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相关知识培训
2024年度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发展历程
从远古时代到春秋战国,中医药理论已经基本形成;经 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 药学体系。
2024/2/2
4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药中应用
阴阳平衡
神经肽等物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024/2/2
14
常用穴位定位及功能作用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 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功能作用 为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
神等。
2024/2/2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 前嵴外1横指处。功能作用为健脾 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等。
三阴交穴
进行调理。
2024/2/2
21
其他常见病症辨证施治
失眠
根据失眠的原因、症状等,可选用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等药 物。
头痛
根据头痛的部位、性质等,可选用正天丸、天麻头痛片等药物。
腰腿痛
根据腰腿痛的原因、症状等,可选用壮骨关节丸、腰痛宁胶囊等药物 。同时,可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2024/2/2
12
03
针灸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2024/2/2
13
针灸推拿基本原理介绍
01 经络学说
针灸推拿基于经络学说,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 络气血来治疗疾病。
02 脏腑学说
脏腑功能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针灸推拿 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
03 神经调节
针灸推拿刺激可影响神经系统,调节神经递质、
02
注意事项
强调草药的用量、用法、煎煮方法等注意事项, 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中药知识培训

03
中药材的鉴别与选购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
经验鉴别
通过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结合 气味、味道等感官体验进行鉴别。
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特征、结 晶体等微观特征进行鉴别。
理化鉴别
采用化学反应、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方法对药 材进行鉴别。
中药材的选购技巧
了解产地
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 选购时需关注产地区别。
2023
《中药知识培训》
目录
• 中药基本知识 • 中药常见疾病治疗 • 中药材的鉴别与选购 • 中药方剂学习 • 中医药膳与养生 • 中药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01
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的种类与分类
1 2
植物药
包括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等。如甘草、 黄芪、人参、三七等。
动物药
包括动物全体、动物部分和动物产物等。如鹿 茸、阿胶、熊胆等。
02
中药常见疾病治疗
感冒的中草药治疗
草药种类
紫苏、荆芥、薄荷、连翘等。
治疗方法
将草药煎汤或熬成药膏,可加入适量的姜和红糖,口感更好。
中药缓解高血压
草药种类
杜仲、桑寄生、枸杞子等。
治疗方法
将草药煎汤服用,或熬成药膏,可辅助降低血压。
中药治疗糖尿病
草药种类
知母、黄连、地黄等。
治疗方法
将草药煎汤服用,或熬成药膏,可辅助控制血糖。
孕妇
孕妇使用中药时应谨慎,避免使用有毒或峻猛的药物,以及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 物。同时,孕妇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孕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儿童
儿童使用中药时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调整,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同时,应选择适 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如糖浆剂、颗粒剂等便于掌握剂量的药物。
中医药培训相关知识培训资料

4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
- 推拿按摩的基本原理 - 推拿按摩的手法(拍法、捏法、揉法等) - 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
6
5
中医诊断基础知识
-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 - 病因、病机、病位分析 - 诊断思路与步骤8源自6中药方剂基础知识
- 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如六味地黄丸、逍遥散等) - 方剂的剂型与用法
- 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 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 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4
10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 针灸、推拿等手法的实践操作 - 中药煎煮与制剂的实操训练 - 典型病例分析与讨论
12
8
7
中医药临床应用与辩证治疗
- 常见病证的中医辩证治疗(如感冒、咳嗽、泄泻等) - 中医药在慢性病、亚健康状态及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12
8
中医药养生保健与康复治疗
- 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与方法 -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的康复作用
6
9
中医药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中医药培训相关知识培训资料
序号
培训主题
培训内容概述
学时
1
中医药基础理论
- 阴阳五行学说 - 脏腑经络理论 - 气血津液理论 - 病因病机分析
10
2
中药基础知识
- 中药的种类与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 中药的采集与保存 - 中药的炮制与制剂(汤剂、丸剂、散剂等)
10
3
经络与穴位基础知识
- 经络系统的概述 - 常用穴位及其功效 - 针灸疗法及其应用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3
中医药基本知识
脏象学说
主管生长发育 主管生殖 主管水液代谢 主管纳气 濡养温煦脏腑
《侣山堂类辩》:五脏之气,皆相贯通
五行理论: 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 病理联系:相乘相侮、子母相及
发展:通过生理功能阐述五脏间联系,用病理上相互 影响反证其生理上关系
8/6/2024
构成人体的核心 完成人体主要功能 相互间密切联系
推动血液运行 (主血) 主管精神活动 (藏神 / 主神明)
主管消化吸收 (主运化) 统摄血液 (主统血)
疏通全身气机 --调节情志活动 --促进消化吸收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水液代谢 --通调月经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主呼吸 辅心行血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8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津液
津液—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也称”水液”.遍布于 周身,存在于经脉内外
人体某些分泌液,如涕、泪、唾等,及排泄液,如汗、 尿等,由津液所化生,也称津液
运化滋
输生润
功
废血和
能
物液营
养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象学说 经络学说 药性理论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1
基本概念
中医药基本知识
经脏阴津血气精 络腑阳液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
基本概念
精
中医药基本知识
广义:包括水谷之精(饮食物化生成)、五脏六 腑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组织器官)和肾精(禀 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藏于肾中)
中药相关知识培训

中药鉴别相关知识培训一、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由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组成。
中医临床采用的治病药物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成药的原料是生、熟饮片。
其中,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净制、切治、炮制制成的符合临床需要的加工品,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
而中药饮片的质量决定于中药材的品质,中药材的品种、采收时节、存储保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中药材的品质。
人们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高度概括为“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性能。
1、四性五味四性,又称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四性是古人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以及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地。
它是与疾病属性的寒(寒证)、热(热证)相对而言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性或惊性,多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阳证、热证。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发散风寒等作用,适用于阴证、寒证。
此外,性质较平和的药物介于温、凉之间,称平性,而这些药物实质上仍有偏温或偏凉的不同,没有超出四性的范畴,或仍统称为四性。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辛味,能散,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效。
甘味,能补,能缓,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
酸味,能收,能涩,有收剑、固涩的功效。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泻和燥的功效。
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
常用于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症,如昆布、芒硝等。
2、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其系统化,这样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3、方剂中医治病很少用单味中药,而是用方剂治病。
方剂是单味药治病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的。
这种组织既非简单的药物集合,也不是固定的搭配,而是有严格的原则性和极大的灵活性,其原则为:君、臣、佐、使。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第一篇:中药材培训资料(上)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应用经验。
为了加强对中药材的认知和培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键的中药材培训资料。
通过学习这些资料,您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特点、应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中药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中药材的定义: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的天然药物资源,包括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等多种来源。
2. 中药材的分类:中药材根据来源、性味、功效和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和亚类别。
3. 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中药材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
其中,植物性中药材的来源最为丰富和广泛。
第二部分: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和标准1. 中药材的质量要求:中药材的质量受到种植、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多个环节的影响,因此,对中药材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主要包括外观、气味、色泽、形状和含水量等方面。
2.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鉴别方法、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3.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对于相似的中药材,正确的鉴别方法非常重要。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显微镜鉴定、化学鉴别和生物鉴定等。
第三部分:中药材的保存和加工技术1. 中药材的保存方法:中药材的保存对于保持其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常用的保存方法包括晒干、烘干、晒制、熏制和醋制等。
2. 中药材的加工技术:为了改善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人们常常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常见的加工技术包括蒸制、炙制、炒制和煅制等。
3. 中药材的炮制: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炮制,可以去除一些有毒的成分,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炮制方法包括制曲、煅炼、蜜制和酸洗等。
第四部分:中药材的应用和注意事项1. 中药材的应用范围: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应用范围包括内服、外用、煎煮、熏蒸和熬煮等。
中药培训内容

中药培训内容一、中药基本知识1、配伍“就是有选择性的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常见七种配伍关系: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就是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大补元气,治疗虚脱之症等;相须:就是两种功用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互相增强疗效;如黄柏与知母同用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大黄和芒硝同用可促进通泻大便作用等;相使:就是两种功用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同用,可相互协调提高疗效;如补气的黄芪与利水的茯苓合用,可加强益气健脾利水功用等;相畏:就是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 如生姜能抑制半夏毒性,所以半夏畏生姜;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如绿豆能杀巴豆毒,防风能杀砒霜毒相恶:就是两种药物配合应用后一种药物可以减弱或牵制另一种药物疗效;如:黄岑能减低生姜的温性,所以生姜恶黄岑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合用后,可以发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芫花等;相反药原则上不能同用,相恶相反均属于配伍禁忌;2、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歌解:甘草反海藻、京大戟、甘遂、芫花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诸参包括人参、丹参、南沙参、苦参、玄参, 细辛、芍药白芍、赤芍;“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歌解:硫黄畏芒硝包括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包括黑、白两种;丁香畏郁金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各种人参畏五灵脂;官桂包括肉桂、桂枝畏石脂赤白两种;妊娠禁忌: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甚至造成坠胎的中药为妊娠禁忌用药;凡是损害胎儿以致引起流产的药物,都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用药;禁用:大多数是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斑蝥、水蛭、虻虫、麝香、三棱、莪术、大戟、芫花、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川乌、草乌、藜芦、砒霜、马钱子等;慎用:有破血、活血、通经、行气、祛瘀、辛热以及滑利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番泻叶、牛膝、川芎、槐花、瞿麦、冬葵子等;服药饮食禁忌:“忌口”;在服药期间忌服一些有碍药效和不利病情好转的食物;如中医文献记载有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甘草忌鲢鱼;茯苓忌醋;使君子忌茶,蟹甲忌苋菜;人参忌白萝卜;薄荷忌鳖肉;蜂蜜忌生葱等;热证病人忌辛辣油腻煎炸之品,麻疹表症不宜食油腻酸涩之物,疮疖肿毒,皮肤瘙痒忌鱼虾牛羊等腥食物,虚寒证者不宜食生冷瓜果等;3、剂量:是指一剂药中每味药物成人一日的用量或指在一方剂中药与药间的比较份量,剂量过小,难以取效,延误病情,剂量过大,损伤正气;毒性大,性质猛的用量宜小,无毒而性平和的用量宜大,体质弱者用量宜轻,体质壮实用量宜重,老幼孕产用量宜轻,5岁以下的儿童用成人量的1/4,6-10岁可用成年人量的1/2;4、煎法与服法:煎法:煎药器皿以砂罐、搪瓷为宜,忌用铁器,一般把药物倒入加冷水浸泡30-60分钟,水量适当以高出药面3-5厘米为度,一般每剂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均应适当减少,解表药宜用武火、煎的时间不宜长,沸后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文火久煎,沸后40-60分钟左右;如含挥发性成份的芳香药物宜后下,质地坚硬的矿石、骨角、贝壳类宜打碎先久煎、贵重药品某些则另煎,以免它药干扰或吸收其有效成份,现将一些常用药物的不同煎法举例如下:先煎:龙骨、牡蛎、石膏、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鳖甲、龟甲、鹿角霜、寒水石等先煎30分钟;包煎:旋复花、海金砂、车前子等用纱布包好;另煎:人参、西洋参、藏红花等宜单独煎;后下:薄荷、钩藤、藿香、木香、麻黄、砂仁、豆蔻、大黄、降香、沉香待它药煎至一定时间后放入,再煎5-10分钟; 烊化: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需单独加温溶化或隔水炖使之烊化;冲服:朱砂、琥珀、芒硝、三七粉、竹苈、姜汁、羚羊角粉、鹿茸粉;服法:根据病情与药性功效而定,一般汤剂宜服温的,解表散寒要热服;治疗呕吐或药食中毒宜小量频服;。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

06 中药煎服方法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30分钟。 煎药一般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煎药时间视不同类 型的药物有所不同,一般说,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沸后煎15 ~ 20分钟左右即可;一般性药物沸后煎20 ~ 30分钟; 滋补性药物则煎煮时间稍长,沸后再文火维持45 ~60分钟。 儿童每剂头汁50~70 ml,二汁40~60ml;成人每剂头汁160~170 ml,二、三汁140~150ml。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解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
慎用: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 物,如桃仁、红花、大黄等。慎用药可根据孕妇 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
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05 中药用药禁忌
饮食禁忌
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 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 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 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
中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中药是以中医理论
国 风
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等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05 中药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 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 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服药多少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是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 达到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是质量管理的 一部分,强调的是为达到质量要求应提供的保证。
质量保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涵盖影响产品质量 的所有因素,是为确保药品符合其预定用途并达到 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的总和。
中药相关 知识
提纲
基本概念 中药饮片生产流程
关于拉丁文
关于质量标准
基本概念
首先,药品GMP是什么的简称
指的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tice 现行药品GMP是2010年版 上一版药品GMP是1998年版
药品GSP是什么的简称 指的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英文:Good Supplying Pratice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不同药用部位的拉丁名叫法举例 花—— FLOS 凌霄花——CAMPSIS FLOS 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菊花——CHRYSANTHEMI FLOS 藤——CAULIS 鸡血藤——SPATHOLOBI CAULIS 大血藤——SARGENTODOXAE CAULIS 丁公藤——ERYCIBES CAULIS
意思是中国产的;Sonn.为定名人Sonnerat的缩
写。 )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在学名中通常用缩写,如亚 种subsp.或ssp.;变种var.;变型f.等表示。如此 学名由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或变型)加词组 成,称为“三名法”。
山里红Cralaegus pinnatifida.Bge.var.major N.E.Br. 为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变种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不同药用部位的拉丁名叫法举例 皮——CORTEX 杜仲——EUCOMMIAE CORTEX 厚朴——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 炮制品和其他分类的品种拉丁名的叫法不同 如炙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PRAEPARATA CUM MELLE 乌梢蛇——ZAOCYS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中国药典中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 音及拉丁名,其中药材和饮片拉丁名排序为属名 或属名+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植物油脂 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名称不设拉丁名。
如药典项下巴戟天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为巴戟天这个药材的拉丁名 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巴戟天这个植物的拉丁 名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国际通用的学名,基本采用了林奈所倡用的植 物“双名法”,即规定每个植物学名是由两个 拉丁词所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是学名 的主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最后还附定 名人的姓名缩写。
如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
“属名” “种加词” “定名人”
(以中国“荔枝”为属名;chinensis为种加词,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也是质量管理的一 部分,强调的是要求。具体是指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规 程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 检验和复核,以保证这些物料和产品的成分、含量、 纯度和其他性状符合已经确定的质量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tice,GMP)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 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 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 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 和注册要求的药品。(第三条)
9、成品检验合格(检验记录)(检验台账) 10、批记录审核、批放行(生产记录、包装 记录、检验记录、批审核放行记录、放行证)
11、合格品入库管理(销售记录及账册)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植物的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有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的现象。 因此,在植物的命名上,国际植物学会 规定了植物的统一科学名称,简称“学 名”,学名是用拉丁文来命名的。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不同药用部位的拉丁名叫法 根——RADIX 根茎——RHIZOMA 根和根茎——RADIX ET RHIZOMA 种子——SEMEN 果实——FRUCTUS 全草—— HERBA 叶—— FOLIUM 花—— FLOS 藤——CAULIS 皮——CORTEX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不同药用部位的拉丁名叫法举例 根——RADIX 巴戟天: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北沙参:GLEHNIAE RADIX 柴胡:BUPLEURI RADIX 根茎——RHIZOMA 川射干——IRIDIS TECTORI RHIZOMA 川芎——CHUANXIONG RHIZOMA 射干——BELAMCANDAE RHIZOMA 根和根茎——RADIX ET RHIZOMA 大黄——RHEI RADIX ET RHIZOMA 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不同药用部位的拉丁名叫法举例 全草—— HERBA 肉苁蓉——CISTANCHES HERBA 佩兰——EUPATORII HERBA 益母草——LEONURI HERBA 叶—— FOLIUM 银杏叶——GINKGO FOLIUM 布渣叶——MICROCTIS FOLIUM 枇杷叶——ERIOBOTRYAE FOLIUM
中药饮片质量对比
不同药用部位的拉丁名叫法举例 种子——SEMEN 柏子仁——PLATYCLADI SEMEN 车前子——PLANTAGINIS SEMEN 榧子——TORREYAE SEMEN 果实——FRUCTUS 砂仁——AMOMI FRUCTUS 山楂——CRATAEGI FRUCTUS 山茱萸——CORNI FRUCTUS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6中药饮片条例第六条:中 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 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审批的标准炮制。 现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年版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 《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年版
质量控制-GMP-质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关系
1、药材、辅料、包材(合格供应商档案) 2、接收(验收记录)(待验管理) 3、检验合格放行(检验报告书及合格物料放行证) 4、合格出入库(合格品管理)(物料台账) 5、生产加工(生产台账)(批生产记录) 6、待包装产品检验合格放行(待包装产品检验记 录、检验报告书及合格放行证)(检验台账) 7、包装(包装台账)(批包装记录) 8、成品(待验管理)
国家有标准要执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没有收载的执 行本地区地方标准,本地区标准也没有收载的执行外 省标准(目前没有规定说不能执行)。 《广东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不 是法定标准,只是参考书籍。 现在以《广东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华本 草》为依据做标准的品种,将过渡到省外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凡例中对名称及编排的规定: 正文中未列饮片和炮制项的,其名称与药材名相同, 该正文同为药材和饮片标准;正文中饮片炮制项为净 制、切制的,其饮片名称或相关项目亦与药材相同。
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 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饮片除需要单列者外,一般并列于药材的正文 中,先列药材的项目,后列饮片的项目,中间 用“饮片”分开,与药材相同的内容只列出项 目名称,其要求用“同药材”表述;不同于药 材的内容逐项列出,并规定相应的指标。
如巴戟天
如槐花 如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