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毕业论文答辩稿

合集下载

工科毕业答辩发言稿范文

工科毕业答辩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工科学生,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进行我的毕业答辩。

在此,我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陪伴与支持。

接下来,我将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汇报,并恳请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一、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1. 学术研究在大学期间,我主要学习了XXX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我对本专业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积极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发表了XXX篇论文,其中XXX篇为SCI/EI检索。

2. 实践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XXX竞赛、XXX项目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社会实践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XXX志愿者服务、XXX社区实践等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我深入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我的毕业论文题目为《XXX》,主要研究了XXX问题。

在论文中,我采用了XXX方法,通过对XXX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XXX2. XXX3. XXX这些结论对于XXX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毕业后,我计划从事XXX行业的工作,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同学们的陪伴和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发生挠曲变形时,由于冗余约束作用会在冗余约束 处产生约束反力,从而引起梁段上的附加内力,将这种附加内力称作为 结构次内力。次内力对结构内力影响较大,针对次内力作用下的箱梁剪 力滞效应分析很重要。
超静定结构纵向任意截面处次内力弯矩表示为:
e
(a)
M
0 0
M
0 f
M
0 0
(b)
(c)
M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程序中的SHELL63单元建立空间板 壳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计算。
二、研究方法
2.2 偏心轴向力作用下箱梁的剪力滞效应 将偏心轴向力作用分解为纯轴力和集中弯矩,主要分析内
容为集中弯矩作用下箱梁的剪力滞效应。
以单箱双室箱梁为研究对象,取一个理论上相对合理的剪力滞翘曲 位移函数,然后利用经典的最小势能原理,采用变分法推导出集中弯矩作 用下单箱双室箱梁计算其截面剪力滞效应的通用控制微分方程,结合典型 边界条件得到解析解。
' 0
M
' 0
M
' f
(d)
M0M0 M f
二、研究方法
直线配束连续箱梁的预应力剪力滞效应分析
e
L
L
(a)直线配束的两跨连续梁
Ny e 2L
Ny e
(c)集中弯矩作用的单跨简支梁
Ny e
Ny e
Ny e (b)初等梁理论弯矩图
3Ny e L
2L
(d)集中力作用的单跨简支梁
单箱单室箱梁预应力初 弯矩引起的附加弯矩为 :
k 2 n1 M EI l
通解为 :
1 =
n1 M EI
C1 sinh kx C2
cosh kx
1 lk 2

实验答辩

实验答辩

四、实验装置的改进
原有实验装置
1、调节螺丝 2、升降螺丝 3、玻璃器皿 4、吊环 5、力敏传感器 6、支架 7、固定螺丝 8、航空插头 9、底座 10、数字电压表 11、调零旋钮
12
五、改 进 效 果
我们按照上述想法改进了实验仪器,并利 用改进后的仪器做了相应的实验。 实验数据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外部环境 下,使用新旧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由结 果可以明显看出,新环的测量精度较旧环 的要高六个百分点。 通过分析,我们对这个实验的改进可以 较明显的减小测量误差的产生,提高实验 的测量精度 。
字信号显示,利于计算机实时测量。
二、探究意义
目的
论文目的在于提出创新思维,让大家明白创
新的重要性,同学们在做实验时也会感受到我们
的创新带来的方便。这也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
供了好的示范,不只是学习书面知识还要有自己
的东西,增进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现状
现状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是大学物理演 示实验中的重要一员,普通的实验装置都是用焦 利称或扭秤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由于它们不能满足实验所要求的精确性。我们 物理演示实验室用的是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通过 拉脱法来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一、研 究 背 景
二、探 究 意 义
三、实 验 现 状
四、实 验 的 改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表征液体性质 的一个重要参数。测量液体的表面张 力系数有多种方法,拉脱法是测量液 体表面张力系数常用的方法之一。该 方法的特点是,用秤量仪器直接测量 液体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直观,概 念清楚。
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对
测量力的仪器要求较高,由于用拉脱
法测量液体表面的张力约在1×10-3~ 1×10-2 N之间,因此需要有一种量程

量子力学答辩报告模板

量子力学答辩报告模板

02 量子密钥分发
03 量子态传输
04.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实验设计分享
实验设计问题
实验设计问题解决
解决实验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量子态制备问题
如何有效地制备和操控特定的 量子态
测量误差问题
如何减小实验中的测量误差, 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环境干扰问题
如何降低实验中外界环境对量 子系统的干扰
数据分析问题
数据分析问题解决
量子隧道效应
• 粒子在势垒下能量 小于势垒高度时, 仍有一定概率穿越 势垒出现在势垒另 一侧。
量子力学基本定义
量子力学的基本定义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粒子行为 的物理学分支
量子态
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包 括波函数、叠加态和纠缠 态等特性
量子力学方程
描述量子系统演化的数学 方程,如薛定谔方程和波 动方程
量子测量
多角度比较分析
对不同文献的观点和实验结果 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共性和 差异,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案
请教导师和同行
在遇到难题时,向导师和同行 请教,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解决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 问题
导师指导经验
导师的指导经验
导师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帮助解决了许多问题。
理论分析的方法论
测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 通过投影算符和测量规则 计算测量结果的概率
量子力学基础理论
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
该部分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为后续的研究成果展 示做铺垫。
01
波粒二象性
描述了物质同时具有粒子和波动 性质的基本原理
02
不确定性原理
阐述了无法同时准确测量粒子位 置和动量的原理
03
量子叠加原理

理学开题答辩报告模板

理学开题答辩报告模板

01.理学研究的新动态
理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解读
"科学的脉动"
理学领域近期动态
了解理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把握前沿趋势。
新材料研究突破
研究提高材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量子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的发展
改变计算方式的革命性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应用
推动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的融合
热点问题与趋势分析
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
理学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介绍
前沿文献的启发
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的学习激发了研究兴趣
个人经历与学术研究的交融
介绍个人经历如何激发研究兴趣,并将其与学术研究结合。
主题的理学重要性
为何理学研究如此重要?
理学研究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探索自然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科技进步的推动
理学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理 论支持
解决社会问题
理学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与趋势
研究对社会影响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问题的具体定义与分析框架
研究问题的定义
• 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范围和问题
明确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方法。
分析框架的构建
• 建立合适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用于对研究问题进 行深入分析
研究方法创新与优势
研究方法的创新与优势
理学开题答辩
报告
研究进展与趋势解析
日期:20XX.XX 汇报人:XXX
Agenda
01
理学研究的新动态
理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解读
02
我的研究议题与方法
研究议题选择与方法解析
04
03
05 可能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研究兴趣与主题重要性 研究过程的挑战与策略

答辩材料的范文

答辩材料的范文

答辩材料的范文答辩材料。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展示我的答辩材料。

在过去的三年研究生学习中,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接下来,我将就我的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首先,我将介绍我的研究成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选择了XXX作为我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主要围绕XXX展开,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具体来说,我在XXX方面取得了XXX的成果,并在XXX方面取得了XXX的成果。

这些成果在XXX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得到了导师和同行的认可。

其次,我将介绍我的研究创新点。

在本研究中,我主要的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我提出了XXX的新理论,填补了XXX的空白;第二,我设计了XXX的新方法,解决了XXX的难题;第三,我发现了XXX的新规律,拓展了XXX的研究领域。

这些创新点在XXX领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我将介绍我的未来研究方向。

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我将继续深入探讨XXX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水平。

具体来说,我将从XXX方面入手,探索XXX的新规律,发现XXX的新现象,解决XXX的新问题。

我相信,在导师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XXX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我在研究生阶段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点,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

我相信,在导师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为学术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聆听!以上就是我的答辩材料,谢谢!。

科研答辩发言稿模板

科研答辩发言稿模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研究成果,并接受大家的评审和指导。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感谢我的实验室团队,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们。

以下是我本次科研答辩的发言稿,请各位指正。

---科研答辩发言稿模板一、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XXX,来自XXX实验室,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的毕业论文题目为《XXX的研究》。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在导师XXX的悉心指导下,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此,我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XX领域(研究课题领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XXX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XXX(列举具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XXX(列举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XXX(简要说明研究内容)。

2. 研究意义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对XXX的研究,可以丰富XXX领域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本研究提出的XXX方法/方案可以应用于XXX领域,提高XXX(列举具体应用),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1.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XXX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2)实验研究法:设计XXX实验,验证研究假设。

(3)统计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 研究过程(1)文献综述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XXX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向。

(2)实验设计阶段:根据研究目的,设计XXX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

(3)实验实施阶段: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阶段: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XXX(列举主要结论之一)。

理科类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doc

理科类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doc

理科类毕业论文辩论自述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我的题目是《夏季产品残单偏高原因分析》。

总体思路是这样的:我车间每逢夏季,真空系统会出现波动,直接反响在产品上,就是残单指标升高,有时甚至超标,产出不合格品。

聚苯乙产品的残单超标,危害很大,假设产品在后续加工成食品级产品后,使用时到达一定温度,会释放出相应的残留单体——苯乙蒸汽。

它是一种毒性气体,能麻痹人的神经,对人体造成危害。

所以,对我们厂家来说,严格控制残单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是论文形成的初衷。

这篇论文是以生产实践为主要依据的,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咨询了有关技术人员。

我们发现在生产中的每年夏季5~9月份是残单指标偏高的时间段,这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生产隐患。

经过考察我们分析,在夏季残单升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真空度。

假设真空达不到-101KPA(表压),那么苯乙单体、乙苯等挥发份不容易脱出,不能将残留在聚合物中直至造粒、成品。

其次,循环冷凝器冷却效果:在这里,包括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冷凝器的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温度。

由于在夏季,气温高,冷凝器的循环水温度随之升高,冷却效果不好,因而也造成残单升高。

而水流量假设小,那么冷量少,冷却效果不好,但流量不可控,所以我们主要考虑其他方面影响。

第三、负荷的影响。

负荷高,生产速度快,脱挥最大,脱挥不彻底。

由于生产负荷要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而定,因此我们在夏季生产时,尽量在保证生产指标的情况下降低生产负荷。

第四,系统中杂质含量、脱挥预热器温度、循环冷凝器冲洗喷淋量及三个反响釜最终转化率等等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各系统所造成挥发物脱出不彻底也是影响残单高的原因。

另外,原料中苯乙含水量大,或设备原因冷凝器漏水也可能影响到真空度,这也是残单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在夏季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以保证残单在正常范围内。

第一、要严格控制好真空系统的真空度。

假设原料苯乙含水过多,注意及时排水,并向苯乙车间反响情况,协调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矩形截面方框应力的实验测试研究
班级:工程力学10-2 答辩人:张丽润学号:2010303755 指导老师:刘丹丹教授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在工业和生活中,很多机械和构件都可以简化为
封闭的矩形方框,例如压力机机身、轧钢机的机架、门框、钉在墙上的相框、链条等。

这类物体都是方框型的,受力方式也有很多种。

为了研究该类物体的力学性能,就需要我们建立力学模型进行分析。

意义:研究本课题可以通过静力分析得出各位置的内力
和变形情况,找出该类构件的危险处,在工业生活中可以很好地降低安全风险、对统筹安全和节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背景、意义、写作方向 ? 第二部分:理论分析矩形截面方框在受上下对称的拉
力时弯矩、应力分布情况
第三部分: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对模型进行静力分析第四部分:实测矩形截面方框应力第五部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得出的数据,得出结论第六部分:参考文献及谢辞
本论文研究时所用的试件如下如所示
试件尺寸图:
理论分析
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将试件简化成下图所示的模型
本试件在受上下对称的拉力时,截面上的正应力只受弯矩和轴力影响,切应力只受剪力影响。

而在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中,不同位置的应变与其到中性层的距离成一定的正比关系,可以得出在同一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点所处的位置在离这一位置对应的中性轴上点的最远的地方,此位置处的弯矩也是该截面上的最大值。

利用力法解出这种模型在受力时的弯矩如图所示
求出在距离受力点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大小如下表
位置应力
0mm
25mm
35mm
45mm
55mm
65mm
理论分析应力大小(单位 MPa)
10.3
6.49
4.96
3.43
1.91
0.38
Ansys仿真模拟
材料的弹性模量E=75GPa, μ=0.33,单元类型设置成8node183 单元长度设置为1 节点位移云图
总应力力云图
利用仿真模拟输出的不同位置处的应力
位置应力
0mm
25mm
35mm
45mm
55mm
65mm
仿真模拟(单位 MPa)
9.71
6.25
4.89
3.40
1.89
0.25
实验应力测试
应变荷载 N 200N 400N 600N 800N 1000N 1200N 1400N 应变平均变化值测试应变片4应变值 86 171 255 342 427 516 602
应变值变化
应变片5应变值 62
应变值变化
应变片6应变值 41
应变值变化
应变片7应变值 22
应变值变化
应变片8应变值 3
应变值变化
85 84 87 85 89 86
124 189 252 313 379 443 62 65 63 61 66 64
85 129 174 216 260 303 44 44 45 42 44 43
49 74 100 124 151 174 27 25 26 24 27 23
7 9 11 14 16 19
4 2 2 3 4 3
86
63.5
43.3
23.7
3
6.45 MPa
4.69 MPa
3.25 MPa
1.78 MPa
0.23 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