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7)[小编整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7)[小编整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7)[小编整理]第一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7)图 26-4 政府借款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由于可贷资金的供给弹性衡量可贷资金供给量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所以它反映在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的形状上。

当可贷资供给弹性大时,即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平缓,在这种情况下,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贷资金供给量会大量增加,尤其是私人储蓄,因为公共储蓄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决定,所以公共储蓄不变,国民储蓄会大量增加。

(见图a)当可贷资金供给弹性小时,既可贷资金供给曲线陡峭,在这种情况下,当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时,可贷资金供给没有增加多少,尤其是私人储蓄没有大量增加,因为公共储蓄不受利率的影响,因此,国民储蓄没有增加多少。

(见图 b)D.可贷资金需求弹性如何影响这些变动的大小? 答:当可贷资金的需求弹性大时,政府借款增加200 亿美元引起的利率上升会挤出大量的投资。

当可贷资金的需求弹性小时,政府借款的增加只会减少小部分私人投资。

(a)可贷资金需求弹性大(b)可贷资金需求弹性小图 26-5 可贷资金需求弹性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E.假设家庭相信,政府现在借款越多意味着未来为了偿还政府债务而必须征收的税收越高。

这种信念对私人储蓄和现在可贷资金的供给有什么影响?这种信念加强还是减弱了你在 A 与 B 中所讨论的影响? 答:为了偿还现在积累的债务,政府将要在未来增加税收,这种信念会使家庭认为减税并没有减少家庭的整体税单,它仅仅是延期而已。

因此家庭会把所有的减税储蓄起来,而不是支出其中一部分,因而会使私人储蓄增加。

由于私人储蓄增加量完全等于公共储蓄减少量,作为公共和私人储蓄之和的国民储蓄并没有变,因此可贷资金的供给没有变。

这种信念减弱了 A 与 B 中所讨论的影响。

9.过去的十年间,新电脑技术使企业大大减少了它们每销售一美元所持有的存货量。

说明这种变化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

(提示:用于存货的支出是一种投资。

经济学原理习题七

经济学原理习题七

1.以下哪一种是正外部性的例子?A.Dev 为Hillary 修剪草坪,并因这项工作得到100 美元的报酬。

B.在修剪草坪时,Dev的修剪草机喷出烟雾,而Hillary 的邻居Kristen不得不吸入。

C.Hillary的新修剪的草坪使她所在的社区更有吸引力。

D.如果Hillary答应定期修剪草坪,她的邻居会向她付费。

正确答案:C2.如一种物品的生产引起了负外部性,那么,社会成本曲线就在供给曲线( )而且社会均衡数量( )的最优数量A.上方,大于B.上方,小千C.下方,大于D.下方,小于正确答案:B3.当政府对一种物品征收的税等于与生产这种物品相关的外部成本时,它就(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并使市场结果()效率。

A.提高了,更有B.提高了,更无C.降低了,更有D.降低了,更无正确答案:A4.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科斯定理并不适用?()A.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外部性。

B.法院系统可以有效地执行所有合约。

C.双方都完全了解外部性。

D.交易成本使谈判变得困难。

正确答案:D5.以下哪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A.私人物品与俱乐部物品。

B.私人物品与公共资源。

C.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

D.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正确答案:A6.以下哪一类物品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A.私人物品与俱乐部物品。

B.私人物品与公共资源C.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

D.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正确答案:B7.以下哪一种是公共物品的例子?A.住房。

B.国防。

C.餐馆的饮食。

D.海洋中的鱼。

正确答案:B8.公共资源( )A.可以由市场力量有效率地提供B.如果没有政府就会提供不足C.如果没有政府就会使用过多D.是一种自然垄断正确答案:C7.教育是()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C.共有资源D.俱乐部物品正确答案:A1.与公共物品相关的外部性通常是正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自由市场上的公共物品数量通常大于效率的数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 与公共资源相关的外部性通常是正的。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经济学基础 2-1 解:1) 边际生产成本表达式:()502000dc q q dq=+ 2)按边际成本出售产品时,收入: 2()502000dc q q q q dq⨯=+ 利润=收入-成本222502000(252000)25q q q q q =+-+= 2-2 解:1)根据反需求函数:102000q π=-+,画出反需求函数曲线:当价格为零时,最大消费需求:max 200q =。

2)根据1)所示的反需求函数曲线,最高购买价格:max 2000π= 美元/件3)由1)的反需求函数曲线可知最大消费者剩余即为反需求函数曲线、价格坐标轴、数量坐标所围三角形的面积。

最大消费者剩余:120002002000002⨯⨯=美元但是生产者生产了产品,不可能什么都不卖,因此该最大消费者剩余不可能实现。

4)当价格π=1000美元/单位产量反需求函数曲线如下: 消费量:200010010q π-==总消费者剩余:1(10002000)1001500002⨯+⨯=美元 生产者收入:1000100100000q π=⨯=美元净消费者剩余:净消费者剩余=总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收入 =15000010000050000-=美元 5)如果价格增加20%,则1000(120%)1200π=⨯+=美元/单位产量, 消费量:20008010q π-== 生产者收入:12008096000q π=⨯=美元 6)当1000π=美元/单位产量时,100q =需求价格弹性:110()110dqdq q d q d πεπππ===⨯-=- 7)如下图所示以需求为变量的反需求函数曲线:知总消费者剩余为一梯形,所以 总消费者剩余为:211111111(2000)(104000)5200022q q q q q π+⋅=-+⋅=-+ 总消费者剩余函数为:252000q q -+ 净消费者剩余为一三角形,所以净消费者剩余为:21111111(2000)(2000102000)522q q q q π-⋅=+-⋅= 净消费者剩余函数为:25q 以4)中当需求为100q =时检验,总消费者剩余:225200051002000100150000q q -+=-⨯+⨯=美元 净消费者剩余:225510050000q =⨯=美元 结果一样。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章1、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类欲望的⽆限性?答:(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稀缺的资源以⽣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

(2)资源的有限性和⼈类欲望的⽆限性是对⽴统⼀的关系,对⽴性表现在:相对于⼈类⽆限多样性的欲望⽽⾔,经济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总是不⾜的。

统⼀性表现在:⼈类欲望的⽆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存在,要求⼈们在有限的资源的多种⽤途中进⾏权衡⽐较,有效地利⽤资源,更好地满⾜⼈们的欲望。

2、试举例说明学习经济学和现实⽣活的意义。

答:(1)学习经济学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今年的苹果、⾹蕉等外来⽔果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并且持续到现在。

⽔果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它对⼈们的⽣活会产⽣什么影响?学习了经济学就能合理解释这⼀现象----由于西南地区出现严重⼲旱,导致外来⽔果供应量骤减,使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理解和评价政府的经济政策。

例如,2008年底国家决定投资4万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有多⼤?2009年号召全国搞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如何展开?(3)指导企业经济决策。

例如,企业在不同时期会⾯临不同决定。

当市场不景⽓,企业遭受亏损,是停⽌⽣产还是继续⽣产?是否要做⼴告?做什么样的⼴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现代管理决策⼯具,⽽经济学是现代决策⼯具的理论基础。

(4)能避免运⽤经济理论是常见的错误倾向。

例如,合成谬误的例⼦,只有⼀个家庭购买轿车会⼤⼤⽅便出⾏,⽽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的私家车之后,道路、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不如⼤家都乘坐公交⽅便。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表现在:(1)从研究对象上看,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元,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2)从解决问题上看,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充分利⽤问题;(3)从中⼼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决定理论;(4)从研究⽅法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经济周期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种类; 2.经济周期的原因;3.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 4.乘数-加速数模型一、单项选择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 b.繁荣和衰退; c.萧条和复苏; d.繁荣和复苏。

2.下列对经济周期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b.复苏,繁荣,萧条,衰退;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复苏,衰退,萧条,繁荣。

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4.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

5.下列哪种说法没有表达加速原理()。

a.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变化;b.消费支出的变化会引起投资支出更大的变化;c.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d.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投资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品,因而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c.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的持续增加;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地减少。

7.经验统计资料表明,在经济周期里,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a.资本品的生产; b.农产品的生产; c.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d.a和c。

8.所谓资本形成是指()。

a.净投资; b.总投资; c.更新投资; d.存货的投资。

9.假定某经济连续两年的国民收入都是1200亿美元,在资本-产量比率等于2的条件下,净投资等于()。

a.1200亿美元; b.2400亿美元; c.2000亿美元; d.0。

10.已知某经济某一年的国民收入是1000亿美元,净投资为零;第二年国民收入增至1200亿美元。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复习题: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

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总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3、在供求图中,说明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答: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价格均衡价格数量 APE 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PBE 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

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

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奖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

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字。

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的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倾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

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

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

所有,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经济学原理曼昆课后答案chapter7.doc

经济学原理曼昆课后答案chapter7.doc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1.If an early freeze in California sours the lemon crop, the supply curve for lemons shiftsto the left, as shown in Figure 7-5.The result is a rise in the price of lemons and adecline in consumer surplus from A + B + C to just A. So consumer surplus declines by the amount B + C.Figure 7-5In the market for lemonade, the higher cost of lemons reduces the supply of lemonade,as shown in Figure 7-6.The result is a rise in the price of lemonade and a decline inconsumer surplus from D + E + F to just D, a loss of E + F. Note that an event that affectsconsumer surplus in one market often has effects on consumer surplus in other markets.Figure 7-62. A rise in the demand for French bread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producer surplus in themarket for French bread, as shown in Figure 7-7.The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leads to an increased price, which increases producer surplus from area A to area A + B + C.Figure 7-7The increased quantity of French bread being sold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flour, asshown in Figure 7-8.As a result, the price of flour rises, increasing producer surplusfrom area D to D + E + F. Note that an event that affects producer surplus in onemarket leads to effects on producer surplus in related markets.Figure 7-83. a.Bert’ s demand schedule is:Price Quantity DemandedMore than $7 0$5 to $7 1$3 to $5 2$1 to $3 3$1 or less 4Bert’ s demand curve is shown in Figure 7 -9.Figure 7-9b.When the price of a bottle of water is $4, Bert buys two bottles of water.Hisconsumer surplus is shown as area A in the figure.He values his first bottle ofwater at $7, but pays only $4 for it, so has consumer surplus of $3.He valueshis second bottle of water at $5, but pays only $4 for it, so has consumersurplus of $1.Thus Bert’ s total consumer surplus is $3 + $1 = $4, which isthe area of A in the figure.c.When the price of a bottle of water falls from $4 to $2, Bert buys three bottlesof water, an increase of one. His consumer surplus consists of both areas Aand B in the figure,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area B. He gets consumersurplus of $5 from the first bottle ($7 value minus $2 price), $3 from thesecond bottle ($5 value minus $2 price), and $1 from the third bottle ($3 valueminus $2 price), for a total consumer surplus of $9. Thus consumer surplusrises by $5 (which is the size of area B) when the price of a bottle of water fallsfrom $4 to $2.4. a. Ernie ’ s supply schedule for water is:Price Quantity SuppliedMore than $7 4$5 to $7 3$3 to $5 2$1 to $3 1Less than $1 0Ernie’ s supply curve is shown in Figure 7 -10.Figure 7-10b.When the price of a bottle of water is $4, Ernie sells two bottles of water.Hisproducer surplus is shown as area A in the figure.He receives $4 for his firstbottle of water, but it costs only $1 to produce, so Ernie has producer surplusof $3.He also receives $4 for his second bottle of water, which costs $3 toproduce, so he has producer surplus of$1. Thus Ernie’ s total producersurplus is $3 + $1 = $4, which is the area of A in the figure.c.When the price of a bottle of water rises from $4 to $6, Ernie sells three bottlesof water, an increase of one.His producer surplus consists of both areas Aand B in the figure, an increase by the amount of area B.He gets producersurplus of $5 from the first bottle ($6 price minus $1 cost), $3 from the secondbottle ($6 price minus $3 cost), and $1 from the third bottle ($6 price minus $5price), for a total producer surplus of $9.Thus producer surplus rises by $5(which is the size of area B) when the price of a bottle of water rises from $4to $6.5. a. From Ernie ’ s supply schedule and Bert ’ s demand schedule, the quantitydemanded and supplied are:Price Quantity Supplied Quantity Demanded$ 2 1 34 2 26 3 1Only a price of $4 brings supply and demand into equilibrium, withan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2.b.At a price of $4, consumer surplus is $4 and producer surplus is $4, as shownin problems 3 and 4.Total surplus is $4 + $4 = $8.c.If Ernie produced one fewer bottle, his producer surplus would decline to $3,as shown in problem 4.If Bert consumed one fewer bottle, his consumersurplus would decline to $3, as shown in problem 3. So total surplus would declineto $3 + $3 = $6.d.If Ernie produced one additional bottle of water, his cost would be $5, but theprice is only $4, so his producer surplus would decline by $1.If Bertconsumed one additional bottle of water, his value would be $3, but the priceis $4, so his consumer surplus would decline by $1.So total surplus declinesby $1 + $1 = $2.6. a.The effect of falling production costs in the market for stereos results in a shiftto the right in the supply curve, as shown in Figure 7-11.As a result, theequilibrium price of stereos declines and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increases.b.The decline in the price of stereos increases consumer surplus from area A to A+ B + C + D,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B + C + D.Prior to the shift in supply,producer surplus was areas B + E (the area above the supply curve and belowthe price).After the shift in supply, producer surplus is areas E + F + G.Soproducer surplus changes by the amount F + G - B, which may be positive ornegative.The increase in quantity increases producer surplus, while thedecline in the price reduces producer surplus.Since consumer surplus risesby B + C + D and producer surplus rises by F + G - B, total surplus rises by C+ D+F+G.c.If the supply of stereos is very elastic, then the shift of the supply curvebenefits consumers most.To take the most dramatic case, suppose thesupply curve were horizontal, as shown in Figure 7-12.Then there is noproducer surplus at all.Consumers capture all the benefits of fallingproduction costs, with consumer surplus rising from area A to area A + B.Figure 7-11Figure 7-127. Figure 7-13 shows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for haircuts. Supply equals demand ata quantity of three haircuts and a price between $4 and $5. Firms A, C, and D shouldcut the hair of Sally Jessy, Jerry, and Montel. Oprah ’ s willingness to pay is too low and firm B ’ s costs are too high, so they do not participate. The maximum total surplus isthe area between the demand and supply curves, which totals $11 ($8 value minus$2 cost for the first haircut, plus $7 value minus $3 cost for the second, plus $5 valueminus $4 cost for the third).Figure 7-138. a.The effect of falling production costs in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 results in ashift to the right in the supply curve, as shown in Figure 7-14.As a result, theequilibrium price of computers declines and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increases.The decline in the price of computers increases consumer surplus from area Ato A + B + C + D,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B + C + D.Figure 7-14Prior to the shift in supply, producer surplus was areas B + E (the area abovethe supply curve and below the price).After the shift in supply, producersurplus is areas E + F + G.So producer surplus changes by the amount F + G- B, which may be positive or negative.The increase in quantity increasesproducer surplus, while the decline in the price reduces producer surplus. Sinceconsumer surplus rises by B + C + D and producer surplus rises by F + G - B,total surplus rises by C + D + F + G.——Figure 7-15b.Since adding machines are substitutes for computers, the decline in the priceof computers means that people substitute computers for adding machines,shifting the demand for adding machines to the left, as shown in Figure 7-15.The result is a decline in both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equilibrium quantity ofadding machines.Consumer surplus in the adding-machine market changesfrom area A + B to A + C, a net gain of C - B.Producer surplus changes fromarea C + D + E to area E, a net loss of C + D.Adding machine producers aresad about technological advance in computers because their producersurplus declines.c.Since software and computers are complements, the decline in the price and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of computers means that people’ s demand forsoftware increases, shifting the demand for software to the right, as shown inFigure 7-16. The result is an increase in both the price and quantity of software.Consumer surplus in the software market changes from B + C to A+B, a net increase of A - C. Producer surplus changes from E to C + D + E, anincrease of C + D, so software producers should be happy about the technologicalprogress in computers.d.Yes, this analysis helps explain why Bill Gates is one the world’ s richest msince his company produces a lot of software that’ s a complement withcomputers and there has been tremendous technological advance incomputers.——Figure 7-169. a. Figure 7-17 illustrates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If each procedure has aprice of $100, quantity demanded will be Q 1 procedures.Figure 7-17b.If consumers pay only $20 per procedure, the quantity demanded will be Q 2procedures.Since the cost to society is $100, the number of proceduresperformed is too large to maximize total surplus.The quantity thatmaximizes total surplus is Q 1 procedures, which is less than Q2.c.The use of medical care is excessive in the sense that consumers getprocedures whose value is less than the cost of producing them.As a result,——the economy’ s total surplus is reduced.d.To prevent this excessive use, the consumer must bear the marginal cost ofthe procedure.But this would require eliminating insurance.Anotherpossibility would be that the insurance company, which pays most of themarginal cost of the procedure ($80, in this case) could decide whether theprocedure should be performed.But the insurance company doesn’ t get thebenefits of the procedure, so its decisions may not reflect the value to theconsumer.10. a. Figure 7-18 illustrates the effect of the drought. The supply curve shifts tothe left, leading to a rise in the equilibrium price from P 1 to P 2 and a decline in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from Q 1 to Q 2 .Figure 7-18b.If the price of water is not allowed to change, there will be an excess demandfor water, with the shortage shown on the figure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Q 1and Q 3 .c.The system for allocating water is inefficient because it no longer allocateswater to those who value it most highly.Some people who value water atmore than its cost of production will be unable to obtain it, so societysurplus isn’ t maximized.The allocation system seems unfair as well.Water is allocated simply on pastusage, rewarding past wastefulness.If a family’ s demand for water increases,——say because of an increase in family size, the policy doesn ’ t allow them to obtain more water. Poor families, who probably used water mostly fornecessary uses like drinking, would suffer more than wealthier families whowould have to cut back only on luxury uses of water like operating backyardfountains and pools. However, the policy also keeps the price of water lower,which benefits poor families, since otherwise more of their family budgetwould have to go for water.d. If the city allowed the price of water to rise to its equilibrium price P 2 , theallocation would be more efficient. Quantity supplied would equal quantitydemanded and there would be no shortage. Total surplus would bemaximized.Whether the market allocation would be more or less fair than theproportionate reduction in water under the old policy is difficult to say, but it islikely to be more fair. Notice that the quantity supplied would be higher (Q 2)in this case than under the water restrictions (Q 3 ), so there ’ s less reduction inwater usage. To make the market solution even more fair, the governmentcould provide increased tax relief or welfare payments for poor families whosuffer from paying the higher water pric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复习题: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

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总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3、在供求图中,说明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答: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价格均衡价格数量 APE 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PBE 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

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

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奖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

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字。

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的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倾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

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

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

所有,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问题与应用:1、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

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柠檬变酸,消费者对柠檬的评价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减少。

如A 图所示,柠檬质量下降,使需求曲线从D1下降到D2,APE 是原先的消费者剩余,A ’P ’E ’是变动后的消费者剩余,APE>A ’P ’E ’。

由于柠檬价格的下降,柠檬水的投入成本减少,柠檬水的价格也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增加,如图B 所示。

2、假设法国面包的需求增加。

在法国面包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面粉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价格数量 数量 A .柠檬市场 B .柠檬水市场OO由于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国面包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A ,价格从P1上升到P2,销售量从Q1上升到Q2,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P2BE2。

由于面包产量上升,它的生产要素面粉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粉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B 所示,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P2BE2。

10、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许多地方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A .用水市场的图形说明干旱对水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答:干旱使水的供给曲线S 向左上方移动到S ’。

水的均衡价格从P0上升到P1,均衡数量从Q0下降到Q1。

数量 数量A .面包市场的生产者剩余B .面粉市场的生产者剩余Q2 Q2 Q1 Q1B .但是,许多社区不允许水价变动。

这种政策对水市场有什么影响?用你的图说明会出现短缺还是过剩。

答:这种政策使水市场发生了短缺。

水的供给量Q2小于水的需求量Q3,如下图。

C .1991年《华尔街日报》上的读者来信指出,“要求所有洛杉矶居民在他们1986年用水水平的基础上从3月1日起减少10%的用水,价格数量限定的水价需求量 Q3 均衡量 Q1供给量Q2 价格数量干旱时的价格干旱前的价格干旱前的均衡量Q0 干旱时的均衡量Q1 干旱时的均衡价格从5月1日起再减少10%。

”作者根据效率和平等原则批评这种政策,他说:“这种政策不仅奖励那些在1986年‘浪费’水更多的家庭,很少能鼓励那些还能再减少用水的消费者,(而且)……惩罚了那些无法立即减少用水的消费者。

”洛杉矶这种制度在哪一方面使水的配置无效率?又在哪一方面看来不公平?答:这种制度没有把水卖给对它评价最高的人。

要求每个消费者都同比例减少自己的用水量,那些平时用水很浪费的人减少这个比例的用水对他的效用不会有多少影响。

但那些平时就很节水的人减少这个比例的用水,会使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大大减少,因为他们对水的评价比浪费水的人高,但市场又不能满足他们的交易要求。

另外,这种制度没有给人们一种主动节水的激励,人们只要将用水量减少规定的比例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更多的用水量。

所以,这种制度使水的配置无效率。

这种制度对平时节水的消费者不公平。

因为他们每节约1单位水的成本要大于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但他们又和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被规定了相同的节水比例。

D.假设洛杉矶改为允许水价一直上升到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这会使水的配置较有效率吗?按你的观点,这种做法比报纸文章中提到的同比例减少用水公平呢,还是不公平?什么方法能使市场解决方法更公平?答:允许水价一直上升到需求量等于供给量,这会使水的配置较有效率。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手段。

这种做法与报纸文章中提到的同比例减少用水存在一样的问题,是不公平的。

水价上升,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可以比平时节水的消费者更容易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水费支出。

可以采取适当的补贴使市场解决方法更公平。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如何把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变动与税收收入进行比较?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我们可以用税收前后的总福利来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变动与税收收入,看税收前的福利与税收后的福利谁大谁小。

税收前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后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收入。

税收前的福利大于税收后的福利,说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

反之,则小于。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

说明无谓损失。

说明税收收入。

答:如下图所示,对一种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E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C+F表示减少量)。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C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E+F表示)。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因为供给与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为什么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还是小的看法不一致?答: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还是小的看法不一致,部分是由于他们对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看法不一致。

在任何一个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越富有弹性,该市场上的税收对行为的扭曲就越大,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是在改变的。

5、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

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价格数量Q2 Q1 买者支付的价格没有税收时的价格卖者得到的的价格问题与应用:1、批萨饼市场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

A .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

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有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B .假设政府强迫每个批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批萨饼缴纳1元税。

说明这种批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

如何把每块面积与税前的情况相比较?答:这种披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 减少到税收后的面积D 。

税收收入为面积B+C 。

无谓损失为面积E+F 。

税收前没有税收收入和无谓损失(见下图)。

数量O 价格均衡价格P没有无谓损失。

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消费者对该物品的评价等于生产者的成本。

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左图。

C .如果取消税收,批萨饼的消费者和卖者的状况在变好,但政府会失去税收收入。

假设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他们的部分收入给予政府。

各方的状况能比有税收时变好吗?用你的图上所标出的面积作出解释。

答:如果取消税收,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收入交给政府,他们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就不会改变,市场仍处于原有的均衡状态。

虽然买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上升了,卖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了,但销售了不变。

买者和卖者所得减少的部分都交给了政府,不存在无谓损失。

各方的状况必有税收的时好。

如上图所示,如果披萨饼的生产者交给政府的收入是C ,消费者交的是B ,此时消费量仍是Q1,生产者剩余是面积D+F ,消费者剩余是A+E ,没有无谓损失。

10、大多数州对购买新汽车征税。

假定现在新泽西州要求汽车中间商每卖一辆汽车向州政府叫100元税,并计划在下一年把每辆汽车的税增加到150元。

价格数量Q2 Q1 买者支付的价格没有税收时的价格卖者得到的的价格A.说明这种税收增加对新泽西汽车销售量、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的影响。

答:这种税收增加对新泽西汽车销售量下降,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B.做一个表,表示税收增加前后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的水平。

答:C.政府收入有什么变动?是正的还是负的?答:政府收入变动,是正是负还需要考察这种税收规模使新泽西州的汽车市场处在拉伐曲线的哪一边。

如果150元/辆的税使市场处在拉伐曲线不利的一边,则政府收入变动为负;如果150元/辆的税收下,市场仍处在拉伐曲线有利的一边,则政府收入变动为正。

D.无谓损失有什么变动?是正的还是负的?答:无谓损失增加。

税收增加会使市场规模进一步减小,产生更大的无谓损失。

E.给出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新泽西州的汽车需求是相当富有弹性的。

这种汽车需求富有弹性使额外的税收增加还是减少了政府收入?该州应该如何努力减少需求弹性?答:假设新泽西因为收入水平较低,使汽车需求相对富有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上升就会有许多人退出市场,市场规模随税收的增加而收缩的很快,无谓损失太大,税收收入负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