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影视语言艺考分析.

合集下载

伟大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传奇

伟大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传奇

伟大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传奇伟大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传奇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是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导演之一。

他以他的创意、技巧和对细节极致追求的作品而闻名。

库布里克的电影传奇跨越多个类型,深深地影响了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向您介绍几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作品,并探讨他对电影业的深远影响。

一、《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发条橙》是库布里克最著名的电影之一,根据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影片以为人类自由选择能力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为核心展开。

通过年轻人亚历克斯(Alex)的故事,库布里克塑造了一个复杂而令人不安的世界。

影片的暴力和对权力滥用的描绘引发了深思。

库布里克采用了令人瞩目的摄影手法,如鱼眼镜头、快速剪辑和歌舞片段,使得该片成为一部前卫的电影佳作。

二、《闪灵》(The Shining)《闪灵》是一个经典的恐怖片,根据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小说改编而成。

故事描述了作家杰克·托兰斯(Jack Torrance)和他的家人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酒店之一“Overlook Hotel”度过冬天的恐怖经历。

斯坦利·库布里克通过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运用、音效和复杂的叙事结构,创造了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

《闪灵》被广泛认为是恐怖片的巅峰之作,并且对未来的恐怖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库布里克在其中展示了他的卓越才华。

该影片以亚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同名小说为基础,描述了人类从史前时代到未来的发展。

通过太空船“发现号”和超级智能计算机HAL 9000的故事,库布里克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人工智能、进化和人类的存在意义。

影评:发条橙

影评:发条橙

影评:发条橙电影影评:发条橙作为一部经典的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旅程。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引发了我对人性、自由意志和道德的深入思考。

首先,影片的视觉风格令人难以忘怀。

库布里克以其独特的导演手法,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暴力、混乱和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

黑白对比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摄影技巧,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与电影中所探讨的主题相得益彰,使得观影过程更加深入人心。

影片中的主人公亚历克斯是一个复杂而令人矛盾的角色。

他是一个年轻的恶霸,以暴力和犯罪为乐,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然而,当他被捕并接受了一种实验性的行为改造后,他的人性和自由意志被剥夺,变得无法选择和感受。

这引发了我对自由意志的思考,以及人类是否应该被迫改变其本性的道德困境。

影片中还探讨了社会对罪犯的惩罚和复仇的复杂性。

亚历克斯的行为改造旨在使他变得无法实施暴力,但却以同样的暴力手段对待他。

这种复仇的循环似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使亚历克斯的痛苦加倍。

这让我思考社会是否应该寻求更加人道的方式来对待罪犯,并为他们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发条橙》还通过音乐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情感共鸣。

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了亚历克斯被行为改造时所听到的声音,这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音乐与暴力、美学与道德之间的对比,使得影片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发条橙》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深刻的主题和令人动容的表演,引发了观众对人性、自由意志和道德的思考。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了我对社会和个体的关注。

无论是从艺术还是思想上,它都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杰作。

发条橙 影评

发条橙 影评

发条橙影评
《发条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经典电影,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令人深思的主题吸引了观众。

影片以未来世界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亚历克斯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黑暗面和自由意志的力量。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色和荒诞的场景设计,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未来感。

尤其是主人公亚历克斯所住的房间,以及他和伙伴们经常出没的地方,都展现了一种前卫的审美观。

其次,影片对人性的探讨让人深思。

亚历克斯是一个极端的反叛者,他对自由意志的追求导致了他的暴力行为。

然而,影片并没有简单地将他描绘成一个恶棍,而是通过他的遭遇和改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描绘让人产生了共鸣,引发了对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是其一大亮点。

著名的“Ludwig van Beethoven”音乐成为了影片的重要元素,通过音乐的运用,影片更加深了对主题的表达,也增加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发条橙》是一部充满思考和情感的电影,它的视觉效果、人性探讨以及音乐运用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艺术品。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1971)》影评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1971)》影评

电影《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 1971)赏析简介《发条橙》是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71年拍摄的一部黑色科幻经典之作,改编自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

该片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在电影史上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剧情概述本影片讲述了一个名为亚历克斯(Alex DeLarge)的年轻人与他的朋友——包括比利(Billyboy)、乔治(Gordell),组成的帮派进行了一系列犯罪活动的故事。

在一次酒吧冲突中,亚历克斯将一名女子致成重伤,并杀害了他的同伴和潜在对手弗里德(Fiddle)。

随后,在试图抢劫一个退休教授的家时,他因暴力行为被逮捕并送进监狱。

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政府计划推广“露西夫勒”——一种通过电击疗法来改变行为模式的技术手段,亚历克斯决定配合实验以尽早出狱。

然而在释放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选择善恶的能力,在社会压力下饱受折磨。

情节解析1. 电影叙事手法库布里克采用非线性叙述结构,通过闪回、梦境和内心独白等方式来展现亚历克斯的内心世界。

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

例如开场就使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营造出一种狂暴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效果。

2. 主要角色及关系主人公:亚历克斯(Alex)- 一名年轻且极具创造力、破坏性的混混,拥有超乎常人的暴力倾向。

露西夫勒实验官:巴恩斯博士- 负责改造亚历克斯的人,象征着技术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受虐家庭成员:玛丽- 经历过亚历克斯虐待的受害者,代表了社会中脆弱的一面。

3. 题材探讨电影深入挖掘了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的主题。

露西夫勒实验虽能使人们免于犯罪行为,却剥夺了他们自主决策的权利。

关于暴力文化的探讨:通过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场景揭示出社会问题背后的根源以及人们对于极端行为的态度变化。

艺术风格与特色1. 视觉呈现画面色彩鲜明且富有冲击力。

如开场场景中,红色灯光下映射着亚历克斯那双充满邪气的眼睛。

拍摄技巧独特,频繁使用长镜头和固定摄像机位来营造一种“客观”的视角。

影评: 发条橙

影评: 发条橙

影评: 发条橙《发条橙》影评作为一部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经典电影,《发条橙》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深思的主题,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体验。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暴力与恶行的揭示,更是对人性、自由意志和社会道德的深入探讨。

首先,影片以其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和音乐配乐,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

库布里克的导演手法巧妙地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摄影技巧,营造出一个充满暴力和混乱的未来世界。

同时,贝多芬和罗西尼等古典音乐的运用,使得电影更加具有戏剧性和艺术感。

这种视听的结合,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仅是被故事所吸引,更是被电影所带来的情感所震撼。

其次,影片通过主人公亚历克斯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由意志的边界。

亚历克斯是一个有着极端暴力倾向的青年,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对艺术和音乐有着极高欣赏力的人。

电影通过展示亚历克斯被洗脑后的改造过程,引发观众对道德、伦理和社会控制的思考。

亚历克斯的形象既令人厌恶,又令人同情,这种矛盾的感受引发了观众对人性的深思。

最后,电影中对社会道德和权威的讽刺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通过展示政府和媒体对亚历克斯的利用和操控,电影暗示了权力对个体的压迫和剥夺自由的危险。

这种对社会体制的批判,使得观众对现实世界中的权威和道德问题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发条橙》是一部充满冲击力和思考性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展示暴力和恶行的片子,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通过独特的视听效果、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对社会道德的讽刺,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它引发了观众对人性、自由意志和社会伦理的思考,使得观影之后,人们对世界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质疑。

洗脑之下的道德牺牲品----《发条橙》导演创作手法分析

洗脑之下的道德牺牲品----《发条橙》导演创作手法分析

洗脑之下的道德牺牲品----《发条橙》导演创作手法分析作者:付嫱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7期摘要:《发条橙》是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是非常经典的暴力美学和荒诞美学风格电影。

导演库布里克是许多导演争相模仿的对象,他在《发条橙》中的音乐运用和色彩运用是非常出彩的,而他对镜头语言的掌控更是炉火纯青。

整部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体现了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新颖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发条橙》库布里克创作手法暴力美学怪诞美学《发条橙》是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所执导的电影,改编自1962年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是一部争议非常大的电影,它一上映就被定性为禁片,直到1972年导演库布里克去世才在英国解禁。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暴力美学电影,也是一部挑战人类极限的怪诞美学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孩在政府的“洗脑”试验后,从一个性暴力者变得对性与暴力厌恶,最终成为道德的牺牲品的过程。

库布里克,美国著名导演,他的代表作有《乱世儿女》《闪灵》《纯金属外壳》《洛丽塔》《发条橙》等。

而《发条橙》是他的“未来三部曲”之三,另外两部分别是黑色幽默式喜剧《奇爱博士》和有里程碑意义的《2001:太空漫游》。

他的创作天马行空,曾经尝试过各种题材和类型。

他的一生都在进行着和艺术有关的创造和尝试,他是许多的导演争相模仿的对象,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他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电影史上受到极大的瞩目与称道。

电影的片名是“发条橙”,其实这个名字与电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导演为电影取这个名字并不仅仅是与小说同步,其内涵可谓是意寓深刻。

“发条”是一种坚硬的金属,代表着规矩和操控。

“橙”是一种甜美的水果,鲜嫩多汁。

将这两者相结合,究其根本就是一种荒诞的逻辑组合。

而整部影片就是荒诞的,导演塑造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每一个人物都是荒诞的,这样的一群人共同编织了一个荒诞的故事。

发条橙 影评

发条橙 影评

发条橙影评电影评论:《发条橙》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有幸观看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作品《发条橙》。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称赞电影的叙事方式。

《发条橙》以主人公亚历克斯·德拉吉为中心,通过他的视角来展现故事。

库布里克运用了快速剪辑和扭曲的镜头,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亚历克斯的内心世界。

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历克斯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电影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和自由意志的边界。

亚历克斯是一个道德沦丧的角色,他以暴力和恶意为乐。

然而,电影并没有简单地将他描绘为一个邪恶的角色,而是通过展示他的复杂内心和受到的惩罚,引发了观众对道德和罪恶的深思。

我深受电影中对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的探讨所触动,它使我反思了人性中的善恶之间的微妙平衡。

此外,电影的配乐也是其独特之处。

贝多芬的经典音乐贯穿整部电影,为故事增添了一种戏剧性和宏大的氛围。

音乐与暴力场景的对比,使得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我发现自己在电影中被音乐所吸引,与亚历克斯的情绪共鸣,这使得整个观影体验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我要提到电影中的演员表演。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饰演的亚历克斯·德拉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出色地诠释了亚历克斯的复杂性,从残忍的暴力到内心的脆弱,他的表演令人难以忘怀。

其他演员们也都表现出色,他们的精湛演技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总的来说,《发条橙》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的主题和精彩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人性、道德和自由意志的思考,使我对电影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强烈推荐《发条橙》给所有喜欢思考和探索的观众。

《发条橙》(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发条橙》(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发条橙》(导演:斯坦利·库布⾥克)1.电影⼤师说过的名⾔如果看完电影⼥主⾓都没有脱衫,观众会觉得上当受骗—— 罗杰·科尔曼⼀般影⽚都是⼀段段⽣活的⽚断,⽽我的影⽚全是⼀块块有馅糕饼——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救⼈⼀命等于救全⼈类——斯蒂⽂·斯⽪尔伯格拍摄电影是⼀个男孩所能制造的最⼤的电⼒⽕车或是飞机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奥逊·威尔斯我的电影不是让你灵魂感到安逸,⽽是要让你和你的灵魂战⽃。

—— 英格玛·伯格曼银幕是⼀个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传达情绪与感情的同时仍然饶有趣味。

我想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艺术所⽆法企及的。

”——斯坦利· 库布⾥克我伟⼤,电影渺⼩——⽐利·怀尔德2.有没有库布⾥克语录以下回答难免会涉及⽐较,本⼈是,斯⽪尔伯格、库布⾥克粉,轻度诺兰⿊(被脑残粉恶⼼的),所以看的不爽的可以不⽤看了。

还好,客观来讲,诺兰是开创了新的叙事与悬念结合的⽅式。

(希区柯克的电影看的不多,所以姑且这么说吧)再加上蝙蝠侠⿊暗骑⼠,算是超级英雄电影史第⼀个敢去探讨深层次内涵的,上升到了⼀定⾼度,再加上希斯莱杰本⼈逆天的演技,促成了这部作品。

蝙蝠侠三部曲如果说第⼀部是铺垫,第⼆部是巅峰,那么第三部就是狗尾续貂。

蝙蝠侠系列就是这些。

但是论⾮线性叙事本领⾼下的话,诺兰依然不能与昆汀、盖⾥奇这⼏个相⽐。

诺兰的长处在于给⼈畅快淋漓的叙事快感。

⽽且诺兰对于打⽃戏、感情戏的处理,让⼈不忍直视,也就是所谓的由⼀个理科⽣写出让⼈感到苍⽩的⾔情⼩说。

盗梦空间的飞雪戏和蝙蝠侠三部曲的打⽃多么别扭就不需要多说了。

总⽽⾔之,诺兰放眼世界,排开那些脑残粉的吹捧,依然是有着⾜够强的实⼒的。

只不过,超过斯⽪尔伯格,库布⾥克的继承⼈这些话语,笑笑就算了。

3.为什么说斯坦利·库布⾥克是历史上最伟⼤的953年库布⾥克拍摄了他的处⼥作《欲望与恐惧》,1957年拍摄了战争⽚《光荣之路》,影⽚获得了评论的⼀致赞扬,进⼀步巩固了库布⾥克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条橙》,库布里克1971年作品。

影片之初,是一张脸的特写。

它邪恶得理所当然,嘴边有一个微笑,象是在欣赏自己。

然后镜头退出去,近景,中景,全景。

超现实风格的装置中弥漫着性与毒品的气息。

这达利梦境式的场景,是弗洛伊德的本我的天堂。

恶之花盛大开放,肆无忌惮。

而库布里克的风格,不是挥霍、颓废,在审判缺席的末日,他依旧是冷静,平衡,绝对的精确。

他的夸张与讽刺丝毫无损于庄严。

——这是一出庄严的歌剧。

献给绝无感伤的绝望。

1、叙事
这个作品,以严谨的三个组合段展开叙事:亚历和他的三个同伙的恶行。

惩罚与治疗。

恶行的回报及亚历的“痊愈”。

第一部分是对亚历对恶行的精确复述。

他们殴打老人,强奸妇女,入户施暴。

这种恶是没有逻辑前提的。

亚历是纯粹的恶的化身。

无功利的恶。

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道德感,约束与负疚。

暴力与性是快感的唯一来源,影片中没有任何温润的人类的感情存在。

在文明的顶端,人回到了原欲。

占有身体的是“恶”带来的快感,占有精神的是对“恶”的欣赏,他们驱驰在这条无归之路上,由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引领着,冲向崩溃的悬崖。

在这里,“恶”成为生命的鸦片,它推动着人的陷溺,而展现出升腾的幻象。

在恶习的空档,连亚历也感到疲殆,但他得在越来越升级的恶中,维持着快感的巅峰。

这些少年人的恶,提醒人对“生命”的戒心,这种成长力的暴虐。

——而社会机制,即是对于“人性”的,压制与规训。

于是第二部分,亚历先是进了监狱,然后进了医院。

监狱是直接的以暴制暴。

人在这里,失去了一切尊严,作为665321而存在。

它目的不在于也不可能使一个罪犯“改过自新”,它只是将人性的恶制度化,以制度的恶,统领人性的恶。

而医院的治疗,是间接的以暴制暴。

欲望与身体原是相互呼应的,——身体欲望的满足,产生快感,推动着下一轮的欲望的竞逐。

而这种疗法把两者对立起来了。

在药物的作用下,欲望与身体指涉不同的方向,先天的快感与药物的恶心感使身体无所适从,这种难以忍受的分裂状态强力抑制了恶欲。

对于恶,无论是监狱与医院,都没有提供善的希望。

它们有不同的面目,但内核是一致的。

这是政治的解决之道。

是历史的中心法则。

第三部分,接受完惩罚与治疗的亚历重返世界。

他的内心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失去了作恶的能力。

于是暴行重演了一遍,只是旧时的施暴者成了此刻的受虐者,角色互换,规则依旧。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镜子。

换了一个角度,从个人的恶照向了普遍的恶。

于是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让人存不得侥幸之心。

这种恶不因为它复仇的理由,就变换了性质。

当恶只能如是螺旋往复时,终极的旨归如此虚妄。

不由人不在震惊中,生出绝望与惶惑。

——而库布里克如此强大,他能够在全无希望中保持着稳定,没有一点情绪化的波动。

他对人性的洞见使他有微微的嘲讽,而这种冷笑,对的是政治而非人。

他有一种难以言述的冷静,在影像与声音的盛宴之后,保持着不动声色的,绝对的客观。

《发条橙》让我想起基斯洛夫斯基的《杀诫》。

在阴霾之中,基氏同样沉静地说他的故事,但他有如是多的,痛苦与同情。

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无果的追问,深叩向人的心灵。

在人的暴力与制度的暴力中,他的沉痛,是慈悲的回响。

在《杀诫》里,暴力有它虚弱的质地,这种虚弱,因为有反省,有罪责。

但《发条橙》是更纯粹的,亚历的恶,简直是响亮坦荡的。

它被这样孤立出来,放在审美中加以观照,焕发出一种怪诞的光采。

这个影片的叙事者,亚历,常常地让观众注意到他的声音。

在平和的,“你的朋友,卑微的旁述”中,他没有痛苦。

没有反省。

影片的结尾。

当政治的恶劫持着个人的恶,当内政大臣拥抱着亚历时,镁光灯闪烁,鲜花簇拥。

亚历扮出来的笑混合着邪恶与无辜,他又幻想了。

恶的交媾中,绅士淑女们戴着白手套,优雅地鼓着掌。

这是无可去处,库布里克所能给文明的,一记耳光。

2、影像与音乐
《发条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它的电影语言是华丽的盛大的,充斥着非凡的想象力,然而它又是极精准的,没有任何任意随意的痕迹。

它是一个寓言。

影像与音乐,都呼应着这个寓言的要旨。

它从人与历史中来,而通过仪式,形成象征。

在这个作品中,对暴力与性的描述是极度直白的。

但恐怕这些场面,给人的心灵的震惊更甚于感官的刺激。

第一组合段的几个场景:科露娃奶品店、荒废的赌场、作家法兰的家,还有健康农庄,场景的设置都有浓重的超现实风格,陈设怪异,色彩浓烈,充满性暗示。

而亚历们穿戴着的阴茎形状的假面,突出胯部的衣装,是更为直露的形象。

但性在这部影片中,却并不是核心。

它只是暴力的一个必然形式,或者说恶的原初动力。

是一个先在的概念,一个形胜于质的存在。

在如此刻意的场景之中,暴力被仪式化了。

仿佛舞台之上的载歌载舞,恶被赋予了美的形式,生成了艳异的花。

恶在仪式中,升华而为艺术。

通过夸张与抽象,它突破了感官的边界。

废弃的赌场象一个荒颓的华丽剧院,少女在舞台上受到凌辱。

在一个乐队中心的视角上,摄影机记录下的,是戏剧,不是现实。

库布里克使人一刹那间忘却了道德,而在恶与美中目瞪口呆。

在艺术中,审美的原则优先于道德的原则,更不用说对于库布里克,道德不是标准,只是存在。

他逼迫着“人”直面“人性”,让不安压过了快感。

在仪式中抽象出来的恶,从感性直指内心。

河边的那一段暴力场面。

拍摄得何其“唯美”。

柔和的光调,水清天蓝,而亚历仿佛在灵感的趋使下,完成了一段完美的杰作。

几个短镜头(特写,全景,客观镜头,主观镜头)的剪接自然,流动,天衣无缝。

合着音乐的节奏,亚历的手杖成了乐队的指挥棒。

于是观众也在库布里克的天才下分裂:恐惧与赞叹混合在一起,蚀骨销魂。

艺术提供了另一种观察、感受与思考的方式。

亚历与两个姑娘的性爱场面,在加速播放中失去了诱惑,代之以幽默。

而检查疗效的那一场真是大巧若拙,简单而荒谬的深刻。

亚历在聚光灯下做着真实的表演,展示一个恶棍不能作恶的痛苦,而镜头一转,是内政大臣与亚历一样的让欲望扭曲的脸。

此刻,仪式与现实是统一的。

平面的影像,通过视觉,却可以直抵思想的深处。

而音乐是这部电影的上帝。

它是一出辉煌的MTV。

恶与音乐的联姻,是库布里克的惊世骇俗的创造。

他将魔鬼与天使在视听上合为一体,在艺术中,善恶泯灭。

这当然也还是有理论可以作为佐证。

弗洛伊德认为,利比多是人的根本驱动力。

“本我”受到“超我”的制约,利比多可能以艺术的形式得到升华的体现。

那么亚历
与贝多芬,是起跑线上并排的两个人。

他们一个听命于本我,让恶发展到极致,另一个将力比多化成了艺术创造力,让艺术发展到极致。

这种艺术,推枯拉朽,席卷天下,以万物为刍狗。

亚历在听第九交响乐时生出的幻想,仿佛是原子战争中的世界末日。

音乐是艺术中最抽象的。

它远离文字与形象,且寄寓于时间,过往不复。

然而无形无质的空气的振动,却直接地作用于人的身体与内心。

是亚历在第九交响乐的伴奏中施恶,还是第九交响曲在亚历的施恶中显形?命运成了“恶”的虚空的灵魂。

原欲是无可逃脱的,社会是无可规避的。

文明走到尽头。

收获的,只有形式。

美。

写完这段文字,精疲力尽。

向着人性、欲望、思想的深处求索。

需要一颗强大的,冷静的心灵。

我犹豫着不肯去重读《发条橙》,因为明白,自己必被卷入黑暗的涡流。

库布里克是伟大的,因为他如此坚定,面对恶,面对绝望,他还是掌控着节奏,谱出盛大的乐章。

——这个片子,有着如此有力,稳定,而又丰富精微的节奏。

《发条橙》的美,也是施虐的美,让人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