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第九章
推荐-国际贸易实务九章国际货款支付 精品

10
国
际 贸
⒈出票(Issue)
易
实
务 • 出票(Issue):出票
• 受款人的有 几种写法?
人在汇票上填写付款 • . 限制性抬头,non-
人、付款金额、付款
negotiable
日期和地点及受款人 等项目,经签字交给 受票人的行为。
• .指示性抬头, Endorsable(可背书转让)
• .. 持票人或来人抬头, Marketable
国 际 贸 易 实 务
第九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1
国
际 • 要求与目的:
贸
易 • 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广泛的支付工
实 务
具、支付方式以及应用。
• 本章重点:
• 票据的分类及内容
• 汇付、托收的种类
• 信用证的含义、程序、特点、种类
• 本章难点:
• 汇付与托收的种类及程序
• 信用证的含义、程序、特点、种类
to the Order of
( 收款人 )
.the
sum of (汇票大写金额)
Drawn under …
(出票条款:应填写相关信用证开证行、开证号码及开证日期)
To (付款人即受票人)
7
国
际
㈢汇票的种类
贸
易
实
务
• ⒈按出票人 (drawer)的不同,
• 可分为银行汇票 (banking bill)&商业 汇票( commercial bill)。
❖ 付款期限;
❖ 汇票金额;
❖ 收款人姓名和商号
6
汇票票样:
Bill of exchange
No. (汇票号码) Exchange for (汇票小写金额)
2019-《国际贸易学》第九章-文档资料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 4.经济与货币同盟 5.政治联盟
8
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与特点
50-60年代发展时期 70-80年代中期停滞时期 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时期
重要特征:
9
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体化进程 缓慢。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 始出现。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按照一体化程度,可分为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欧洲经济共同体) 共同市场 经济与货币联盟 政治联盟
5
特征 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特征
关税 减让
货物 统一 生产要素 经济
自由贸易 对外 自由流动 政策
关税
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与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内涵 现实中存在的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很多,
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美共同市 场、加勒比共同体、海湾合作理事会等,有些 名称可以程度不同地反映该一体化组织在某些 方面取得的进展或未来发展目标,更多的称谓 与实质内容不存在多大的关联。
3
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 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相互取消阻碍经济贸易 发展、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和 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学第9讲

生产区位不同;
03
制造时间不同。
04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体包括以下情况 :
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
由于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了一些完全同质的服务进行了国际贸易
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活动
跨国企业的避税贸易
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
异质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又叫差异产品,是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
1
2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
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效益,是指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使产品成本降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该理论认为,企业将销售市场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可以大大提高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02
相关和支持产业
波特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即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成功产业一般是由很多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德国的纺织服装就是这样一个产业群。它包括高质量的棉花业、合成纤维业,纺织机针制造业和一系列纺织机械制造业。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
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各种竞争优势能否被恰当匹配在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环境的影响。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的影响都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
跨国公司的产业外移
四、新要素理论
在解释里昂惕夫之迷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冲破了赫—俄理论的三要素论,试图从更广的范围里探寻影响国际贸易的其他要素,这就形成了新要素理论。新要素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研究与发展论 这种理论认为,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是否有竞争力,与该国投入该类商品生产中的“研究与发展”这种新生产要素的多少密切相关。研究与发展要素是指在研究、设计、开发一种新产品或新项目中的投资。 比如,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与就业人员的比例等。 .
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贸易学》 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 ●二、关贸总协定的内容 ●(一)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三、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多边贸易谈判 ●(一)关贸总协定历次贸易谈判简况 ●(二)关贸总协定及其多边贸易谈判的特点
第二节世界贸易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一)宗旨和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机构 ●(一)职能 ●(二)组织机构
并享受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 ● 其次,“入世”后,我国有权参与各个议题的谈判,与其他成员平等地
参与有关规则的制定、修改以及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 ● 再次,“入世”后,我国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
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从而为我国对外经济 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的特点 ●(一)管辖内容广泛 ●(二)体制统一 ●(三)法律健全 ●(四)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 ●(五)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六)加强了全球经济决策的协调 ●五、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 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 ● 二、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 首先,中国能在现有成员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九章课件

贸易中实例运用
原料外汇净收入(FOB) =CIF-F-I =CIF-F-110%CIF×I% =1 700-50-1.1×1 700×0.001 =1 648.1 外汇增值率=(1 648.1-1 051)/1 051 =56.8%
五、掌握不同术语间价格换算方法
现将最常用的FOB.CFR和CIF三种价格 的换算方法及公式介绍如下:
一、佣金
2.佣金的规定方法 (1)在商品价格中包含佣金时, 通常应
以文字来说明。例如“每公吨200美元CIF 旧金山包括2%佣金”(U.S.$200 PER U/T CIF San Francisco including 2% commission)。
一、佣金
(2)也可以在贸易术语上加注佣金的英 文缩写字母“C”和佣金的百分比来表示 。例如: “每公吨200美元 CIFC 2%旧金 山”(U.S.$200 PER U/T CIF San Francisco including 2% commission)。
一、价格条款的内容
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一般包括商品的单价 和总值两项基本内容, 至于确定单价的作 价办法和与单价有关的佣金与折扣的运 用,也属价格条款的内容,商品的单价通常 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计量单位、单位价格 金额、计价货币和贸易术语。在价格条 款中可规定“每公吨200美元, CIF伦敦” 。总值是指单价同成交商品数量的乘积, 即一笔交易的货款总金额。
一、佣金
关于计算佣金的共识如下: 单位货物佣金额=含佣价×佣金率 净价=含佣价-单位货物佣金额 上述公式也可写成: 净价=含佣价×(1 - 佣金率) 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常遇案例分析
我国某出口商品报价为:USD300 PerSet CFRC3% New York。试计算CFR净价 和佣金各为多少? 如对方要求将佣金增 加到5%,我方同意,但出口净收入不变 。试问CFRC5%应如何报价?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

C
PA B
00
•
(a)国Ⅰ
Y B′
PB X 00
A′
E′
C′
CIC1′ PA′
(b)国Ⅱ
CIC2′ PB′
图2-6,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X
LOGO
CIC2 Y
T
CIC3 E
A
B PW
PB=PW
0
X
• 图2-7 贸易利得的构成
LOGO
第四节 相互需求论
•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 (一)互惠贸易的范围 • (二)贸易利得的分配 • (三)相互需求法则 •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 (一)提供曲线 • (二)商品相对价格的决定与贸易均衡 • (三)贸易条件 • 三、简评相互需求论
LOGO
第五节 要素禀赋论
• 一、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与要素禀赋论 • 二、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 (一)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
LOGO
• (三)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也叫生
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或转换曲 线(Transformation Curve),它表示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 都被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 的不同产量组合。 • (四)社会无差异曲线 •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表示 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同组合。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 ,称为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2、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3、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4、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
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7、国际贸易值: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也称国际贸易额。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3)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
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
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学(英)第9章

9.1.2 Comparison of an Import Quota to an Import Tariff
a. With a given import quota, an increase in demand higher domestic price and greater domestic production With a given import tariff, an increase in demand domestic price and domestic production unchanged but will result in higher consumption and imports b. The quota involves the distribution of import quota monopoly profits bribe government officials c. An import quota limits imports to the specified level with certainty, while the trade effect of an import tariff may be uncertain.
Dumping is the export of a commodity at below cost or at least the sale of a commodity at a lower price abroad than domestically.
Three forms of dumping
9.4 GATT and WTO
9.4.1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 GATT signed by 23 nations in 1947(Oct. 30) became effective on Jan. 1st 1948 to decrease trade barriers and to place all nations on an equal footing in trading relationship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内涵
➢ 现实中存在的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很多, 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美共同市 场、加勒比共同体、海湾合作理事会等,有些 名称可以程度不同地反映该一体化组织在某些 方面取得的进展或未来发展目标,更多的称谓 与实质内容不存在多大的关联。
可编辑ppt
3
定义
➢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 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相互取消阻碍经济贸易 发展、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和 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关税
协调
经济 政策 统一
优惠贸易安排 ∨
自由贸易区
∨
∨
关税同盟
∨
∨
∨
共同市场
∨
∨
∨
∨
经济与货币
∨
∨
∨
∨
∨
联盟
可编辑ppt
6
➢ 在理论及内容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种形式 有较强的前后逻辑联系或承继关系,但在实践 中,各种形式并无必然的前后继起关系。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起点并不一定从最初级的优惠贸 易安排开始,而是可以从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 盟开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自由贸易 区或关税同盟后也并不一定要向更高级的经济 一体化形式发展,也可能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 就是一些一体化组织的最高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国、丹麦、爱尔兰为新的成员国,但对内外政策
没有重大变化。1978年,EEC通过关于建立欧洲
货币体系的协议,EEC八十年代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欧洲货币体系。
可编辑ppt
16
➢ EEC统一大市场的目标 消除对货物过境的控制,取消各种边界限制 和拖延 取消对人员的过境控制
实现服务的自由流通,取消障碍服务自由开 展的各方面限制。
实体,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 展。 ➢ 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8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与职能
➢ 欧洲议会:立法机构 ➢ 欧洲理事会:决策机构 ➢ 欧盟委员会 ➢ 部长理事会 ➢ 欧洲法院
可编辑ppt
19
欧洲一体化:对地区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 促进了区域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 ➢ 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增强了欧盟的整体实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
可编辑ppt
12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
➢ 欧洲一体化渊源 欧洲联合统一:消除战争、争取和平的手段 战后欧洲一体化浪潮与美国的推动
➢ 欧洲一体化进程 ➢ 欧洲一体化:对地区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可编辑ppt
13
欧洲一体化进程
➢ 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 ➢ 罗马条约与欧洲经济共同体 ➢ 欧洲联盟条约 ➢ 欧盟西进与东扩 ➢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与职能
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 ➢ EEC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可编辑ppt
17
欧洲联盟条约
➢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EMU) 最终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 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 的经济政策,具体来说,包括单一货币、统 一货币兑换率、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 欧洲政治联盟条约 共同的外交政策 共同防务政策 共同社会政策 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利
可编辑ppt
14
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
➢ “欧洲煤钢联营集团条约” ➢ 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在6国间建立起取消关
税,取消数量限制和其他技术性歧视措施的煤 钢共同市场,二是建立超国家权力机构-高级 机构、共同议会、部长特别理事会、法院,并 逐步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可编辑ppt
15
欧洲经济共同体
➢ 罗马条约签署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 EEC的发展进程
七十年代初实现了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
1965年,六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
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 并为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并 规定从1967年起合并三个共同体的执行机构,建 立单一的部长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
1972年以后,EEC发展缓慢,虽然在组织上接受
维持与发展民族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促使发展中国 家走向联合。
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局限性及提供的条件
使区域性经济合作获得发展。
可编辑ppt
11
➢ 内部原因 获取市场扩大及规模经济利益 促进投资增加,加速区域成员国经济发展。 成员国间的联合有助于提高对外谈判力量。
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也是相关利益集团游说 的产物
可编辑ppt
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 4.经济与货币同盟 5.政治联盟
可编辑ppt
8
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与特点
➢ 50-60年代发展时期 ➢ 70-80年代中期停滞时期 ➢ 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时期
重要特征:
可编辑ppt
9
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体化进程 缓慢。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 始出现。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制,出现 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多数采取自由 贸易区的形式。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成为不同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 体化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 身份重叠。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 职能强化并存。
可编辑ppt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按照一体化程度,可分为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欧洲经济共同体) 共同市场 经济与货币联盟 政治联盟
可编辑ppt
5
特征 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特征
关税 减让
货物 自由贸易
统一 生产要素 经济
对外 自由流动 政策
可编辑ppt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 外部原因
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各国间经济相互 依赖、相互依存加深,贸易、投资自由化成为经济 发展的内在要求。
欧洲经济重建、恢复与发展的需要,美国与前苏联 的军事对峙使西欧走向联合。
各国经济、政治势力非均衡发展加速了区域性经济 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内涵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与特点 ➢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可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