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课件 01章绪论--学生文件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

» 并首先合成了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从而提高了 鱼类催产效果和鱼类人工繁殖的生产效率。
• 3. 开发了大量的鱼类增养殖新对象。
» 主要有:中华鲟、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虹鳟、银鱼、鳗鲡、 荷沅鲤、建鲤、三杂交鲤、芙蓉鲤、异育银鲫、彭泽鲫、淇河鲫、 胭脂鱼、露斯塔野鲮、大口鲇、革胡子鲇、长吻鮠、黄鳝、鳜鱼、 鲈鱼、大口黑鲈、条纹石鲳、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 河鲀、大黄鱼、真鲷、牙鲆、石斑鱼、中华乌塘鳢等。
系的科学。
– 池塘养鱼学 – 内陆水域水产增养殖学 – 特种水产养殖学 – 海水鱼类增养殖学
• (三) 、鱼类养殖的基本阶段-----四个
– 鱼苗获得:
• 大多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
– 鱼种获得:
• 鱼苗经过数十天或数月培育成鱼种;
– 食用鱼养殖:(成鱼养殖)
• 鱼种经过数月,或终1~3年养成食用鱼;
5、养殖品种
• 淡水养殖品种
• 青鱼、草鱼、鲢鳙、鳙鱼、鲤鱼、鲫鱼、鳊鲂、罗 非鱼、鳜鱼、鳗鲡、罗虾、河蟹、鳖、甲壳类、贝 类、虾、河蚌、珍珠
• 海水养殖品种
• 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
四、我国水产界的突出成就
• 1.在世界上率先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的技术 难关,孵化出鱼苗。
» 1958年5月,钟麟首先在世界上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 的技术难关,孵化出鱼苗。
表1: 全国水产品总量与捕捞产量(万t)
年 份
淡水
海水
总量 小计 捕捞 养殖 小计 养殖 捕捞
1957 283.61 2004 4901.66 2005 5101.65 2006 5250 2007 4538.0 2008 4896 2009 5120
鱼类增养殖学绪论

➢ 胡世安《异鱼赞闰集》归纳了群众谚语“正乌二鲈”,即正月出 鲻鱼苗,2月出鲈鱼苗。鲈鱼是肉食性,养殖者称为“鱼虎”。
➢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转载了前人有关的养鱼资料,总结了江 西的养鱼法,包括鱼池建造、鱼种搭配、放养密度、投饲与施肥、 鱼病治疗。草、青、鲢、鳙混养,到明朝已经发展到更完整。
鱼类增养殖学绪论
二、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发展简史
➢ 公元前1世纪,殷墟甲骨卜辞:“贞其雨,在圃鱼”,“在圃鱼, 十一月”。
➢ 公元前460年,越国范蠡«养鱼经»,鲤鱼养殖和繁殖,指出“治 生之有五,水畜第一”。
➢ 公元前206-后220年(汉),养鲤。《史记》中载有“水居千石 鱼陂” 。
➢ 葛洪《西京杂记》说,汉武帝在长安筑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师 和养鱼;所养之鱼除供宗庙、陵墓祭祖用外,多余的在长安市 上出售。
2
➢ 第九章 鱼类越冬2
➢ 教学实习:养殖场参观学习8 鱼类增养殖学绪论
绪论
➢ 海淡水水域幅员辽阔,池塘、湖泊、水库,海湾、浅滩 涂星罗棋步。
➢ 海岸线3.2万km ,水深15m以内的浅海、滩涂1333万 hm2 .
➢ 内陆水域1760万hm2,其中: ➢ 河流:666.7万hm2 ;湖泊:666.7万hm2 ➢ 水库:200万hm2 ;池塘:200万hm2 ➢ 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 鱼类资源丰富,淡水鱼800种,海水鱼2200种。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绪论
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内容1
➢ 绪论6
➢ 第一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18
➢ 第二章 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调控4
水产增养殖学——绪论

我国水产品产量与结构分析
年 1980
1990
2000
2002
2009
产量 项目
万吨
万吨
+% 万 吨 +%
万吨
+%
万吨 +%
养 淡 水 90.2 445.9 394 1516.94 1581 1694.05 1778
海 水 44.4 162.4 266 1061.28 2290 1212.84 2631
产量以捕捞为主,占71.5%。产量增幅小,海洋 捕捞鱼货质量下降。
•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共24 年) 水产品总产量由449.7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 4565.18万吨。
水产养殖产量由134.6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 2906.89万吨;2009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 到5120万吨,出口达107亿美元;2008年水产 品总产量约达到4890万吨。
殖 小 计 134.6 608.3 352 2578.22 1815 2906.89 2059 3635
6.5
捕 海 洋 281.8 550.9 96 1477.45 424 1433.49 498
淡 水 33.8 77.9
130 223.32 560 224.79 565
捞 小 计 315.6 628.8 99 1700.77 439 1658.28 425 1485
指 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9 水产品总 产量 (万吨) 3954.9 4077.0 4246.6 4419.9 4583.6 4747.5 5120 海水产品 2298.5 2332.8 2404.5 2465.9 2509.6 2550.9 淡水产品 1656.4 1744.2 1842.1 1954.0 2074.0 2196.6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 ppt课件

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 32℃左右,15℃以下则食欲下降,生长变慢。
我国广大地区的鱼类池增养殖塘学——水知第识一温章 淡水状养殖况基础 适合温水性鱼类
水温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和决定产卵开始的时期。成 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期主要决定于水温高低,一般都在 18℃才开始产卵。
③水平变化(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白天下风处的
溶氧都比上风处高,上下层均是如此。但清晨溶氧的水平 变化恰恰与中午相反,是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所以清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晨池鱼开始浮头时,一般总是知识趋向于上风面。
④季节变化:池水溶氧的高量多出现在夏季
和 秋季,低量一般也出现于夏、秋季。上层氧往往超 过饱和度,而下层溶氧则很低,夜间(特别是黎明 前)池塘含氧常常很低,容易产生缺氧浮头的现 象。
(三)池水的运动 造成池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是风和水的密度差。水的注 入和流出也可以产生池水的流动。 池水运动虽然较为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 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池水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
形式。水的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 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是很大的。
(2)氧盈与氧债
知识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受下列条件制约:
(1)与水温成反比。 (2)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3)与水中的溶质浓度成反比。
气体的溶解速度受制于:
(1)与温度成正比。 (2)与该气体在水中的饱和度成反比。 (3)与气——水面界的接触程度成正比。
气体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依赖于:
(1)水分子的扩散作用。 (2)密度流的强弱。 (3)搅拌作用。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贝类增养殖——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贝类又称为软体动物。
第一节贝藻套养1、贝类与藻类混养,贝类的代谢产物为藻类提供了有机肥料,藻类光合作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贝类的呼吸。
2、贝类的生物沉积物对底栖藻类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3、贝类可以固碳,为其它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第二节五次海洋海水养殖“五次浪潮”引领蓝色技术革命科技浪潮这5次浪潮发源于山东,成形于山东,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堪称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又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
正因为有了海水养殖的5次浪潮,我国水产业才实现了“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次:上世纪60年代,海洋藻类养殖浪潮天然海带只适应冷水生长。
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等为代表的山东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
使我国海带的总产量大幅度提升,迅速成为世界第一。
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现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带生产国,全世界80%的海带由我国生产。
第二次:上世纪80年代,海洋虾类养殖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
80年代初,以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
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对虾产量世界第一。
第三次:上世纪90年代,海洋贝类养殖浪潮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水产养殖技术精品PPT课件

专业:生物技术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1.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海水与淡水养殖水域, 采取改良环境、消除敌害、人工繁育与放养 苗种、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投喂饲料、调控 水质、防治病害、设置各种设施与繁殖保护 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促进养殖对象快速生 长发育,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事业。
2. 水产养殖业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其经 营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化型。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3. 水产养殖学指应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 阐述水产养殖动、植物生物学特征,科学 总结水产动、植物养殖先进生产经验和科 技成就,综合比较并阐明水产养殖生物学 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4. 水产养殖学是水产学的重要分支,是农业 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黄鳝
样子像蛇,身体润滑。生活在池塘、小河和 稻田中,以昆虫力食。口咽腔内壁密布微血管, 冬天在淤泥中潜伏时,用以呼吸空气。黄鳝生 下来都是雌性的,成熟后产过一次卵,大多数 就变为雄性。
弹涂鱼
弹涂鱼与大弹涂鱼 一样,可以长期在陆上生 存。如果不定期游出水面 便会死亡。
弹涂鱼只能生活在泥 沼中,弹涂鱼在海岸附近 的石头、木块上也可发现 它们,和大弹涂鱼一样, 它们的头上也有两颗灵活 的眼睛,只是比大弹涂鱼 小。
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 骨硬鳞鱼类,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 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被 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 江中的瑰宝。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 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 性鱼类。
② 淡水总面积1747万公顷(河流520万公顷、湖 泊752万公顷、水库230万公顷、池塘200万公 顷),其中可养水面564.5万公顷。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绪论

1985与1999淡水养殖面积、产量比较
面积:万公顷
总计
产量:万吨
池塘 湖泊
单产:公斤/公顷
水库 河沟
面 积
产 量 单 产
1985
1999 1985 1999 1985 1989
364.36
504.21 237.92 1421.97 653 2820
125.76
214.51 174.94 1019.58 1391 4753
3、1966~1981 徘徊期。文化大革命。 70年代开始港养鲻、梭鱼,70年代末80年代初, 开始海水网箱养殖(鲷)。 4、1982~ 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确立以养主的方针。 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不断增加,养殖面积不断扩 大,养殖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1993年起,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超过捕捞。
虾蟹类 56.23
鳜
鳗
13.00
16.38 1424.40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变化
产业布局: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 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 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 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 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 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 养殖方式: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 养殖等发展迅速。
第三节 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与成就
3.1 特色 (1)鱼类养殖业已是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 径。 养殖超过捕捞 (2)产量较高的养殖品种大多为食物链短、适 应性强、苗种易获得,饲料易解决的鱼类。 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鱼类养殖的主体,以温水 草食性和杂食性鲤科鱼类为主。养殖成本低, 效益高。
鱼类增养殖课件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鲂类有团头鲂、三角鲂、广东鲂和长体鲂等
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隶属鲤 科、鳊亚科、鳊属。全国各地自然水域均有分 布。
泥鳅(Mi sgurnus anguill ica udatus),隶属 鳅科、泥鳅属。分布甚广,除西部高原区外,我星 自南到北各水系都有分布。
(九)鱼类的生殖洄游: 1.由外海向浅海、近岸的洄游 2.溯河生殖洄游:
(1)过河口性鱼类的溯河生殖洄游 (2)淡水鱼类的溯河生殖洄游 3.降海生殖洄游:
(1)过河口性鱼类的降海生殖洄游 (2)由江河游向河口、近海的降海洄游
六、鲤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是指丽鱼科、罗非鱼属(Tila pia)和口孵 属(Oreochromis)以及刷齿属(Sa—roth erodn) 的鱼类,3属鱼类有100种以上。
五、光照
1.光对鱼类的视觉器官 2.光对鱼类摄食的影响 3.光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 4.光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5.肥度是什么
二、鱼类的栖息习性
1.中上层鱼类:
2.中下层鱼类
3.底层鱼类
三、鱼类的食性
1.鱼类食性的变化: ①.鱼类食性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年龄)产生变化 ②.食性的季节变化 ③.栖息场所不同引起的食性变化 2.鱼类的摄食方式 ①.滤食性鱼类依靠鳃耙过滤进入鳃腔的水流滤取水中的食物, 大多数以浮游生物为食。 ②.草食性鱼类用咽喉齿切断水革或陆生植物 ③.捕食鱼虾的凶猛鱼类,多采取直接追捕吞食的方式
(二)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①.饵料 ②.温度 ③.光照 ④.化学因子 ⑤.水体的大小
五、鱼类繁殖习性
(一)鱼类的性别差异: 鱼类一般都足雌雄异体(gonochorism),在鲱、鳕、黄鲷、狭鳕等少数 鱼类中发现有雌雄同体(he rma phro diti sm)现象,甚至还有自体受精 能力。黄鳝、剑尾鱼、石斑鱼、某些鲷类等少数种类尚有性逆转现象, 即性腺的发育从胚胎期一直到性成熟期表现为雌性(雄性),经第一次繁殖 后,性腺内部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变成雄性(雌性)鱼。 (二)鱼类的生殖方式: 1.卵生 2.卵胎生 3.胎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明代。养鱼技术更全面,生产经验更丰富、更 系统。
• 在1368~1644年的明代。养鱼技术更全面,生产经验更丰富、 更细致、更系统。黄省曾的《养鱼经》和徐光启的《农政全 书》,对养鱼的全过程,包括鱼池的构造、放养密度、混养、 轮养、投饵施肥、鱼病防治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对饲养草鱼、 青鱼、鲢、鳙的方法记载得更为完整。
» 1959年,我国淡水鱼总产量达123万t,创当时历史最高记录。
• ③1966~1976年,这是我国养鱼业的徘徊时期
» 1966~1976年,这是我国养鱼业的徘徊时期。受当时政治思 潮的影响,养鱼生产徘徊不前。
• ④1977年—今,我国鱼类养殖业高速 发展时期
» 1977年以来,改革开放和生产关系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 我国鱼类养殖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0
其它 河沟 水库 湖泊 池塘
年份图 历年ຫໍສະໝຸດ 水养殖构成比例养殖面积(万亩)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5、养殖品种
• 淡水养殖品种
43.41%
56.59%
41.18%
58.82%
39.01%
60.99%
39.42%
60.58%
40.66%
59.34%
41.16%
58.84%
41.50%
58.50%
41.72%
58.28%
41.03%
58.97%
40.81%
59.19%
产量(万吨)
4000
养殖总产量
3500
海水养殖
3000
淡水养殖
海淡水养殖比例
海水
淡水
27.45%
72.55%
26.18%
73.82%
35.57%
64.43%
39.32%
60.68%
50.78%
49.22%
46.31%
53.69%
34.38%
65.62%
38.93%
61.07%
41.88%
58.12%
44.29%
55.71%
45.46%
54.54%
43.37%
56.63%
• 2. 在国际上首先大规模将催产剂应用于鱼类 人工繁殖
面积(万亩)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总面积 海水养殖面积 淡水养殖面积
图 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
年份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表1: 全国水产品总量与捕捞产量(万t)
年 份
总量
小计
淡水 捕捞
养殖
小计
海水 养殖
捕捞
1957 283.61 2004 4901.66 2005 5101.65 2006 5250 2007 4538.0 2008 4896 2009 5120
2134.03 241.97 2263.57 255.10 2350 250
– 甲壳类产量82.85万t; – 贝类产量1067.54万t; – 藻类产量151.13万t。
年份
1957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4 2005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第01章 绪论 • 第02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 第03章 养殖水体的生态学* • 第04章 施肥养鱼 • 第05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 • 第06章 鱼苗鱼种的培育*** • 第07章 池塘食用鱼养殖*** • 第08章 内陆水域的渔业经营** • 第09章 鱼类资源保护? • 第10章 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 • 第11章 活鱼运输? • 海水养殖?
» 我国渔业发展的总方针调整为“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 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 当时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业,保护、增殖 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积极发展外海、远洋渔业,狠抓流通 和加工,强化法制管理”;
» 198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1151.66万t,首次超过苏联 (1131万t)和日本(1 117.4万t),居世界首位
» 河蟹产量43.84万t
• 贝类产量20.78万t • 河蚌产量8.62万t。 • 珍珠产量0.4692万t。 • 其它类,如鳖产量18.26万t;
– 海水:
• 2005年海水产品中,海水养殖产量1384.78万t
– 鱼类产量65.89万t; » 海水养殖鱼类中,鲈鱼产量最高为8.79万t;大黄鱼产 量6.96万t,位居第2;美国红鱼产量为4.57万t,位居 第3。
• 2、捕捞产量:
– 2005年淡水捕捞产量255.10万t。 – 2005年海洋捕捞产量1453.29万t。
» 鱼类产量972.93万t;带鱼产量最高,其次为鳀鱼 » 甲壳类产量241.21万t; » 贝类产量88.52万t; » 藻类产量3.05万t; » 头足类产量102.96万t。
» 远洋渔业产量143.81万t
淡水养殖
56.48 51.45 58.20 75.27 76.23 90.15 237.92 445.91 462.59 533.79 648.26 789.66 940.76 1093.76 1236.66 1321.9 1421.97 1516.94 1594.96 1694.04 1892.06 2008.47
第01章 绪 论
• 一、鱼类增养殖业与增养殖学
– (一)、我国的水域情况
海水水域:
水域面积
内陆水域: 总1760万公顷
3.2万km沿岸线,15m以内的浅海、滩涂面 积1333.3万公顷
河流:666.7万公顷
湖泊:666.7万公顷 水库:200多万公顷 池塘:200多万公顷
• (二)、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
• 3、唐代,单一鱼类的养殖→扩大养殖种 类
– 618~907年唐代,生产力的发展,李与鲤同音,皇族禁捕养鲤鱼 – 单一鱼类的养殖,扩大养殖种类。鲤→草鱼、青鱼、鲢、鳙鱼。
– 单养→混养。
– 我国养鱼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4、宋代。鱼苗张捕业发达。
• 在960~1279年的宋代。据《癸辛杂记》记载,从长江张 捕的鱼苗已运销到江西、福建和浙江等地。鱼苗的张捕、 运输和饲养已经相当发达,饲养地区也相当辽阔。
56.48 1892.06 2008.47 2100
2267.78 2838.08 2900
21.37 1316.70 1384.78 1440
1451.08 1453.29 1460
• 3、养殖产量:
• 我国的水产养殖总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以上,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65% 以上。
– 淡水:
• 2005年淡水产品中,淡水养殖产量2008.47万t • 鱼类产量1826.35万t;
» 草鱼产量最高,为385.71万t; » 鲢鱼产量位居第2,产量为352.48万t; » 鲤鱼位居第3,产量为247.47万t。
• 甲壳类产量129.18万t;
» 虾类产量84.73万t,其中南美白对虾和青虾养殖产量分别为44.08万 t和20.54万t;
稻田养殖:
1760万hm2 家庭观赏鱼类养殖
鱼类养殖
工业化养殖
鱼类增养殖
海水养殖
海水网箱养殖 海水池塘养殖
港养
滩涂养殖:15m以内的浅海、滩涂1333.3万hm2
鱼类增殖
天然水域人工放流:江河、水库、海湾、海域等 水域养殖环境保护 自然增殖
• 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 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 系的科学。
• 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 • 池塘养鱼完整地包括上述四个生产阶段;
二、鱼类增养殖业简史
• 1、公元前460年左右。
– 春秋战国时代,范蠡就著有《养鱼经》---鲤鱼 – 投资小、收益大的生产行业。
• 2、汉代。养鲤业更加普遍盛行
– 公元前206~公元后220年的汉代,养鲤业更加普遍盛行 – 《史记》、《西京杂记》、《前汉书》都记载了养鱼的史实。
» 199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1826.18万t,提前7年完成翻二番的 预定目标。
三、目前的基本状况
• 1、水产品总产量:
• 200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101.65万t 。养殖产量为3407.88万t,占总 产量的67%;捕捞产量为1693.77万t,占总产量的33%。
• 总产量世界第一。养殖产量世界第一。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9.02kg。 • 2006年5250万t。 2007年:4538万t。 2008年:4896万t. • 2009年5120万t
合计
77.85 69.70 90.33 124.04 154.89 167.90 362.57 730.13 795.90 958.10 1188.49 1394.46 1662.27 1859.65 2027.70 2181.95 2396.26 2578.23 2726.49 2906.88 3208.76 3393.2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年份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