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价 值 工 程 20 0 6年第 9期
非经 营性 国有 资产 行政事 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探讨
No - r ftM a i g S a e Own d As es n p o k n t t- i e s t Th s u so n Ad i it a ie I si t n S a e. n e s t eDic s i n o m n sr tv n tt i t t — u o Ow d Ase s
关 键 词 : 经 营 性 国有 资产 : 政事 业单 位 国有 资 产 ; 非 行 问题 及 建议
Ke r s o - rft k n tt- wn d a s t ; tt— w e s e fa mi it t e isi t n; u s o n u g s o y wo d :n n p o i ma i g sae o e e sae o n d a s t o d ns ai n t u i q e t n a d s g e t n s s s r v t o i i
中 图 分 类 号 :2 34 1 7 .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6 4 1(0 6 0 — 19 0 10 - 3 120 )9 0 2 — 3
1 非 经 营 性 国有 资产 的 内涵 及 结 构 演 变
() 1 非经营性 — w e s e n g e o m n f l wi g u e sa e p si ey sri h . v r l g a a d p o r m fn fr S a . tt — a t e o n d a s t ma a e rf r i o o n p t tt a sv l t g t o e al o n r g a o o r o m O fr S ae s l h a l e o n d a s t n gn t t— wn d a s t o i g ta d wr n h c e p b i n t u o o k u . to g e a s t wi h w e s e ma a i g sae o e s e f s s man r h n o g w ih t u l is t t n to p Al u h t e t t e i h c i i h h s s h p r o eo k n r f s, r mo e s ce yp ge sn c s a t r a e frs e gh n n tt o e o sr c o , ssg i c n u p s fma i g p o t p o t o it r r s e e s r ma ei b s , t n t e i g s e p w rc n t t ni i in f a t i o y l a o r a ui t i t p o t h e eo me to o il m v r a s . o r mo e te d v lp n fs ai e e c u e c s y
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保障职能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
根据《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和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今年7~8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文明带领部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有关同志开展调研视察,重点了解教育、医疗等行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
调研组听取了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公安厅、省机管局有关情况汇报,赴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健委、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鹰潭市开展实地调研。
做法成效经过近几年努力,我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依法依规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家底”进一步丰厚壮大,管理绩效进一步提升,较好地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省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注重建章立制,以建立健全制度为抓手加强资产管理,先后出台《江西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关于推进省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实施方案》等制度,各市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继制定了有关办法,初步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
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直接支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
资产管理效益效能逐步提升。
省财政部门通过制定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配置标准,实行价格和数量双重控制,规范资产配置,控制增量资产。
推进资产特别是长期低效运转、闲置资产的统筹调剂使用和出租出借,提升存量资产效益。
省公安部门通过对闲置、超标准配置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处置,有效提升了资产集中调配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调查报告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调查报告目录一.具体表现----------------------------------------------------------------------------5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6三.解决措施----------------------------------------------------------------------------7提纲一.具体表现为二、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三、根据上述分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内容摘要关键字摘要: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关键字:国有资产Abstract: State owned asset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process, we must establish a complete rules to obey for management.Key Words:Of state-owned assets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调查报告长期以来,由于事业行政单位重钱,轻管理,习惯于收收支支,忽视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加之各级财政部门对事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约机制和监管措施没能真正建立起来,致使数量巨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于无人监管、无人过问的尴尬境地。
一.具体表现为: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财产账目不健全,甚至无帐可查,虽然我们每年的产权登记要求据实相报,但真正规范运作得很少,准确性不高。
有相当数量的国有财产由单位的行政科室代管,人员更换不清点、不交接;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不核销;上级部门匹配、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的国有资产不入账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国有财产随意购置、出租、出售、报废,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缺乏对国有财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关于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情况的调研汇报依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202X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托付财经工委组成调研组,对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期间召开了由区府办、财政局、国有资产治理中心、建设局、房管处、国土资源分局、审计局、卫生局、X、工商分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局部单位提供了该单位〔系统〕的国有资产治理情况的书面资料,区审计局还提供了《关于黄岩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治理状况的审计调查汇报》,现将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的根本情况我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行政单位〔包含参照公务员制度治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国有资产;二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是教育、卫生、公房治理、公园、各指挥部等单位,还包含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三是实行企业化治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有关规定,如市场开发效劳中心的各类市场、政府办的招待所等;四是储藏的土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制定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治理暂行方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暂行方法》〔财政部令第36号〕,国有企业及实行企业化治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治理的有关规定。
.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房地产,依据国资中心的资料,我区220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量为242960万元,占我区国有资产总量〔289760万元〕的83.8%。
.标准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治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的平安和完整。
.1、工作开展情况。
.为“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促使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平安完整和保值增值〞,202X年10月,我区成立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黄区委办〔202X〕84号〕,同月,为全面摸清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家底,建立健全长效的资产治理机制,还印发了《黄岩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方案》〔黄区委办〔202X〕86号〕。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篇一)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安排,4月底至5月上旬,区人大财经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财经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组成调研组,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淑英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到区国资办、商务局、区粮食局、房管局、工信委、朝阳产业园、东市街道、北门街道等单位,对我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去年十月底,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复核的决定》,区财政、审计及国资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清查工作组,历时一个月,重点清查复核了31家行政事业单位,9个工程项目。
本次调研有关数据在**年全区国有资产清查复核结果的基础上作了补充和完善。
(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情况全区非经营性资产中房产面积为2296053.43㎡,已抵押面积8224.27㎡,非经营性土地面积为904336.5㎡。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情况全区经营性资产中房产面积421927.276㎡(已办证面积87445.186㎡,未办证面积337890.75㎡,已抵押面积72321.706㎡),其中:住宅所管理的直管公房面积为**57.62㎡,其余经营性房产面积为220269.656㎡;经营性土地面积929421.7㎡,其中:已办证面积744411.69㎡(含城投674亩土地),已抵押面积641260.68㎡(含城投674亩土地),未办证面积185010.01㎡。
1、经营性资产管理形式及隶属关系情况(1)资产已移交且经营管理权一并移交给区国资公司的房产面积有36856.156㎡,店面64个,分别占经营性房产总面积(不含住宅所经营性房产面积)16.73%的和店面总个数的6.14%。
(2)资产已移交,但资产仍由原单位控制,经营收入仍由其自行收取,这类房产面积共有2314.04㎡,店面8个(沙溪农贸市场),分别占经营性房产总面积(不含住宅所经营性房产面积)的1.05%和店面总个数的0.77%。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或者代表国家管理的资产。
这些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自然资源等。
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中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效能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国有资产的优化管理方法和路径。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二、国有资产管理现状1. 国有资产规模和构成: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国有资产的规模庞大,占据国家总资产的相当比例。
国有资产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包括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控股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
此外,国有金融机构也是重要的国有资产,如国有银行、国有保险公司等。
2. 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在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方面,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效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低效益、亏损和债务过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国有资产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
3. 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资委等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相关办法和政策日益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监管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 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管理体制不够统一和高效。
不同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相互协调不够,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效果不理想。
2. 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监管不到位、权责不清晰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国有企业的权力滥用、腐败行为等。
3. 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低:在国有资产配置方面,还存在着资源不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四、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1. 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责,提高管理效能。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改情况报告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改情况报告尊敬的各级领导:根据要求,我单位对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汇总,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一、整改背景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做强做优,按照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我单位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改工作。
整改的目标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整改措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我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1. 制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了一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了资产的分类、处置、盘点等具体工作流程,增强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加强资产管理团队建设。
成立了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资产管理团队,负责资产的监管、处置等工作。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3. 强化资产监管和巡查。
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4. 推动资产流转和转换。
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过合作、流转等方式进行有效利用和转化,促进资源的集约化和优化配置。
5. 完善资产评估制度。
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评估,为资产的管理和流转提供依据。
三、整改成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单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已经形成,并在全单位范围内推行,使得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2. 资产管理团队建设取得成果。
新组建的资产管理团队在资产监管和处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资产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
3. 资产监管和巡查力度增强。
定期开展资产监管和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确保了资产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4. 资产流转和转换有所进展。
通过积极推动资产的流转和转换,一部分闲置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收益来源。
关于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关于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1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9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带领由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财经委成员及预算工委、财经工委的同志组成的调查组,到区财政局就***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相关汇报,并到******进行了现场视察。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现状截止到2019年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亿元,负债总额***亿元,净资产总额***亿元。
本次纳入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家,其中行政单位***家,事业单位***家,纳入比例基本达到100%。
1.土地及房屋情况:土地面积***万平方米,其中在用***万平方米。
房屋面积***万平方米,按使用状态,在用***万平方米、待报废***万平方米、出租出借***万平方米、闲置***万平方米;按使用性质,办公用房***万平方米、业务用房***万平方米。
土地及房屋价值共***亿元。
2.车辆情况:车辆实有数***辆,价值***亿元。
3.设备情况:通用设备***万台,价值***亿元;专用设备***万台,价值***亿元。
二、我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建章立制,以制度建设促进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财政局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作为制度引领,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租赁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等配套制度,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
(二)强化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构建“三级”责任体系。
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着力实现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分层分项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我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从开始,几年来,紧紧围绕提高资产管理效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这个中心,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有效的机制,更加有力的工作把国有资产经营好,把国有资产管理这篇做大。
一、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基本做法(一)设立专司机构,明确职能定位。
市政府发文成立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国产局),正县级事业机构,挂靠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副局长兼任国产局局长。
市国产局编制12人,内设综合、产权管理、资产评价三个科室,从而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主体。
市国产局作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专司机构,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同时,在职能定位上,将其定位在延伸财政职能上,资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来进行。
(二)推动资产的整合。
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资产优化整合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主要方面。
市本级先后启动了行政中心、建设大厦、文化艺术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重点资产整合项目。
通过这些资产整合项目的实施,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又整合了大量的闲置房地产,从而激活存量资产,实现保值提效。
通过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拓宽了财政收入渠道,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实现了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有效结合。
近几年,通过统一管理国有产权,对国有资产统一整合运营,全市累计实现国有资产收入5亿多元,(三)改革国有资产的配置模式。
在全市初步建立了资产构建预算制度。
资产购建预算是从源头上管理资产“进口”的主要环节,是规范资产配置,实现资产配置科学性、均等性、计划性的重要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构建预算从制度层面可以有效解决在资产配置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失衡性,减少了盲目配置、重复配置,节约了财政资金,是“模式”一个重要亮点,在全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
(四)实行产权集中管理。
市政府授权市国产局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产权集中统一管理,将原来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中收缴到市国产局,由市国产局代表市政府拥有市级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国有资产的产权并对所管资产行使产权管理、收益管理和财务管理权,对单位办公用房实行余缺调剂,彻底杜绝和防止因所有权不明而引发的各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产权变更后各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只有资产使用权,没有资产处置权,有效的解决了资产分散管理中存在的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的问题。
二、改革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我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深化中遭遇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目标定位。
我市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当初是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的,是以保值提效为目标的,是在整合置换中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效益,增加财政收入。
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在整合置换上,市政府还就此下发了三年整合规划。
尽管规划中提出了宜租则租、宜处置则处置,宜开发则开发的运营思路,但作为运营主体的资产开发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目前的情况看把目标仅仅定位在整合上是不能把资产这篇做大的,必须把目标定位在经营上,通过有效的经营,把做大。
(二)体制束缚。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属政府,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是政府授权管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一个行政机关,不具备投融资资格,也不具备经营开发资格。
由于缺乏一个对资产有效经营的平台,因此无法对资产开展有效的经营。
因此要适应新形势,把资产经营这篇做大,就必须搭建一个公司化的经营平台,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经营。
(三)思想解放不够。
这几年改革过程中我们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国有资产,也考虑到开发经营,但由于担心不符合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和规定,担心过度商业化,会增大政府风险,因而,让犹豫禁锢了我们的思路,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制约了我们的工作。
三、深化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一)、我市资产基本状况根据资产清查结果表明,截止12月31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48.5亿元。
其中,行政资产总额14.4亿元,事业资产总额34.1亿元。
市本级资产总额10.8亿元,行政资产2.4亿元,事业资产8.4亿元。
按可经营资产情况看,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土地5361亩,其中城市规划区内XX亩,规划区外3347亩;房屋105万平方米。
按目前我市房地产市内工厂行情测算,市本级的可用资产总值约为28亿元。
资产经营的基本思路金融危机爆发后,扩大内需保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我们以投资带动为主要特征的增长方式,在突破发展中保增长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运用所拥有的资产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重心,把把工作重心由过去的以整合为重点,转向以全面经营为重点;把运营方式由以置换为重点转向开发、转让、出租并举,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源性资产经营并重的轨道上来。
对于目前具备通过转让、开发、出租进行直接经营的房地产可直接开展经营,对于目前不具备直接经营条件的房地产,可通过房地产抵押融资的方式,实行买地开发滚动经营,或者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资产经营,使所有的房地产都能够成为政府可经营的资本。
实现真正盘活国有资产,实现资产资本化,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实现资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过有效运营,力争五年内为市本级建设融资3--5亿元,全市实现国有资产收益10亿元以上,其中市本级5亿元以上。
(三)加快体制转变,构建经营平台调整管理体制,构建经营平台,是实现资产资本化,对资产进行有效经营的基础。
因此,我们建议成立市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将市本级的行政事业资产整体打包,以划拨过户、授权经营或参股等形式注入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同时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更名为“市公共资产管理局”,实行市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与市公共资产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由市公共资产管理局行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
由市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管资产的经营、开发、融资、投资职能。
使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具有投融资、经营开发、物业管理三个资产经营平台的功能,其运行目标为:投融资平台打造成我市继城投公司之外的又一重要融资平台,利用国有资产,以抵押担保的形式,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吸引各种社会资金进入重点建设领域。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抵押贷款。
以国有资产整合为基础,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资产作抵押,加强同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形成以银行贷款为基础,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为补充的信贷融资格局,为政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融资服务。
二是发行企业债券。
政府授权发行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实施担保并承担债券利息。
辽宁铁岭投资债的成功发行就为我们很好的借鉴。
8月21日发行的“铁岭投资债”发行总额6亿元,票面利率为8.35%,期限7年,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发行,发行当日全部售完。
铁岭市委、市政府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本着“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发展思路,在整合运营政府社会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的基础上,搭建起市场化投融资平台,成立铁岭公共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铁岭投资债”就是通过铁岭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发行,以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基金偿还。
同时,铁岭市政府承诺:若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基金存在偿债缺口,将安排其他财政收入进行偿还。
三是开展股权合作。
对于关乎全市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竞争性领域项目,资产投资运营公司代表市政府和市财政局作为出资人,用市场化方式对此类项目的市属国有股权进行管理,依照《公司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四是启动民间借贷。
对项目不大、有营利的项目可鼓励干部职工入股,募集项目发展资金。
但此方式筹集资金量少,风险大。
五是积极发展多元化融资体制。
特许经营权是政府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在项目建设上可运用“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即bot模式进行融资。
它是指政府和项目发起人签订特许权转让的协议,由项目发起人组织成立的项目公司承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的任务,同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并收取费用,用来偿还项目的债务,并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
在特许期结束后,项目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利用这种形式,对于我市自有资金匮乏,但同时具有机遇优势、项目优势的实际情况,可以以此引进资金,扩展筹资渠道,增加筹资规模,切实解决建设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经营开发平台按照宜开发则开发、宜处置则处置、宜出租则出租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产,继续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加快开发经营,扩大投资范围,实现资产增值。
经营开发平台主要职能为:一是资产经营的载体和主体,负责资产开发、转让、出租等经营业务。
二是负责对原政府部门投资举办的经济实体进行整合,并对其实行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资产的规模效益。
三是进行自主开发。
对增值潜力大,开发价值高的项目,实行自主开发,以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
对有的资产可按照开发--转让(出租)的方式进行经营,对有的资产可按照抵押--融资--收购(征地)--开发--转让(出租)的方式进行经营。
四是夯实公司职责。
按年度签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书,通过规范资产运营,建立国有资产补偿机制,向财政上交国有资产收益、按期收缴国有资产占用费、土地出租收益金和利润等手段,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运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物业管理平台一是为行政事业提供统一规范的物业服务,维持办公资产的简单再生产(资产维护),节约财政支出。
二是公平参与物业市场竞争和经营。
需要配套的政策一是成立市公共资产运营投资公司,并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更名为“市公共资产管理局”,两套机构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是按照产权集中管理的要求将市级行政事业资产全部更名过户在市公共资产管理局名下,免收更名过户的相关费用。
以划拨过户、授权经营等形式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注入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
三是按公司法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公司业务的有效、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