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院感应知应会总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做好三级综合医院等级预评审工作,3月9日,感染控制科在外科楼会议大厅组织了全院医院感染监控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有77个医疗科室115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王鲜平主任做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对下一步三甲评审工作中医院感染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后进行了笔答考试。
通过培训,普及了医院感染知识,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卫生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在组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执行院内感染管理文件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做好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如有院内感染病例错报漏报者每发现一项扣1分;对监测不及时、配合不好,影响每月工作进度的扣1-3分。
◆医疗垃圾未分类收集、包装不符合要求、未与生活垃圾分开、记录与签字不齐全、保存不完整的,有一项缺陷扣1分。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未按程序要求执行的,发现漏报一例扣5分;报告时限、程序有缺陷的每项扣2分。
◆对入院前已确诊为传染病,收到非传染科病房,没有实行隔离,每人次扣5分;造成院内感染的将根据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因外伤或内科急性病住院,后又查出具有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给予单间隔离并做好防护。
◆科室对工作人员及新上岗人员,应有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一年不少于四次。
◆随机抽查医务人员3人对院感知识和知晓程度,1人不合格扣2分。
◆以上考核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及格,由保健科院内感染主管人员通过每月情况汇总考核,上报院财务科核算。
控制医院感染措施1、建立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的三级网络系统、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各科的监测员,明确各级监控监测系统的职责。
2015年院感工作总结12.14

2015年院感科在医院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中院感要求为行动指南,以《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为控制目标,结合医院年初总体工作计划,为切实维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协同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与药剂科、检验科等部门共同协作,全面完成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目标,现将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控制情况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2015年1-11月,全院各科室出院人,其中医院感染人数人,医院感染率 %;符合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率控制标准。
医院感染例次数人,医院感染例次率 %;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2015年9月15日全院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应调查住院患者人,实际调查人,实查率 %。
其中,男性患者人,女性患者人。
最小岁,最大岁。
医院感染病人人;医院感染现患率%。
医院感染例次3例;医院感染例次率%。
与平时监测数据基本一致。
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医院感染漏报人,漏报率 %,符合相关指标要求;4、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自2015年7月开始,院感科开始持续进行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观察2032分钟,1629个时机,依从率 %。
其中医生个时机,依从率 %;护士个时机,依从率 %,均未达到手卫生依从性相关标准。
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15年1-10月全院出院人数为人,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
6、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全院1-10月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个,送检率达53.61%,超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0%的指标要求。
7、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2015年1-10月手术科室监测全院I类切口手术370例,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0.4%,在控制范围之内。
8、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2015年1-10月手术科室完成全院I类切口手术370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例,预防使用率达 %,超过30%的控制标准。
院感知识应知应会

院感知识应知应会(一)保洁人员应知应会1、上班时怎样做好个人防护?答:(1)上班穿工作服,清扫地面需戴口罩、帽子。
(2)接触具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
(3)处理针头、刀片等锐器时,防止锐器刺伤。
(4)手套污染后不得触碰其他清洁环境及物品(如电梯),脱手套后要洗手。
2、日常工作中在什么时候要洗手?答:(1)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之后。
(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4)处置医疗废物或生活垃圾后,脱手套之后。
(5)接触清洁物品、配餐前。
(6)下班前。
3、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进行处理?答:(1)锐器刺伤: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①在伤口旁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
②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
③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需要时进行包扎。
(2)皮肤黏膜污染:①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刷黏膜。
(3)报告本科室主任或护士长。
4、医院废物的管理要求?答:(1)医院废物分为生活废物和医疗废物。
(2)生活废物用玄色袋盛装;医疗废物用有标示的黄色公用袋盛装。
(3)隔离病房的生活废物属于医疗废物,用黄色专用袋包装。
(4)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5、病区清洁与消毒的准绳(你平常是怎么搞卫生的?)答:(1)医院各环境的清洁均接纳湿式清洁。
(2)各项清洁工作由洁到污、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由上而下进行。
(3)必须做到一桌一巾、一床一巾,擦拭前的抹布与擦拭后的抹布应分开放置;一房间一拖把一清洗,更换病房时应清洗拖把,洗拖把的水应及时更换。
(4)隔离病房:清洁消毒安排在末了进行,抹布、拖把及等物品公用。
(5)不同区域的拖把、抹布严格区分,标记明确,不得混放混用。
(6)完成清洁工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6、抹布、拖把的终末处理答:(1)第一步:用清洁剂清洗干净;(2)第二步: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3)第三步:用清水冲洗;(4)第四步:晾干备用。
院感知识应知应会

院感知识应知应会(一)保洁人员应知应会1、上班时怎样做好个人防护?答:(1)上班穿工作服,清扫地面需戴口罩、帽子。
(2)接触具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
(3)处理针头、刀片等锐器时,防止锐器刺伤。
(4)手套污染后不得触碰其他清洁环境及物品(如电梯),脱手套后要洗手。
2、日常工作中在什么时候要洗手?答:(1)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之后。
(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4)处置医疗废物或生活垃圾后,脱手套之后。
(5)接触清洁物品、配餐前。
(6)下班前。
3、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进行处理?答:(1) 锐器刺伤: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①在伤口旁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
②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
③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
(2)皮肤黏膜污染:①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
(3)报告本科室主任或护士长。
4、医院废物的管理要求?答:(1)医院废物分为生活废物和医疗废物。
(2)生活废物用黑色袋盛装;医疗废物用有标示的黄色专用袋盛装。
(3)隔离病房的生活废物属于医疗废物,用黄色专用袋包装。
(4)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5、病区清洁与消毒的原则(你平时是怎么搞卫生的?)答:(1)医院各环境的清洁均采用湿式清洁。
(2)各项清洁工作由洁到污、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由上而下进行。
(3)必须做到一桌一巾、一床一巾,擦拭前的抹布与擦拭后的抹布应分开放置;一房间一拖把一清洗,更换病房时应清洗拖把,洗拖把的水应及时更换。
(4)隔离病房:清洁消毒安排在最后进行,抹布、拖把及容器等物品专用。
(5)不同区域的拖把、抹布严格区分,标记明确,不得混放混用。
(6)完成清洁工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6、抹布、拖把的终末处理答:(1)第一步:用清洁剂清洗干净;(2)第二步: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3)第三步:用清水冲洗;(4)第四步:晾干备用。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简要版)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简要版)院感方面】一、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灭菌是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6、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时限包括四种情况:1、散发病例(个案病例)24小时内填表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院感相关知识应知应会

院感相关知识应知应会1、什么是标准预防?答: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要点:首次接触病人,假设每个病人都有传染性,做治疗时戴手套、口罩、必要时防护眼罩。
2、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何谓医院感染流行?两者的区别?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一般是指一周内,最长不超过半个月)发生3例或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暴发往往反映一种短时波动。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又或是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流行则体现的是一段时间内感染病例发病率与常年发病率水平的一种比较,一般当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高于历年发病率3~10倍,我们就认为发生了医院感染流行。
在实际中,医院感染暴发后,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控制,常常可以引起医院感染的大范围的流行。
但是,并不是暴发就一定导致流行,也不是流行就一定有暴发。
可以这样说,如果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散发病例明显增加,出现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就导致医院感染流行,但其中并不一定有医院感染暴发的情形发生。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暴发往往在范围上较为局限,可能只涉及1~2个科室,而医院感染流行的范围相对较广,往往可涉及多个科室、全院乃至几个医院。
注意:当评审专家提出:如同一个病区在短时间内发现3例以上发热的病人时,你是怎样处理的?回答: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是否都是医院感染的病例,再查病原学检测,分析是否是同种同源的院感病例,如果是院感病例,又是同种同源的细菌,则就要想到是否为医院感染暴发现象。
3、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如何?答:(1)科室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的现象时,立即(最迟不少于24小时内)电话或填报表上报院感科。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精简版)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1.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处理?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本院徐剑院长)。
科室医生上报过程:发现后第一时间报告院总值班及科主任,科主任核实后第一时间上报院感办及医务科。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任一情形⇨12小时内向安陆市卫计委安陆市疾控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任一情形⇨2小时内向安陆市卫计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2.医院前五位多重耐药菌名称?本科室的前五位多重耐药菌是什么?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一类中的三种。
其中,一类只要有一种耐药或中介就算一类。
如何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1)合理使用抗生素;2)早期检出带菌者;3)危急值管理;4)科室采取积极措施(具体措施参见:详细版应知应会)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有:老年、免疫功能低下、近期(90天内)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接收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入住ICU、既往有MDRO定值或感染史。
2019年我院前五位的耐药菌名称:(由检验科提供)。
自述科室前五位多重耐药菌名称。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没有严格执行手卫生。
院感知识培训小结

院感知识培训小结
引言概述:
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
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水平,我参加了院感知识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院感管理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总结我在院感知识培训中所学到的内容。
一、院感管理的重要性
1.1 院感管理对患者安全的意义
1.2 院感管理对医疗机构声誉的影响
1.3 院感管理对医疗质量的提升
二、院感感染途径与预防措施
2.1 院内感染的常见途径
2.2 有效的院感感染预防措施
2.3 个人卫生和手卫生的重要性
三、院感感染控制策略
3.1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作用与职责
3.2 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
3.3 感染监测与报告的重要性
四、院感管理中的标准与指南
4.1 院感管理的国家标准与指南
4.2 院感管理中的评估与认证
4.3 院感管理中的持续改进
五、院感管理中的培训与教育
5.1 院感知识培训的目的与意义
5.2 培训内容与方法
5.3 培训成果的评估与反馈
结论:
通过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院感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了院感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了院感感染控制策略,熟悉了院感管理的标准与指南,并学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与教育。
这次培训不仅增强了我对院感管理的认识,也提高了我在实际工作中应对院感的能力。
我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提高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
• (1)主管医师追踪微生物标本结果 • (2)病房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手册》“多重耐药菌登记 表”做好记录 • (3)下“接触隔离”医嘱,标准预防+接触隔离预防措施 • (4)隔离病人:单间、集中、床旁 • (5)手卫生, • (6)戴手套,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粘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 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 (7)穿隔离衣,预计与患者的感染性物质接触时,需穿隔离衣。 • (8)患者物品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 (9)环境清洁、消毒(每班一次) • (10)他科检查告知消毒、隔离措施。 • (11)限制探视。 • (12)解除隔离。连续3个标本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018/10/7
院感、传染病应知应会科室考试成绩记录单 (院感科定期抽考)
2018/10/7
2018/10/7
发现MDRO
我院监控的MDRO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CRAB耐碳青霉烯不动杆菌 •CRE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近半年前5位医院感染病 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 知晓率100%(医生)。
我院全5位耐药菌(挂上OA网) 1、大肠埃希 2、铜绿假单胞菌 3、肺炎克雷伯 4、金黄色葡菌5、鲍曼不动杆菌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炭疽(肺炭疽)、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 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 丙类(12种):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 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 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 足口病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 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 害性的废物。 分类: • 感染性废物 • 损伤性废物 • 病理性废物 • 药物性废物 • 化学性废物
2018/10/7
28
医疗废物处理
• 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 医疗废物袋。 •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 物在产生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处理。
– 科室应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科室与保洁人 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收集。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7)
——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 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 时呈现获得性耐药的细菌。
卫生部重点监控的6种MDRO
无菌物品、消毒液存放有效期?
1、无菌物品存放的环境达到温度 低24℃,湿度 低 70%的条件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 有效期宜为14d ;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 7d 。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1 个月 ; 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 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 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硬质容器包装 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4、小包装消毒液如碘酒、碘伏、原装酒精等开启后 ,有效期为7天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5)
消毒、隔离技术知识
2018/10/7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2012-04-05发布 • 2012-08-01实施 • 手册P241-P275
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
•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 ,再消毒或灭菌
是针对医院所有患 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 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 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或防 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 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 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针刺伤紧急处理流程
(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
• 一挤: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 损伤处的血液 • 二冲: 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 三消毒:用络合碘或酒精进行消毒 • 四报告: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报告感染管 理科
2018/10/7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者疑似应该怎么办?
• 科室发现暴发时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部、 院感科(暴发第一责任人是科主任) • 1)隔离病人(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 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加强消毒。 • 2)采集标本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 3)自我防护
感控知识 应知应会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院感染管理科
根据院感和传染病评审条款现场访谈要求整理汇总, 设置222个模拟问题和答案 ,20套复习题及答案。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职责 • 监控医生职责 • 监控护士职责 • 医务人员的医院感 染管理职责
•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判断标准:对苯唑西林耐药或头孢西丁诱导实验阳 性
• 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耐药
•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判断标准:对万古霉素耐药
32
卫生部重点监控的6种MDRO
• 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 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等 – 意义:对第3和4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 • 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耐药 • MDR/XDRPA: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耐药 – 意义:易变为对所有抗菌药物全耐药
handwashing hand antisepsis 1 to 1.5 min
速干手消毒液 15 to 20秒
20
注意事项
手无可见污物时用速干手消毒液 手上有可见的污垢、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污 染以及上卫生间后应洗手 戒指、长指甲和人工指甲会影响手卫生的 效果 不能戴着手套使用速干手消毒液
• 受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先去污染消毒,再清洁与 消毒 • 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 供应
24
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选择原则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的物品或接触破 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首选压力灭菌)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 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 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宜采用低水 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 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医务人员知晓获取医院感染信息的 渠道与形式
• • • • 1、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医院及院感科发布的院感制度与指南等、 3、院感专职人员的现场检查与指导等, 4、另外还选派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参加专业年会学 习。 • 院感信息:医院办公网(OA系统)发布的信息 、蓝蜻蜓、创业工作站信息窗发布的院感信息、 微信平台“感控圈”,医院感染管理通讯等、院 感专职人员的现场或电话反馈。
2018/10/7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政策(3)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8月28日颁布,2004年12月1日起施 行。 南华附二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应做到哪些方面?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 切断传 播途径、防止扩散
2018/10/7
14
甲类、乙类、丙类,共39种
•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 染?
2018/10/7
散 发 病 例 报 告 ~ 24h 内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3)
——医院感染暴发 •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 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 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 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 现象
最常用的消毒的范围你知道吗?
1、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 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 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 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2、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 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 3、手术区的消毒范围为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 位由内向外擦拭。
步骤:进入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 ---搜索“感控圈”---看到南华附二院徽图标的 “感控圈” ----点击关注
2018/10/7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2) —— 隔离种类、标志和职业暴露防护
空气 飞沫
接触
基于传播的预防(对特殊病人)
标准预防 (所有病人)
标准预防定义
对职业暴露紧急处置、防护知晓率100%
皮肤粘膜暴露后紧急处理
•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 水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后如何报告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24H)报 告感染管理科,填写登记表备案
*穿、脱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及注 意事项?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WS/T 311-2009 ,2009-04-01 发布,2009-12-01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