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目的1.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水平。
教学重点1.动物的特征。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
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
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
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
(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3.呼吸:通过表膜实行呼吸。
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教学目的1.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理解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一、水螅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表达。
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原生动物

●有二个中间寄主: 人、 雌按蚊 有二个中间寄主: 有世代交替现象: ●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 无性世代: 在人体内进行 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有性世代: 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雌按蚊
五大寄生虫病: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 五大寄生虫病: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
肉足虫纲(Sarcodina) 肉足虫纲(Sarcodina)
• • • • • 具伪足,可做变形运动 异养生活 多数自由生活 有些种类具有各种骨骼。 分为:根足亚纲、辐足亚纲 根足亚纲、 根足亚纲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 具鞭毛 • 无性繁殖 方式为纵 二分裂 • 根据营养 方式又分 为 植鞭亚 纲 动鞭亚 纲
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 虫体通常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 自养型,多数自由生活。 如:绿眼虫(Euglena viridis),夜 光虫(Noctiluca),团藻(Volvox)。 • 真核生物受精后合子中限制性内切酶的作 用及其特性,就是在植鞭虫类原生动物衣 滴虫(Chlamydomonas)中首次发现的。
思考: 思考: 1、原生动物是一群什么样的动物? 原生动物是一群什么样的动物? 2、原生动物门包括哪四个主要类群? 原生动物门包括哪四个主要类群? 3、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原生动物? 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原生动物?
• 原生动物的身体(图) 原生动物的身体(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进化特征
• • • • •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 一般未出现细胞分化。 明显属于植物界——衣藻、团藻等绿藻; 明显属于动物界——草履虫、变形虫等; —— 介于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之间的眼虫、粘 菌等。 • 将上述种类归于原生动物门——单细胞动物 (unicellular animal)。
1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1 原生动物门

食物泡 胞核
图 大变形虫
变形虫吞噬食物过程示意图 (伪足的摄食功能)
质膜
图
内质网
细
胞
高尔基体
内
消
食物泡
化
溶酶体 细胞质
示
意
消化泡
图
残体
排出
质膜
繁殖方式----二分裂
图 变形虫的二分裂繁殖
肉足纲重要类群
根足亚纲 — 伪足形态多样,多数独立 生活,少数寄生生活,如痢疾内变形虫
辐足亚纲 — 伪足针状,辐射发出,虫 体呈球形,多营漂浮生活。如:太阳 虫、放射虫:
引起疾病 症状
传播媒介
阿米巴痢疾 大便血多脓 经口 少
黑热病
肝脾肿大、 白蛉 发烧
非洲睡眠病 昏睡、致死 舌蝇
(1)对人类造成危害
危害牲畜的病原体
粘胞子虫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艾美球虫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 血胞子虫 引起牛、马血尿
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 潮,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 死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生物奥赛辅导
动物生物学
第一章 动物形态与分类
根据脊椎的有无,可将动物分成两大 类(法国生物学家Lamack,1794):
1.脊椎动物(Vertebrates) 2.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s)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门 海绵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7、生活环境
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分布广泛
8、环境条件不良时形成包囊
多数原生动物在生活条件恶化时,能分 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停止运动和取 食。
1,原生动物门

◆多膜亚纲——口区有显著的小 多膜亚纲 口区有显著的小 纤毛带(缘毛类 缘毛类) 纤毛带 缘毛类 。
钟虫 缘毛类
喇叭虫
三、原生动物与人类关系
◆有益
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鱼类的饵料。 1. 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鱼类的饵料。 水质污染的指示生物。 2. 水质污染的指示生物。 形成石油的重要原料。 3. 形成石油的重要原料。 结构简单,易培养, 4. 结构简单,易培养,是很好的基础理 论研究材料。 论研究材料。
3、分 、 类
◆血孢子虫类:(疟原虫类)寄生于人或脊椎动物 血孢子虫类 疟原虫类) 血孢子虫 的红细胞内。 的红细胞内。
◆ 球孢子虫类: 多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特别 球孢子虫类: 多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
是鱼鸡兔的幼小阶段极易被感染。 是鱼鸡兔的幼小阶段极易被感染。 粘孢子虫类: ◆粘孢子虫类 微孢子虫类: ◆微孢子虫类 多寄生在鱼类,已知近千余种。 多寄生在鱼类,已知近千余种。 鱼类 寄生于各类动物,已知七百多种, 寄生于各类动物,已知七百多种, 鱼类和节肢动物。 最常见的是鱼类和节肢动物 最常见的是鱼类和节肢动物。
2、代表 草履虫 、代表—草履虫
3、分类
◆动片亚纲——体表纤毛均匀分 动片亚纲 体表纤毛均匀分 无复合的纤毛器(全毛类 全毛类)。 布,无复合的纤毛器 全毛类 。
全毛类
◆寡毛亚纲——有些种类纤毛不 寡毛亚纲 有些种类纤毛不 发达,仅限于虫体的腹面 下毛类) 发达 仅限于虫体的腹面 (下毛类 。
下毛类
(四)多项生命活动的执行
----类器官(胞器) 类器官(胞器) 类器官
概念---类器官 概念 类器官
原生动物特有的构造,它是由 原生动物特有的构造, 细胞中的部分细胞质分化成的 若干特殊的结构, 若干特殊的结构,执行着类似 于高等动物某些器官的功能, 于高等动物某些器官的功能, 故叫类器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和熟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念和生物伦理观念;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2.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1. 学会如何进行科学观察;2. 学会如何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观察课堂中的物品,向学生提问:“这些物品中有生物吗?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定义和特点,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向学生提问:“生物学与其他科学都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二、学习和讨论(3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解释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三、实验设计(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科学观察的基本概念和要点,引导学生探讨和记录观察要素和过程。
2. 引导学生设计一项简单的观察实验,鼓励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制定实验步骤和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操作和总结(20分钟)1.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3.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方法的应用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对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的调研作业,要求学生了解和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学研究项目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原生动物门最新课件

人类的关系、生态分布和防治原则等。 难点:原生动物的呼吸、营养、排泄;
寄生原生动物的生活史。
原生动物门 最新
原生动物门 最新
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概述
➢ 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结构相似于多细胞动 物的一个细胞;但结构和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体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
• 眼虫有耐放射性,多种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对眼虫生活无影响。如 把小眼虫群体放在多达25.8×102C/kg(60Co)的条件下,不影响其死亡率, 也没损伤其繁殖率,因此眼虫对净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
原生动物门 最新
2.1.2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 通常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鞭毛常为 1-4条,少 数种类有多条。
复分裂
原生动物门 最新
出芽生殖 质裂
纵二分裂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配子生殖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 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 最新
(10)包囊
环境因素:干旱、严寒、 受到化学污染、食物匮 乏或体内水分蒸发过多 时分泌一层胶状物质, 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 将自身包裹起来,形成 不食也不动的休眠体, 即包囊。
多余水分。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多余的水分及
代谢废物。 眼点:靠近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实为一杯状“遮
光物”。
光感受器:位于鞭毛基部的两轴丝接合部、靠近眼点的膨大透明部分,能感知光线。 叶绿体:卵圆形的颗粒,内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产生营养。 细胞核:圆形,位于身体后端约1/3处的中央,内有核仁。 副淀粉粒:半透明,是贮藏的剩余食物。遇碘不呈蓝色。
绪论原生动物门

➢常见旳底栖纤毛虫类
旋唇目
缘毛目
游仆虫 Euplotes sp.
聚缩虫 Epistylis sp.
3、吸管虫纲 (Suctoria) 壳吸管虫
三、 经济意义与危害
• 可提供鱼虾旳开口饵料;
• 对水体有一定旳净化能力; • 在地质、古生物和油气资源开发中有主要意义; • 是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旳极好材料; • 有些种类是人类和养殖动物旳病原体,有些可引起海洋“赤
海星
鲍
欣赏品/工艺品
珍珠
➢危害角度 海洋污损生物(marine fouling organism):指生长在船底和海中设施 表面旳动植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对所附着旳海洋设施造成损害。
•附着生物 •钻孔生物
1.短石蛏 生活在石灰石中 2.锉石蛏 生活在珊瑚中 3.金石蛏 生活在珊瑚礁中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有性 (受精和接合); 世代交替;
二、 分纲和主要底栖代表动物 2 个亚门5个纲
1(6)体表无纤毛----------------------质走亚门 2(3)无运动细胞器-------------------------孢子虫纲 3(2)有运动细胞器 4(5)运动细胞器为鞭毛-------------------鞭毛虫纲 5(4)运动细胞器为伪足-------------------肉足虫纲 6(1)体表具纤毛----------------------纤毛亚门 7(8)纤毛终身存在-------------------------纤毛虫纲 8(7)纤毛仅出目前幼体阶段-------------吸管虫纲
1. 肉足虫纲(Sarcodina)
•特征:以伪足为运动胞器,具有运动、摄食和排泄等功能;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

草履虫的横二分裂生殖
大草履虫接合生殖图示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鞭毛虫纲 孢子虫纲
肉足虫纲 纤毛虫纲
1.鞭毛虫纲
(1)代表动物—绿眼虫
(2)鞭毛虫纲的主要特征
成体有1~4根鞭毛,具有鞭毛是本纲最主 要的特征,鞭毛是运动的细胞器。
营养方式有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 生性营养3种方式。
无性繁殖方式主要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 为配子生殖。
在环境不良时一般能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个亚纲:
植鞭亚纲:一般2根鞭毛;具有色素体,光合自 养,多数自由生活。常见的有绿眼虫、团藻虫、 盘藻虫、钟罩虫、夜光虫等。
(2)纤毛虫纲的主要特征:
以纤毛为运动器,一般终生具纤毛;无 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细胞核有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生 活于淡水或海水。
(3)纤毛虫纲的常见种类:
种类多,不同种类的纤毛虫, 其 纤毛的多少和分布位置不同。常见有 草履虫、小瓜虫和棘尾虫。
复习题
1.原生动物门的重要特征有哪些?原生动物群 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2.原生动物有哪几个重要纲?各纲有哪些特征? 3.疟疾、黑热病、昏睡病、毛滴虫病、阿米巴 痢疾各由什么原虫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原生动 物的哪个纲?
根据动物形态、解剖上的相似程度,动物 界分为33或34个门,其中主要的门有11个。
第二章 动物界的类群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原生动物门 海绵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教学目标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
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
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
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了解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细胞不
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
但是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
对比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了解,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虽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一样的
营养方式――异养。
通过实验观察还可以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比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
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一样。
动物必须
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
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汇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
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
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
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可以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整个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
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
这些内容对刚刚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
特别是在一节课上,既要记住一系列名词,又要理解一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