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6纸浆的漂白制浆技术教学讲义
制浆工艺 ppt课件

设备(主要)工作原理
缝宽4mm
渣浆
出浆 良浆
压力筛工作原理
进浆
1#筛缝宽0.25mm 2#筛孔径1.8mm 3#筛孔径3.0mm
良浆
渣浆
液槽
真空洗浆机
出浆
进浆
黑液槽
置换压榨洗浆机
进浆
出浆
转轴方向
进浆
出浆
混合器原理
洗选漂流程图
M203除砂器 1#粗筛
1、2#洗浆机
1、2#喷放锅
跳筛
T308浆槽
圆盘除节机
T305泡沫槽 T306黑液槽 T307黑液槽
除节、洗涤部分流程
检测粘度、 硬度、残
碱、
1#压榨洗浆机
NaOH MgSO4
T308浆槽
氧气 氧塔
低压蒸汽 洗涤液
中压蒸汽
T310黑液槽 1#中浓泵 氧气混合器 T351喷放槽
压榨洗涤、氧漂部分流程
漂白生产目的
▪ 纸浆漂白的目的 一是去除纸浆中有色物质,或改变其化学组分使之脱色;二是进一 步去除木素或其他不纯物,以提高纸浆的白度和白度的稳定性,满 足生产的纸或高纯度精制浆的要求。
▪ 漂白流程 经蒸煮、筛选、洗涤和氧脱木素后的浆料存放到1#中浓浆塔。首先, 浆料通过D/C氯化段进行氯化漂白,再进行Eop段碱处理,最后进行 D段漂白,最后将漂后浆泵送至2#中浓浆塔储存,并送抄浆车间抄造 浆板。
1#浆塔
CL2 CLO2
D/C氯化塔
检测白度、 残 氯、PH值
4#洗浆机
3#中浓泵
CLO2混合器
CL2混合器
D/C氯化部分流程
T410滤液槽
LOGO
滑石粉
NaOH H2O2
项目6纸浆的漂白制浆技术PPT课件

二、低污染和无污染漂白技术
1、ECF:DEODD、OZEOD
2、TCF:OZP、OZEP、OZEZP等
其中O、Z、P是根本单元。
三、其它漂白新技术
1、置换漂白:动态漂白,后段漂液注入,前段的漂 液抽出,像是置换。每段的时间短,每段抽出的滤 液小部分排大部分循环利用。
工程6 纸浆的漂白
<制浆技术>
知识目1 各种单元漂白的原理及 其漂白的基本特性
2 各种单元漂白的工艺 条件
3 常用的多段漂白组合 4 低或无污染的多段漂
白系统
1 能制定一个低污染多段漂 白方案
2 实施HP的漂白操作 3 进行漂后测定及分析 4 推广使用漂白新技术
1 敬岗爱业 2 清洁生产
三、H的漂白工艺 1、用氯量:视硬度和终点白度要求,4~10%。 2、pH值:开场﹥12,终点﹥8.5,否那么损伤重。 3、温度:普通小于40℃。 4、浆浓度:有低、中、高浓,高浓时要留意混合和反
响的均匀。
5、终点:时间断定、pH值断定、残氯断定。 四、漂白设备:漂白机、漂白塔。
五、根本性能:漂液自制,本钱低,操作简单,白度增 值有限制,漂损大,污染。
意识 3 吃苦耐劳 4 技改能力 5 再学习和创
新思维
工程6 纸浆的漂白
<制浆技术>
学习义务
义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义务2 机械浆漂白工艺
工程6 漂白
●有哪些漂白方法
学
什
么
●各种漂白方法的根本特性
●如何制定一个低污染的多段漂白方案
义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单元一 概述 一、目的:到达特定的白度要求
浆强度大,属不含元素氯的漂白。但酸性且漂液制 备稍复杂。
制浆原理与工程-纸浆的洗涤、筛选与净化(PPT96页)

物含量。
• (2) 测定步骤
• 用吸管吸取1~2ml稀黑液或精确称取1克浓
黑液于已恒重过的扁平的称量瓶中(瓶内在恒重
前先加5~10克通过40~60目筛石英砂和一个短
玻棒)和称重,将称量瓶置100-105℃恒温箱内
烘干4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
2022/3/23
27
• 冷却30分钟称重后再烘1小时在称重至恒重为止。
• 这两个目的必须兼顾。
• 要求:
• 在洗涤及提取过程中要求在尽量满足洗净度 下,少用洗涤水量,得到较高浓度和较高温度 的蒸煮废液,以便于药品的回收或综合利用。
2022/3/23Leabharlann 8• (二)常用术语
• 1.洗净度:表示纸浆洗净的程度。
• 碱法浆有以下两种表示方法:
• ①以洗后浆中所带的残碱含量表示(Na2Og/l or Na2O公斤/吨风干浆)。
制浆原理与工程
纸浆的洗涤、筛选与净化
2022/3/23
1
第一节 纸浆的洗涤与废液的提取
一、概述 植物纤维原料经过化学蒸煮以后,得到50%~
85%的纸浆,有近15%~50%左右的物质溶解于蒸煮 液中,蒸煮终了排出的蒸煮液统称废液。
2022/3/23
2
2022/3/23
3
2022/3/23
4
如果纸浆带有超过一定量的废液,给下一道 工序带来困难。
《制浆造纸培训》课件

课程总结和展望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展望制浆造纸行业的未来发展和趋势,鼓励学员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造纸设备故障
提供解决造纸机械故障和设备 维护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环境问题
探讨纸浆制备和造纸过程中的 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方案。
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
1
实践演练
2
提供制浆造纸的实际操作体验,让学员
能够亲自动手学习和掌握技能。
3
案例分验和启示。
经验分享
学员和专家分享在制浆造纸实践中所获 得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学习和交流。
《制浆造纸培训》PPT课 件
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制浆造纸的各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在课 程中将探讨制浆过程和造纸过程的步骤、条件,解决常见问题,并通过案例 分析和实践演练帮助您掌握这项技能。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精彩的培训吧!
制浆造纸的基本概念
1 制浆
了解制浆的定义、目的和主要方法,了解不同纸浆原料的特点和选择。
2 造纸
探讨造纸的基本流程,包括纤维分散、过滤、压水和干燥等关键步骤。
3 纸张性能
介绍纸张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包括吸水性、强度和光泽度等。
制浆过程的步骤和条件
1
木浆制浆
分析木浆制浆的各个步骤,如原料处理、蒸煮、漂白和筛选。
2
废纸制浆
讨论废纸制浆的工艺流程,包括废纸的分类、浸泡和过滤等。
3
制浆条件
介绍影响制浆过程的关键条件,如浆料浓度、温度和pH值等。
造纸过程的步骤和条件
纸张成型
纸张干燥
详述纸张成型的过程,包括浆料 沉积、水分排除和纤维网的形成。
讲解纸张干燥的方法和原理,如 压延和热风干燥。
纸张后处理
第五章 纸浆的漂白

❖ (2)漂率或有效氯用量(chlorine demand)
❖ 指纸浆漂到指定的白度时,所需要的有效 氯重量对绝干纸浆重量的百分率。
❖ (3)残氯(residual chlorine) ❖ 指漂白的终点时,残留的有效氯。
❖ 图6-1表示几种浆的光谱情况,在可见光区内 随着 波长增加纸浆的反射性能增加。
❖ 在兰色光区内,即450nm附近所测得白度上升最 快,故取450nm波长反射检查漂白的效果特别灵敏, 而且和人的视力主观感觉更为接近(视差小)。
五.K—M方程(kubelka—Munk 方 程)
❖ K—M方程最早引入散射系数s 和吸收系数k,且以数学方程 表示两者关系:
❖ [高温次氯酸盐漂白必要的条件:
1、反应时间短(十分钟左右),混合要好;
2、用氯量要准确,残氯为零;
3、自始至终PH值在11—12。]
❖ 3.浓度
❖ 提高漂白浆料的浓度,实际上是提高漂白时 的有效氯浓度,例如漂率4%,浆浓6%时, 漂白有效氯浓度为:
❖ 4*6/100/(100—6)==0.255%
❖ 氧化降解反应产生的有机酸导致漂白过程中PH值不 断下降。
❖ 2.次氯酸盐与碳水化合物 的反应。
❖ (1)氧化反应:在中性和酸 性介质中主要氧化生成醛 基和酮基,在碱性介质中, 主要生成羧基。
❖ (2)氧化降解:主要由 于氧化而引起的水解作用 和分解作用.
❖
❖ 纤维素氧化后,其分子中有醛基和羧基,由于它们 都是亲电取代基,这对聚糖甙键有一定的影响,特 别醛基影响最大。因为它能活化与之相近的甙键, 使之容易水解而发生甙键的断裂,在碱性介质中, 甙键的断裂则是按--分裂原理进行的。
造纸漂白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绪论1.1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任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浆造纸工业呈现出了较大的发展速度。
由于制浆造纸较大的发展空间,纸张消费市场较大的增长潜力,国家对造纸工业的发展日趋重视,早在几年前已将造纸行业列为国家财政支持技改的重点行业之一。
且伴随着国际造纸行业出现的周期性回升,可以认为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在近几年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国内市场对于高档纸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我国造纸行业落后的技术水平与原料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造成了国外纸张产品对我国纸业市场的冲击,目前我国纸业确实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形式迫使我国纸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根本性的结构调整。
企业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产能的扩张,而企业产能持续扩张能力主要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一是经营机制及管理效率,而是原料成本优势。
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提高造纸工业的经营效益。
由于我国造纸工业原料构成中,木浆消耗和废纸消费的大部分依赖进口,人民币升值将降低造纸工业的原料进口成本,提高造纸工业的经营效益。
截至2010年,我国纸和纸板产量已经达到9270万吨,比2005年增长66.5%,年均增长10.6%,;消费量9173万吨,比2005年增长54.7%,年均增长9.1%。
造纸工业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以上企业纸及纸板工业总产值由2622亿元增至5850亿元,增长123.1%,年均增长17.4%;纸及纸板利税总额有225亿元增长至500亿元,增长122.2%。
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由每人每年73.4吨增至125.7吨,增长71.3%。
目前,我国纸及纸板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68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漂白概述漂白是作用于纤维以提高其百度的化学过程。
漂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纸浆的白度和白度的稳定性。
改善纸浆的物理化学性质,纯化纸浆、提高纸浆的洁净度,也是漂白的目的。
漂白是通过化学品的作用除去浆中的木素或者改变木素发色基团的结构来实现。
化学浆漂白过程中木素的去除可也看作是蒸煮的继续,因为蒸煮过程不可能达到满意的白度所要求的脱木素程度,否则纸浆的得率和强度会大大下降。
制浆洗漂详细过程工艺概述

1.制浆洗漂知识制浆造纸分为制浆和造纸两大生产过程制浆是指利用化学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成为本色浆或漂白浆的生产过程。
化学法制浆:是借助化学作用,通过除去植物纤维原料中某些成分使原料离解成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制浆方法。
机械制浆:是借助机械的摩擦作用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成浆,制浆过程中原料基本上没有化学成分的损失,浆料得率高,但纤维较细小,耐久性较差。
化学机械法制浆:是用轻程度的化学处理再加以机械磨浆的方法所得纸浆的性能介乎于化学浆与机械浆之间。
纤维细胞:指两端尖锐,细长程纺锤状的一类细胞,纤维细胞简称为纤维。
植物纤维原料细胞分类杂细胞:一类非纤维状细胞的总称,其形态特征是壁薄、腔大、长度短。
纤维素植物纤维原料主要的化学组成半纤维素对制浆来讲希望尽量保留的木素————对制浆来讲需要去除的其他组分:①树脂、②果胶、淀粉③单宁、色素④灰分纤维素:是碳水化合物,是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它是由β—D葡萄糖基构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的纤维素聚合度10000半纤维素:是除纤维素和果胶、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它也是聚糖与纤维素的不同之处是①是不均一聚糖②聚合度低、大约在200-500③链状分子上有支链④其存在位置不同(细胞壁和胞间层)⑤是一群物质的总称。
木素:是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是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碳—碳和醚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分子聚合物●木素一词不是代表单一物质,而是代表植物中具有某些共同性质的一群物质●木素是存在于胞间层中的最主要的物质,它使细胞相互粘合而固结●分离纤维细胞,就必须溶解木素。
这是化学制浆的实质●按照被保留在纸浆中木素的含量,可将浆区分为软浆和硬浆。
软浆残余木素含量较低在2%左右,硬浆残余木素含量较高,在8%左右,半化学浆木素含量高达15%左右。
2.纤维原料选用纤维原料的一般原则1. 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一般来说,含纤维素愈多的原料质量愈好。
因为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纤维素含量愈高,制浆得率愈高,一般认为纤维素含量在40%以上,否则不经济。
漂白

• D1段:补充漂白,使残余木素含量进一步 降低。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75℃。 • Po段:对浆的白度进行微调,使成浆白度 达到合格指标。浆和H2O2、NaOH在混合 器中充分混合,进入Po塔中反应90min,反 应温度为75℃。
九.漂白技术的发展
• 传统的低浓纸浆氯漂白(CEH),漂白剂为元素氯 或含氯化合物,所以排放的废液对环境产生严重 污染。 • 现代漂白技术,尽量取消低浓条件下漂白,实现 中浓或高浓纸浆漂白,实现少氯或无氯漂白,工 业界称为ECF或TCF漂白,这样可减少用水量, 减少漂白剂和助剂的消耗,简化流程,节能降污, 大幅度减少AOX的排放量。 • 纸浆在中高浓条件下进行少氯漂白,就是无元素 氯漂白,如ODEoD, ODEoPDD等漂白顺序均属 于无元素氯漂白; • 纸浆在中高浓条件下进行无氯漂白,就是采用不 污染环境的漂白剂漂白纸浆,如O、P、Z等漂白 段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漂白顺序均属于无氯漂白。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氯化工艺条件 用氯量太低,则达不到白度的质量要求; 用氯量过大,则会损伤碳水化合物,使浆料强 度下降,并浪费漂液,加重洗涤负荷,增加用 水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用氯量 用氯量 由于HCl生成,pH值很快降至1.6~1.7,无需 调节 pH值 氯化反应速度很快,一般在常温下进行 温度 浓度太高,不易混合均匀; 浓度太低,用水量增加,污染增加,设备大, 电耗高 一般3-4% 浆浓 常温下5min内已耗氯85-90% 一般 KP 木素 60-90min 时间 氯气-水-浆系统的非均一性,因此混合很重要 混合
(2)单段漂比多段漂的浆易返黄 多段漂末端漂剂氧化电势越高,越易返黄。 (3)H 段pH值 漂终pH<7,易返黄(产生羰基多)。 ④金属离子和树脂 金属离子 (1)生成有色化合物 (2)作为催化剂,加快返黄 树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2SiO3:5 pH:10~11
温度:60~70℃
浓度:15~25 %
时间:2~3 h。
最后中和。
白度增值约12度。
二、还原漂白R:常用Na2S2O4
R漂工艺: pH值:4~6,如右图。 浓度:中低浓,高浓怕混入空气。 用量:1% 温度:50~60 ℃ 时间:约1 h。 预处理:同上。 白度增值:10度左右。 为取得更大白度增值, 可采用PR漂。
1、ECF:DEODD、OZEOD 2、TCF:OZP、OZEP、OZEZP等 其中O、Z、P是基本单元。 三、其它漂白新技术
1、置换漂白:动态漂白,后段漂液注入,前段的漂 液抽出,像是置换。每段的时间短,每段抽出的滤 液小部分排大部分循环利用。
2、生物漂白:利用生物酶除去木素。废水的COD、 BOD均较低,则污染小。
单元五 纸浆白度的稳定
一、纸浆返黄因素 1、返黄值PC值: PC值大表示返黄厉害。 2、返黄因素: 木素和半纤维素; 受到破坏的纤维素; 造纸添加物; 漂白方法:单段与多段; 漂白剂:氧化电势高易返黄; 纤维素降解作用高易返黄; 漂后洗涤不净易返黄。 二、减少返黄措施 1、选用合适的方法与漂白剂 2、控制过程中对碳水化合物的损伤 3、加强漂洗 4、避免强干燥等。
单元四 高得率浆漂白
高得率浆不透明度高、松厚度和吸墨性能好,但强度低、
白度小是其要害。
为了保持高得率浆的基本特性,只能采用木素保留式的
漂白方法。
一、过氧化氢漂白:P漂
P漂工艺条件
H2O2:0.5~1.5% NaOH:0.5~1.5%
漂前预处理:加螯合剂EDTA或DTPA处 理金属离子,防止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
单元六 漂白实例 一、化学草浆漂白实例 1、列举稻草浆CEH三段漂工艺 2、列举苇浆CEHD四段漂工艺 3、列举蔗渣浆浆CEHD四段漂工艺(P320表) 二、化学木浆漂白实例 1、列举一种CEH三段漂工艺 三、机木浆漂白实例 1、列举一种PR二段漂工艺
漂白流程图介绍:
单元七 漂白技术新发展 一、传统CEH和CEDED的改进 D/CEOD、C/DEODEO以及高温H漂。 二、低污染和无污染漂白技术
意识 3 吃苦耐劳 4 技改能力 5 再学习和创
新思维
项目6 纸浆的漂白
《制浆技术》Leabharlann 学习任务任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任务2 机械浆漂白工艺
项目6 漂白
学
●有哪些漂白方法
什
么
●各种漂白方法的基本特性
●如何制订一个低污染的多段漂白方案
任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单元一 概述 一、目的:达到特定的白度要求
CE组合原理:氯化木素和生成的醌易溶在热碱中。 三、补充漂白:
1、H漂:比H单段漂的条件缓和很多,但纤维素也失 去保护。
2、D漂工艺 ◆pH值:控制在酸性pH3~5; ◆温度:60~80℃; ◆用量:1~1.5%; ◆浓度:中高浓12~18%; ◆时间:3~4h。 D漂性能:对木素的选择性强,对碳水化合物损伤小,
碳水化合物损伤小,白度稳定性好。 补注:1、以上三种方法能否作为单独漂白?
2、作为单独漂白时的工艺?
四、漂白设备 1、混合器 ◆浆氯混合器
螺旋桨式
静态浆氯混合器
涡轮式
它们的性能比较
多孔板式
◆辊式混合器:用于一般的漂液和纸浆的均匀 混合。
2、漂白塔 ◆升流塔
◆降流塔
各用途?
任务2 机械浆漂白工艺
要求:少降解、白度稳定,环保。 理解漂白是蒸煮的继续。
二、漂白基本原理 1、颜色:对特定光波的反射视觉结果。 2、白度:对457 nm蓝色光波的反射率,实为亮度。 3、白度单位:我国标准SBD白度仪,用%或称度;
美国标准用GE;北欧用SCAN。 4、漂白方法:分氧化漂白、还原漂白;
溶出木素式漂白、保留木素式漂白; 化学浆漂白、高得率浆漂白。
项目6 纸浆的漂白
《制浆技术》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各种单元漂白的原理及 其漂白的基本特性
2 各种单元漂白的工艺 条件
3 常用的多段漂白组合 4 低或无污染的多段漂
白系统
1 能制定一个低污染多段漂 白方案
2 实施HP的漂白操作 3 进行漂后测定及分析 4 推广使用漂白新技术
1 敬岗爱业 2 清洁生产
浆强度大,属不含元素氯的漂白。但酸性且漂液制 备稍复杂。
3、P补充漂白工艺 ◆漂液组成:先溶解硫酸镁→与硅酸钠混合→与苛性钠混合→
与双氧水混合→制成漂液。 各种成分的作用? 各种成分的加入量参P310。 ◆用量:0.2~0.4%。 ◆浓度:中高浓。 ◆温度:60~70℃。 ◆时间:2~3 h。 ◆漂后中和处理:送中和灌,加二氧化硫。 P漂性能:属木素保留式漂白,氧化能力弱,白度增值小,对
应的均匀。
5、终点:时间判定、pH值判定、残氯判定。
四、漂白设备:漂白机、漂白塔。
五、基本性能:漂液自制,成本低,操作简单, 白度增值有限度,漂损大,污染。
单元三、化浆的多段漂白 多段:合理组合,段数并非越多越好。
介绍CEH和CEHD。 一、氯化C的工艺 1、用量:占总的60~70%。 2、浓度;宜低浓,3~4 %。 3、pH值:1~3,自行达到。 4、温度:常温。 5、时间:1h左右。 二、E处理工艺 1、用量:~1 %。 2、温度:70~80℃。 3、浓度:一般中高浓10~18 %。 4、时间:约1h。
6、漂白名词术语 有效氯、漂率、残氯、白度增值、漂损。 三、漂白方法的发展 1、高效;2、多段;3、环保:ECF→TCF。
单元二 化浆的次氯酸盐漂白 一、漂液的组成与性质
1、pH值 2、不稳定性: 遇酸、遇热分解
避免范围 选用范围
二、次氯酸盐的制备 过程相关因素通氯速度、温度、反应终点等。
三、H的漂白工艺 1、用氯量:视硬度和终点白度要求,4~10%。 2、pH值:开始﹥12,终点﹥8.5,否则损伤重。 3、温度:一般小于40℃。 4、浆浓度:有低、中、高浓,高浓时要注意混合和反
项目八 思考题
1、H漂工艺、性能 2、CEH漂工艺。 3、D、P漂工艺
讨论
你
我
一 动脑动口又动手 一
句
句
1、各种漂白方法及其特性 2、属于TCF的单元漂白有哪些 3、如何制订一个低污染的多
段漂白方案
老 师 归纳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