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选
古代汉语文选

《古代汉语》文选学习《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不君:言行不符合为君之道。
厚敛:重税。
雕:刻画。
辟:避。
宰夫:厨师。
胹(ér):煮。
熊蹯(fān):熊掌。
畚:以草索制造的容器。
载:戴,以头顶物。
士季:春秋晋国大夫。
士之孙,名会。
因先后受随邑(今山西介休东南)、范邑(今山东梁山西北),又称随会、随季、随武子、范会、范季、范武子。
古代汉语文选《山海经》陈瑶

文选三:女娲补天
一、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水神共工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造反, 火神祝融交战 交战, 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 工被祝融打败了, 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 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 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 导致天塌陷, 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 注入人间。 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 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 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 折神鳖之足撑四极, 洪水杀猛兽, 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 居。
土的孙子。 土的孙子。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写作"甫")与 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写作" 太阳赛跑。赶上(接近)了太阳,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 太阳赛跑。赶上(接近)了太阳,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 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到北边去 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到北边去 喝大湖里的水(大泽:神话中的大湖),还没赶到, ),还没赶到 喝大湖里的水(大泽:神话中的大湖),还没赶到,就在半 路上渴死了。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 ,(手杖 路上渴死了。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即桃 林)。
【译文】 译文】
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 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塌 崩坏 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 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 全都覆盖 完全承载 火势蔓延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 蔓延猛烈而不熄灭 火势蔓延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 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善良的人民 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 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 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州, 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 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 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 干枯, 的鸟兽死去, 洪水干枯 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 洪水干枯,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 百姓生存下来。 百姓生存下来。
王力(古代汉语)(论语)文选及翻译

王力(古代汉语)(论语)文选及翻译【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欢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慎重、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二〕为政【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能够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如何能启动?”〔三〕里仁、【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差不多思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是。
”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确实是忠恕。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四〕公冶长[1]【原文】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译文参考

家中深闺内室和风送暖,田间小路花草飘香。
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太阳升在空中光辉闪耀,露珠落在地上色彩斑烂。
阳光照射得尘埃光彩绚丽,大地袭来的气息春意盎然。
攀桃折李啊不忍别离,送子出征啊泪湿罗衫。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至于离别到极远的国家去,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与故乡告别;站在北边桥头,和亲人长辞。
左右仆从感情激动,亲戚朋友泪流不息。
可班荆兮赠恨,唯樽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铺草在地而坐,相赠以恨别诗篇;只有杯酒送行,叙说这别离悲情。
正值秋雁南飞的日子,露珠降下的时令。
怨而又怨啊,此去远山路曲曲弯弯;走了又走啊,迢迢长河岸哪有尽头?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又如丈夫住在淄水的西面,妻子住在黄河的北边。
曾经是夫妻在晨光中同起梳洗,傍晚共坐一室燃起炉香。
如今丈夫做官在千里之外,可怜妻子虚度青春时光。
愧对闺中琴瑟,因别离而无心弹奏;懒上高台,致使帷幕长掩而暗淡昏黄。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
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春天,庭院里关闭着青苔的颜色;秋夜,罗帐中照耀着明月的清光。
夏日辗转竹席白天难度,冬夕孤守银灯黑夜漫长。
织成织锦曲啊眼泪已经流尽,制就回文诗啊顾影独自悲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或有在华阴山求仙的方士,服食丹药回到深山。
法术已经奥妙却还继续修炼,道行已很高超但尚未得到真传。
他们专心守着丹灶而不过问世事,为炼丹药正心定志坚。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蹔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成仙即可驾鹤飞越河汉,得道便能乘鸾翱翔云天。
古代汉语文选

古代漢語文選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卽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寘姜氏於城潁[8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旣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賜爾類其是之謂也《史記.鄭世家第十二》二歲,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
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為夫人,曰武姜。
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及生,夫人弗愛。
後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愛之。
二十七年,武公疾。
夫人請公欲立段為太子,公弗聽。
是歲武公卒。
,寤生立是為莊公。
莊公元年,封弟段於京號太叔。
祭仲曰: “京大於國,非所以封庶也。
”莊公曰: “武姜欲之,我弗敢奪也。
”段至京,繕治甲兵,與其母武姜謀襲鄭。
二十二年段果襲鄭,武姜為內應。
莊公發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潰,段出奔共。
於是莊公遷其母武姜於城潁,誓言曰:“不至黃泉,毋相見也。
”居歲餘,已悔,思母。
古代汉语文选无标点(第一册-第二册)

文选标点练习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乃其还也亦去之蹇叔哭师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盂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2010年考加标点)齐晋鞌之战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伐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楚归晋知罃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祁奚荐贤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为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将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尤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决之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江乙对荆宣王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庄辛说楚襄王庄辛对楚襄王曰君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於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留揜於城阳於是使人发驺徵庄辛於赵庄辛曰诺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气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已乎十仞以上已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於江海淹乎大沼俯噣鳝鲤仰囓菱荇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脩其碆卢治其缯缴将加已乎百仞之上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夫黄鹄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乎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以朱丝而见之也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夀陵君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乎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以乎黾塞之外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於是乃以执圭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鲁仲连义不帝秦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者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看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易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也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论语(一)学而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⑶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也已(二)为政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⑶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里仁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⑵子曰叁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四)公冶长⑴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⑵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⑶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⑷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五)雍也。
古代汉语文选1

王子坊
【原文】融立性貪暴,志欲無限,見之 惋歎,不覺生疾。還家,臥三日不起。 江陽王繼來省疾,謂曰:‚卿之財產, 應得抗衡。何為嘆羨,以至於此?‛融 曰:‚常謂高陽一人寶貨多於融,誰知 河間,瞻之在前。‛繼咲(笑)曰: ‚卿欲作袁術之在淮南,不知世間復有 劉備也?‛融乃蹶起,臵酒作樂。
教材第26页
教材第24页
【译文】元琛在秦州担任刺史,大多没有什么 政绩。他曾派遣使者向西域寻求名马,远的到 达波斯国,得到一匹千里马,取名叫‚追风赤 骥‛。较次的还有日行七百里的良马十多匹, 都有各自的名字。他用银做成马槽,用金做成 牵马的锁链。元琛曾对人说:‚晋朝时的荆州 刺史石崇,本是皇亲贵戚以外的普通姓氏,还 能穿着用野鸡头毛装饰、用狐狸腋下的毛皮做 成的名贵衣服,要在吃的蛋上画上图画,在烧 的薪柴上刻上花纹,何况我们大魏天王统治之 下,怎么能不更为豪华奢侈呢?‛
王子坊
【原文】於時國家殷富,庫藏盈溢,錢 絹露積於廊者,不可較數。及太后賜百 官負絹,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稱力而去。 唯融與陳留侯李崇負絹過任,蹶倒傷踝。 太后即不與之,令其空出,時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兩匹。太后問:‚侍中何 少?‛對曰:‚臣有兩手,唯堪兩匹, 所獲多矣。‛朝貴服其清廉。
教材第27页
教材第24页
【译文】他还在后花园建造了迎风馆。 迎风馆的窗子和门户上,都雕刻着钱币 排列的图案和青色连环的花纹,还有玉 石雕刻的凤凰嘴里衔着铃铛,黄金塑造 的飞龙口中吐出佩物。果树上挂满白色 的苹果和红色的李子,枝条伸入楼檐, 歌妓舞女在楼上坐着就可以摘取食用。
王子坊
【原文】琛常會宗室,陳諸寶器,金瓶銀
晉代曾为《山海经》作注的郭景纯说:‚丹山 在丹阳境内,属于巴郡管辖的范围。‛《山海 经》所说的丹山西,就是巫山。
古代汉语文选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
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译文: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鄭伯克段于鄢一、用字情況1.謂之京城大叔(大:古今字,后来写作“太”)2.莊公寤生(寤:通假字,通“啎”,逆,倒着)3.佗邑唯命(佗:异体字,同“他”)4.姜氏欲之,焉辟害(辟:古今字,后来写作“避”)5.無使滋蔓;無生民心;無相見也(無:通假字,通“毋”,不要)6.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通假字,通“率”)7.食舍肉(舍:放着,后来写作“捨”)8.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錫:赐,给與)二、詞義分析1.公弗許;公弗與——弗,不。
2.都城過百雉——都,都会的城墙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贰,两属,属二主。
4.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若之何,奈何,怎么办。
5.請京,使居之;——请,请求。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请,请求某人做某事。
若弗與,則請除之——请,请求除掉他。
6.具卒乘——乘,兵车。
7.將襲鄭——襲,乘人不备而进攻。
8.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伐,公开宣战。
公伐諸鄢三、語法1.驚姜氏。
(使动用法,使姜氏惊)2.虢叔死焉;君何患焉?3.謂之京城大叔。
(双宾语,称他为京城大叔)4.今京[不]度。
5.姜氏何厭之有?(宾语前置,姜氏有什么满足?厌,满足。
)不如早爲之所。
(双宾语,不如早点安排他个地方。
之,指共叔段,作“为”的间接宾语。
所,处所,“为”的直接宾语)7.[無]生民心。
(使动+双宾语,不要使民生二心)8.夫人[將]啟之。
(为动用法,为共叔段开城门)9.公伐諸鄢10.公賜之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双宾语,把缘故告诉他,把心里后悔的事告诉了他)11.敢問何謂也?君何患焉?(宾语前置,这话怎么讲?)12.隧而[相]見。
13.[其]是之謂乎?(宾语前置,大概是说这种情况吧。
是,这个,作“谓”的宾语。
之,代词,複指“是”。
)齊桓公伐楚一、用字情況1.五侯九伯,女實征之(女,你,后写作“汝”。
)2.王祭不共(共,供给,后来写作“供”,古今字)二、詞義分析1.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侵入2.楚子使與師言曰;——派使者,名词活用作动词楚子使屈完如師——派遣,名词作动词3.寡人是征——谦辞,君王自称,意思是“寡德之人”。
4.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臣子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5.豈不穀是爲三、語法1.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2.[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判断句)== —3.賜我先君履。
(双宾语)4.爾貢包茅[不]入。
(同位语)5.寡人是徵;寡人是問。
(宾语前置句,我来索取它;我来责问他)6.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判断句)== []—7.[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宾语前置,不穀,不善,诸侯的谦称。
难道为了我?只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8.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宾语前置,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
)9.唯是(判断句)齊晉鞌之戰一、用字情況1.師陳于鞌。
(陈,摆开阵列)2.旦辟左右。
(辟,避开,后来写作“避开”)3.韓厥俛定其右。
(俛,同“俯”,低下身子)4.驂絓於木而止。
(絓,通“挂”,后来写作“掛”)5.無令輿師陷入君地。
(無,通“毋”,不要)二、詞義分析1.邴夏御齊侯,逢醜父爲右。
——给齐侯赶车;车右,又称驂乘2.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姑,姑且。
3.余病矣。
——等于现在说的重、病厉害了。
这里指受伤很重。
4.自始合。
——5.而矢貫余手及肘。
——6.余折以御,左輪朱殷。
——朱,红色;殷,红中带黑。
深红色,这里指被血染的。
7.苟有險。
——这里指难走的路。
8.左并轡,右援枹而鼓。
——拽过来9.射其左,越于車下。
——坠10.射其右,斃于車中。
——仆倒11.綦毋張喪車。
——12.故不能推車而及。
——被赶上13.寡君使群臣爲魯衛請。
——请求14.且懼奔辟而忝兩君。
——辱15.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
——动词活用作名词,指水16.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
——从现在追溯到以前17.赦之,以勸事君者。
——鼓励三、語法1.不介馬而馳之。
(使动用法,不给马披上甲,使劲赶马,指驱马进击)2.郤克傷〈於矢〉。
(被动句)[皆]肘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肘部制止)4.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
)趙威后問齊使一、用字情況1.使者不說。
(説,同悦,开心的意思)二、詞義分析1.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聘问,是指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威后問使者。
——询问2.歲亦無恙耶?——忧患,灾难3.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凭借。
何以,靠什么。
何以至今不業也?——因为4.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派遣臣奉使使威后。
——使命出使5.是其爲人也。
——指示代词,指钟离子,这里当这个人讲。
是助王養其民也。
——代词,这6.有衣者亦衣。
——衣服穿衣7.振困窮,補不足。
——救济三、語法1.[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使动用法,贱,指民众。
使民众先,使尊贵后。
难道把贱的搁在前头,把尊贵的搁在后头吗?)2.[何以]有民?(宾语前置,以何,凭借什么)—3.是其爲人也。
(判断句)4.[何以][至今][不]業也?(宾语前置,何以,因为什么。
不业,不使他成就功业。
业,用如动词)5.是(判断句)[不]朝也?(宾语前置,胡为,为什么,“胡”是疑问代词,当“什么”讲)7.[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意动用法,当齐国的王,把万民当作子女)8.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
(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
臣,用作动词,当称臣讲)被动句9.[何爲][至今][不]殺乎?(宾语前置,何为,因为什么)江乙對荊宣王一、詞義分析1.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果”和“诚”是同义词,都是真正的意思)2.群臣莫對。
(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人”)3.子以我爲不信。
(言语真实)4.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
这里指逃跑。
)5.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
(“地”和“方”不是一个词。
方五千里,五千里见方,即东至西五千里,南至北五千里)6.其實畏王之甲兵也。
(这件事的实情)7.而專屬之昭奚恤。
(委托)二、語法1.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判断句)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猶百獸之畏虎也。
(判断句)2.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宾语前置,何如,怎么样)3.天帝使我長百獸。
(长,首领,这里用作动词。
长百兽,做群兽的首领)===4.而[專]屬之昭奚恤。
(双宾语)5.羣臣莫對。
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
(判断句)7.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
(判断句)觸讋說趙太后一、用字情況1.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2.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官,沒死以聞。
(没死,就是昧死,昧通冒)3.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反,回来,后来写作“返”)4.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奉,通“俸”,指俸禄)二、詞義分析1.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抵押2.左師觸讋願見太后。
——3.太后盛氣而揖之。
——生气的样子4.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实在确实,“曾”字放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5.日食飲得無衰乎?——类似现代汉语的“该不会”6.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很7.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不贤,不才8.而臣衰,竊愛憐之。
——爱。
古汉语中,“憐”和“爱”在亲爱这一意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义上是同义词9.太后笑曰:“婦人異甚。
”——特别厉害10.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
——胜,超过11.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而爲之泣。
——脚后跟12.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13.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爲趙。
——赵氏赵国14.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不仅,不但15.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贵重的宝物,指金玉珍宝钟鼎。
三、語法1.[沒死][以(之)]聞。
(闻,使闻)2.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
========= —〈〉3.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繼,继承人)4.微獨趙,諸侯(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5.[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判断句)6.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双宾语)7.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
(状语后置)《论语》陽貨一、用字情況1.歸孔子豚。
(歸,通“馈”赠送)2.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涂。
(诸,之于)3.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知,有智慧,聪明,后来写作“智”)4.鄉原,德之賊也。
(原,通“愿”,忠厚。
乡原,等于说好好先生)二、詞義分析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使···拜见;拜见•見,《說文》:“見,視也。
”•①本義:看見。
•②謁見,拜見。
(古讀xiàn)a.不及物動詞(現代漢語讀jiàn)例:冉有、季路見於孔子。
b.使動用法(現代漢語一般不用,讀xiàn)例:陽貨欲見孔子;見其二子焉。
•③顯現,出現。
現代漢語寫作“現”(讀xiàn)2.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伺,窥探。
亡,不在三、語法1.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疑问句)2.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宾语前置)微子一、用字情況1.以杖荷蓧。
(荷,扛)2.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除草)二、詞義分析1.鳳兮!鳳兮!何德之衰?——这样2.見其二子焉。
——使见三、語法1.長沮桀溺[耦]而耕。
(判断句)誰以]易之?(宾语前置)3.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宾语前置)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判断句)子張一、用字情況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蚀,后来写作“蚀”)二、詞義分析1.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记住三、語法1.[於人]何所不容?於人所不容者爲何?/於人所不容者何也?2.而[亦]何常師之有?(宾语前置)《禮記》:一、用字情況1.選賢與能。
(通“举”)2.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矜:通“鳏”,老而无妻。
寡,寡妇)3.以賢勇知。
(后来写作“智”)4.在執者去。
(势力,权力,后来写作“势”)二、詞義分析1.昔者仲尼與於蜡賓。
——参加。
蜡,古代国君年终祭祀叫蜡。
賓,指陪祭者。
2.事畢,出游於觀之上。
——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3.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赶上4.男有分,女有歸。
——分,职分,职务。
归,出嫁,这里指夫家。
5.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谋,指奸诈之心。
盜竊亂賊,盗窃造反害人的事。
6.大人世及以爲禮。
——父子相传叫“世”,兄弟相传叫“及”7.城郭溝池以爲固。
——城墙护城河8.禮義以爲紀。
——纲纪,准则。
9.以立田里。
——指有关田里的制度10.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用,由。
兵,指战乱11.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