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65848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描述了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s=Qs(P,Pₑ,Y,T,O)其中,Qs代表供给数量,P代表价格,Pₑ代表预期价格,Y代表收入,T代表税收,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2.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描述了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d=Qd(P,Y,Pₑ,O)其中,Qd代表需求数量,P代表价格,Y代表收入,Pₑ代表预期价格,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3.边际效用(MU):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获得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通常表示为:MU=ΔU/Δ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ΔU代表总效用的变化,ΔQ代表消费量的变化。
4.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可以通过边际效用公式来表示:MU=∂U/∂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U代表总效用的偏导数,∂Q代表消费量的偏导数。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f(L,K)其中,Q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
6.边际成本(MC):边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增加产量时所需的额外成本。
通常表示为:MC=ΔC/ΔQ其中,MC代表边际成本,ΔC代表总成本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7.平均成本(AC):平均成本是指每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常表示为:AC=C/Q其中,AC代表平均成本,C代表总成本,Q代表产量。
8.边际收益(MR):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通常表示为:MR=ΔTR/ΔQ其中,MR代表边际收益,ΔTR代表总收益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市场行为和个体决策时提供量化的指导,进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变化。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65848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658481. 价格弹性公式(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价格弹性=((Q2-Q1)/(Q1+Q2))/((P2-P1)/(P1+P2))其中,Q1和Q2代表两个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P1和P2代表两个价格水平。
2. 边际效用公式(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Δ总效用)/(Δ消费量)边际效用衡量了消费一个额外单位产品对总效用的贡献。
3. 边际生产力公式(Marginal Productivity):边际生产力=(Δ产出)/(Δ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指的是雇佣一个额外的劳动力对产出的增加。
4. 均衡价格公式(Equilibrium Price):需求=供给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5. 总收益公式(Total Revenue):总收益=价格×销售数量总收益表示销售商品后所得到的总收入。
6. 总成本公式(Total Cost):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表示企业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7. 边际成本公式(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Δ总成本)/(Δ产量)边际成本表示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8. 利润公式(Profit):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利润表示企业销售商品后所得到的净收益。
9. 价格指数公式(Price Index):价格指数=((现在的价格水平)/(过去的价格水平))×100价格指数用于衡量价格水平的变化。
10. 失业率公式(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失业率表示处于劳动力人口中的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以上是一些微观经济学中常见的计算公式,涵盖了需求、供给、效用、生产、成本、价格、利润等方面。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1.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需求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的函数。
通常表示为Qd=f(P),其中Qd表示需求量,P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需求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特点。
2.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供给函数是描述生产者将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的函数。
通常表示为Qs=f(P),其中Qs表示供给量,P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与需求函数类似,供给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3.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它用以描述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ΔQ/Q)/(ΔP/P)其中E表示价格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ΔP表示价格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P表示价格。
收入弹性是衡量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它用以描述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ΔQ/Q)/(ΔY/Y)其中E表示收入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ΔY表示收入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Y表示收入。
5.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交叉价格弹性是衡量两种不同商品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的指标。
它用以描述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ΔQ/Q)/(ΔPc/Pc)其中E表示交叉价格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ΔPc表示商品c的价格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Pc表示商品c的价格。
6.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从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的计算公式为:MU=ΔU/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U表示总效用的变化量,ΔQ表示消费量的变化量。
7.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生产者从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中所承担的成本。
微观经济学公式(详细)

I微观经济学目录第一讲价格理论 (2)一、需求及其属性 (2)1.定义 (2)2.需求函数 (3)3.需求弹性 (3)二、供给及其属性 (4)1.定义 (4)2.供给函数 (4)3.供给弹性 (5)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 (5)1.均衡价格的形成 (5)2.均衡价格定义 (5)3.均衡价格的变动问题 (6)四、均衡价格的实例 (6)1.城市商品房 (6)2.家电 (6)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 (6)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 (6)第二讲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 (7)一、效用及其属性 (7)1.效用 (7)2.属性 (7)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7)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的行为规范 (8)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 (8)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 (8)3.消费者均衡 (9)第三讲生产者理论 (9)一、生产理论 (9)1.生产函数 (9)2.短期生产函数 (10)3.长期生产函数 (11)二、成本及其属性 (11)1.成本的分类 (11)2.短期成本及其性质 (12)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12)4.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13)三、收益与利润 (13)1.收益、成本与利润 (13)2.总收益(TR) (13)3.平均收益(AR) (14)4.边际收益(MR) (14)5.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讲市场理论 (15)一、完全竞争市场 (15)1.定义 (15)2.需求特征 (15)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15)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16)二、完全垄断市场 (16)1.定义 (16)2.原因 (16)3.市场需求状况 (16)4.短期均衡 (16)5.长期均衡 (16)三、垄断竞争市场 (17)1.定义 (17)2.需求状况 (17)3.短期均衡 (17)4.长期均衡 (17)四、寡头垄断 (18)1.定义 (18)2.需求状况-拐折的需求曲线 (18)3.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古尔诺模型 (18)第一讲价格理论一、需求及其属性1.定义需求是指在某个时期中,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一种商品的数量.2.需求函数Q d = f (P ,M ,P r ,H ,N)(1)P:价格(2)偏好,(3)收入水平;(4)替代品的数量和价格;(5)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6)对未来的预期;其中,商品本身的价格的改变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的改变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位,称为需求的变动.需求是一个表,需求量只是表中的一组数值;需求是一条线,需求量只是线上的一个点.3.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1)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斜率较大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迟钝,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敏感.需求弹性e d =(2)弹性计算①弧弹性计算/e d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e d /=③点弹性/e d/ = =(3)弹性的类型①高弹性e d〉1②低弹性e d < 1③单位弹性e d = 1(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下降,可以增加收益;相反提价则会损失收益;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上升,可以增加收益,相反降价则会损失收益。
微观经济学公式汇总

微观经济学公式汇总1. 需求曲线: Q = A - B * P其中,Q表示需求量,A表示需求曲线的截距,B表示需求曲线的斜率,P表示价格2. 供给曲线: Q = C + D * P其中,Q表示供给量,C表示供给曲线的截距,D表示供给曲线的斜率,P表示价格3. 市场均衡定理:在市场中,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即Qd = Qs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公式,可以得到: A - B * P = C + D * P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4. 边际收益曲线: MR = MCMR表示边际收益,MC表示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就是最优产量5. 弹性公式: E = (%ΔQd) / (%ΔP)E表示价格弹性,%ΔQd表示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ΔP表示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6. 价格歧视公式: P = MC在价格歧视的情况下,企业的售价等于边际成本7. 消费者剩余: CS = (1/2) * Qd * (P0 - P)CS表示消费者剩余,Qd表示需求量,P0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8. 生产者剩余: PS = (1/2) * Qs * (P - P0)PS表示生产者剩余,Qs表示供给量,P0表示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9. 效用函数: U(x1, x2, ...)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满意程度10. 边际效用: MU = ∂U / ∂xiMU表示边际效用,∂U表示效用函数的偏导数,∂xi表示对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微小变化11. 边际替代率: MRS = ∂U / ∂x1 / ∂U / ∂x2MRS表示边际替代率,∂U / ∂x1表示对商品1的边际效用,∂U / ∂x2表示对商品2的边际效用,即两个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情况12. 产出函数: f(K, L)产出函数表示产量与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13. 边际产出: MP = ∂f / ∂LMP表示边际产出,∂f表示产出函数的偏导数,∂L表示劳动力的微小变化14. 均衡条件: MP = W / PMP表示边际产出,W表示劳动力的工资,P表示产品价格根据均衡条件,企业会雇佣劳动力直到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的工资与产品价格之比这些公式是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些公式,用于描述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运行情况。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x y x x y y e ⋅∆∆=∆∆=/y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x y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yx xxy P P Q Q e ∆∆=Q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第三章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5)预算线( budget line )(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L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Λ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Λ2211()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 L L=∆∆=(4) 等产量线:(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6) 等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 )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0,Q K L f Q ==dLdKL K MRTS L =∆∆-=→∆0lim 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 cr w K rKwL c +-=+=rwMP MP MRTS K L ==rw 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0=-∂∂=∂∂=-∂∂=∂∂r K fp K w LfP L ππr w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第五章 成本论(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 VC :边际成本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1) 需求函数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Q d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dQ P dP Q(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1)dQ P GB CG GB CBdP Q CG OG OG AC(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dQ,dP dQ Pe / - s Q P dP Q弧弹性:QQ (Q 2 QJ /QJ 2 e sQ 2—sp/ 仆 c 、/P P 2P (P 2 P 1)/ 1 2 2(2)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dQx/ dP y dQ x P y e/-xy Q X P ydP y Q X线性需求函数 Q d 供给函数 Q s 线性供给函数Q s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dy / dx ydy x dx y(2) 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e dQ/Q (Q Q I )/Q (P ? R)/PP/PQ t Q 2 (Q ? Q I )/ 冷 2(P ? R)/丁 Q 2 Q I P-I P ?P P-i Q ! Q 2(3)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FOAF(3) 需求的收入弹性:Q M dQ dM dQ Me/ -M M Q Q M 第三章效用论(1)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 消费者均衡条件RX ! P 2X 2 P n X n IMU , MU 2 MU n P l P 2P n(3) 消费者剩余Q oCS o f Q dQ P Q Q Q(4)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PX , P 2X 2(6) 均衡的条件第五章成本论(1)i •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Q f L ,K1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L (Q) f (Q)MRS 12RP 2MUTU Q |jmm_dTU dQMRS xy(5) 预算线lim 」巴 x 0x dx budget line )X2Ph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STC(Q) wL Q rK (Q) b(2) 成本分类总成本TCTC TFC TVC总不变成本 TFC TFC 常数 总可变成本 TVCTVC TVC Q平均总成本 AC :AC AFC Q AVC Q边际成本MC :MC lim TC Q dTCQ 0Q dQ(3)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由 TC Q TVC Q TFC wL Q TFCMC w MP得MPL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 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平均不变成本AFC:AFCTFC Q 平均可变成本AVC:AVC QTVC Q Q由 AVC TV CQL 1 w w ------------ Q AP L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x y x x y y e ⋅∆∆=∆∆=/y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x y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yx xxy P P Q Q e ∆∆=Q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第三章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5)预算线( budget line )(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L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Λ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Λ2211()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 L L=∆∆=(4) 等产量线:(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6) 等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 )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0,Q K L f Q ==dLdKL K MRTS L =∆∆-=→∆0lim 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 cr w K rKwL c +-=+=rwMP MP MRTS K L ==rw 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0=-∂∂=∂∂=-∂∂=∂∂r K fp K w LfP L ππr w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第五章 成本论(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 VC :边际成本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 )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PQ s γδ+-=()P f Q d =PQ d βα-=()P f Q =s yx x y x x y y e ⋅∆∆=∆∆=/yx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三章 效用论(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e s+-+-=∆∆=xy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e⋅==/yyx xxy P P Q Q e ∆∆=Q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dTUQ Q TU MU Q =∆∆=→∆limIX P X P X P n n =+++ 2211λ====nn p MU P MU P MU 2211()000Q P dQ Q f CS Q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预算线( )( )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 )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不变,L可变,则(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dxdy x y MRS x xy =∆∆-=→∆0lim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 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L L=∆∆=()K L f Q ,= ,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0,Q K L f Q ==dLdKL K MRTS L =∆∆-=→∆0lim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c r w K rK wL c +-=+=rwMP MP MRTS K L ==rw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w L fP L π根据上两式,可得:( )特例 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第五章 成本论( )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 得要素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 )成本分类r w 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K L f Q ,=)()(1Q f Q L -=()bQ K r Q wL Q STC +=+=)()(φ总成本总不变成本 常数=TFC 总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 :(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TVCTFC TC +=()Q TVC TVC =()()Q AVC Q AFC AC +=Q TFCAFC =()()QQ TVC Q AVC =()dQdTCQ Q TC MC Q =∆∆=→∆0lim()()()LMP wMC TFC Q wL TFC Q TVC Q TC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 )长期总成本函数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厂商的收益总收益( ) 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 ):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边际收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Δ Δ =( )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 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LAP w Q L w Q TVC AVC 1⋅===()Q LTC LTC =()()()Q TC Q TR Q -=π()()()()()0=-=-=Q MC Q MR dQ Q dTC dQ Q dTR dQ Q d π均衡的必要条件:( ) 生产者剩余(如图)另外,由于 不变,即 总边际成本等于总可变成本,所以厂商对最优规模的选择 短期在 点生产 长期在 点生产( )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市场价格为 行业长期均衡、市场价格为 有厂商进()()Q MC Q MR =()dQQ f Q P PS Q ⎰-=000入业、市场价格为 行有厂商退出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简记( )成本递增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不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反需求函数总收益函数平均收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 曲线和 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且 曲线的横截距是 曲线横截距的一半。
( )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由上式可知:当 > 时 0 随着销售量 递增而增加。
当 < 时, 0 随着销售量 递减而减少。
当 = 时, 0 与销售量 的多少无关。
(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利润最大化 (实现利润)()()⎪⎪⎭⎫ ⎝⎛-=⎪⎪⎭⎫ ⎝⎛+=+==d e P P Q dQ dP P dQ dP Q P dQ Q dTR Q MR 111(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均衡条件;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必然获得超额利润,其原因在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 )三级价格歧视不同的市场定价或不同消费者定价不同。
据 及)11(d e P MR -= 可得:( )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中,垄断竞争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是自由的。
企业只能获取正常利润12211111d d e e P P --=长期均衡条件:( )古诺模型 古诺,假设:只有两个厂商 寡头甲和寡头乙 ;生产同质产品;生产成本为零 ;都准确知道市场需求曲线;都假定对方产量不变来确定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依次行动,又称双头模型。
设 ,则甲 ( )乙 ( )一般结论: 个寡头的市场,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为: =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 /( )斯威齐模型 斯威齐,假设:如果一厂商提价,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提价,因而提价厂商的销售量减少很多;如果一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降价,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加有限。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讨论要素的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 )、①边际产品价值( ) ( ) 产品价格 是常数、②要素的边际成本:由于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因此要素的价格是常数 所以 边际要素成本是常数(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从上式可看到从上式可得到 越大 必须越大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对劳动的需求必然减少。
( )卖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者,因此,产品的价格不再是常数P,但要素价格仍是W。
边际收益产品 :是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而带来的产品(边际要素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dL dQ ()W f L =要素的边际成本:W,要素的边际收益: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W MP MR =⋅( )买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者,在要素市场是垄断者,因此,产品的价格是常数P,但要素价格不再是W,是变量。
买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要素成本:()[]()()()L W dLL dW L L W L W L MFC ≥+='⋅= 因为要素市场是买方垄断,所以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 ()0≥dLL dW , 即 大于 ,所以 位于 之上。
又因为 MP MC dLdQ dQ dC dL dC MFC ⋅=== 所以:买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由此式可以唯一确定要素价格与数量。
()MRP MP MR dLdQ dQ dR dL L dTR MR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讨论要素的供给( )供给原则:以劳动为例, 和 分别表示劳动的供给量和劳动的自用量,则要素的供给原则可表示为:(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dLdY dY dU dL dU L Y Y U L U ⋅∆∆⋅∆∆=∆∆=或dLdY dY dU dl dU ⋅=( ) 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为()q Y U U ,=,式中 , 分别表示土地收入和自用土地数量。
简化为()Y U U =( )资本的供给假定: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两个时期(今年与明年)之间选项择如图:横轴 今年消费的商品量; 明年消费的商品量预算线 过初始点 00C 10C ,市场利率为则( )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1000'1000)1(1C r C W r C C W ++=++=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即证明:以两种生产要素情况说明,由于生产函数是齐次的(规模报酬不变)()[][]Q KQ K L Q L k Kk L K Q dLdk k L k L k L L Q LK k k k f L K L L f L Q =∂∂⋅+∂∂⋅∴=∂⋅∂=∂∂⋅+=∂⋅∂=∂∂====)()()()()()()(,1),(''φφφφφφ( )洛沦兹曲线:反映收入拥有平均化程度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