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丨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丨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丨苏教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发展学生数感。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整数乘法运算律迁移。

教学准备:

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呢?猜猜看。(揭示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关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想问的?

预设:

问题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板书:运算顺序)

问题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有简便运算吗?整数的运算定律是不是也能用?(板书:简便运算)

你们想先解决哪个问题?(问题1)

2、请大家拿出学习卡1,单独完成。

9×(4+5) 0.9×(0.4+0.5)

3、比较算法。

提问: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吗?

指名交流。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4、巩固练习:

完成学习卡上的习题,并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6.5×3.8+3.5×3.8 (6.5+3.5)×3.8

= 24.7+13.3 =10×3.8

=38 =38

一起来对比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原来,整数乘法的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也能适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都能适用?

那怎么才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来呢?接下来,我们分组进行实验,请拿出学习卡,小组内选择一种运算定律,各自出题来验证结果。

5、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随机抽取,小组合作学习:

预设:

(1)0.84+0.16+5.78 (2)0.84+5.78+0.16

(1)8.9+3.6+6.4 (2)8.9+(3.6+6.4)

(1)0.4×0.9×0.5 (2)0.9×(0.4×0.5)(1)12.5×0.96×8 (2)12.5×8×0.96交流:说说你们的发现。

小结: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⑴1.25×32×0.25 3.7×99

说一说:你是如何简便计算的?

⑵我能挑战。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大家引起注意?

(2)说说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四第2、3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混合运算》测试题_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3分)计算3×(4.2﹣3.12÷3)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2.(3分)2.5×8÷2.5×8的结果是;2.5×8÷(2.5×8)的结果是;2.5×8﹣2.5×8的结果是. 3.(3分)填上“>”“<”或“=”. 1.4× 2.8 2.80.63×0.90.630.85×1.30.85 0.85×1.3 1.30.3÷0.150.3×0.15 3.2÷2 3.2×2 4.(3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7÷0.4=÷40.042÷0.35=÷35 3.7÷0.04=÷4 0.42÷0.35=÷35 3.7÷0.004=÷4 4.2÷0.35=÷35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5.先按顺序在□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三、计算题. 6.直接写得数. 3.5×0.2=0.72÷0.9=1﹣0.01=0.2÷0.01= 0.25×40= 6.5﹣5.6= 1.25×0.8= 5.3×0= 7.计算下面各题. 6.3÷(2.1﹣1.2)×1.6(4.2﹣4.2×0.7)÷6 4.2×(6.18﹣3.03+6.3) 1.5×[6.8﹣(2.6+1.2)]. 8.用简便方法计算. 0.45×7.5﹣0.45×6.5 3.12+3.12×99. 六、解决问题. 9.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由甲地开往乙地,客车用了3.6时,货车用了2.5时.客车平均每时比货车慢多少千米? 10.为了鼓励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小明家十月份付电费64.6元,小明家十月份用电多少千瓦时?

小学五年级小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doc

小数混合运算专项训练 1、解方程。 (1)5x=450 (2)12(6-x)=42 (3)1.2×6+4x=12 (4)8.5x-x=2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0.25 ×3.2×12.5 (2)36×10.1 (3)0.25×44 (4)22.2×4+17.8×4 3、用递等式计算。 (1)2.6+1.4×1.5-1.5 (2)(37-3.6÷4.8)÷12.5(3)2.6+2.4×(1.4-1.05)(4)15.6÷16×(0.25+1.25)30.8÷[14-(9.85+1.07)] [60-(9.5+28.9)]÷0.18 2.881÷0.43-0.24× 3.520×[(2.44-1.8)÷0.4+0.15] 28-(3.4+1.25×2.4) 2.55×7.1+2.45×7.1 777×9+1111×30.8×[15.5-(3.21+5.79)]

(31.8+3.2×4) ÷ 531.5×4÷(6+3) 0.64×25×7.8+2.22÷2.5+2.5÷2 36.25÷4.25×9.9 5180-705×6 24÷2.4-2.5×0.8 (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19.4×6.1×2.3 5.67×0.2-0.62 18.1×0.92+3.93 0.4×0.7×0.25 0.78+5.436+1 4. 8× 5÷4+1÷4 9. 9x5÷6+5÷6 10. 3÷4x8÷9-1÷3 14. 31x5÷6-5÷6 16. 5÷9x18-14x2÷7 20. 3x2÷9+1÷3 35. 95÷(64-45) 36. 178-145÷5×6+42 7.2÷0.8-1.2×5 6.5×(4.8-1.2×4) 28-(3.4+1.25×2.4) 2.55×7.1+2.45×7.1 777×9+1111×3 (31.8+3.2×4)÷5

小数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 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杨永红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70页例1及练习十七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3、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2、难点:在特定的数字背景下容易产生运算顺序的错误,学会排除数字干扰,及时控制计算失误,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的预学案、探究案、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为了表扬在上周的和乐星级小组评选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小组,郑老师带着班主任助理准备去买些文具对他们进行奖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要求还剩多少钱?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两种不同的方案) 指名上台板书综合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添上小括号? 这个综合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两种不同的种方案解决了。 二、合作学习、感悟新知 1、出示例1: 郑老师准备掏钱时,小助理说:“老师,你看,对面那家文具店标语写着周年店庆,商品大促销,我们到那里去看看吧!” 看看同样的商品,在这里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老师买的物品不变,现在还剩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2、合作探究 1)分小组设计方案。 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小组合作的能力,我们来分小组完成: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设计购买方案,由记录员在探究案上做好记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汇报展示。 2)小组汇报。(投影展示,汇报,补充。 (汇报真精彩,请班主任助理为这个小组加2分) 3、探究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五年级上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习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五年级上小数乘除混合运算 (1)7.05×23.7+7.05×76.3 (2)0.125×3.2×2.5 (3)(12+23.1÷0.75)×0.4-5.12 (4)1.6×[(12-7.2)÷(0.84÷2.1)] (5)2.3+3.91÷(22-19.7)(6)13.7×0.25×8 (7)(1-0.2)×[13-(3.12+5.28)] (8)2.65×1.7+1.35×1.7 (9)(6.8-5.4)×2.75-0.9 (10)8÷[(40.75-9.5)×0.4]-0.64 (11)1.24×8.3+8.3×1.76 (12)1.25×32 (13)[(5.1-3.6)÷0.8-1]×0.09 14)(77.4-3.096÷0.4)÷0.03 (15)98.4×98+98.4×2 (16)30.1÷[(6.07+2.53)×0.7] (17) 0.94×2.5+0.094×75 (18)3.3÷0.55×0.8÷1.2 (19)97.2÷[(54.8+45.2)×(6-5.46)] (20) (19)8.37×0.4+9.6×8.37 (21)5.28+12.5×4.12×0.8+4.72 (22)(10.8-1.06-0.74)×2.87+2.87

(23)3.25×(30.1-24.91÷4.7) (24) 4.11-0.72×(3.38-2.13) (25) 9.28×13-9.28×4+9.28 (26)0.34×(6.6÷0.12)÷1.1 (27)0.8×(12.5+1.25)(2)2.5×0.46×0.04 (27)1.2÷1.25(4)2.74×9.5+0.5×2.74 (28) 13.6×[2.8÷(48.1-46.7)] (29)2.82+5.3×2.82+2.82×3.7 (30) [68.8-(7.8+16.08×2.5)]÷1.3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四则混合运算课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一》。本人将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实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实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三步计算的基础上的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探究、自主学习得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但没有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还没有达到熟练度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四则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使用十分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是小学生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对于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巩固与加深哪些新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如何对知识实行梳理、归类、比较;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组织有效的练习。实行哪些综合使用知识的训练;形成哪些数学基本水平;获得哪些积极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准确计算。 难点:能准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出算理。 三、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实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6÷330÷[(3+2)×3] 2.让学生说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 二、新授。 1.导语。 这一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例1。 出示例1。计算 (1)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让学生把算式用文字叙述出来。(2分之1加上5又3分之1除以1又3分之1的商,和是多少?) 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两级,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板书: = = = (5)让学生继续完成。 (6)学生把每一步认真检查,看是否都对。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1)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这个算式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2)问:第一步算什么?(小括号里的加法) 第二步算什么?(中括号里的乘法) 第三步算什么?(除法) (3)让一学生到黑板板演。 = = = =

学生计算时,教师巡视检查。 提醒学生: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公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4)让学生说一说每步运算是什么? (5)学生检查: ①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②每一步计算是否都对; ③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同时一起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9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共同研究了什么?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小数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西师大版

小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276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1)0.11×1.8+8.2×0.11 (2) 2.34×99+2.34 (3) 5.4÷2.7×0.8 (4)132×101 (5) 6.25÷1.25÷0.8 (6) 2.5×16. (7) 6.33×101﹣6.33 (8) 1.56×1.7+0.44×1.7 (9) 1.8×[(3.41﹣2.9)÷0.03] (10)0.125×32×2.5. (11) 1.258×18.5﹣0.258×18.5 (12)8.48÷0.8×0.9 (13) 1.25×2.4 (14) 5.85÷(1.3+0.5)×6. (15)17.17﹣6.8﹣3.2﹣6.17 (16) 5.4×[(1.3+2.15)÷0.2] (17)8.4÷0.6+8.4÷0.4 (18)16.8×10.1 (19)10.9﹣0.9÷0.2+1.8 (20) 1.25×3.2×0.25. (21) 1.36+4.85+2.64+6.15 (22)98.5÷2.5÷4 (23) 5.4÷[2.5×(3.7﹣2.9)] (24)0.8×(4﹣3.68)÷0.01

(25)83.7﹣12.83﹣0.17 (26) 5.96+13×(3.2﹣3.12)(27) 4.32÷2.4×1.7; (28)16.2×4.5+3.8×4.5;(29)9.05﹣3.86﹣3.14; (30)7.28+0.72÷0.9 (31) 4.32+5.43+6.68 (32)17.17﹣6.8﹣3.2 (33) 5.29×9+5.29 (34)16.8×10.1 (35) 2.74×9.5+5×0.274 (36)0.36+9.6÷3.2. (37) 3.75×25+6.25×25 (38)25.46﹣8.23﹣1.76 (39) 2.9+7.1×10 (40) 1.25×32×0.25. (41)15.68﹣(7.78﹣4.32)﹣2.32 (42)0.25×3.2×1.25 (43)9.99×1.01 (44) 4.63×1.4+46.3×0.86 (45)17.5÷0.8÷12.5 (46)0.9+9.9+99.9+999.9. (47) 2.9×99+2.9 (48)25×11.2×4 (49)23.25﹣6.75﹣3.25. (50)125×3.2×2.5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练 习题

1.9+7.9-9.6 5.7-5×0.2 1+4.5×0.6 9.5- 6.5+5.4 8.1-6.3+4.1 5.5-0.2×0.2 3.7+4.6-5.2 7.4-5.3+5 6-1.3+4.4 4.6+7.1-2 1.7+7.7-4.1 0.8+7.2×0.4 9.8+7.5-4.1 9.3-7.2×0.7 7.2+7.7-0.8 3.3+3.6×0.2 0.3+0.1-0.1 1.1-0.6+8.3 3.1+2.3×0.2 7.1-5.7+5.2 1.7+7.5×0.8 4.9-0.2+0.9 2.5+2.4-1.7 8.8-7.6+9.4 7.8+8.4×0.5 6.1-1.4+9.7 3.7+6.1×0.5

6.9+9.4-15 7.1-1.3+6.2 7.7+8.9-6.6 3.3+9×0.2 7.7+7.8×0.5 6.5-0.9×0.5 4.7+2.5-2.3 9.6+7.3-15.1 2.2+5.2-7.3 0.5+5.2×0.7 3.2+ 4.9×0.4 4.6+9.7×0.7 1.2+8.9×0.2 2+5.3-0.5 7.7+8.6-3.8 0.6+5.3×0.6 3.2-1+0.8 6.9-4.2+0.8 5.8-5.4×0.6 5.7-5.6+2.3 4+3-1.5 5.2-2.3×0.4 4+6-7.5 9.2+4.1-3.2 7.7+0.9-3.7 9.2+0.4×0.7 8.2+0.6×0.6

9.6+4.6-2 3-0.7+7.7 4.2+2.1-1 2.9-2.2+1.6 0.6+8.1-2.8 3.4-0.7+ 4.2 4.6-0.3×0.8 6.4+ 7.3×0.2 7.2-1.1+3.6 7.6-4.2×0.4 5.5-2.1+4.2 0.6+3.2×0.6 4.3+8.8-4.8 5.2+0.9×0.6 3+4.5-2.8 7.4-4.8+2.1 7+5.3×0.3 9.5-1.6×0.2 7.1+4.3-2.6 1.6-1.2+7.2 3.4-2.6+3 0.3+8.3-2.5 1.8-0.5+ 2.9 2.2+8-5.4 6.7+6.9×0.7 9.2-7.8×0.4 6.2-1.1+9.2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混合运算》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相关的运算律推广到小数运算中来。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14呈现的是一个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可能列出两种不同的综合算式,一种是不含括号的三步式题,一种是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教材鼓励学生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试着进行计算,引导他们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动迁移过来,再进一步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从而使学生自主领悟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要求学生比较上述两种解法,说说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比较简便,帮助他们初步感受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运算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为了使这样的认识更加完整、清晰,教材接着又呈现了三组式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以及自由列举的不同例子,验证此前的想法,即: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随后的“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意在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正确分析式题特点并进行计算的能力。第2题则鼓励学生依据相关的运算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帮助他们在此过程中逐步增强分析比较能力,提高运算水平。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生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能按顺序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得数,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 2、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举例知道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小数计算,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能运用规律合理、简洁地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提高运算能力。 3、学生提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认真、耐心计算和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备课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其实水库还是非常美丽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入多少万元?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入多少万元?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2.交流汇报。(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分析,阐述算式的含义) ①分步计算先求前两期有多少 ②综合计算从总数中连续减去 (板书这两种算法,其余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3.对比异同 (1)对比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与对比) 4.列综合算式 学生思考,尝试列式,学生可能出现: 算式1:52.5÷7-47.6÷7

算式2:(52.5-47.6)÷7 5.明确运算顺序 7.4×6÷(11-8.5) 31.2÷[2.6×(2.6×(3.7-2.5)] 6.归纳运算顺序。 谈话:今后的算式中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我们又该如何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1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然后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3 这道题与例题相似,让学生弄清楚条件之间的关系。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对个别学生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综合) 集体交流,从思路分析上让学生体会中括号的作用。 3.自主练习7 这是一道走进生活的题目。 谈话:这是一张残缺的发票,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让学习读出信息,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混合运算》测试卷

小数乘法混合运算 日期: 姓名: 成绩: 知识点:小数乘法混合运算 一、计算。 (1)列竖式计算。 4.23×0.028= 2.9×0.56≈ 6.23×4.2≈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脱式计算。 3.27+0.4×1.6 5.2+ 4.8×5 1 5.7-5.7×2 6.45×1.2-1.75 1.62×1.9-0.62×1.9 2.8×9.9+0.28 二、填空。 (1)6.64×1.4的积是( )位小数,得数保留整数约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4个0.75相加的和是( );1.48的2.5倍是( )。 (3)4.3×32的积是4.3×0.32积的( )倍。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1.80,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1 ,积是( )。 三、选择题。

(1)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的近似数是 5.7。下面的数中,( )不可能是这个小数的准确值。 A. 5.71 B. 5.739 C. 5.755 (2)与5.3×2.6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 0.53×26 B. 0.53×2.6 C. 53×260 D. 530×260 (3)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0.9×1.5=13.5 B. 9.9×7.1=60.29 C. 2.8×1.5=2.4 D. 0.38×0.5=0.19 (4)计算10.1×37的简便算式是( ) A. 10×0.1×37 B. (10-0.1)×37 C. (10+0.1)×37 D. 10.1×(30×7) (5)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2的是( ) A. 10.82×1.01 B. 0.82×0.99 C. 0.82×1 D. 10.82×0.1 (6)与5.6×9.5得数接近的算式是( ) A. 5.6×10 B. 5×9 C. 6×9 D. 6×10 (7)与0.45×18结果相同的算式有( ) ①0.45×1.8 ②4.5×1.8 ③0.18×4.5 ④0.18×45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④ (8)下面算式中,与9.7×100.1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 9.7×100+9.7×0.1 B. (100+0.1)×9.7 C. 9.7+9.7×100 D. 9.7×100+0.97 (9)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数的 20 1,积( )。 A. 扩大80倍 B. 扩大5倍 C. 缩小到原数的 801 四、解决问题。 1.妈妈想买4.9千克香蕉,每千克5.4元,带28元够吗? 2.小明骑自行车到图书馆,每小时骑15千米,要用0.3小时,如果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在1小时内能到吗?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节《括号——即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地位作用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在学生已初步学过无括号的加减、乘除、积(商)之和(差)等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不断丰富计算知识,初步形成和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铺路奠基。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问题案例,探索发现、认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及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技能,体会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例14,练一练及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运算顺序及运算定 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发展 学生数感。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整数乘法运算律迁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32+52-21 105×31÷15 84-80÷16×12 [ 25+(15-5)]×7 指名交流。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你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说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5+78+65 25×9×44×48+6×48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交换两个加数或者乘数的位置,可以 凑成整十整百数,使计算简便) 提问:在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3、揭示课题。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知道了整数运算中的运算律,而且知道了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这些规律在小数运算中是不是适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例14 (1)提问:阅读例14,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2)引导: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你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交流:①先分别算出茄子和辣椒的面积,再求总面积。 ②先算出长方形的长,再求面积。 (3)交流: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算法列式解答。 6.5×3.8+3.5×3.8 (6.5+3.5)×3.8 = 24.7+13.3 =10×3.8 =38(m2) =38(m2) 生自己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校对。 (4)比较算法。 提问: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说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指名交流。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引导:请大家观察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指出:这两种解法都是求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是相等的,所以6.5×3.8+3.5×3.8=(6.5+3.5)×3.8。比较这两种解法,可以发现在小数计算中也可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出示教材P.76页的3组算式: 1.2+4.8○4.8+1.2 8.9+3.6+6.4○8.9+(3.6+6.4) 0.4×0.9×0.5○0.9(0.4×0.5) 交流:计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表示两个算式的关系。 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观察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左右两边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

数学五年级(下册)小数整数混合运算题100道

小数、整数、混合计算题: 1)3643-74+6357-76= 39×24+39×46+39×30= 2)108×35=345×98= 3)25×64×125×5=8500÷25= 4)94×73+27×94=125×79= 5)1.2×99=9÷0.25= 6)4.7×5.9+5.2×4.7-4.7×0.1= 3.6×2.4+36×0.76= 7) (3.25×7+3.25)×0.125=37.5÷8÷1.25= 8)1.11-8.5×(7.1-0.11)×0= 3.2×0.25×1.25= 9)(1.2+0.25)×3×4=0.375×101-37.5= 10)12.5×88= 4.8÷(1.6×0.2)= 11)1999+999×999=7.2×1000÷125= 12)532.7-2.47= 24700-5278÷26×108= 13)6300÷70=45×0.2= 14)814-(278+322)÷15=(174+209)×26- 9000 = 15)3168-7828÷38+504 =1406+735×9÷45 = 16)30×30= 0.1÷0.01= 17)285+(3000-372)÷36 = 796-5040÷(630÷7)= 18)0.084×7.5=913.5÷0.29= 19)2÷3.2+0.3×0.3= 124÷3.1= 20)3.2+3.2-3-2+3.2= (5.3+5.3) ÷5.3-0.7= 21)4÷(1÷0.4)= 1÷0.2+(2-0.7)×5=

22)9×3-1.7+13.4= 22-0.8÷2= 23)4×(12.6-9)+8= 22.2-4.8+3.2-12= 24)0.3×5+3-4.5= 2x1.5x0.8= 25)0.8x6+16= 1+0.2x1.6= 26)1.5+0.9×3.6= 0.75÷0.75+3= 27)2.8×4.5+72×0.5= 0.6x0.1x2= 28)280+720= 1076-86= 29)32×0.25=8 13.6 x3-40.6÷2= 30)7.5÷5×(4.8+3.2)= (238.9-18.9) ÷0.4= 31)3.14×7= 0.4-0.25=0 32)6.5+2x16.5= 8.1÷27×3= 33)45-0.5=44.5 24x1.2-4= 34)3+15-16= 10÷2 x5= 35)20-3.5 x3= 15-2.4x3-3.7= 36)20-3.7 x 3-2.9= 40-24.5-8.7 x 2= 37)36.2-8 x 1.25= 6.32+2.52÷1.2= 38)3.7+4.536÷7.2-0.5= 0.25 x 1.8+0.735÷0.0735= 39)8.34+7.1 x(4.36-2.74)= 0.125 x 500 x0.2= 40)16 x 0.25 x6÷1.6= 6-0.28÷4+2.5 x8= 41)18-(3.615 x1.5+6.3)= (30-19.8) x0.8+35.7= 42)3.2+(0.17+7.2÷0.9 x1.2)= 15.32 x4+4.68 x4= 43)2.55 x1.5+1.5+6.45 x1.5= 15÷(0.15 x0.4)=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2:方方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钱?) 教师:讨论讨论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解答: 学生1:我们先算出方方买3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 3.5×3=10.5(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钱,算式是20-16.8=3.2(元)。 (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 学生2:我们写的是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五年级上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习题

五年级上小数乘除混合运算 (1)7.05×23.7+7.05×76.3 (2)0.125×3.2×2.5 (3)(12+23.1÷0.75)×0.4-5.12 (4)1.6×[(12-7.2)÷(0.84÷2.1)] (5)2.3+3.91÷(22-19.7)(6)13.7×0.25×8 (7)(1-0.2)×[13-(3.12+5.28)] (8)2.65×1.7+1.35×1.7 (9)(6.8-5.4)×2.75-0.9 (10)8÷[(40.75-9.5)×0.4]-0.64 (11)1.24×8.3+8.3×1.76 (12)1.25×32 (13)[(5.1-3.6)÷0.8-1]×0.09 14)(77.4-3.096÷0.4)÷0.03 (15)98.4×98+98.4×2 (16)30.1÷[(6.07+2.53)×0.7] (17) 0.94×2.5+0.094×75 (18)3.3÷0.55×0.8÷1.2 (19)97.2÷[(54.8+45.2)×(6-5.46)] (20) (19)8.37×0.4+9.6×8.37 (21)5.28+12.5×4.12×0.8+4.72 (22)(10.8-1.06-0.74)×2.87+2.87 (23)3.25×(30.1-24.91÷4.7) (24) 4.11-0.72×(3.38-2.13) (25) 9.28×13-9.28×4+9.28 (26)0.34×(6.6÷0.12)÷1.1 (27)0.8×(12.5+1.25)(2)2.5×0.46×0.04 (27)1.2÷1.25(4)2.74×9.5+0.5×2.74 (28) 13.6×[2.8÷(48.1-46.7)] (29)2.82+5.3×2.82+2.82×3.7 (30) [68.8-(7.8+16.08×2.5)]÷1.3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最新版本)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元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且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书写格式上,则首次要求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的基础。 三、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四、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2)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560+4×2 20-15÷3 学生在纸上直接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由学生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本周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 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主题图。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一)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一)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案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 ) .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 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 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

(1)0 . 3 + 1 . 4 + . 7 + . 6 (2)1 . 25×52× . 8 (3)5- 1

. 42 - . 58 (4)36 × 2 . 5 (5)8 . 3 × 8 + 8 × 4 . 2 订正口算. ( 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 . 35 + . 65 × . 3 + . 7 (2)6 . 3 + 3 . 7 ÷

. 25 × 4 (3)10 . 5 × 4 . 2 × 5 . 8 × 10 . 5 (4)3 . 14 - 1 . 25

. 75 (5)3 . 28 × 2 . 7 + 7 . 3 × 3 . 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 (1)3 .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