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合集下载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2.下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
C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3.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
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计划经济体制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
国家
工人
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 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
政企职责不分 管的过多过死
国有 企业
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
吃“大锅饭” 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 劳动积极性低 中平均主 义严重 。 这就造成 了企业缺 乏应有
2.1992年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 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特 1.从农村(旧制度最薄弱环节)开始到城市深化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3.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点拨:
农村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 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中并 不改变公有制的经济性质。

1.改革要勇于创新 2.改革要关注民生
示 3.改革要根据国情
4.改革要持续深入
归纳小结
农村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 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
体制改革的步伐。
2.表现 (1)所有制形式:
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
6. “1978年,四川省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 开。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一材料说明 ( ) A.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多个方面 D.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深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 义市中国的经济实方明显增强。
要》,充分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
生产责任制。最早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省份是 (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C
3.山西阳泉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 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 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 )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ppt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ppt课件
下 一 26 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 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 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 国有资产大幅增加
下 一 27 页
存在的问题
• 企业职工下岗 • 部分职工生活困难
解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

返 一 28 回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下 一 29 页
下 一 24 页
改革的过程
试行(1979) 扩大企业自主权
推广(1984)
管理体制 分配体制 所有制体制
深化(1992) 产权制度
下 一 25 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
1、管理体制改革: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 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2、所有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3、分配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下 一 18 页
比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制
经济体 制
人民公 社制
所有制 公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高度集中统一
分配制度 平均分配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公有制
自主分散
按劳分配
下 一 19 页
2、发展乡镇企业
背景: 家庭承包责任制普及后,农村出现
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府鼓励他 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扶助他们 发展多种经营。
下 一 13 页
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要从农业经济开始:
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面临的是经十年 “文革”动乱严重破坏后,国民经济的 严重徘徊不前局面 ,这一时期中国面 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 题,从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 论了农业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便从 农业经济开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6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6张PPT)
要求:自学过程中勾画重点内容,有疑惑的问题 用红笔标注出来(10分钟)

一.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 要求:组长主持,组内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 疑惑,不能解决的重点标记(7分钟)

要求: 1.别人展示时请安静倾听 2.有不同意见时,等别人展示完,再起立补充
1980年7月17日 晴 今天,我和组织一起来到了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大西村农业 生产合作社。现在是7月份,刚 刚好是早稻抢收的季节,但是我 在农村里看到稻田里并不是热火 朝天的劳动景象,只有稀稀拉拉 几个劳动力在干活。一些妇女同 志,在田埂上纳鞋垫,几个小孩 子在田里挖泥鳅。 中国人民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中 国的农民是全世界最热情的农民 ,为什么现在都不搞生产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 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 经营、自负盈亏(特点)。
—部编版历史八下教材39页相关史事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人民公社化 土地公有 统一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 使用权
分田到户,自主经营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大锅饭
自负盈亏
“我们分田到户,每 户户主签字盖章。如 此后能干,每户保证 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 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 头也干(甘)心,大家社 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 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 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5.措施: 1983年,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土地性质有怎样的改变?
名称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9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9张PPT)

私有制→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一大二公”
挫伤农民积极性
土地公有、包产到户 调动农民积极性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业快速发展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
措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 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 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 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 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 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 12点敲门也可以卖货,实行公有 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业员到 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 海的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
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
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广权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 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改革后
包产到户,家庭承包
按劳分配
乡,镇政府
一个农民的烦恼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 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 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 “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 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兴办乡镇企 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 出的致富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课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改革的作用?
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 发展。
知识拓展
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 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 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6 主要形式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特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前提
主要形式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
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
权、利紧密结合起剩是来下自,的己推都的动了中国农业的大保发证国展家。、
集体的
土地的使用权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
(而没有所有权) 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解决农民致富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问题呢?
随着农业生产 向专业化、商 品化、社会化 发展,农村乡 镇企业也迅速 发展起来。
绿色蔬菜基地 水果生产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乡 镇 企 业
合作探究 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
关注民生,把百姓生活水平 的提高放在首位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国家 国 有 企 业
给企业松绑
管得太多, 太死
企业 没有生产
扩大自主 自主权缺 权经营责 乏活力 任制
工人
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 按劳分配 积极性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 了企业的活力。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 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 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 积极性不高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结果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
复和发展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 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 产力
实战演练
2.同学们在手机App上观看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庆典视频集时, 看到1984年10月1日北京盛大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
着标语牌走过天安门广场。牌子上的标语最有可能是(C)
A.火热的建设年代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家庭联产承包好 D.“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战演练
3.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 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有很 大提高
启示:①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②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第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 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 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 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 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 度上失去了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改善民生福祉
经济体制改革也改善了民生福 祉,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
生活质量。
面临的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 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 滞后,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在逐渐 增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财税体制改革
总结词
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优化财 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详细描述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完善预算制度,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等方面。通过财税体 制改革,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04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取得的成效
01
02
03
04
提高市场化程度
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市 场化程度,推动了经济的快速 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增强企业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 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
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促进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对外开放 ,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推动了
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到推进增值税改革和所得税改革,再到建 立现代财税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
财税体制改革有效地规范了财政收支行为,优化了税收结构,促 进了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THANKS
感谢观看
农村改革
总结词
农村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 收入和生活水平。
详细描述
农村改革主要包括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过农村改革,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 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 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 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年增长 49% ,卖给国家粮食 1978年 - 1998年 农 民 人 4450 均 纯万千克。 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0
【合作探究】1:
这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建国以来具 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它结束了1976年 10月以来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 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 倾观念……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口号,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 经济重大比例严重的失调的要求,作出了 实行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 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的新决策,启动了农 村改革的新进程 ,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
探究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探究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1、农业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2、农村现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 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 3、农村体制:人民公社旧体制,挫伤生产积 极性。使农业发展缓慢。 4、改革先声:在农村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 民已经实行包干到户。
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 严重阻碍生产 力发展
小农经济阻碍 农业合作化 国民经济发展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私有制 公有制
解放生产力 开辟农业发 展道路
进一步解放 生产力
片面追求 人民公社化 一大二公
家庭联产 吸取教训 承包责任制 体制改革
一大二公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挫伤积极性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鲁迅曾言:在中国,搬一张桌子都需要流血,实 现现代化的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对于 中国改革之难,西方有这样的评论:这如同在一枚硬 币上让一艘航空母舰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转向。然而, 中国竟然奇迹般地做到了。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 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对策: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作用: 发展乡镇企业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而且安置了数以 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稳定了农村秩序。 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 面发展。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探究二: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一系列环节 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回答: 1.这次在北京开幕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 2.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一、思路决定出路——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方针: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内容: 4.意义:揭开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创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二、敢问路在何方——先农村,后城市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 包给各农户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前提: 土地公有制
特征: 包产到户,自主经营
意义: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 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材料一:“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 的80%,农村不稳定, 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 没有摆脱贫困。” —邓小平 • 材料二:在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严重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缓慢, 到 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 人口的口粮不足。 • 材料三: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 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 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 每户全年上交和(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 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 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温故知新:
列举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主要历史事件及时间 1、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内容——义三大改造的时间、目的、实质、影响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指的是?八大的内容
5、左倾错误泛滥的时间、表现、标志、影响
6、1960年八字方针指的是
7、在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 得总结
昔日小岗村 凤阳地多不打粮, 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今日小岗村
——凤阳花鼓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小岗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温饱问 题得到了解决,但无法使农民致富,农村的劳 动力大量节省出来,那么该如何解决农民致富 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问题呢?
请你来诊断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小论文,请你来批阅。
(在错误下面划横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民拥有自 己的土地和农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不适应现 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但它调整了农村的产 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敢问路在何方——农村包围城市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步:经营管理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