,既展示体育健儿的竞技水平,又彰显赛场观众的精神风貌。
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为中国运动员鼓劲,远道而来的客人更需要喝彩。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塑造出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C.在堪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80%,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
如何纾缓居民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
D.昨日,西藏扎墨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墨脱即将摘去“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帽子。
一时间关于墨脱的报道见诸于各大媒体。
3.根据文意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5分)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
①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②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
③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中很快地夭折了。
④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
⑤孩子们的问题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
4. 下面这个句子写出了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关系,请你仿用这种方式写一个句子,要求能反映出人与自然(环境) 之间应具有的联系。
(4分)示例:理解、信任是填平鸿沟的基石,怀疑、疏远是割开感情的利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月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月份)试题数:11,满分:1501.(单选题,3分)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
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
A.落地生根置疑不绝如缕B.入乡随俗质疑若隐若现C.落地生根质疑不绝如缕D.入乡随俗置疑若隐若现2.(单选题,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对观众来说,看综艺、追偶像的目的除了放松、娱乐之外,汲取正能量也是一大需求。
从《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屡受热捧,到《最强大脑》等节目选手被视为榜样,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仅上述棚内综艺,,,,,,。
在新一季的许多档真人秀中,我们都可以欣喜地看到明星地位正在弱化,文化与正能量输出的意识逐渐增强。
① 在这个过程中正能量的传递变得更加重要② 户外真人秀在这方面也应大有作为③ 与观众获得共鸣④ 户外节目能够突破舞台和场景求制的限制⑤ 利用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时代素材⑥ 让观众在欢笑之余进行更多的自我观照A. ⑤ ① ② ⑥ ③ ④B. ② ④ ⑤ ③ ⑥ ①C. ③ ② ④① ⑤D. ④ ② ① ⑥ ⑤ ③3.(单选题,3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正值赵兄乔迁新居之际,小弟我无以为贺,唯有献上拙作一幅,聊供补璧。
B.晚生垂念师恩,本该当面贺寿,无奈路途迢递,唯以贺卡一张,遥祝老师寿比南山。
C.老朽年近半百才得此千金,难免骄纵了些。
今后定当严加管教,再不唐突。
D.听说朋友来访,王强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备下薄酒,恭候各位光临。
江苏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开学试卷有答案

江苏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开学试卷(有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例如林黛玉________的倩影、________的眉眼、________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________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A.静谧高雅幽怨含情哀婉缠绵纤细清丽B.静谧高雅哀婉缠绵幽怨含情纤细清丽C.纤弱清丽幽怨含情哀婉缠绵静谧高雅D.纤细清丽哀婉缠绵幽怨含情静谧高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发生疑似心脏病的胸痛,切忌不要盲目走动,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猝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静卧。
B.总结历史教训,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
甲午战争失败的内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极的观念、制度、官吏所导致的。
腐至而殇,腐盛而败,朽极而亡。
C.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D.法国和平艺术节组委会是一个在全球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每年夏季,都要组织全球上百个艺术团体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
3.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A.锦绣乾坤真事业经纶山海大文章B.春满柜台宾客至货盈橱架利源开C.丹青夺造化之工粉黛染山川之色D.愿将天上云霞色化作人间锦绣裳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2月份)+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2月份)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
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
,。
①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使人感到吃力、头疼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③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④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⑤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⑥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A.③⑤①②④⑥B.③⑤②④①⑥C.④①⑥③⑤②D.④③⑤②①⑥3.下列四组诗句中,所咏的不是同一历史人物的一组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C.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D.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4.许倬云先生是当代史学研究大家,在他看来,对历史研究结果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是()我的研究方法,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点上切一横断面,在下一个时点上再切一个横断面,然后比较这两个横断面相异之处,再在其中寻求变动的主因及变化的现象。
因此我这工作最重要的是选时点,而选时点则往往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甚至带有冒险性的意味,有时也可能因为原选的横切面不恰当而导致观察错误。
A.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点的变化B.挑选、比较时精密的科学方法C.研究者工作中的选择与判断D.冒险挑选时点、横断面的运气5.(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扬州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3.5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训诂/怙恶不悛 泥淖/桂棹兰桨 诘难/佶屈聱牙 B.萎靡/虚与委蛇 引吭/沆瀣一气 隧道/遂心如意 C.趿拉/岌岌可危 昏愦/振聋发聩 圜墙/声震寰宇 D.桎梏/狡兔三窟 皈依/如丸走坂 稂莠/书声琅琅 2.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是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B.中国政府认为,中国海军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完全合法。
C.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
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D.安宏纺织公司近年来对员工管理严格,求全责备,产品质量过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
3.请为下面一段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3分)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从6日起,北京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等动真格罚款了,不只是规劝,而是开出罚单。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
今年4月9日,北京启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以劝阻为主,并在北京150个重点路口,给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配备耳麦式喊话器,用来提示行人及非机动车注意遵守交通法。
6日开始,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即日起,北京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人民币罚款、对违反交通信号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处以20元罚款。
4.我校举行“黄金周高速公路是否应该免费”的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辩手,阐述“反对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实行小客车免费的政策”的两条理由。
(6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州,纵士卒无赖。
江苏扬州市仪征市二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语文模拟练习试题(解析版)

2018江苏仪征市二中第二次高考语文模拟练习(含答案)本卷满分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皓月当空的,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
当我们大睁着眼睛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风暴早些到来。
A. 夜晚枕戈待旦向往B. 良宵枕戈待旦祈盼C. 良宵夜不成寐向往D. 夜晚夜不成寐祈盼【答案】B2.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 翠袖低垂笼玉笋,緗裙斜拽露金莲。
C.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D. 书成医国干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是借代手法。
B玉笋说的是手指,金莲是小脚。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明镜,比喻平静的水面。
D“书”、“道”是本体,“千秋药”、“一座山”为喻体,“是”、“成”为比喻词。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红楼梦》这部小说,历经数百年,有些东西虽然被历史淘汰了,但基本精神内核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这部小说至今仍有现实研究价值。
B. 连日来,各地群众纷纷通过网络等向“十九大”致贺,盛赞过去五年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达对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心。
C. 当初在参加普通高考和面向盲人学生的单招单考之间,盲人学生王宠选择了普通高考,就是希望拥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大学生活是他的理想。
D. 午休是不错的养生方式,但是,近日有德国学者指出,体重超标20%、血压低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三类人群午睡反而有利无弊。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A项,语序不当,“虽然”应该放在“有些东西”之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例如林黛玉________的倩影、________的眉眼、________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________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A. 静谧高雅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纤细清丽B. 静谧高雅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纤细清丽C. 纤弱清丽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静谧高雅D. 纤细清丽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静谧高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果发生疑似心脏病的胸痛,切忌不要盲目走动,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猝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静卧。
B. 总结历史教训,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
甲午战争失败的内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极的观念、制度、官吏所导致的。
腐至而殇,腐盛而败,朽极而亡。
C. 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D. 法国和平艺术节组委会是一个在全球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每年夏季,都要组织全球上百个艺术团体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
3.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A. 锦绣乾坤真事业 经纶山海大文章B. 春满柜台宾客至 货盈橱架利源开C. 丹青夺造化之工 粉黛染山川之色D. 愿将天上云霞色 化作人间锦绣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
①它至今仍是从头至尾、从里到外 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 ④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 ⑤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 ⑥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 A. ⑤⑥③④①② B. ⑤⑥③④②① C. ③⑤⑥④①② D. ③⑤⑥②①④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 )A. 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最终将自食因无知造成的恶果。
B. 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现象。
C. 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
D. 人类破坏环境自认为胜利,最终将是人类的毁灭。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
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
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
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
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
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
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
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
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
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
”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
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
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
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
逮居丧,哀毁骨立。
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
枋殁,周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
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
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
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
有《遂初堂集》。
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
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
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职任分而义例一.一:统一B. 京官并.许条陈并:并且C. 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俾:让D. 卒格.于议不果归格:搁置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B. “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C. “礼闱”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参加会试的应考者为各省的秀才,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D. “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潘耒的精神品质。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
岁华销尽客心惊。
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浙江临海人。
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②江城:指建康。
③齑盐:腌菜和盐,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0.首起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1.词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皇览揆余于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4)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6)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长袖善舞,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韩非子》)(8)知足不辱,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老子》)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女匪孙方友⑴民国十几年的时候,豫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女匪。
队伍里多是穷苦出身的姑娘,而匪首却是位大家闺秀。
至于这位小姐是如何沦入匪道的,已无从考究。
她们杀富济贫,不骚扰百姓。
打舍绑票,也多是有钱人家。
⑵女匪绑票不同男匪,她们大多是“文绑”,极少动枪动刀。
先派一位精明伶俐的女匪徒,化装一番,潜入富豪之家当女仆,混上半年仨月,看熟了道儿,定下日期,等外围接应一到,便轻而易举地抱走了人家的孩子。
然后托中人送书一封,好让主家准备钱财。
⑶这一年秋天,她们又抱了陈州一富商之家的独生子。
那富商是城里的首富,已娶了七房姨太太,方生下这一后嗣。
七夫人很有学识,见娇儿被绑,悲痛欲绝,几经思索,便给女匪首写了一封信:⑷我愿意长跪在您面前哀求,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把孩子安全地还给我,免除我的痛苦。
我以一个母亲和你同属女性的身份,请你三思你所做的事对我全家造成的伤害。
我要回孩子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来换回我的儿子,请你告诉我你的条件。
⑸女匪首看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很是欣赏,一时来了兴致,便回信一封:⑹我不愿跪在任何人的面前,我也不愿别人跪在我的面前。
我只请求你看在上帝的面上,把我所需要的东西安全地送给我,免除我的人生之苦。
我以一个女性的身份,请你理解你我命运的不同!一哲人说:谁都希望不跟着命运走,到头来,命运却又主宰着那么多人!由于命运之神把我推上了匪道,因而我需要生存和向一切富人报复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保全你的儿子,请你拿出三千大洋来,于本月×日在我随时通知你的地点换回你的儿子!为保险起见,请不要告诉任何人!⑺那夫人接到女匪首的信,颇为惊讶!她万没想到女匪首竟也如此知书识礼,文采照人!她产生了见见那才女的心情,当下准备三千大洋,等到匪首的通知,亲自坐船去了城东的芦苇荡里。
⑻女匪首并不失约,等观察四下无动静后,便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一只小船上。
大红斗篷,迎风招展,于碧绿的青纱帐中,犹如一朵硕大的红牡丹,映衬出眉目的秀丽和端庄。
七夫人惊愕片刻,才发现那个曾在她府上当过丫环的女匪正逗着她的孩子玩儿,她那颗悬挂的心才落了下来,忙让人亮出大洋,让女匪首过钱。
女匪首笑笑,打出一声呼哨,芦苇荡里旋即荡出一叶小舟,上面有女匪二,各佩枪刀,接过大洋过了数,又箭般地驰进芦苇荡的深处,淹没在一望无际的绿色里。
这时候,只见女匪打了一下手势,两船靠拢。
那女匪递过孩子,交给夫人。
可万没想到,孩子竟不愿找他的生身母亲,又哭又号,紧紧地搂抱住了女匪的肩头。
⑼夫人惊诧万分,痛心地流下了泪水,对女匪说:“万没想到,你们首先绑走了孩子的灵魂,令我战栗!”⑽女匪首大笑,说:“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一个女人向他施舍母爱,他都将会得到温暖!尊敬的夫人,这些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常言说:生身没有养身重!你想过没有,当你抱走你儿子的时候,我的这位妹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⑾夫人抬起头,那女匪正在伤心地抹眼泪,好似有着和她同样的悲哀!⑿夫人感动了,对女匪首央求:“让这位妹子还回我府当丫环吧?”⒀女匪首望了夫人一眼,说:“由于她已暴露了身份,我认为不太合适!你若想让你的儿子乐乐地回去,夺回那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可以在我们这里住上几日!”⒁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13.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14.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