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一些事
介绍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文

介绍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文哎,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两个古老的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这俩文化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明星,但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别着急,我来带你们一探究竟。
先从红山文化说起。
红山文化呢,主要出现在现在的内蒙古和东北一带,时间大概是公元前5000年左右。
说起红山文化,你们能不能脑补一下这样一幅画面:远古的大草原上,有一群人穿着皮衣,手里拿着石器,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人可是了不起,他们不仅会制作各种精美的玉器,还会用简单的工具来雕刻复杂的图案。
他们最出名的就是那些神秘的玉器,尤其是玉龙和玉猪龙,真是有种“远古版”的奢华感。
记得上次我去内蒙古旅游时,导游跟我说:“红山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像你们在超市里看到的那块特价的巧克力一样,引人注目!”哈哈,听着还真有意思。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浙江省,它的历史比红山文化稍微晚一点,大约是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
良渚文化的人可不得了,他们住的是大型的石器建筑,还会制作复杂的陶器和玉器。
良渚文化特别有趣的一个地方就是他们的玉器,尤其是那些雕刻精美的玉璧和玉琮,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参观良渚遗址,一个朋友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这些古代玉器的雕刻工艺,不亚于我们现在的高档珠宝呢!”另一个朋友马上回应:“是啊,要不然我们现在的珠宝设计师都要向这些古人学习了!”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下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共同点。
虽然这两个文化分布的地区和时间不一样,但它们都很重视玉器的制作和使用。
而且,它们都有非常高级的工艺水平,这点真的是让人佩服不已。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工匠们用的工具简陋到什么程度,但他们的作品却精美得让人咋舌。
总体来看,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它们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两颗闪亮的星星,让我们今天的人们感受到那段遥远的历史。
我们现在看到的玉器、陶器,都是这些古老文化的遗产,它们让我们对过去的世界多了一份神秘的好奇和敬畏。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3)

第一章1、红山文化雕塑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雕塑,是中国原始雕塑,大体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
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的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
1982年,在辽宁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首先发现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1983年,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发现一件与真人等大的泥塑女神头像,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嘴唇掀动,颇具神秘色彩。
附近还有更大的女性塑像残块出土。
研究者一致认为它们是丰收女神或地母神的形象。
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划的最为栩栩如生。
这条玉龙墨绿色完整无缺,呈C字形。
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音列)。
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
2、良渚文化玉琮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玉琮出土于该区域。
浙江余杭反山出土了一件大玉琮,宽博厚重为目前所知良渚玉器之首,有“琮王”之称。
上面刻画的神徽图案,可能是多个氏族图腾符号组合、演变而成。
良渚文化玉器多用减低平雕加阴刻线的手法作器表装饰,工艺水平更高,其上的兽面纹饰与后来商代青铜器表面的饕餮纹可能有渊源。
3、龙山文化黑陶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着称。
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盘口花柄圈足杯,轮廓曲折多变,造型稳健俊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黑陶与彩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器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第二章1、三星堆铜塑(13)广汉市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
盘点中国古史上的九种古文化,神秘悠久,中华文化的起源

盘点中国古史上的九种古⽂化,神秘悠久,中华⽂化的起源⽂/冯⽞⼀⼀、仰韶⽂化新⽯器时代的⽂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因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得名,以渭、洛、汾等黄河⽀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
⽬前已发现1000多处遗址,⽐较著名的是西南半坡⽒族遗址。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1、⽣产⼯具以磨制⽯器为主,存在少量打制⽯器;2、⾻器精致;3、主要⽇⽤器为陶器;4、房屋以半地⽳式为主;5、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
仰韶⽂化早期和中期处于母系⽒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系⽒族公社时期。
⼆、半坡遗址半坡遗址是母系⽒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化遗址。
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南城东郊浐河东岸的⼀个⼆级台地上。
现存⾯积约5万平⽅⽶。
在遗址上分布着⽒族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和⼤壕沟等遗迹,在遗址上出⼟了⼤量陶器、⽯器、⾻器等⽣产⼯具和⽣活⼯具。
彩陶数量不多,多为红底⿊彩,陶器上最基本的纹样是鱼纹和变体鱼纹。
在⼀些钵、盆上还发现有各种刻画符号。
种植的作物有粟、蔬菜等。
半坡遗址是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三、河姆渡⽂化河姆渡⽂化是我国江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器⽂化,因为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宁波——绍兴平原⼀带,距今约6000年——7000年。
⽣产⼯具以⾻器为主,⽊作技术⼗分突出,⽯器简单粗糙、数量少⽽且原始。
陶器主要有夹碳⿊陶、夹砂红陶。
农业较发达,在遗址上发现了⼤量⽔稻遗存。
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采集经济仍占⼀定⽐例。
住宅盛⾏“⼲栏”式房屋建筑。
河姆渡⽂化是我国南⽅新⽯器⽂化的突出代表。
四、红⼭⽂化红⼭⽂化是我国北⽅新⽯器时代⽂化之⼀,因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峰市红⼭后遗址⽽得名,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
经济⽣活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饲养⽜⽺猪等家畜。
居民已有稳定的定居⽣活,房屋为长⽅形半地⽳式,⽣活⼯具以磨制⽯器为主,有掘⼟、收割和加⼯⾕物的⼯具。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死亡诗社•精灵夜路•19位粉丝•1楼1.目前以赤峰市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赤峰市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敖汉旗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旗县,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均在敖汉旗境内。
2.赤峰市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小河西文化是赤峰市目前已正式命名的历史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也是辽西地区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10000年,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木头营子乡小河西遗址而得名。
3.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
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4.赵宝沟文化:赵宝沟文化是略晚于兴隆洼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距今约6800年。
赵宝沟遗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发现房址和灰坑140余处,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古器、蚌器。
尊型陶器上有鹿、鸟、猪、鱼等图形,被学术界誉为“第一神图”、“最早的透视画”、“中国画坛之祖”。
该遗址2 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富河文化:富河文化首次发现于乌尔吉沐沦河河畔的巴林左旗浩尔吐乡富河沟门村,距今约5300年。
分布范围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和通辽境内,文化类型有别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近似于赵宝沟文化。
富河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其中一件骨器被学术界誉为“中华第一卜骨”。
马未都说收藏之玉器篇(一)

马未都说收藏之⽟器篇(⼀)他⼭之⽯可以攻⽟——新⽯器时代⽟器⼀⽚冰⼼在⽟壶中国⼈对⽟的认识,⼀般都从⽂学开始。
⽐如形容⼥孩长得漂亮,常说'亭亭⽟⽴';形容男⼈长得帅,有个现成的成语叫'⽟树临风'。
'⽟树临风'⼀词,来⾃杜甫的《饮中⼋仙歌》。
杜甫当时作了⼀⾸诗,对他周圈很多能喝酒的朋友,包括李⽩、张旭、贺知章等⼈,做了⼀番描述,其中有这样的句⼦:'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眼望青天,皎如⽟树临风前。
'他描述的崔宗之潇洒⾼傲。
⽟树临风后来就成为成语,⼀般形容男⼦漂亮就⽤这个词。
形容情感的时候,我们经常⽤⼀些什么样的词呢?⽐如'宁为⽟碎,不为⽡全'。
⽐喻为了保持⽓节,要做出牺牲。
为什么要说'宁为⽟碎'呢?因为⽟有很多物理上的优点,它坚实、致密、温润、细腻,这些优点被⼈类逐渐捕捉到,并充分发挥想象,赋予其⽂学含义,⽤来形容⼈的性格。
还有⼀⾸唐诗,我们都很清楚:'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在⽟壶。
'这⾸诗我⾃⼰就很喜欢,是唐代诗⼈王昌龄⾮常著名的⼀⾸诗《芙蓉楼送⾟渐》。
当时王昌龄送别他的朋友,写下这⾸诗。
⼀⽚冰⼼在⽟壶,表现了诗⼈内⼼的⾼洁,表达了他⼼中像⽟⼀样的情感。
如果他说'⼀⽚冰⼼在茶壶',听着就不是那么回事⼉。
中华民族对⽟的这些情感是逐渐积累的,并不是与⽣俱来的。
我们还有⼀句常说的话。
双⽅引发了⽭盾,⼀旦化解以后,就会说'化⼲⼽为⽟帛'。
这句话怎么来的呢?⽟、帛,过去都是国家之间作为礼物赠送的国礼,送给你丝绸,送给你美⽟。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在⽣活当中,我们经常⽤⽟作为敬语,⽐如'⽟成此事',就是说请对⽅帮忙促成这件事情。
还有'⽟体⽋安',就是说对⽅⾝体不舒服。
再有过去书信往来,经常说'敬候⽟⾳',就是等你给我回信。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

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同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区域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
牛河梁遗址北望老哈河,与赤峰的西辽河流域相接,东临大凌河,俯视朝阳、阜新两地,东北通过努鲁尔虎山山谷达教来河、孟克河流域,西部和南部有大凌河通达渤海,并沿着燕山山脉直下华北平原。牛河梁初次发掘的领队、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认为,鉴于以上的地理形势,牛河梁遗址正好处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四通八达的中心部位,表现出对周围聚落的强大驾驭态势。
惟玉为葬
然而无论如何,红山文化在与之同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占据了最高的发展水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引发了学者们对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炎黄时代古史研究的热潮。从这一点上来看,以牛河梁为中心的红山文化的意义在于,古史学者们终于摆脱了片面的神话意识的影响,进入到了一个将考古实物材料引进到古史研究中的一个实证阶段。
1970年代以来,一批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如胡头沟墓地、小河沿遗址、大南沟墓地、三官甸子墓地逐渐被发现并予以披露,诸如C形玉龙等一些精美的玉器的出土使人们坚信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的重要性。当考古学者于1979年对辽宁喀左县东山嘴予以正式发掘,认定其为一处宗教祭祀遗址,而且还发现了女性人体雕像的时候,红山文化终于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轰动。
所谓文明起源诸要素的理论诞生于西方。英国考古学家V.G.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开始的标志。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首先明确提出了文明起源诸要素的理论,他认为,无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了下列三项中的任何两项,就应被纳入到文明的范畴:一、有高墙围绕的城市;二、文字;三、复杂的礼仪中心。我国考古界泰斗夏鼐先生在分析商代文明时也遵循了上述的理论,认为殷墟文化已经具有了城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所以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
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牛河 梁 遗 址 正 式 发 掘 后 的 1987 年,苏 先 生 亲 临 考古工地并再次观摩女神头像。两年后提出中华民 族“共祖”说:“‘女神’是 由 五 千 五 百 年 前 的 ‘红 山 人’ 模拟真人 塑 造 的 神 像 (或 女 祖 像 ),而 不 是 由 后 人 想 象创造的‘神’,‘她’是 红 山 人 的 女 祖,也 就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共 祖 ’。”④
它们之间的广阔地带没有发现过和它们属于同一时
“三种文 明 起 源 形 式 的 典 型 地 点 大 都 在 中 原 和 期的古遗 址 和 墓 群,却 连 续 发 现 过 相 当 殷 周 之 际 的
北方,大都 与 中 原 和 北 方 古 文 化 的 结 合 有 关。 所 涉 青铜器群 窖 藏 达 六 处 之 多。 我 们 有 理 由 推 测,这 里
这里是升起最早也 是 最 光 亮 的 地 带,所 以,它 也 是 中 似古人传说的‘郊’‘燎’‘禘’等 祭 祀 活 动? 这 是 值 得
国 文 化 总 根 系 中 一 个 最 重 要 的 直 根 系 。”①
深 入 研 究 的 。”③
对于红山文化及有关遗存为什么是中华古文化 的 直 根 系 ,苏 先 生 有 进 一 步 的 解 析 :
郭 大 顺 :为 什 么 说 红 山 文 化 是 中 华 古 文 化 的 “直 根 系 ”?
123
散面。它们 终 于 在 河 北 省 的 西 北 部 相 遇,然 后 在 辽 思想指导下进行牛 河 梁 遗 址 的 发 掘、研 究、保 护 以 至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学习资料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死亡诗社•精灵夜路•19位粉丝•1楼1.目前以赤峰市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赤峰市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敖汉旗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旗县,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均在敖汉旗境内。
2.赤峰市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小河西文化是赤峰市目前已正式命名的历史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也是辽西地区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10000年,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木头营子乡小河西遗址而得名。
3.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
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4.赵宝沟文化:赵宝沟文化是略晚于兴隆洼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距今约6800年。
赵宝沟遗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发现房址和灰坑140余处,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古器、蚌器。
尊型陶器上有鹿、鸟、猪、鱼等图形,被学术界誉为“第一神图”、“最早的透视画”、“中国画坛之祖”。
该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富河文化:富河文化首次发现于乌尔吉沐沦河河畔的巴林左旗浩尔吐乡富河沟门村,距今约5300年。
分布范围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和通辽境内,文化类型有别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近似于赵宝沟文化。
富河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其中一件骨器被学术界誉为“中华第一卜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山文化
与
良渚文化玉器的一些事
院系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
班级宝石0942
姓名李和江
学号 0901451218 2012年5月30日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一些事
一、简介:
1、红山文化:1908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首次发现红山文化遗址。
于1935年该文化初次发掘被关注。
该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河北的北部及渤海沿岸。
据目前信息已知,该文化北越过西拉木伦河向内蒙内部深入,东越过医巫闾山进入辽河西岸,南伸至燕山以南的张家口地区。
红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主要文化遗存距今约5500年。
2、良渚文化:193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良渚镇发现,1959年命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北至江苏常州一带。
该文化年代距今约5399年至4200年。
二、玉器的对比:
1、材料:红山文化的玉材料主要是辽宁岫岩的岫玉,良渚文化的玉材料主要是软玉(可能采至于太湖附近的宜溧山、天目山和宁镇山一带,笔者认为可能有些是从新疆和田运输过来的)。
2、种类:(1)红山文化的生产工具类:斧、刀;装饰类:壁、双联壁、环、方缘圆孔佩、箍、镯、勾云型佩、龟壳饰、玉鳖、玉鱼、双龙首璜、兽面佩、马蹄形箍、猪首形佩,丫形佩、双猪首三孔器、蝉形佩、长齿兽面形佩等;礼器有玉龙、玉猪龙。
相对于兴隆洼文化来说增加了礼器等方面,手工艺和农业出现分工。
(2)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有斧、铲、凿、杵、纺轮等;装饰上有珠、管、璜镯、带钩、锥形饰、鸟形佩、鱼形饰、蛙形饰、鳖形饰、蝉形饰、兽面纹环(蚩尤环)、人形佩、串饰等;礼器有钺、壁、琮、冠饰、项饰等。
3、器物造型:(1)红山文化以几何型与动物型为主题,几何型分为圆曲型和直方型,动物型如上所述。
(2)良渚文化的几何型分为圆曲型、直方型、圆方符合型。
人物动物型器物如上所述。
4、工艺方面:(1)红山文化分为片雕、镂雕、圆雕三种。
镂雕主要指勾云型佩中间的镂空部分。
圆雕如马蹄形箍、玉猪龙等。
器表琢磨光洁、工艺规整。
勾云型佩的制作特点是随器型磨出沟槽,沟槽较宽,槽底是凹弧形属红山文化独有的。
在刻线工艺上分阴刻和阳刻线。
阳刻线如鸮型佩的翅膀羽纹。
阴刻线又分两种:一种是宽阴线,线型宽短粗狂有力,见于鳖形佩;一种是窄阴刻线,线行均细圆圆曲,见于玉猪龙的唇纹。
玉猪龙的眼睛为细阴刻线琢成,线纹匀细,造型规正。
(2)关于良渚文化的剖玉方法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镟切法”(即用砣具经过圆周运动切开),另一种认为是“线切法”(即用植物或动物质纤维如牛筋等,经过双手反复拉动切玉)。
我个人认为两种方法都同时用得有。
良渚文化的纹饰刻线多为细阴刻线,其特点为公正,匀细、致密、样式统一。
其钻孔方法上,装饰品主要用锥钻法,分为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方法,孔径较小。
对于较大的礼器如壁、琮则用管钻法,其孔的特点是孔壁平直光滑,孔壁中间一般留有钻孔“台痕”,有时有搓开的情况,孔的圆心不在
一个直线上。
三、叙述;
1、红山文化在兴隆洼文化及查海玉器开创的生产工具类和装饰品类的基础上发展了礼仪器,至此新时期时代的三大类玉器已告完备。
也表明手工业在兴起,不再是单纯的农业发展。
红山文化中出现一件比较有名的玉器,是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采集的玉龙,堪称“中华第一龙”。
生产工具及其他类玉器的发展说明该时期的农耕已具初步水平,在祭祀方面也有所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勾云型佩,有一个或者几个勾状云纹结合而成,可以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把部分注意力转向天体观察方面。
勾云型佩大致分为三种,①是单一的勾形与柄形相组合。
造型特点为直柄状,工艺特点是尽在勾状体上磨出沟槽,“柄形”不磨沟槽。
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勾形相组合,造型特点为随形,工艺特点是全身磨出勾槽。
③是由数个勾形并联组合,左右勾形数量多为对称,器行中部有弯曲形镂空,与勾云形整体结构相谐。
该时期还出现了陪葬玉器,说明当时已经开始注意葬俗。
2、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品类齐备,数量很大,某些礼器体积也很大如玉壁有直径达30厘米的,玉琮有高达50厘米的。
玉器制作更加精美,雕刻技法纯熟。
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具首创意义,如玉带钩、蛙形佩、琮、冠饰、成套的仪仗用钺等。
首创纹饰有兽面纹、神徽、束丝纹、鸟纹、蚩尤纹、立人纹等。
这些首创成为了良渚文化的特色,也为以后的玉器发展开了先河打了基础。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