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大全_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习俗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习俗谚语大全二十四节气谚语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
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闽南话谚语春谚: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乌云近日)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三月水少不够灌溉)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东南边有乌云)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下面请欣赏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
二十四节气歌及其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及其谚语导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汉代。
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二十四节气歌及其谚语,欢迎借鉴!二十四节气歌/四季谚语大全春谚: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东南边有乌云)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
(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
三月寒着播田夫。
(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
(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
(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
(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六月火烧埔。
(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六一,一雷压九台。
(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
(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
(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
(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
白露勿搅土。
(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
(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二十四节气歌谚语1、立春初开曦光灿暖阳,寒冬渐去韵犹长。
冻蕊微绽荒野绿,稀疏枝头柳嫩黄。
醉弄清风放纸鸢,羞待粉蝶戏花岗。
情心已然怀春色,撷来新柔入心房。
2、雨水雨落寒去乍暖时,嫩芽初上缀疏枝。
花蕾无声鸟欢语,农家屋檐见燕姿。
陌上依稀茵茵草,耕田归来说春迟。
忙把千野播新种,笑声如歌过小溪3、惊蛰时报雷声大地惊,苏生万木醒百虫。
烟霞轻罩蒙细雨,草色遥看郁青青。
燕随和风当空舞,纸鸢纷飞白云中。
煮酒唱赋赏新柳,盎然春意九州同。
4、春分日垂赤道暖光照,昼夜分领十二时。
江河开潮啸清爽,长天云淡煦风吹。
北国风光悄隐去,万紫千红说明媚。
更见轻衣舞俏丽,还将春色入相思。
5、清明先饮寒食思贤忠,雪白梨花落清明。
云色阴沉香烟袅,泪飞还说思绪萦。
远山默默缭尘雾,苍松哀哀长风鸣。
祖德宗功垂青墓;伟业自有后人承。
6、谷雨布谷声声催农忙,暖雨频来好栽秧。
浮萍茂盛生千绿,风吟雾润绽嫩黄。
野岭遥看色烂漫,蝶舞花丛蜂衔香。
戴胜鸟儿鸣桑树,春播美景寄情长。
7、立夏斗指东南时序循,如岱远山深绿催。
秀麦呲牙笑春去,蛙声初鸣报夏来。
喜看农家遍锄地,欣指粮囤添新排。
更挥樱鞭放长牧,还将静水弄鱼肥。
8、小满风吹沃野壮青苗,麦稻初熟穗勾腰。
云偎蓝天说温热,寒凉不觉渐隐消。
鸥鹭翔飞湖照影,西窗听雨看色娇。
醉斟明月空杯饮,紫云乡里乐逍遥。
9、芒种争时还看农家忙,汗浸衣衫收麦粮。
机声轰鸣奏丰韵,万顷浪动灿金黄。
且将辛苦育新苗,好教心雨孕新芳。
夕烟缕缕萦期望,犹待秋歌满村乡。
10、夏至穹天日照北归线,白昼至极夜渐长。
阴雨放任欺半夏,热风助纣纵骄阳。
东莱旧人煮新麦,平阴大地祭祖忙。
蝉声初鸣说烦躁,横舟钓月好乘凉。
11、小暑小热已是天如火,稻淑千重翻金黄。
牛闲南山石阴卧,鸟栖东海林中凉。
孩童沐雨喜外出,情侣牵手月荷塘。
花醒夜半享清静,风吹幽帘入梦乡。
12、大暑昼如火炉夜烤墙,毒热何须有日光。
农家苦累田中事,抗旱排涝个中忙。
萤生腐草乱夜色,无常风雨弄禾桑。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1、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2、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3、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4、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5、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6、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7、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8、八月: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9、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10、十月: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集合5篇)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集合5篇)二十四节气歌谚语11、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2、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3、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4、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5、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
(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6、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7、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8、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
(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9、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10、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11、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六月火烧埔。
(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12、七一,一雷九台来。
13、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
(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14、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15、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16、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
(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17、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
(尚有多日下雨。
)18、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
(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9、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0、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21、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22、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23、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4、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25、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6、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
(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27、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28、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29、八月大,蔬菜免出外。
(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0、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31、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
(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32、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导读:二十四节气(The24Solar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导读: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1、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2、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3、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4、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5、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
(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6、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7、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8、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
(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9、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10、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11、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六月火烧埔。
(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12、七一,一雷九台来。
13、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
(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14、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15、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16、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
(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17、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
(尚有多日下雨。
)18、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
(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9、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0、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21、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22、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23、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4、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25、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6、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
(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27、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28、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29、八月大,蔬菜免出外。
(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0、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31、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
(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大全 (一)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1 / 4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2 / 4
拓展阅读;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
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小满:麦类等夏3 / 4
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
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雨水:降雨开始。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降雪较大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