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完整

合集下载

2024妊娠合并心脏病正式版

2024妊娠合并心脏病正式版

妊娠合并心脏病正式版CONTENTS •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妊娠期心脏生理变化及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内科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科处理•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症防治•康复期管理与指导建议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01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指在妊娠期出现的心脏病变,包括孕前已有的心脏病和妊娠后才发生的心脏病。

发病机制主要与妊娠期生理变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易诱发心脏病。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孕妇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龄分布高龄孕妇、多胎妊娠、有心脏病家族史等人群发病率较高。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孕妇发病率存在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咳嗽、咯血等。

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

分型根据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分为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妊娠期生理变化引起的类似症状进行鉴别,如妊娠期心悸、气短等。

同时,还需与其他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

妊娠期心脏生理变化及影响02020401自妊娠第6周开始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一般增加30%~45%。

妊娠晚期休息时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

部分孕妇可闻及心尖区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03妊娠末期,因膈肌升高而使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

血容量增加心脏位置改变心尖搏动左移心率加快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生理变化心脏病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对母体的影响心脏病患者妊娠期间,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胎儿的影响母体的心脏病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流产、死胎等不良影响。

了解孕妇有无心脏病史、家族遗传史等。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进一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妊娠合并心脏病及

妊娠合并心脏病及

感染性心内膜炎: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 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缺氧及发绀:在发绀型先心病,平时即有缺氧及发绀,
妊娠期外周阻力低,发绀加重。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
先心病孕妇,假设因失血等原因而血压下降,可致暂时性
逆向分流,即右至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及缺氧。
第6-10周开始增加,至第32-34周达最顶峰,较未妊娠时增
长30-50%。血容量一般包括血浆量及红细胞量,妊娠期虽
然红细胞量不断增加,至足月时增长18%以上,但血浆量
却增长50%左右,比红细胞增加的量多,因此,红细胞数
及血红蛋白的浓度均因稀释而相对减少,形成“生理性贫
血〞。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 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 至分娩时达顶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 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降 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下 腔静脉压上升;加上重力的缘故,大多数 孕妇的小腿及脚踝处发生水肿。妊娠晚期, 子宫明显增大,致横隔抬高,心脏呈横位, 血管屈曲,右心室压力升高等,以上变化 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
孕妇利尿:常用呋塞米40~60mg静脉注射,以利尿
而降低循环血容量及减轻肺水肿。可重复使用,但需注意
电解质平衡。
患者扩血管:心力衰竭时,多有外周血管收缩增强,致心脏后负荷增 加,应用扩血管药可起“内放血〞作用。选用硝酸异山梨酯5~10mg、 巯甲丙辅氨酸12.5mg或哌唑嗪1mg,每日3次。
妊娠合并心脏病咨询
较严惩时表现为:咳嗽、咯血及粉红色泡沫样痰〔其内可找到心
衰细胞〕、唇面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明显浮肿、静卧休息时呼吸
脉搏仍快、肺底部有持续性湿音及肝脾肿大、压痛等;

2024版课件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

2024版课件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

课件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妊娠期心脏生理变化•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治疗原则和方法目录•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女性同时患有心脏疾病的状态。

分类根据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危险因素高龄孕妇、多胎妊娠、既往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咳嗽、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预防措施加强孕前咨询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合并心脏病。

重要性预防妊娠合并心脏病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02妊娠期心脏生理变化血容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变化心脏位置与形态改变心血管系统适应性改变妊娠期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孕晚期达到高峰,增加心脏负担。

妊娠早期血压偏低,孕中期后血压逐渐升高,但应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孕妇心率较非孕期加快,以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妊娠期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方移位,更贴近胸壁。

心脏功能评估指标及方法评估心脏电活动,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

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包括心肌酶谱、BNP等,评估心脏功能状态。

观察孕妇有无心悸、气短、水肿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与体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妊娠期常见心脏问题识别与处理01020304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干预。

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

02 妊娠合并心脏病 的分类与特点
结构性心脏病
01
02
03
先天性心脏病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 损等,可能在妊娠期间加 重心脏负担。
瓣膜性心脏病
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等,影响心脏血 流动力学。
心肌病
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 心肌病等,导致心肌收缩 和舒张功能障碍。
功能性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预防措施。
控制高危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 因素,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
生风险。
合理饮食和运动
指导孕妇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 进行孕期运动,控制体重增长,
降低心脏负担。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
定期产检
心电图检查
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对孕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电活 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发病率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因地区、种族和年龄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高龄孕 妇、多胎妊娠、有心脏病家族史或既往心脏病史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合并心 脏病。
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因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 脏病等。此外,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进而诱发心脏病。
心理护理与支持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心 理护理计划。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鼓励,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治疗 信心。
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理压力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深呼吸等技巧,以缓解紧张情绪。
营养指导与饮食调整
评估营养状况

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28页】

妊娠合并心脏病PPT课件【28页】
三、查体发绀、持续性颈静脉怒张。2级以上舒张期或3级以上 粗糙全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檫音、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 等。
四、辅助检查:心电图严重心律失常; X线心脏明显扩大;超 声心动示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瓣膜活动异常、心脏结构 畸形等。
心脏病患者心功分级
一、据患者主观分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 II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活动后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
第一产程:镇静剂消除紧张,有心衰征象则半卧位,高浓度吸氧, 抗菌素预防感染。
第二产程:避免屏气,应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助产以缩短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产后腹部压沙袋,避免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
2、剖宫产:对胎儿偏大,产道条件不佳及心功能III~IV级者均应选 择剖宫产。术中、术后严格限制输液量。不宜妊娠者同时输卵管 结扎。
二、风湿性心脏病
1、二尖瓣狭窄:占风湿性心脏病2/3~3/4。妊娠血容量↑心率↑→ 左室充盈时间↓→左房左室受阻→肺淤血肺水肿。轻度者可耐受 妊娠,重度未手术者不宜妊娠
2、二尖瓣关闭不全:妊娠外周阻力降低→二尖瓣反流程度↓→一 般可耐受妊娠
3、主动脉关闭不全及狭窄:妊娠外周阻力降低→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反流程度↓→一般可耐受妊娠。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需手术矫 治后再妊娠。
* 3、防治心衰:
* (1)、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每日至少10h 睡眠。 * (2)、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盐、低脂肪饮食。孕期体重↑<10kg,
16周后盐入量<4~5g/日。 * (3)、防治各种心衰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心律失常等。
* 3、防治心衰:
* (4)、动态观察心脏功能:如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分数、 每分心排出量、心脏排血指数及室壁运动等。
其中轻、中、重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将患者的两种分级 并列,如II级C等

第十章妊娠合并症第一节妊娠合并心脏病

第十章妊娠合并症第一节妊娠合并心脏病

一、妊娠、分娩、产褥各期对心血管系 统的影晌
• 产褥期 产后3日内心脏负担较重。
子宫缩复→血液进入体循环 循环血量↑→心负担↑
组织间液→体循环
一、妊娠、分娩、产褥各期对心血管 系统的影晌
• 妊娠期:前负荷(血容量)增多是主要因素 • 分娩期:前后负荷均增加并可出现右向左分流 • 产褥期:前负荷(组织间液回流)增多 •
作业
• 3、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多见的是 ( )
一、妊娠、分娩、产褥各期对心血 管系统的影晌
综上可见,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的最 危险时期:
妊娠32~34周 分娩期
产后3日内
√ 尤其是产后
24小时
二、心脏病种类和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中,以先心病最常
见,其次是风心病、妊娠高血压疾 病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心肌 炎等。
二、心脏病种类和对妊娠的影响
四、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 心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静 脉栓塞和肺栓塞,均为心脏病孕产 妇的死亡原因。
【五、诊断】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依据
正常妊娠可有轻度心悸、气短及浮肿症状,并出现心 尖搏动向左上移位,心浊音界轻度扩大、心动过速、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等体征-增加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 诊断难度。
钳、胎头吸引助产,尽可能缩短第二产程。 • 3)第三产程 • 胎儿娩出后,腹部放置沙袋,以防腹压骤降而
诱发心衰。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缩宫素1020U,禁用麦角新碱,防静脉压增高。 • 产后出血过多者,应适当输血、输液,但输液 速度不可过快。
(三)分娩期
• 分娩方式的选择 • 2、剖宫产 • 适应证: • 有产科指征(胎儿偏大,产道条件不佳) • 心功能在III级及III级以上者,均应择期剖宫

《妊娠合并心脏病》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分类、管理以及相关 并发症和预后,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指妊娠期间存在的心脏疾病,它可能是与妊娠无关的预先存在的心脏问题,也可能是妊娠期间 产生的临时性心脏病变。
心脏病预先存在和平时的管理
风湿性心脏病
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病 变,可能在妊娠期间恶化并 影响母婴健康。
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压病变, 可能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良 影响。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脏负担增加
妊娠期间,心脏需要为胎儿提供 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心脏负 担增加。
血管扩张
孕激素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 压下降,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 影响。
3
控制情绪
通过放松和应对技巧,控制情绪波动, 避免情绪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1
既往病史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和相关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建议和管理。
2
定期随访
通过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心脏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和戒烟限酒,以减少心 脏病的风险。
孕妇心脏病的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
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 常,可能会在妊娠期间引发 并发症。
定期检查
密切监测心脏瓣膜功能和心脏 衰竭的迹象,以及胎儿的发育 情况。
保持良好体重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以 减轻心脏负担和相关并发症的 风险。
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管理
1
定期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
调整饮食

妊娠合并心脏病培训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培训课件

药物治疗与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孕妇的具体病情,医生可能 会开具一些药物治疗,如利尿剂 、强心剂等,以改善心脏功能。
干预措施
对于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可能需 要进行一些干预措施,如心导管 检查、心脏手术治疗等,以确保 母婴安全。
生活方式调整与营养指导
生活方式调整
孕妇应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பைடு நூலகம்波动,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 食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肺动脉高压
总结词
肺动脉高压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另一个常见 并发症,可能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
详细描述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胸 痛等,严重时可出现紫绀和晕厥。对于肺动 脉高压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药 物治疗、氧气治疗、心理支持等,同时孕妇 需要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抗凝治疗和监测,以预防血栓形成。
05
CATALOGUE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定期产前检查
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及 早发现心脏疾病,并采
取相应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降低心
脏疾病发生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
02
CATALOGUE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期管理
孕期评估与监测
评估心脏功能
定期产检
在孕早期进行详细的心脏功能评估, 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了解 心脏结构和功能状况。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期合并心脏病 的风险。
监测症状与体征
密切关注孕妇有无心悸、气促、乏力 、水肿等症状,以及心率、血压等体 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 研究基线资料相对有些陈旧
ZAHARA评分系统
➢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分值,评分:
➢ 机械瓣膜置换术(4.25分) ➢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2.5分) ➢ 孕前心律失常(1.5分) ➢ 和孕前心脏药物治疗(1.5分)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分) ➢ 心功能>Ⅱ级(0.75分)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伴随中重度二尖
妊娠合并心脏病评估与救治
前言
Ø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0.5%-3.0% Ø 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 Ø 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2位 Ø 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衰 Ø 安全措施
Ø 多学科评估、分级管理 Ø 及早诊断,合理用药,控制诱发因素 Ø 适时终止妊娠妊娠 Nhomakorabea心血管的变化
• 血容量增加:妊娠6周开始,32-34W达高峰 • 心排出量增加:妊10w出现,妊32w达高峰 • 心率增加:妊娠中晚期出现 • 心脏:向左上移位,有轻度的收缩期杂音
Ø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Ø 右室体循环系统 Ø Fontan循环 Ø 未修复紫绀性心脏病 Ø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Ø 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直径40~45mm) Ø 二叶式主动脉瓣膜疾病(主动脉直径45~50mm)
WHO 风险评估系统(4)
Ø Ⅳ度:属于妊娠禁忌证
Ø 肺动脉高压 Ø 严重左室功能下降(心功能
Ø 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活动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 或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
Ø IV级:任何轻微活动时均感不适,休息时仍有心悸、 气急等心衰表现
Ø 有条件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心房心室大小和心脏射血分数等客观指标 Ø 心功能分级应动态进行,每月一次,以决定可否妊娠、分娩时机及判断预后
心脏病患者的孕前评估
Ø 通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AUC)衡量三种评估系统,结果显示WHO风险评 估系统是预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最佳模型
国内外其他高危因素的研究
➢ Khairy等右心室射血功能下降和(或)重 度肺A瓣关闭不全、吸烟史
➢ 适宜妊娠
➢ 心脏病变较轻,心功能Ⅰ-Ⅱ级 ➢ 既往无心衰史,亦无其他并发症者
➢ 不宜妊娠
➢ 心脏病较重,心功能Ⅲ级或Ⅲ级以上 ➢ 既往有心衰史,有肺动脉高压、紫绀
型先心病、严重心律失常等 ➢ 年龄>35岁,心脏病病程长者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风险评估
Ø2001年的CARPREG风险评分系统:
Cardiac Disease in Pregnancy
• 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时期 • 子宫收缩一部分血液进入体循环 • 组织间潴留的液体回到体循环 • 心血管系统变化尚没有恢复到孕前状态
心功能评估(NYHA)
Ø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Ø II级:一般体力活动略受限制
Ø 活动后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Ø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制
➢ Ⅰ度:妊娠风险无明显增加
➢ 无合并症的轻度肺动脉狭窄、小的动脉导管未闭或者二尖瓣 脱垂
➢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静脉畸形引流 修补术后
➢ 轻度房性或室性早搏
WHO 风险评估系统(2)
➢ Ⅱ度:孕妇发病率和病死率轻度增加 ➢ 未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 ➢ 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
➢ Song等心功能分级>=3级,右心室扩张,肺 A高压
Ⅲ/Ⅳ级或者EF<30%) Ø 伴有左心室功能下降的围产期
心肌病 Ø 严重二尖瓣狭窄 Ø 严重主动脉狭窄 Ø 马方综合征(主A直径>45 mm) Ø 二叶式主动脉瓣膜疾病(主A直
径>50 mm) Ø 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缩窄
三种评估系统比较
Ø CARPREG风险评分系统和ZAHARA风险评分系统对于高危人群易高估发 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Ø Ⅱ~Ⅲ度:妊娠风险取决于孕妇个体情况差异
Ø 包括轻度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Ø 肥厚性心肌病 Ø 先天性或者组织性瓣膜疾病 Ø 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直径<40 mm) Ø 二叶式主动脉瓣疾病(主动脉直径<45 mm) Ø 修复后的主动脉缩窄
WHO 风险评估系统(3)
Ø Ⅲ度:孕妇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
分娩期心血管的变化
• 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 血容量增加:每次宫缩约有250ml-500ml血液被挤进体循环 • 心排出量增加:每次宫缩时增加24% • 血压增高、脉压增大、中心静脉压升高 • 第二产程孕妇屏气,肺循环压力增加 • 胎儿胎盘娩出后,腹腔内压骤减,大量血液向内脏灌注
产褥期心血管的变化
瓣或者三尖瓣反流(0.75分)
➢ 评分结果(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 <0.50分(2.9%) ➢ 0.50~1.50分(7.5%) ➢ >1.50~2.50分(17.5% ) ➢ >2.50~3.50分(43.1%) ➢ >3.50分(70%)
WHO 风险评估系统(1)
➢ 更适合于临床:
➢ 系统覆盖全面的心脏病疾病分类 ➢ 详细介绍孕前及孕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本评估条件 ➢ 包括妊娠禁忌症
➢ 危险因素各占1分 ➢ 若评分为 0分、1分、>1分,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风
险分别为 5%、 27%、75%
CARPREG评分系统的不足
Ø 一些高危因素未纳入风险评估系统
Ø 马方综合症伴主A根部扩张 Ø 长期使用抗凝剂的机械瓣膜替换术后
Ø 没包括孕20周前终止妊娠和流产患者
Ø 因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等高危因素 需医源性终止妊娠等
Ø2010年的ZAHARA风险评分系统:
Zwangerschap bij Aangeboren HARtAfwijkingen
Ø2011年的WHO风险评估系统:
Ø 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
Ø2016年心脏病患者妊娠风险的分级及管理要求
Ø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的专家共识
CARPREG评分系统
➢ 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心功能>Ⅱ级或者紫绀(氧饱和度<90%) ➢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心脏射血分数<40%) ➢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 二尖瓣面积<2.0cm2; ➢ 主动脉瓣面积<1.5cm2; ➢ 左室流出道压力梯度>30mmHg
➢ 妊娠前发生心脏不良事件
➢ 评分结果:敏感性87%,阴性预测值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