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习题
动物行为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动物行为学试题及部分答案动物行为学院(系)、姓名、学号.考试(答卷)日期年月日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最佳选择,将所选字母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面行为不属于动物反捕食对策的是(c)A.拟态B.猴子报警鸣叫C.猫掩埋粪便D.鼠兔割草堆成垛2.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d )A.栖息地面及大小B.种群密度C.后代的生活型D.食物在栖息地的分布状况E.中群众个体形态差异大小 3.鼠在求偶行为中,主要通过什么吸引异性? ( b )A.姿势B.声音C.信息素D.以上诸因素共同作用4.乌鸦见到稻草人时,开始十分害怕,时间长后反应没有了,这种行为方式是:( d )A.条件反射B.试错研究C.惯化D.适应5.冬季释放预先经受额外光照的乌鸦,这些乌鸦将(b)A.停留在原地B.向南飞行C.向北飞行D.不之所措6.有关动物的领域,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b )A.个体大的动物,领域面积也大.B.同样大小的动物,食草动物范畴面积大于食肉动物的.C.生活区内资源分布越均匀,越易产生领域行为。
D.范畴面积往往随动物生活史而变化.7.当狮群中发生一只新狮王时,新狮王常常将前一任狮王的雄性幼仔杀死,这是因为( a )A.新狮王要繁殖更多的后代B.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活动C.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采食D.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繁殖8.孵化后由人喂大的小鸭尾随饲养者走动,游泳;孵化后由人喂大的雀类小鸟在繁殖季节以人的拳头作为求偶对象,这是因为( c )A.它们好奇B.它们喜欢随着人C.在发育敏感期发生的印记D.它们乞食9.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说明为( c )A.蜻蜓在飞翔中饮水B.蜻蜓通过身体触水做标记.C.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D.雄性蜻蜓的求偶行为10.身体无毒的拟斑蝶,形状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XXX,这一现象属于( b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D.协同进化11.一只蛰伏的雌蜘蛛判断来到蛛网上的动物,是求爱者照旧捕猎对象,主要经由过程( d )A.视觉通信B.化学通信C.听觉通信D.触觉通信12.以下那个配对是不正确的? ( c )A.行为,对环境的反应B.行为能力,是进修的结果C.行为,可以改变D.行为不断改变,研究E.行为,有利于生存的适应13.两只对峙正准备格斗的公鸡,突然啄击地面上的沙子,这种行为被称为(d)A.取食行为B.转向行为C.格斗行为D.取代行为E.定型行为14.一只狗面对另一只狗,施展阐发出低头、眼下视、尾巴下垂,这是它在向对方(d)A.求爱B.乞食C.筹办肉搏D.表示顺从E.恐吓15.一只雄山羊站立在山头上一动不动,它是在( c )A.休息B.躲避敌害C.展示自己D.看护羊群E.寻找取食地点二.简答题(任选5题做,每题14分,共70分)1.甚么是动物行为学?它与那些学科相关?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孕动物的沟通行为、情感表达、社交行为、进修行为、繁殖行为等。
动物行为学题典

动物行为基础篇2019.02一、单项选择题1.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对鸟的动作作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综合法D.摄像法2.下列行为属于节律行为的是()A.母鸡孵蛋 B.公鸡报晓 C.蛇追捕青蛙 D.公鸡争斗3.野兔发现天空有老鹰盘旋时,立刻跑回自己的洞穴,这属于()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徙行为 D.守巢4.在北极海滩上,两只雄海豹常发生血战,目的是为了()A.捕获食物 B.争夺食物 C.躲避侵害 D.占领“领域”5.下列哪种行为既是防御行为,又是利他行为()A.尺镬的拟态 B.黄黄鼬释放臭气C.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 D.母鸡发现老鹰时的报警鸣叫6.雄羚羊向雌羚羊表示“亲热”和“爱慕”的动作属于繁殖行为过程的()A.交配动作 B.哺育动作 C.识别动作 D.占领巢区7.为什么心理学家没有教会大猩猩像人一样说话()A.大猩猩喉的位置与人的不同B.它们的大脑发育差C.它们的舌薄D.它们的记忆力太差8.孔雀开屏主要是()A.雄孔雀向雌孔雀展示美丽的羽毛,引诱雌孔雀 B.孔雀发怒的时候C.雌孔雀向雄孔雀展示美丽的羽毛,引诱雄孔雀 D.孔雀发现敌害的时候9.松鼠将覃类挂在树上晒干的行为属于()A.贮食行为 B.招引异性 C.防御行为 D.哺育子代10.阿尔卑斯狒狒“等级社会”中的“首领”是()A.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 B.一个最占优势的雌狒狒 C.一个幼狒狒 D.一个下级雄狒狒11.蜘蛛织网这种行为属于()A趋性 B.非条件反射 C.本能 D.习惯化12.原鸡一周龄四处走动并求偶,二周龄有意同其他原鸡争斗,三周龄表现一系列攻击行为,这种行为的变化与什么相关()A.血液中的激素浓度 B.内源性的节律 C.发育成熟的程度 D.特异性疲劳13.在繁殖季节,雄蛙前肢上的婚垫发育成熟,然而在非繁殖季节,其婚垫消失,最可能的是A.睾丸被切除 B.雄激素停止分泌 C.性腺萎缩 D.垂体后叶被切除14.把正常发育的仍在卵内的小蝌蚪进行麻醉,但是能生长,不能运动,当蝌蚪苏醒并从卵囊中正常脱出,它能与正常发育的蝌蚪一样游泳自如,这说明()A.行为与实践相关 B.行为与基因控制相关 C. 行为与行为成熟相关 D.行为与经验相关15.东非塞仑盖提的草原上,斑马吃草茎,角马吃叶,羚羊则吃二者都不吃的其它杂草,这是A.分工协作 B.集体捕食 C.使用工具 D.保持种群平衡16.引起雌性性行为的同步并产生同步效应的刺激主要是()A.延长光照时间 B.温度的逐渐提高 C.性腺的发育 D.雄性的求偶行为17.下列实例中,属于争斗行为的是()A.野鸽进人其他鸽群,竖立羽毛 B.猫见到其他猫竖耳弓背C.眼镜蛇彼此把头从侧面压迫对方 D.雌野猪将病幼兽吃掉18.下列实例中,属于互利共生的是()A.管口鱼生活在鲟鱼群中觅食 B.煤山雀和风头山雀生活于松树上C.指蜜鸟与蜜灌结伴觅食 D.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生活在一起19.两只海鸥在彼此争斗时,将要失败的一方突然向地上的草丛攻击,这是()A.趋避行为 B.改向行为 C.转移行为 D.寻求行为20.许多哺乳动物刚刚出生就会吸吮乳汁,这是()A.定型行为或本能行为 B.定型行为或学习行为C.本能行为或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或后天行为21.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到池边给金鱼喂食,这是()A.想诱捕金鱼 B.意外的行为C.捕到的食物太多,自己吃不完 D.哺育后代的本能没有消失22.下列哪一种行为是典型的利他行为()A.三刺鱼的配对行为 B.黄鼠的报警鸣叫C.清晨森林中群鸟的鸣叫 D.池塘中雄蛙的鸣叫23.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
动物行为学第二版pdf

动物运动行为一、选择题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是()[单选题]*A、骨、骨骼肌、神经B、骨骼、骨骼肌、神经C、骨、骨骼肌、骨连结*D、骨骼、骨连结、骨骼肌2.下列关于这项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是骨、骨连结和骨骼肌B、大脑中有协调滑雪动作平衡的神经中枢*C、肌肉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所需能量产自线粒体D、迅速调整方向来躲避其他滑雪者属于条件反射3.成年人失血后血细胞会得到补充,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单选题]*A、骨膜B、骨松质C、红骨髓*D、骨密质4.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单选题]*A、蜜蜂采蜜B、蜘蛛结网C、母鸡孵卵D、鹦鹉学舌*5.跑步时需要屈腿和伸腿交替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屈腿时,腘绳肌舒张*B、伸腿时,股四头肌收缩C、屈腿和伸腿是以膝关节为中心的运动D、跑步时,协调运动需要有小脑的参与6.乒乓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
关于击球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击球时,肌肉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B、简单的击球动作仅需一块肌肉就能完成*C、人体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击球动作D、所需能量释放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7.爷爷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单选题]*A、滑液*B、关节面C、韧带D、关节囊8.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释放一种“墨汁”以阻挡敌害视线,然后迅速逃跑。
乌贼的这种行为属于()[单选题]*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B、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C、学习行为摄食行为D、学习行为防御行为9.北极燕鸥是一种候鸟,冬季来临时,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到繁殖区,全部行程达40000多公里,是迁徙路线最长的动物。
下列关于北极燕鸥迁徙行为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长骨中空对北极燕鸥迁徙有重要意义B、迁徙是学习行为*C、迁徙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D、迁徙依赖其强大的飞行能力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蜘蛛结网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蜜蜂采食花蜜属于学习行为*C、老虎捕食野兔属于摄食行为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动物的行为习题(含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 分)1.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B. 大雁南飞C. 狼捕鹿,鹿奔跑D. 鸟儿鸣叫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类下列哪种行为?()A. 攻击行为B. 取食行为C. 繁殖行为D. 防御行为3.“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动物行为属于()A. 防御行为B. 繁殖行为C. 攻击行为D. 节律行为4.“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B.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C.“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5.下列各项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 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B. 黑猩猩登高取香蕉C. 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 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6.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行为是()A. 节律行为B. 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D. 社群行为7.“幼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诗中描述的是鸟类生殖过程中的()A. 筑巢行为B. 求偶行为C. 孵卵行为D. 育雏行为8.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A. 攻击行为B. 贮食行为C. 防御行为D. 繁殖行为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惊弓之鸟B. 鹦鹉学舌C. 蜘蛛结网D. 黄牛耕地10.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 遗传因素B. 后天学习C. 亲代教育D. 环境因素1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 ①③B. ②④C.① ④D. ②③12.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A. 学习性行为B. 先天性行为C.贮食行为D. 防御行为1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 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B. 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D.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2.0 分)14.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__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10.0 分)15.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 行为和___ 行为两大类.16. 请将相关动物的活动与其行为方式连接起来:17.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1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其中的 “春燕啄泥 ”指的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19.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这里的蛙声是由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20.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 “蚂蚁是否喜欢甜食 ”的实验 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约 15cm )、一只蚂蚁、一杯 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用两支滴管分别滴上一滴浓糖水和 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 如图所示:(1)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 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地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 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___ . 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答案】16. 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孔 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 觅食行为: 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蜘蛛织网属于 取食行为.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 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 防御行为: 为了保护 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 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 在动物界中, 同种 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 抢占巢区、 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雄狮搏斗属于斗 争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 为就是节律行为,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 1. A .B 6. C0. A2.C 3. B 7.D 8. C 4. C 9. C 11. A 12. B ×15. 先天性;学习13. C 14.故答案为:17.求偶18.筑巢19.雄;求偶20.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糖;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解析】1.解: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是生理现象,不是动物行为,A错误;B、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B 正确;C、狼捕鹿属于捕食行为,鹿奔跑属于防御行为,C 正确;D、鸟儿鸣叫,有的是求偶的,有的是防御行为,D 正确.故答案选:A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2. 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因此,这句诗反映了鸟的繁殖行为.故选:C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繁殖行为的特点.3.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明确“孔雀开屏”与“蜻蜓点水”都属于繁殖行为.4. 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故选项C错误.故选:C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5.解: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C 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 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 黑猩猩登高取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6.解: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故选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特点、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目的.7.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行为.故选:D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8.解: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这是蚂蚁为了防御敌害而采取的防御行为.故选: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贮食行为是指储存食物,备用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目的.精心整理9.解:ABD、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黄牛耕地,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蜘蛛结网.故选:C(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0.解: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因素.故选:A(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1.解: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 正确.故选:A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2.解: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B.(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3.解:ABD、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都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都不属于动物行为;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因此属于动物行为的是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故选:C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14.解: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精心整理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5. 解: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故答案为:先天性;后天性(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6.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和动物行为的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17.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故答案为:求偶.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繁殖行为的概念、种类.18. 解:早莺争“树”,是为了在树上建巢;新燕捉“泥” ,也是为了筑巢,属于鸟类的筑巢行为.故答案为:筑巢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的鸟都具有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诗句的含义.19. 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答案为:雄;求偶雄蛙在稻田里高声鸣叫以吸引雌蛙,这种行为属于生殖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20.解:由题意可知:(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精心整理蚂蚁喜欢甜食.(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2)糖;(3)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动物行为学基础测试题

动物行为学基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哪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 小狗算算术B 鹦鹉学舌C 蜘蛛织网D 老马识途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种行为属于()A 先天性行为B 学习行为C 社会行为D 节律行为3、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 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B 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C 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D 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 找到食物B 逃避敌害C 找到配偶D 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5、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A 羊群跟随头羊行动B 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C 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D 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节律行为的是()A 哺乳动物的换毛B 狒狒群体中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C 蝙蝠夜间活动D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7、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蚂蚁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A 舞蹈B 气味C 声音D 表情8、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A 生活环境决定的B 遗传物质决定的C 后天学习获得的D 亲代训练获得的9、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 蚯蚓B 大山雀C 黑猩猩D 牛10、当我们在野外遇到熊时,最好的做法是()A 迅速逃跑B 大声呼救C 静止不动D 勇敢搏斗11、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A 繁殖行为B 取食行为C 防御行为D 社会行为12、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 蜜蜂的群体B 蚂蚁的群体C 白蚁的群体D 绵羊的群体13、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A 昼夜节律B 潮汐节律C 季节节律D 没有节律1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领域行为的是()A 狗排尿作标记B 青蛙冬眠C 蜻蜓点水D 乌贼遇敌喷墨15、下列关于动物“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B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C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D 动物的“语言”就是指动物的各种行为16、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B 两只雄狮子为争夺一只雌狮子而打斗C 家燕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天又飞回南方D 青蛙抱对17、动物的社群行为不包括()A 白蚁的群体生活B 两性识别C 狒狒的等级制度D 蜜蜂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1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19、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B 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C 小鸡绕道取食D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20、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 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 狗辨主客、鹦鹉学舌C 大雁南飞、惊弓之鸟D 婴儿吮吸、蜘蛛织网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______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行为学专项练习

动物行为学练习1星鸦(NucifragaCoJumbiana)、松果松鸦(Gymnoz'binuscyanocephalus)和蓝松鸦(Cyanocittasti]leri)是同一科的近缘种.星鸦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冬季和春季的食物几乎完全是秋天储存的种子,它们每只每年储存种子约33000粒.松果松鸦分布于海拔稍低的区域,全年营群体生活,每只每年储存种子20000粒,构成其冬季食物的70一90%.蓝松鸦生活于低海拔地区,体型最小,每只每年储存种子6000粒,占冬季食物的60%.若将上述3种鸟放置于同一小面积的实验区域中,让它们分别储存和发掘种子,其记忆能力从强至弱的排序是A. 星鸦>松果松鸦>蓝松鸦B. 蓝松鸦>松果松鸦>星鸦C. 松果松鸦>星鸦>蓝松鸦D. 3种相同2下列关于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互相攻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繁殖时期雄三刺鱼对红色邮车发生攻击,这是种固定动作格局B、其中的红色是符号刺激C、对红色模型发生攻击的原因是雄鱼繁殖时间腹部变为红色D、攻击的目的主要是捕获食物3动物的行为发展会受到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列哪一组实验最适合用以验证行为发展如何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A、同卵双胞胎在相同的环境成长B、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成长C、异卵双胞胎在相同的环境成长D、异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生长4一只母羚羊和她的小羊遭遇了一群饥饿的狮子,于是它们沿着平原飞驰逃跑。
如果两只羚羊试图一起从狮子魔爪下逃生,将有75%的机率它们一起被抓然后被吃掉,有25%的机率它们一起逃出生天。
但是,如果母羚羊牺牲自己成为狮子的猎物,那么她将能给小羊争取额外的逃生时间。
在母亲的牺牲后,小羊从狮子那里逃脱的最小机率是多少,以至于母亲的行为是有利于进化的?你可以假设小羚羊一旦逃脱,将能保证成功活到成为一只可以生育的成年羊,以及这只母羚羊正处于她的生育年龄起始阶段。
动物行为期末试题及答案

动物行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方法:A. 野外观察B. 实验研究C. 文献调查D. 统计分析答案:D2. 动物行为的调节主要由下列哪个方面控制:A. 遗传B. 神经系统C. 激素系统D. 社会环境答案:B3. 动物行为的触发通常是通过以下哪种刺激产生的:A. 内部刺激B. 外部刺激C. 自发行为D. 后天学得行为答案:B4.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A. 偷食B. 筑巢C. 捕食D. 呈现配位色答案:D5. 动物行为的进化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推动:A. 自然选择B. 基因突变C. 学习D. 环境变化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行为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答案: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外部表现,包括动物的运动、食物摄入、繁殖行为等。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野外观察、实验研究和文献调查。
野外观察是通过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其行为模式与适应策略;实验研究则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进行人工触发以及对比实验等手段来探究动物行为的机制和规律;文献调查则是通过搜集已有的研究文献和资料,从中总结和分析动物行为的相关信息。
2. 动物行为的调节主要由哪些因素控制?请举例说明。
答案:动物行为的调节主要由遗传、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等因素控制。
以鸟类的迁徙行为为例,遗传因素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使得某些对象对迁徙的方向和距离有天生的倾向;神经系统通过接收和传递外部刺激信息,控制着鸟类在迁徙过程中的导航和飞行动作;激素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促使鸟类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迁徙。
3. 请解释动物行为的触发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动物行为的触发通常是通过外部刺激产生的。
外部刺激可以是动物的感官器官受到的刺激,如光线、声音、化学物质等;也可以是其他动物的行为,如同种个体之间的互动或异种之间的互动。
外部刺激通过感觉器官传递到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动物行为学【直接打印】

动物行为学基础部分一、选择题1.在动物行为学中,关于动物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就是生来就有的行为B.对于动物而言,出生后才会的行为一定是后天性行为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遗传物质控制的D.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2.下列对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它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能C.它与动物生存环境相适应 D.它有一定的生理基础3.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 )A.动物体内食物的消化 B.青蛙呜叫C.豹追捕羚羊、羚羊逃跑 D.避役经常随环境的变化改变体色4.影响昆虫繁殖行为的激素不可能来自 ( )A.性腺 B.心侧体 C.咽侧体 D. 体表5.松鼠经常将松果埋在地下,以后松籽有可能发芽,长出幼苗,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松鼠的 (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 贮食行为 D.索食行为6.下列哪项行为属于洞察学习? ( )A.黑猩猩取香蕉 B.鹦鹉学舌 C.鼠走T形迷宫 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7.蜘蛛织网这种行为属于 ( )A.本能 B.非条件反射 C. 趋性 D.习惯化8.银鸥的幼鸟天生就会啄击母鸟嘴上的红点,使母鸟反吐,以便得到食物,这种行为属 ( )A.育雏行为 B.乞食行为 C. 贮食行为 D. 繁殖行为9.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贮食行为的是()A.松鼠藏松果 B.老鼠藏谷 C.豹把食物挂在树上 D.工蜂把花粉装入花粉筐里10.雄鹏鹧经常口衔水草献给雌鹏鹧,这种行为属于 ( )A.减少相互之间攻击 B.防止其他雄性占有雌性 C.求偶 D.与配偶关系无关11.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使海螺外壳破碎。
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这是乌鸦的一种休息、娱乐活动 B.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C.乌鸦不小心将海螺掉下摔碎 D.乌鸦的贮食行为12.青蛙及蟾蜍在生殖季节有雌雄抱对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 )A.它们属于体内受精动物 B.它们在进行交配C.雄性在向雌性求偶 D.抱对增加了精卵结合的机会13.有人做实验,将雄性天蚕蛾带到遥远的地方释放,结果它飞行了46km,又回到雌蛾所在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A.雄蛾可感知方向 B.雄蛾有认路的本领 C雄蛾听觉发达 D.雄蛾感受到了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14.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 B.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C.母狼对人的报复行为 D.母狼有较高的哺育能力1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行为的是 ( )A.雌蛾分泌性激素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呜叫16.性选择强度与婚配制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选:动物行为学复习题
1.下列属于化学定向的是(CD)
A.蚂蚁外出觅食B.鸽子返回原地C.鱼类的洄游D.狗外出活动返回原地
2.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 A) 相关
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
C.外界和内部刺激D.动物的机体结构
3.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C)
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B.性识别→交配→抚幼
C.求偶→交配→抚幼D.性选择→交配→抚幼
4.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
A.竹节虫的体色和乌鸦的聚众鸣叫B.竹节虫的体色和鸟类的鸣叫
C.竹节虫的体色和雄性马鹿相互之间呼号D.竹节虫的体色和小猴总是避开猴王
5. 一群鸭中有一只修饰羽毛,其他个体都随之修饰羽毛,这是( D)行为
A.联想学习B.习惯化C.模仿学习D.A、B、C 均不是
6.下列的环境信息是超常刺激的是(B)
A.濑鱼以鲜艳的体色接近鲨鱼B.海鸥抱窝时挑选大蛋
C.雄三棘鱼加强攻击红色腹部且倒立的模型D.青蛙捕活动昆虫
7.种群繁衍是动物行为的目的之一,所以动物往往具抚育行为,下列符合抚育行为的是(ABC)
A.哺乳动物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B.母兽遇敌口叼幼仔行走
C.亲鸟以鸣叫声给雏鸟以学音示范D.长臂猿之间常呼号以示位置
8.在自然环境中,被食动物避免被其他动物吃掉而保存自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被食
动物都具有反捕食策略,下列实例属于反捕食策略的有(CD)
A.牛用舌卷吃长草,羊吃短草B.套索蜘蛛可分泌一种雌蛾的性外激素
C.雨蛙栖于绿叶间,体呈绿色D.寄居蟹生活于螺壳内
9.缪勒氏拟态是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皆不可食.下列属于缪勒氏拟态的是(AB)
A.黄蜂与土蜂B.瓢虫与虎甲C.竹节虫与竹D.副王蝶与王蝶
10.下列现象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BC)
A.瓢虫的假死B.河马的吼叫C.肺鱼的夏眠D.以上均不是
11.家燕秋天过后,携幼燕离开出生地飞向遥远的南方过冬是因为( B )。
A.温度原因
B.食物原因
C.生殖需要
D.防御敌害
12.下列行为属觅食行为的是( C D ),防御行为的是(B ),生殖行为的是( A )。
A.夏季蝉鸣、蛙鸣
B.斑马的花纹、蝗虫的绿色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响尾蛇利用红外线感受器都可以确定青蛙的准确位置
D.成群的蝗虫从一块农田飞向另一块农田
13.选择适当的词填入下列动物行为后边的括号。
(1)当雄蛙和雄蟾蜍在一起以美妙动听的呜叫声向雌性求爱的时候,蝙蝠却能分辨出是可食的青蛙还是不可食的蟾蜍。
( B)
(2)有一种海鸟衔起一粒石子放进蚌张开的壳,然后轻松的把长长的喙伸进贝壳,美美的享受一餐。
( B)
(3)当你想去捉一只小鸡时,母鸡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
( C )
(4)李明家养了一群绵羊,如果有人想去捉一只时,羊群中会跑出几只雄羊将其他的羊挡
在后面。
( A )
(5)成群的麻雀一起飞向一片高梁地。
( A )
(6)每年的春天,我们看到回来的家燕,总是“夫妻”双双忙筑巢。
( D )
(7)孔雀开屏。
( D )
A.社群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生殖行为
14.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A)
A.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A)
A.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兔和白兔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
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16.为建立赛加羚羊的行为谱,研究者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一组羚羊的行为逐个进行观察记录,这是行为学研究的哪一种取样方法? (B)
A.连续取样B.扫描取样C.目标取样D.行为取样
17.臭鼬在遇到危险时,会释放刺鼻的气味,而多数入侵者会选择回避。
这种气味的可能作用是:(A)
A.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食物B.吸引配偶
C.警告和驱赶入侵者D.吸引同类个体前来御敌
18.初生的灰雁把研究者劳伦兹(Lorenz)看作自己的母亲,时刻跟随,属于哪些行为类型( AD ) A.印记行为B.定型行为C.保护行为D.学习行为
19.家燕、欧洲燕和沙燕每年在古北区的西部和非洲之间进行迁徙,1972年R.E.Moreau 估计,每年秋天飞往非洲的家燕约为9000万只,欧洲燕约2.2亿只,沙燕约3.75亿只。
这3种鸟的数量比非洲大陆上的31种不迁徙的燕子的总数还多。
下列说法哪些是对的(ABC) A.这3种迁飞燕的祖先以前是在非洲大陆进行繁殖的
B.在古北区的西部这3种燕所遇到的食物竞争者更少
C.古北区的话部夏季白天较长,可以增加捕虫时间,这有利于其繁殖
D.长距离的迁徙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成功率
20.海蛞蝓生有鲜红的乳突,在受到骚扰时,这些乳突就会不停摆动,鱼类便会攻击乳突。
乳突被咬掉后可以再生,且乳突中含有有毒物质。
对于这种行为的解释哪些正确( ABC ) A.次级防御B.转移攻击者的攻击部位C.警戒色D.初级防御
21.每年春天可看到大雁北飞,而在秋天则可看到大雁南飞。
大雁的这种行为称为(A)
A 节律行为
B 学习行为
C 取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22.下列不是贝茨拟态的是( D )
A.副王蝶模仿王蝶的体色B.花蝇模仿蜜蜂的体色
C.蝾螈模仿眼镜蛇D.土蜂模仿胡蜂的体态
23.有领域行为,新来的入侵者必须战胜领域原来的主人才能占有这块领地。
然而在夺取领域的争斗中,胜利的一方多是领域原来的主人。
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有不包括( AB )
A.领域原来的主人更加熟悉领域的情况和价值
B.入侵者既得利益不大,因此斗志不高
C.领域原来的主人和入侵者之间的仪式化格斗不能决定胜负
D.领域原来的主人拥有较强战斗力,否则也不会称为领域占有者
24.在英格兰某地区曾发生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弄破了牛奶瓶盖子,并因此而饮到了牛奶,由此,它学会了“偷”饮牛奶的方法。
不久,这一地区的其它大山雀中也再现了“偷”饮牛奶的
行为。
其它大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B )。
A.印随学习B.模仿学习C.本能行为D.判断和推理
25.“飞蛾扑火”的行为属于( B )
A.印随B、趋性 C、反射D、模仿
26. Photuris属中某些种类的萤火虫的雌虫是肉食性的,它们会模拟同属其他3种萤火虫雌虫的发光频率对其雄虫作出应答,诱使异种的雄虫靠近,进而捕获、杀死并吃掉它们。
对于3种受害萤火虫的雄虫来说,下列策略哪个可行( D )
A.完全不理会雌虫的应答B.发现应答的雌虫就直接飞去交配
C.变换发光频率吸引雌虫D.发现应答的雌虫后缓慢靠近
27.一只蛰伏的雌蜘蛛判断来到蛛网上的动物,是求爱者还是捕猎对象,主要的途径是通过( D )
A.视觉通讯B.化学通讯C.听觉通讯D.触觉通讯
28.判断哪一项不属于繁殖行为?(B)
A 母野鸭奋起追逐老鹰
B 大山雀撕开奶瓶盖偷食牛奶
C 园丁鸟用鲜花、浆果和彩色玻璃碎块装饰自己的小庭院
D 大山雀撕取桦树皮做窝
29. 生活在离海边50公里的某种小鸟,每天飞到海边取食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
这
种现象叫(B)
A 日节律
B 潮汐节律
C 月节律
D 无规律
30.如果一只小狗随飞船飞离地球,预计在最初几天里小狗会(C)
A 长期睡眠
B 长期活动
C 保持日节律
D 无规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