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案 第二课时 统计(2)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案 第二课时  统计(2)

第二课时统计(2)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

教学提示本课教材选择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天气情况,呈现了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记录单,设计了三个方面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

教学活动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观察、分析、交流,说一说小组同学是怎么合作的。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统计方法,即使不是本课时要求掌握的,也要给予鼓励。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经历小组合作进行简单数据整理,并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

难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谁听了天气预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明天又会是什么天气呢?生:我听了天气预报,今天会是晴天,明天多云转阴,有小雨呢!师:你们能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天气吗?生1:我喜欢晴天,阳光明媚,让人心情都会很好……生2:我喜欢下雨天,下雨天比较凉快啊!雨水可以让禾苗快快长大……生3:我喜欢下雪,可以堆雪人玩…………【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轻松愉悦的谈话,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愉快的学习。

】二、呈现新知,合作探究师:老师把最近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了,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呈现天气变化情况图表)师:大家认识这些气象符号吗?这些气象符号表示什么?(学生说一说气象符号的含义)师:同学们,如果不用数,你能估计出这个月哪种天气最多吗?生1:我觉得阴天的天气最多……生2:我觉得晴天最多……师:要想知道哪种天气最多,你们就在小组里把每种天气的数据整理出来吧,一会儿大家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时教案 第6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时教案 第6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第6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用不同颜色的花片表示不同菊花的数量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统计的作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2.让学生看教材,观察情景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50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

4.利用PPT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6.交流学生涂色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师:用把方框涂色的方法,能直观地看到每种菊花的多少,我们教材上还介绍了一种表示物品多少的图。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页上面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不要求学生说出叶子的名字)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叶子最多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2)》备课教案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2)》备课教案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2)教学目的:1、经历把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根据整理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并让学生体验”正”字方法可使记录简单明了.难点: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并让学生体验”正”字方法可使记录简单明了. 教学设计过程:创设情景,互动激趣。

伴随快乐大本营片头曲,师生互动.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快乐猜猜猜.师描述出大风车.动画城.七巧板.东方儿童等儿童节目的特征.让学生猜节目名称.例如:教师描述:《大风车》:我们在中央1,中央7和少儿频道中都能看到它,它以一种儿童玩具命名,小主持人有屠化,张静,刘慈航等七人,小栏目有《玩偶1牵1》《顽皮家族》、《新闻袋袋裤》,片头曲是~~~~。

(哼唱)《动画城》:也是中央电视台的儿童节目,主持人有小鹿姐姐,小蜻蜓,哆来咪,达达狼,现在正上演《哪吒传奇》。

《淘学小顽童》:河北电视台周日晚播出,成成主持,口号是——~~有理,快乐无罪。

《东方儿童》: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以教学为主的一档儿童教育、益智类节目,人物有“快乐教授”、“天线宝宝”。

(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随时停止描述)请更多的学生发言。

师问:在这些儿童节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目?师: 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让人看出喜欢这4个电视节目的人数吗?板书:统计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你想用什方法进行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学生发表不同意见1、小组合作收集数据。

小组调查:先在小组里调查,每人只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儿童节目,由组长负责记录。

(利用1号表单)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样进行调查记录的。

2、比较归纳,择优选择。

方案一:交流各组统计方法,如出现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哪种方法可使记录简单明了?并且明确画正字的方法比较简单明了.方案二:如没出现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教师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大家,提示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统计,并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再统计一次,体验这种方法记录简单明了的优越性.学生完成1号表单。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统计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统计

《统计》说课稿(一)说教材: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

教材选取的例题给我们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信息。

(二)说学情: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会在横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六)说教学理念与教法:1、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

所以“统计”这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其次结合本校“播种习惯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_冀教版-学习文档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_冀教版-学习文档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根据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形象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的谈话并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学生可能会说到:●我见过黄色的菊花,好多好多的花瓣……●我见过粉色的,一棵上面看好几朵花……设计意图:由轻松的师生谈话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打开书,看96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说到:●有白色、黄色、紫色的菊花。

●菊花的花瓣是一丝一丝卷起来的。

●每棵只有一多菊花。

设计意图:欣赏、交流教材上的菊花,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讲授】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二、新课探讨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观察这一片菊花,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最多?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教师不做评价,即使意见一致,也不做评价。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师:哪种菊花最多?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要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数的方法:(1)一种一种地点数;(2)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划掉一盆(做记号)。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6.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分类知识。
参考答案:
1.略2.7 3.(1)数量(2)4 5 4 3 4.略
5.数量6.(1)略(2)4 4 3 4
1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项目
内容
1.把铅笔盒里面的文具分分类,说一说每种文具各有多少。
2.赏菊。教材50页情境图。
首先数出每种颜色的菊花有多少盆,再对应的菊花右边涂相应的格数。也可以数一盆,涂一格。
白色的菊花有6盆,就涂6格,紫色的菊花有5盆,涂5格,黄色的菊花有7盆,就涂( )格。
3.填表。教材51页的情境图。
(1)统计表的第一行,每一格里表示树叶的种类,第二行表示每种树叶的( )。
(2) 有4片, 有5片, 有4片, 有3片。 最多, 最少。把每种树叶的数量填在表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片
( )片
( )片
( )片
4.绘制象形统计图,先数出所要统计的每种物体的数量,然后根据每种物体的数量涂相应的格数。
5.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物体的种类,第二行是每种物体的( )。

2018学年(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教案

2018学年(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教案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第一课时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2、能力目标: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情感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性,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数菊花,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菊花。

教学难点根据象形图判断树叶多少的过程中,体会分类并用色块表示的直观性,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赏菊。

师生对话,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出示菊花图,让学生看一看有几种菊花,数一数每种菊花各有几盆。

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说一说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二、做一做。

提出“做一做”的要求,让学生明白“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的意思,再涂色。

交流学生涂色的成果。

然后,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如,很容易就能数出三种菊花各有多少朵;很直观就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

三、象形统计图。

先让学生观察象形统计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提出题目要求,先让学生观察、思考,再回答兔博士的问题。

四、试一试。

让学生数一数每种叶子各有几片,然后填写在表中,学生填完后,告诉学生,这样的表叫做统计表。

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也可以同桌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练一练。

自主解决并解答。

第二课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经历小组合作进行简单数据整理,并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2、能力目标:会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整理数据,能把数据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第3课时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3)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第3课时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3)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3课时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3)【教学目标】1、经历把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根据整理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并让学生体验,“正”字方法可使记录简单明了。

【教学难点】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并让学生体验,“正”字方法可使记录简单明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互动激趣伴随快乐大本营片头曲,师生互动。

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快乐猜猜猜。

师描述出大风车。

动画城。

七巧板,东方儿童等儿童节目的特征。

让学生猜节目名称。

例如:教师描述:《大风车》:我们在中央1、中央7和少儿频道中都能看到它,它以一种儿童玩具命名,小主持人有屠化,张静,刘慈航等七人,小栏目有《玩偶1牵1》《顽皮家族》、《新闻袋袋裤》,片头曲是~~~。

(哼唱)《动画城》:也是中央电视台的儿童节目,主持人有小鹿姐姐,小蜻蜓,哆来咪,达达狼,现在正上演《哪吒传奇》。

《淘学小顽童》:河北电视台周日晚播出,成成主持,口号是—一一有理,快乐无罪。

《东方儿童》: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以教学为主的一档儿童教育、益智类节目,人物有“快乐教授”、“天线宝宝”。

(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随时停止描述)请更多的学生发言。

师问:在这些儿童节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目?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

这节课我从游戏快乐猜猜猜引入,师生互动中进人统计活动,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师: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让人看出喜欢这4个电视节目的人数吗?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统计的必要性】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师:你想用什方法进行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按照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安排了:给具体事例的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结合调查活动,了解数学调查的意义,学会用“正”字统计整理数据;通过摸球游戏体会数据的随机性,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材安排的赏菊和统计最喜欢的儿童电视节目等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学生非常熟悉,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

二、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一些数学素材,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他们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数据,既获得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如统计天气情况时,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体验统计的作用和方法,让学生对统计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调查统计时严肃认真的精神态度,让他们养成做事认真、诚实、公正的好品格。

教学目标1. 经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分类表示、调查、实验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图、“正”字、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把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用该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 通过调查活动,初步体会数据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分析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4. 积极参与摸球游戏活动,初步感受随机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难点: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标准》把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

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

2.教师要尽量的放手让学生去做,要用正确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

3.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本单元可以分为4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提示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

教材同时设置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本课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让学生学习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经验,但是毕竟对统计没有明确的意识,所以在统计过程中,要逐步的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积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菊花吗?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菊花?谁能来说一说?生1:我非常喜欢黄色的菊花,金黄的菊花非常美丽……生2:我见过白色的菊花,感觉特别的纯洁…………师:是啊,菊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观一个菊花展览,好不好?【设计意图:轻松的师生谈话,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 赏菊。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多美丽的菊花呀,你们能很快的看出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吗?生:不能,这个太乱了,不好数……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迅速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呢?(学生小组讨论)生1:我们可以数一数,数完一盆就圈起一盆,这样不会数错……生2: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每种颜色排一排,一眼就能看出数量……师: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也觉得把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这个办法不错,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师:下面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花片,在小组中一起摆一摆,将颜色一样的花片摆成一排,一共有三种颜色,我们需要摆成三排。

(学生实际操作,并讨论有什么发现)生:这样很容易的看出黄色菊花是7盆,紫色菊花是5盆,白色菊花6盆……师:下面我们不用花片摆了,请看课本第50页“做一做”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生1:一个正方形表示一盆菊花……生2:根据左边给出的菊花颜色,这种菊花有几盆,就把几个正方形涂上颜色……生3:三种菊花要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师:好,下面小朋友们就在课本上涂一涂。

(学生涂色,老师巡视)【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讨论交流,体验分类整理的过程,感受用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和简便性。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出示叶子象形统计图)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的标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1:图上有4种叶子,每种叶子一列,4种树叶呈现出4种不同的颜色。

生2:图上有墨绿色的桑叶,红色的枫叶、淡绿的三叶草,还有黄色的银杏叶……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能不用数,就说出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树叶最少吗?生1:红色的叶子最多,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多,它这一列最高……生2:黄色的叶子最少,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少,它这一列最矮……师:像这样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小朋友们看着图,不用数就知道哪种叶子最多了,除了这一点,你还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呢?生1:把图画在方格中,很整齐……生2:直接可以看出每种叶子标本的数量。

师:根据这幅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枫叶比银杏叶多2片……生2:三叶草和桑叶一样多…………师:根据统计图,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小,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统计图中每种树叶的数量填在课本51页下面的额表格中。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生1:我数了数桑叶有4片,就在桑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了4……生2:我数了数枫叶有5片,就在枫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5……生3:三叶草和桑叶同样多,下面的括号也应该写4……生4:银杏叶最少,只有3片,在银杏叶下面的括号里写3……师:小朋友们真棒,这样的表叫做统计表,它很简单,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每种标本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填表和交流合作,认识统计表,有利于学生经历统计表的认识过程,形成统计表的初步印象。

】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1. 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第52页第1题的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师:请小朋友们先给图形分类,再用色块表示每种图形。

(学生自己涂表格,然后交流)师:你能把统计图中的数量写到统计表中吗?(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2.统计一下下面的图形吧!()个()个()个()个答案:2.( 3 )个( 4 )个( 2 )个( 3 )个四、达标反馈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2.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明小军小亮(1)这场足球赛中,小明踢进了几个球?(2)谁进的球最多?(3)谁进的球最少?答案:2. (1)2个(2)小军(3)小明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生1:我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生2:我会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生3:我会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六、布置作业1. 统计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分类整理,画出象形统计图。

2.3.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1)哪个年级植树最多?(2)哪个年级植树最少?(3)三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板书设计统计(1)桑叶枫叶三叶草银杏叶()()()()白色紫色黄色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掌握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景本课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复习旧知识,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

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统计的环节,从而引入课题。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有生活的气息。

二、师生关系,重在交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1、收集整理数据(1)请学生选择记录符号师:记录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交流、汇报)(2)合作完成数据统计师:谁来念过河方法的卡片?谁来黑板上记录?请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记录。

(学生活动)2、制作统计图表(1)完成统计表师:有和黑板上记的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有人数一致)师:我们已经把喜欢的过河方法人数统计出来了,赶快把统计的结果让数学小灵通看看。

师:(演示数学小灵通的话)我,我,我不大明白,到底喜欢哪种过河方法的人数最多呢?(2)探索完成统计图师:数学小灵通好象看不懂统计表,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它一眼就能看明白?(出示统计图方格纸)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数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学生尝试活动,发现疑难:格子不够)师:格子不够该怎么办?请每组的几个同学研究研究。

(小组交流不同的方法,讨论尝试发现:一格表示2个人比较合适)师:(演示)一格表示两个人,两格表示几个人?三格表示几个人?(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种方法行吗?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表上再来画一画。

(学生活动)展示学生作品(注意单数的画法)二、教学资源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

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

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

三、资料链接关于统计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