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外拓展阅读》教学课件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 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 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着一“入”字,写出了气势 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 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 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 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 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 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 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 奇妙美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 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 术效果十分强烈。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 触后所发出的香气。 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 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 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pí),进入每一种感觉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 诗人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 B )的姑娘。 A. 快乐无忧 B. 结着愁怨 C. 单纯快乐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知道——惊蛰后的虫声突然在庭院的墙根下鸣起,奏响 这一年的第一首春曲,将春的信息带到人间,使诗人蓦 地因季节物候的变迁而惊心。在这春夜里,对春意有特 殊敏感的小虫,成了报春的使者,从而使人感到“虫声” 的可亲、可爱、悦耳、动听,而无声无形的“春气”也 在“虫声”鸣唱中变得可触、可感,牵人情愫!“偏知” 二字说明诗人平素对自然界物候变化不注意,只有今夜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课外阅读专项(二)|部编版(共11张PPT)

⑨“真是没有想到尘埃也有作用啊!”有的孩子由衷.(zhōng cóng) 地发出感叹。
⑩趁孩子们恍然大悟之时,我话题一转:“孩子们,如果把我们的心 灵比作天空,那么那些飞舞的尘埃不正如我们的缺点、不足和错误 吗?有了缺点、不足和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博大的心胸去容 纳它,用阳光般透明的心灵去照射它,用积极端正的态度去改正它, 那么我们心灵的天空不是也会变得更加纯净吗?”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课外阅读专 项(二) |部编 版(共1 1张PPT )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课外阅读专 项(二) |部编 版(共1 1张PPT )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是如此爱儿子。 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 既)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 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 付)义。
①班里有这样几个孩子,让我很伤脑筋。他们有的学习马虎 , 作 业拖拉 , 整天愁眉苦脸 ; 有的犹如孙悟空大闹天宫 —— 难得 片刻安宁 ; 有的甚至小偷小摸 , 却不以为意 。 怎样驱散时常 笼罩着他们心灵天空的阴云呢 ?
3.说说下面句子中省略号或破折号的作用。(填序号)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话没有说完 C.表示省略 (1)阳光是透明的,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是令人羡慕的……( C ) (2)你们只说对了其一。其实——( B ) 4.找出文中的排比句,画上“ ”。 他们有的学习马虎,作业拖拉,整天愁眉苦脸;有的犹如孙悟空大闹 天宫——难得片刻安宁;有的甚至小偷小摸,却不以为意。 5.“透过形形色色的‘尘埃’,我看到了一个个心灵的美丽!”这里的“尘 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尘埃”是指孩子们的缺点、不足和错误。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6.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 略
⑩趁孩子们恍然大悟之时,我话题一转:“孩子们,如果把我们的心 灵比作天空,那么那些飞舞的尘埃不正如我们的缺点、不足和错误 吗?有了缺点、不足和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博大的心胸去容 纳它,用阳光般透明的心灵去照射它,用积极端正的态度去改正它, 那么我们心灵的天空不是也会变得更加纯净吗?”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课外阅读专 项(二) |部编 版(共1 1张PPT )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课外阅读专 项(二) |部编 版(共1 1张PPT )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是如此爱儿子。 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 既)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 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 付)义。
①班里有这样几个孩子,让我很伤脑筋。他们有的学习马虎 , 作 业拖拉 , 整天愁眉苦脸 ; 有的犹如孙悟空大闹天宫 —— 难得 片刻安宁 ; 有的甚至小偷小摸 , 却不以为意 。 怎样驱散时常 笼罩着他们心灵天空的阴云呢 ?
3.说说下面句子中省略号或破折号的作用。(填序号)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话没有说完 C.表示省略 (1)阳光是透明的,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是令人羡慕的……( C ) (2)你们只说对了其一。其实——( B ) 4.找出文中的排比句,画上“ ”。 他们有的学习马虎,作业拖拉,整天愁眉苦脸;有的犹如孙悟空大闹 天宫——难得片刻安宁;有的甚至小偷小摸,却不以为意。 5.“透过形形色色的‘尘埃’,我看到了一个个心灵的美丽!”这里的“尘 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尘埃”是指孩子们的缺点、不足和错误。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6.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 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系列鲁迅《野草》课件(共30张PPT)

整本书阅读
主题思想
一是歌颂顽强勇敢的战斗精神,作者通过不同 性情的反抗、战斗者形象的描写和塑造,表现了 对军阀混战时期社会的反抗斗争精神。如《秋夜》 通过对小粉红花、枣树和小青虫形象的描写,热 情歌颂了反抗黑暗、坚持斗争,追求光明的反抗 战斗精神,特别是突出歌颂了枣树不畏强敌、不 受益惑、顽强勇敢的战斗精神。
整本书阅读
创作背景
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时局 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段祺瑞政 府把持了北京政权后,中国陷入 了五四运动之后最黑暗的时期。 军阀政府“既摧残全国学生工人 争取自由运动,惨杀无辜。
又主使川湘桂粤东南东北数次战争, 扰害闾阎。”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 了逆转和挫折,《新青年》团体散 掉后,鲁迅有种在沙漠中孤军奋战 的感觉。
整本书阅读
分篇简介
《狗的驳诘》描写了“我”和狗的对话,写出狗对 人的反驳,鞭挞了社会上那些比狗更势利的小人。 《失掉的好地狱》描写了地狱中的“主宰”者的三 次更迭经过,被统治的鬼魂越来越遭到不幸。 《墓碣文》描写了自我解剖的艰巨痛苦。
整本书阅读
分篇简介
《颓败线的颤动》描写了一个穷苦女人的悲惨 的一生。 《立论》描写了梦中老师所讲的一个故事和老 师对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问题的回答。 《死后》描写了对未来的疑惧。
整本书阅读
作品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孙玉石:《野草》有 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 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 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寻思的艺术美 的魅力。
再见
整本书阅读
作品影响
《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走向成熟的第 一个里程碑,是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展中具 有开山意义的作品。
《野草》以不虚夸、不粉饰的严峻自我解 剖开阔了现代散文诗抒情艺术的道路。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普通单元内部结构
单元导语
课文
口语交际
人
语
文
文
主
要
题
素
精
略
读
读
课
课
文
文
习作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交 流 平 台
识 字 加 油 站
词 句 段 运 用
书
日
写
积
提
月
示
累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一年级:
和大人一起读 读读童谣和儿歌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二年级
小鲤鱼跳龙门 “歪脑袋”木头桩 小狗的小房子 孤独的小螃蟹 一只想飞的猫
卡片上。(智慧卡)
推论
读本组寓言,想一想,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你会怎么 做?假如你遇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你又会告诉他什么?
转化
读本组寓言,一边读一边提出问题,可以把问题记在书页的
相应位置。(问题卡)
提问
读本组寓言,边读边想一想,根据故事的内容,后面还会发
生什么。(预测卡)
预测
读本组寓言,照着P126的样子,做几张“学习启示卡”。
四年级课外阅读: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五年级课外阅读: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六年级课外阅读: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原则
构建鹰架 自主阅读 加强交流 培养兴趣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作业: 如果把这篇课文读给别人听,你准备在哪里停
一停,让他猜猜故事后面的内容?
最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精美课件(统编)

世界名著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 可和关注的著作,由于其价值已经超越了时代 本身而得以流传。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 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 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 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之久后,被 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 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 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 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不仅成为 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 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鲁滨逊漂流记》就是这样一本令人无限 惊讶的书。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从落 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 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鲁滨逊 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 了一段英雄传奇。
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 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 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刘易斯·卡 罗尔创作的一部被公认为世界儿童文学 经典的童话。由于其中丰富的想象力和 种种隐喻,它不但深受各代儿童欢迎, 也被视为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被誉为 “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世界十大 著名哲理童话之一”。
让我们一起打开自己的课 外读物,快乐读书吧。
课后练习
一、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你触摸到它的那一刻, 便是奇遇的开始。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 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
你读过这本书吗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 丹尼尔·笛福的小说。主人公鲁滨 逊在海上遇难,整座船沉没,鲁滨逊 凭借身上仅有的工具以及自己的聪 明智慧在孤岛上漂流生活数十年,历 经千辛万苦,终于重新回到现实生 活的苦难经历。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PPT课件

我写字台上的那部精巧的乳白色电话不时地鸣响, 当然都只是我和妻子的电话。在电话那头出现的人, 没有人认识我的母亲。我乡下的弟兄们没条件给母亲 打电话。有时候母亲也偶尔接一次电话,但往往是应 上一句话后话筒便传到了我或妻子的手上。当我与人 通话的时候,母亲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 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 么,当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 “我母亲身体还好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 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 舒展开来。虽然,那一瞬间母亲的孤独在我心里更浓 重地弥漫开了,但我分明找到母亲在期冀什么了—— 就像我能懂得一只在精致的鸟笼里禁闭了许久的鸟会 渴求什么一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 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不发光,而是 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 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 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 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 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 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 “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① 从古说到今,说到未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不能
颠倒。
② 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这种客观
事实、自然规律不能改变。
③ 文章是由事实到推测的。
母亲的电话
我们家安上电话,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只是高兴, 而对于母亲来说,便是十二分的新奇了。
母亲别说听过电话,连见都没见过。
母亲没念过书,大半辈子呆在农村,世面见得不 多。住到城里来,也是我好说歹说让她到城里为我带 娃儿!
科研新成果表明“明月几时有”的答案 历来不是固定的。
2.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C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课件2.大卫 l 语文S版 (共12张PPT)

2、只有……才 宁可……也
3、A.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告诫要我们珍惜今天 的幸福生活。B.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工人、学生、机关干 部等一百多人。C.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4、上帝忽然隐隐约听到她急切的呼声。
5、她走入园中。
6、他回答说:“在一棵乳香树下。”但以理把他放在一边, 命令提另一个,对他说:“现在你告诉我,你看见他们是 在什么树底下躺在一起的?”他回答说:“在一棵橡树 下。”
上帝听到她的呼声。当她被拉去处死的时候。上帝感动一个年轻小伙子神圣的灵, 他名叫但以理,用宏大的声音叫道:“流这女人的血,与我无关。”所有的群众都转 身向他,说:“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他站到他们中间说:“以色列的子孙啊, 你们这样愚蠢,在没有审问调查,未曾知道底细之前,便判定一个以色列女儿的罪吗? 回到审判的地方去,因为这是蓄意预谋要害她的假见证。”(但以理的话语向人们发 出了警告。)因此人们都急忙地回转去。但以理告诉他们:“把二长老远远隔离开来, 我要详审他们。”他们就把二长老隔离。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3、A.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告诫要我们珍惜今天 的幸福生活。B.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工人、学生、机关干 部等一百多人。C.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4、上帝忽然隐隐约听到她急切的呼声。
5、她走入园中。
6、他回答说:“在一棵乳香树下。”但以理把他放在一边, 命令提另一个,对他说:“现在你告诉我,你看见他们是 在什么树底下躺在一起的?”他回答说:“在一棵橡树 下。”
上帝听到她的呼声。当她被拉去处死的时候。上帝感动一个年轻小伙子神圣的灵, 他名叫但以理,用宏大的声音叫道:“流这女人的血,与我无关。”所有的群众都转 身向他,说:“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他站到他们中间说:“以色列的子孙啊, 你们这样愚蠢,在没有审问调查,未曾知道底细之前,便判定一个以色列女儿的罪吗? 回到审判的地方去,因为这是蓄意预谋要害她的假见证。”(但以理的话语向人们发 出了警告。)因此人们都急忙地回转去。但以理告诉他们:“把二长老远远隔离开来, 我要详审他们。”他们就把二长老隔离。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第1课时】 人教部编版(共28张PPT)

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
“破琴绝弦”是对伯牙的动作描写。子期死后,伯 牙觉得失去了值得让他弹琴的人,他的音乐再也无人 能理解,他的心意再也无人能明白,就以摔琴断弦来 表达他内心极度的痛苦和对子期深深的思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知音”的真正涵义,树立正确友情观。 (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鼓】 【志】 【太山】 【善哉】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心志,情志。 弹。 好啊。 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那么樵夫钟子期“善听”,又表现在哪里呢?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 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就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 “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奔腾不息的志向。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
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
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 数你的刀数。”
运用外貌、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刘伯承坚强、刚 毅的性格。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间季节 2.渲染气氛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5.推动情节发展 6.烘托人物心情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衬托活动
•
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章节【红
门(二)】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
长是分不开的。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
“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
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
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
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在暴风雨中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权漠视他的痛苦?为什么我怀着那么可耻的 自尊?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我未能帮助他而感到自责的心理。
(4)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了我对错过帮助他而感到后悔和遗憾。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蕴含着 丰富的情感:舒畅温柔、略带哀伤、亲切、矜持。
(1)他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中年人难受、痛苦的样子,表现了我对他的同情。
(2)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 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
课例
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 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 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 跃起。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顶碗少年的高超技艺。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 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
运用语言描写,写了观众的不信任、不耐烦,突出顶碗 少年的信心与勇气以及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 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 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 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 “绿色大理石桌面”。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但出 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 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 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 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 4、设问: 答题格式: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课例
下列句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甲虫音乐家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 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甲虫发出的声音非常优美。表达了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充满了形象力。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 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 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 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
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沃克医生手术时的担心、紧 张,突出了刘伯承坚强、刚毅的性格。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 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 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刘伯承坚强、刚毅的性格。
描写方法的作用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 。
人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方式: 正面描写: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形象( 精神品质),表现了……性 格,体现了…… 感情。
侧面描写: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写了……+突出(烘托)……
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可
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
勇敢和坚强,也愈加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渲染气氛
•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
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
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
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另外如
《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
《怀念母亲》开头
课例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 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 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 爱慕。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 下文,点明中心,表现了我对两位 母亲的敬意和爱慕。
课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
我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指导 ——巧答“作用”
题型
1、课文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课文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 作用? 3、课文第x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4、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分析其表达效果)? 5、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 么作用?
开头、结尾及文中某段作用
1.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 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 决定人物性格;
• 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心情暗示
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 两处景物描写。
A、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 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点明中心,赞扬了鲁迅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 1、比喻、拟人: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 感情。
• 2、排比: 答题格式:增强语势+内容(突出强调……)
• 3、反问: 答题格式:加强语气+内容(突出强调……)
段在文中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开头
结尾
文中段
(1)开篇点题 结构 (2)总领全文
(3)设置悬念 引起下文
(4)为下文作 铺垫
(1)点题 (2)照应开头 (3)总结全文 (4)呼应前文
(1)照应上文 (2)照应下文
(埋伏笔)
(3)承上启下 (4)为下文做
铺垫
内容
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 表达的情感
运用外貌、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刘伯承坚强、刚 毅的性格。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间季节 2.渲染气氛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5.推动情节发展 6.烘托人物心情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衬托活动
•
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章节【红
门(二)】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
长是分不开的。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
“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
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
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
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在暴风雨中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权漠视他的痛苦?为什么我怀着那么可耻的 自尊?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我未能帮助他而感到自责的心理。
(4)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了我对错过帮助他而感到后悔和遗憾。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蕴含着 丰富的情感:舒畅温柔、略带哀伤、亲切、矜持。
(1)他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中年人难受、痛苦的样子,表现了我对他的同情。
(2)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 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
课例
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 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 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 跃起。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顶碗少年的高超技艺。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 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
运用语言描写,写了观众的不信任、不耐烦,突出顶碗 少年的信心与勇气以及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 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 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 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 “绿色大理石桌面”。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但出 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 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 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 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 4、设问: 答题格式: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课例
下列句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甲虫音乐家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 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甲虫发出的声音非常优美。表达了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充满了形象力。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 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 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 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
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沃克医生手术时的担心、紧 张,突出了刘伯承坚强、刚毅的性格。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 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 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刘伯承坚强、刚毅的性格。
描写方法的作用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 。
人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方式: 正面描写: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形象( 精神品质),表现了……性 格,体现了…… 感情。
侧面描写: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写了……+突出(烘托)……
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可
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
勇敢和坚强,也愈加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渲染气氛
•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
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
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
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另外如
《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
《怀念母亲》开头
课例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 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 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 爱慕。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 下文,点明中心,表现了我对两位 母亲的敬意和爱慕。
课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
我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指导 ——巧答“作用”
题型
1、课文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课文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 作用? 3、课文第x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4、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分析其表达效果)? 5、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 么作用?
开头、结尾及文中某段作用
1.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 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 决定人物性格;
• 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心情暗示
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 两处景物描写。
A、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 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点明中心,赞扬了鲁迅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 1、比喻、拟人: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 感情。
• 2、排比: 答题格式:增强语势+内容(突出强调……)
• 3、反问: 答题格式:加强语气+内容(突出强调……)
段在文中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开头
结尾
文中段
(1)开篇点题 结构 (2)总领全文
(3)设置悬念 引起下文
(4)为下文作 铺垫
(1)点题 (2)照应开头 (3)总结全文 (4)呼应前文
(1)照应上文 (2)照应下文
(埋伏笔)
(3)承上启下 (4)为下文做
铺垫
内容
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 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