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利枢纽基本资料

合集下载

三峡电站

三峡电站

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Three Gorges Hydro Projeot) 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位于中国长江干流三峡中的西陵峡,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距三峡出口南津关38km,在已建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40km,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简称三峡工程。

规划概要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实测最大洪水流量71100m3/s,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05000m3/s,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3亿t。

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坝址区河谷开阔,谷底宽约10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将长江分为大江和后河。

两岸谷坡平缓,冲沟发育,岩石风化层较厚。

坝址基岩为坚硬的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强度高,断层不发育,裂隙规模较小,以陡倾角为主,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坝址具备修建高坝的良好地质条件。

中国对兴建三峡水利工程的设想和探索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

1944年中国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的萨凡奇,J.L.博士等协作进行了建坝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在南津关建坝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勘测、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

1986年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游防洪的作用不可代替,发电、航运效益巨大,移民及环境问题可以妥善解决,应早日兴建。

根据论证成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审查后,于1992年4月3日在第7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方案的要点是,合理选择枢纽工程规模和确定水库正常蓄水位。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 航运
三峡工程将大大提高长江的通航能力。三峡水库建成 后,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的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 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 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敢想敢干的三峡精神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峡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大协作精神和社会义大协作精神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谱写了库区移民舍小家、为 国家,无私奉献的宏伟篇章,从而创造出被人 们赞颂的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 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 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峡精神。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二、三峡地理位置图
三、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目前是世 界上最大的水利枢 纽工程,枢纽主要 建筑物有大坝、水 电站、通航建筑物 等三大部分组成。
• 防洪
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为221调蓄,可 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 到100年一遇,保障荆江河段的安全。并增加武 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使长江中下游12.5万 平方公里平原地区的人民免除洪水威胁。

三峡重点知识点

三峡重点知识点

三峡重点知识点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中游。

下面将介绍三峡的重点知识点。

一、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三峡工程的核心结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大坝全长2.3公里,高185米,最大坝宽115米。

大坝的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先期工程、主体工程和后期工程。

大坝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岩土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摆锤、巨型闸门等。

二、船闸三峡大坝的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全长1.3公里,宽110米,深5级,每级高约20米。

船闸能承载3000吨级的船只通过,大大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船闸的建设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液压启闭、双轨电动牵引等。

三、发电机组三峡工程共有32台发电机组,每台机组容量为700兆瓦,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400兆瓦。

发电机组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等。

发电机组的运行不仅解决了中国电力供应的问题,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电力资源。

四、移民搬迁三峡工程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移民搬迁,据统计,共有140万人因此而被迁移。

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安置补偿、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保障了移民的利益和生活。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保护了三峡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五、生态环境保护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水位变化、水质变化等。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生态补偿、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等,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确保了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三峡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水利工程,其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移民搬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了三峡地区的社会和生态安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 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1 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0世纪长江洪灾情况表1.2 发电三峡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1.3 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2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2.1 坝址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

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

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

三峡概况

三峡概况

三、工程效益
3 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为实现万t级船队从重庆至武汉直达运输创造了条 件,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三峡工程建 成后,滩险淹没,航深和航宽增加,水流条件基本改善。每 年约有50%的时间可行驶万t级的船队,由于船队规模加大, 船舶单位马上拖载增加,单位耗能降低,运转速度提高,从 而可大幅度减少运输成本费用。
2 电站建筑物
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下 游,左、右厂房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 组,左侧厂房总厂度643.7m,右侧厂房总长度584.2m。 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大坝上游侧,采用单机单管引水。
四、枢纽布置
3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位于临江最高峰坛子岭左侧,为双线连续五级 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5m(长×宽×坎上 水深)。
坝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有80%以上的压水试验段的岩体单位透水率小于1Lu,其 余试验段主要为弱、中等透水性。
坝址区域地壳稳定条件好,不具备发送强烈地震的背景, 为典型的弱震构造环境,基本烈度为Ⅵ度。
(2)水文特性
坝址至宜昌间无大支流的汇入,宜昌流量资料作为坝址 的代表。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³/s,年径流 量4510亿m³。坝址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如表
4 南水北调及其他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 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多年平均调水量约150亿m³。
此外三峡水库还可开发旅游、提供灌溉、水库养殖等,对 发展库区经济效益显著。
四、枢纽布置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坝(挡水、泄水建筑 物)、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组成。 1 挡水建筑物

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

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

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三峡水利枢纽的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上游40公里处,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三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电站为坝后式,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由升船机和双线五级船闸组成。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其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电量的1/10,相当于7座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一个年产5 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铁路运煤能力。

在航运方面,可从根本上改善宜昌到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

工程建成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 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左右。

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会议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决议同时要求,对已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目前,三峡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进展情况如下:一、组建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执行机构为了确保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993年1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三峡工程高层次的决策机构,由李鹏总理任主任委员,邹家华副总理、陈俊生国务委员及四川、湖北两省省长和有关同志任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钱正英副主席任顾问。

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水利部、电力部、民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等20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

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一是办公室,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二是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局,负责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监督实施;三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这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高中地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情况

【高中地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情况

【高中地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情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上距葛洲坝工程38千米,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这项工程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针。

即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的长江干流只修建三峡一级枢纽工程(在这一河段上曾比较研究过一级、二级开发方案);大坝按坝顶高程185米(吴淞基面以上,下同)的最终规模一次建成;水库分期蓄水,初期蓄水位156米,最终蓄水位175米;移民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连续搬迁的原则进行安排。

水库总库容量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5级船闸和一线垂直升船机各一座,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

工程分后三期施工。

第一期先沿着江中一座小岛──中堡岛──修建一道横向围堰,与一期上下游围堰将河槽右部围起一期施工基坑,在基坑内开凿一条导流明渠,并修筑一条混凝土纵凡塘墙;同时在左岸低地上修筑永久船闸、升船机及临时通航船闸。

导流明渠及混凝土纵向导墙修好后,即开始第二期施工,首先进行主河槽截流,并形成二期基坑,在二期基坑内修建河床泄洪坝段和左岸厂房坝段及发电厂房,并继续修建永久船闸。

这一期间,江水及来往船只由导流明渠通过,在洪水期,船只由临时船闸通过。

当二期工程修到一定程度可以挡水、发电、通航时,再在导流明渠内修建三期围堰,形成三期基坑。

第三期工程即在三期基坑内修建右岸厂房坝段及厂房,并继续二期未完成的工程直至全部工程竣工。

一期工程及施工准备工作工程共精心安排5年,从1993年至1997年,以大江引水为标志;二期工程精心安排6年,以2021年第一批机组发电顺利完成为标志;三期工程精心安排6年,至2021年完工。

二期工程顺利完成后即可已经开始通航发电。

因此,从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至第一批机组发电、多级船闸通航共需11年,全部工程总工期共17年。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三峡大坝的概况。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峡谷的西陵峡内,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20世纪工程建设的“四大发明”之一。

三峡大坝是利用长江干流中的三峡水道建成的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由截流、建设大坝、蓄水、通航等工程组成。

大坝高185米,全长约1770米。

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下游水位提高了2米。

每年可向华中电网送电620亿度,是全国最大的电源项目。

三峡大坝自2001年开工建设以来,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船闸、升船机、地下电站等共8座大型工程以及众多中小型工程,并已开始投入运行。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双曲拱坝船闸,其设计防洪限制水位为165米,通过能力为每秒96万立方米;最大通航能力为每秒50万吨;最大水头为287米;最大过闸流量为每秒66000立方米。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4个风 化带,风化壳厚度(指全、强、弱3个风化带),以山 脊部位最厚。可达20-40m,山坡与一级阶地次之,沟 谷、漫滩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层厚度 很小,平均厚度21.5m。坝基除利用微风化岩体外,部 分弱风化下亚带岩体亦可用作建基岩体。混凝土与建 基岩面间的抗剪(断)强度,摩擦系数(f)取值1.01.3,凝聚力(c)为1.2-1.5MPa。建基岩体岩石与岩石 间的抗剪断强度,视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岩体,f与c值分 别为1.0-1.7和1.2-2.0MPa。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是河 流冲积层,葛洲坝水库蓄水后,主河槽及后河普遍淤 积有厚5-18m的细沙。
表1 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表
洪水频率
10年一遇
洪水流量(m³/s)
66600
20年一遇
7230050年一遇79000100年一遇
83700
1000年一遇
98800
10000年一遇
113000
板桥、石漫滩溃坝
1975年8月,特大暴雨引发的淮河上游大洪水,使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包括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在 内的数十座水库漫顶垮坝,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 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亡,经济损失 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图1-1 长江流域与三峡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
坝址选择
三斗坪坝区
南津关坝区
坝址原始地貌
坛子岭
流向
→ →
中堡
主河道 岛
后河
白岩尖
三峡枢纽坝址距葛洲坝38km,坝址河谷开阔,中堡岛 位于主河道右侧,将长江分为主河道和后河。
枢纽总体布置
地下电站 茅坪溪副坝三峡大坝
升船机
右岸电站
左岸电站
五级船闸
下游引航道
正常蓄水位库容 393亿m3; 防洪库容 221.5亿m3。 3. 特征水位: 正常蓄水位 175m;防洪限制水位 145m; 百年一遇洪水位 166.9m; 设计洪水位(千年一遇)175m; 校核洪水位(万年一遇加10%) 180.4m。
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 ',北纬 24°30 '~35°24.5 ‘; 长江干
为4.62亿t,宜昌站为5.26亿t,相应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 为1.32kg/m3和1.2kg/m3。输沙量集中于汛期,5~10 月的输沙量一般占全年的80%~90%以上。长江泥 沙中推移 质数量相对较小。推移质泥沙多年平均输
移量,宜昌站704万t,为悬沙量的1.33%,5 ~ 10月输 移量占全年的96.7%。卵石推移质多年平均输移量, 宜昌站为75.7万t。
皮斯河
1480 1418.5 1350 742.5
蓄清 排浑
二、工程的规模与特点
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
船闸及升船机组成。
• 水库特点
• 三峡水库总库容为393亿
m³(蓄水位175.0m),
库容系数11.47 。
• 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 峡谷河道型水库。全长
667km,平均宽度仅为 1576m。
• 水库十分有利于汛期冲 沙、汛后蓄水的“蓄清
右侧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 240m×24m×4m(长×宽×坎上水深),后期改建为冲 沙闸。
大坝设计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 容221.5亿m3。三峡水库淹没面积632km2,涉及重庆市、 湖北省22个县(市、区),淹没县城13座、集镇114座。 受淹人口84.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7%;淹没耕(园 )地41万亩。考虑三峡工程建设期内的人口增长和城镇
主要内容
一、 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
二、工程规模与特点 三、工程效益 四、 枢纽布置 五、工程实际进程 六、枢纽工程量及投资完成情况
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
1 枢纽位置(三峡枢纽位置见图1-1、图1-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
位于西陵峡中的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控制 流域面积100万km2。(长江全长6300余km,流域 面积180万 km2 ,约占国土面积的1/5 ;三峡宜昌西 陵峡以上至长江源为上游,长4500km,流域面 积100万km2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长950km为中 游,流域面积68万 km2 ;湖口以下至上海崇明 长江口为下游,长850km,流域面积12万 km2 。) 三峡工程坝址、枢纽布置及主要参数如下:
坝址基岩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岩体中
有片岩俘虏体和闪长岩包裹体,以及后期侵入的酸 基性岩脉。闪云斜长花岗岩100MPa,变型模量3040GPa。坝区主要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 西,一组走向北北东,倾角多在60°以上。断层规 模不大,且胶结良好。通过坝基规模较大的断层有 F7及F23,出露在左漫滩上。缓倾角裂隙不甚发育, 仅占裂隙总数的13%,其中北北东组占缓倾角裂隙 总数的68.5%,倾向东南为主,倾角15°-30°,是 坝址区缓倾角结构面的优势面。缓倾角裂隙发育程 度不均一,F7及F23两条大断层之间,左厂房1# -5# 机组坝段,为相对发育区。
坝址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闪云斜 长花岗岩,内含范围不大的闪长岩 包裹体和片岩捕虏体。岩体中分布 有众多后期侵入的酸性至基性岩脉 ,如花岗岩脉、伟晶岩脉、辉绿岩 脉、闪斜煌斑岩脉等。闪云斜长花 岗岩呈灰白至浅灰色,以中粗粒为 主,局部为中细粒,呈块状构造。
直径 1m
闪云斜长花岗岩
坝址基岩大口径岩芯
三峡坝址地形开阔,两岸谷坡平缓 。坝址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 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岩体力学强 度高,透水性微弱。坝区断层规模不 大,且构造岩胶结良好。性质较差的 软弱构造岩数量少,规模小。缓倾角 裂隙不发育,规模小且连续性差。
世界大型水库对比
序号
水库名称
1
卡里巴
2
布拉茨克
3
阿斯旺
4
阿科松博
5
马尼克Ⅱ
6
古里
7
本尼特
8
克拉斯诺 雅尔斯克
9
结雅
10
卡博拉巴萨
11
拉格郎德Ⅱ
12
拉格郎德Ⅲ
国家
河流
总库容 亿m3
赞比亚 津巴布韦
赞比西河
1840
俄罗斯
安加拉河
1693
埃及
尼罗河
1689
加纳 加拿大 委内瑞拉 加拿大
沃尔特河 马尼夸根河 卡罗尼河

上航道

双线五级船闸
垂直升船机
三峡水库
左岸电站
左非坝段
坛子岭
茅坪溪防护坝
泄洪坝段 右岸电站
电源电站
地下电站
→ 三峡大坝

白岩尖 右非坝段
下航道

三峡枢纽总体布置示意图
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布置示意图
永久船闸
左非坝段
左岸电站厂房
垂直升船机
右非坝段
地下电站 进水口
泄洪坝段 右岸电站厂房
电源电站
右岸地下电站
宜昌多年平均最小流量为 3560m3/s。以1937年 2770m3/s为最小值。
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三峡坝址洪枯水位变幅
减少,枯水位由41m左右提高至62~66m,洪水位约 由73m提高为76m(相应流量为68000m3/s),枯、 洪水位分别约提高21m及3m。
长江干流悬移质泥沙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寸滩站
排浑”运用方式,有利 于水库的长期运用。
• 水库有利于战时的短时 期放空。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轴线全长2309.47m,坝顶高程 185m,最大坝高181m;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分设左岸及右 岸厂房,分别安装14台及12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 700MW,设计总装机容量18200MW。加上右岸预留后期 扩机6台机组(单机容量700MW)地下厂房位置,左岸2 × 50MW自备机组,总装机22500MW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
挡水泄水建筑物
三峡大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1m,大坝轴线总长度
为2309.47m。大坝共有118个坝段:左非18个坝段(每个坝段长 20m)、右非7个坝段(坝段长同左非 );左厂15个坝段(含14 个机组坝段和左安Ⅲ坝段,一般长38.3m)、右厂13个坝段(含12 个机组坝段和右安Ⅲ坝段,长同左厂);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 设23个深孔和22个表孔(坝段长21m);大坝设7个排沙孔(左 岸3个、右岸4个)、3个排漂孔(左岸1个、右岸2个)。
迁建引起的二次搬迁等因素,最终需要安置的移民总数 达113万人。三峡水库总面积1084km²,库容系数11.47, 是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含导流工程)的主工程量为:
土石方开挖12000多万m3 ,土石方填筑4800万m3,混凝 土浇筑2800多万m3,钢筋约58万t。三峡工程施工采用三 期导流方案,设计总工期为17年,其中施工准备及一期 工程施工5年,二期工程施工6年,三期工程施工6年。三 峡工程于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2003年初期蓄水(水 位135m)、永久船闸通航、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建 成。
泥沙问题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5 亿t,汛期占89%,三峡水库采 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 “蓄清”是在汛末9月中旬上游 来水中泥沙少时开始蓄水,10 月或11月初蓄至175m水位, “排浑”是在汛期,利用大坝 泄洪设施将洪水中的泥沙通过 泄洪排出水库至大坝下游。
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在未 考虑上游干支流修建水库的条 件下,三峡水库运行80a~ 100a,水库达到冲淤平衡, 仍保留86~91%防洪库容, 92~96%兴利库容。
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 上海共11个省(市、自治区);支流延伸到贵州、陕西、甘肃、河南、广西 、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
三峡枢纽
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