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微不雅经济学涉及的盘算公式第二章须要懂得的字母寄义:需求数目Q d.供应数目Q s.需求的价钱弹性系数E d.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E m.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E xy.供应的弹性系数E s.需求函数Q d=a-bP;供应函数Q s=-a+bP;平衡价钱:Q d=Q s弧弹性E=-(△Q/△P)*(P1+P2)/(Q1+Q2);点弹性E= -(dQ/dP)*(P/Q)需求的价钱弹性E:E>1暗示当价钱变更1%时需求量变更大于1%,为富有弹性;E<1为缺少弹性;富有弹性时降价增收,缺少弹性时提价增收.需求的收入弹性E:E<0时商品为低档品;E<1商品为必须品;E>1商品为奢靡品.需求的交叉弹性:E<0两商品为互补品;E>0时两商品为替代品;E=0时两商品为不相干品.影响供应弹性的身分:1.时光的长短;2.产品临盆成本状态;3.产品临盆周期的长短.第三章须要懂得的字母寄义:总效用TU.边沿效用MU.边沿替代率MRS12.边沿效用MU x=dTU/dQ x;效用最大化的平衡前提:P1X1+P2X2=I.;MU1/P1=MU2/P2边沿替代率MRS12=MU1/MU2=P1/P2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收入(59%以上为贫苦.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充裕.低于30%为最充裕)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第四章须要懂得的字母寄义:劳动L.本钱K.总产量TP L.平均产量AP L.边沿产量MP L.边沿技巧替代率MRTS LK .成本C.劳动价钱w.本钱价钱r.产量Q=AL a K b(A代表技巧进步身分.a暗示劳动进献率.b暗示本钱进献率).总产量AP L=TP L/L.;边沿产量MP L=dTP L/dL;边沿技巧替代率MRTS LK=△K/△L=MP L/MP K成本C=wL+rK;投入要素组合比例最优前提:w/r=MP L/MP K(产量最大.成本最小)依据产出变动和投入变动之间的关系,企业范围酬报变更可分为三种情形:Q=F(L,K)产量.第一种:范围酬报递增:产量增长的比例大于各类临盆要素增长的比例.F(aL,aK)>aF(L,K);原因:1.临盆专业化进步;2.可以应用专门的装备和更先辈的技巧;3.进步治理效力.第二种:范围酬报不变:(最优范围)第三种:范围酬报递减:(由临盆范围过大引起.治理效力底下)第五章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TFC,变动成本TVC.平均可变成本AVC,边沿成本MC.长期总成本TC,平均成本LAC,长期边沿成本LMC.第六章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边沿收益MR.收益π.临盆者残剩PSTR=P*Q;P=AR=MR;PS=P*Q-AVC利润最大化的前提:1.P=MR=MC;2.利润π的二阶导函数小于0.盈亏临界点:AC=P=AVC;停滞营业点:AC>AVC=P.第七章垄断市场:MR=P(1-1/E) ;利润最大化平衡前提:MR=MC.盘算题重点:P61:4.6.7;P93:7;P118:5.7;P141:7.8;P164:456。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AF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P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 y x x xy P P Q Q e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11()0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5)预算线( budget line)(6)均衡的条件 第五章 成本论(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 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 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 (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 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 平均可变成本A VC : 边际成本MC :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 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就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描述了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s=Qs(P,Pₑ,Y,T,O)其中,Qs代表供给数量,P代表价格,Pₑ代表预期价格,Y代表收入,T代表税收,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2.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描述了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d=Qd(P,Y,Pₑ,O)其中,Qd代表需求数量,P代表价格,Y代表收入,Pₑ代表预期价格,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3.边际效用(MU):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获得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通常表示为:MU=ΔU/Δ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ΔU代表总效用的变化,ΔQ代表消费量的变化。
4.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可以通过边际效用公式来表示:MU=∂U/∂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U代表总效用的偏导数,∂Q代表消费量的偏导数。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f(L,K)其中,Q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
6.边际成本(MC):边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增加产量时所需的额外成本。
通常表示为:MC=ΔC/ΔQ其中,MC代表边际成本,ΔC代表总成本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7.平均成本(AC):平均成本是指每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常表示为:AC=C/Q其中,AC代表平均成本,C代表总成本,Q代表产量。
8.边际收益(MR):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通常表示为:MR=ΔTR/ΔQ其中,MR代表边际收益,ΔTR代表总收益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市场行为和个体决策时提供量化的指导,进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变化。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31077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310771.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不同售价下的产品或服务供给量。
计算供给曲线的公式通常基于生产成本和市场变量。
例如,常见的供给曲线公式可以表示为:Qs=a+bP,其中Qs表示供给数量,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成本,P表示售价。
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不同售价下的产品或服务需求量。
需求曲线通常基于价格和其他市场变量。
常见的需求曲线公式可以表示为:Qd=c-dP,其中Qd表示需求数量,c表示常量项,d表示单位价格弹性。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的是当一些单位的消费量增加时,对总效用的额外影响。
边际效用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MU=ΔTU/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TU表示总效用变化,ΔQ表示消费量变化。
4.完全弹性:完全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高度敏感程度。
完全弹性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Ep=∞,其中Ep表示价格弹性。
5.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Ep=(ΔQ/Q)/(ΔP/P),其中Ep表示价格弹性,ΔQ表示需求量变化,Q表示需求量,ΔP表示价格变化,P表示价格。
6.收入弹性:收入弹性衡量商品或服务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Ei=(ΔQ/Q)/(ΔI/I),其中Ei表示收入弹性,ΔQ表示需求量变化,Q表示需求量,ΔI表示收入变化,I表示收入。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MC=ΔTC/ΔQ,其中MC表示边际成本,ΔTC表示总成本的变化,ΔQ表示产品或服务量的变化。
8.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的价格。
均衡价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s=Qd,其中Qs表示供给量,Qd表示需求量。
9.均衡数量:均衡数量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均衡数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a-c)/(b+d),其中Q*表示均衡数量,a表示固定成本,c表示常量项,b表示单位成本,d表示单位价格弹性。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③点弹性2.需求收入弹性:3.需求穿插价格弹性4.短期本钱①总本钱〔TC〕=固定本钱〔TFC〕+可变本钱〔TVC〕②平均本钱〔AC〕=TC/Q③平均固定本钱〔AFC〕=TFC/Q④平均可变本钱〔AVC〕=TVC/Q⑤边际本钱〔MC〕=dTC/dQ=dTVC/dQ6均衡条件Qd=Qs7边际替代率M RS=8总效用最大化==⋯⋯==λ预算线:I=P1Q1+P2Q2消费者均衡时M Ux/Px=MUy/Py9.边际产量:MP=dTP/dL平均产量:AP=三阶段生产函数第一阶段【0,MP=AP】【MP=AP.MP=0】【MP=0,无穷大〕10.给定本钱,求产量最大;给定产量,求本钱最小MP L/w L=MP K/r,wL+rK=C捷径L=K=Q11.平均收益AR==P边际收益MR==dTR/dQ12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即MR=014厂商的停产点:P=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二阶小于0即可15.垄断厂商边际本钱定价,即MC=P=AR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那么为:MC=MR1=MR2〔Q=Q1+Q2〕列出方程组,解Q1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P2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P1Q1TR2=P2Q2总利润=TR1+TR2-TCTC是关于Q1Q2的函数第一章引论1.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展配置的社会科学。
2.时机本钱: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3.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
5.1、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1.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需求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的函数。
通常表示为Qd=f(P),其中Qd表示需求量,P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需求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特点。
2.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供给函数是描述生产者将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的函数。
通常表示为Qs=f(P),其中Qs表示供给量,P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与需求函数类似,供给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3.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它用以描述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ΔQ/Q)/(ΔP/P)其中E表示价格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ΔP表示价格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P表示价格。
收入弹性是衡量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它用以描述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ΔQ/Q)/(ΔY/Y)其中E表示收入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ΔY表示收入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Y表示收入。
5.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交叉价格弹性是衡量两种不同商品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的指标。
它用以描述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ΔQ/Q)/(ΔPc/Pc)其中E表示交叉价格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ΔPc表示商品c的价格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Pc表示商品c的价格。
6.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从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的计算公式为:MU=ΔU/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U表示总效用的变化量,ΔQ表示消费量的变化量。
7.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生产者从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中所承担的成本。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Q-商品数量P-商品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e-弹性系数第三章消费者选择TU-总效用MU-边际效用I-收入CS-消费者剩余MRS-边际替代率第四章生产函数Q-产量L-劳动力K-资本N-土地E-企业家才能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第五章成本C-厂商既定成本支出w-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r-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TC-总成本STC-短期总成本LTC-长期总成本VC-可变成本TVC-总可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FC-固定成本TFC-总不变成本AFC-平均不变成本AC-平均总成本SAC-短期平均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TR-总收益AR-平均收益MR-边际收益π-利润PS-生产者剩余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x y x x y y e ⋅∆∆=∆∆=/y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x y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yx xxy P P Q Q e ∆∆=Q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第三章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5)预算线( budget line )(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L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11()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 L L=∆∆=(4) 等产量线:(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6) 等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 )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0,Q K L f Q ==dLdKL K MRTS L =∆∆-=→∆0lim 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 cr w K rKwL c +-=+=rwMP MP MRTS K L ==rw 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0=-∂∂=∂∂=-∂∂=∂∂r K fp K w LfP L ππr w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第五章 成本论(1) 1.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 VC :边际成本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微观经济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微观经济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1.供给和需求:
需求曲线:Qd=a-bP(Qd表示需求量,P表示价格)
供给曲线:Qs=c+dP(Qs表示供给量,P表示价格)
市场均衡:Qd=Qs(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
2.边际效益:
边际效用:MU=ΔU/ΔQ(MU表示边际效用,U表示总效用,Q表示数量)
边际成本:MC=ΔC/ΔQ(MC表示边际成本,C表示总成本,Q表示数量)
边际收益:MR=ΔTR/ΔQ(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表示
数量)
3.成本和收益:
总成本:TC=FC+VC(TC表示总成本,FC表示固定成本,VC表示可变
成本)
平均成本:AC=TC/Q(AC表示平均成本,TC表示总成本,Q表示数量)边际成本:MC=ΔTC/ΔQ(MC表示边际成本,TC表示总成本,Q表示
数量)
利润:π=TR-TC(π表示利润,TR表示总收益,TC表示总成本)
4.市场效率:
消费者剩余:CS=∫(Pd-P)dQd(CS表示消费者剩余,Pd表示需求价格,P表示实际价格,Qd表示需求量)
生产者剩余:PS=∫(P-Ps)dQs(PS表示生产者剩余,P表示实际价格,Ps表示供给价格,Qs表示供给量)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微观经济学中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涉
及到其他更复杂的公式和模型。
不同的经济学领域和问题都会有特定的计
算公式和模型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x y x x y y e ⋅∆∆=∆∆=/y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x y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yx xxy P P Q Q e ∆∆=Q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第三章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5)预算线( budget line )(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L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11()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 L L=∆∆=(4) 等产量线:(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6) 等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 )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0,Q K L f Q ==dLdKL K MRTS L =∆∆-=→∆0lim 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 cr w K rKwL c +-=+=rwMP MP MRTS K L ==rw 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0=-∂∂=∂∂=-∂∂=∂∂r K fp K w LfP L ππr w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第五章 成本论(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 VC :边际成本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4)长期总成本函数()K L f Q ,=)()(1Q f Q L -=()bQ K r Q wL Q STC +=+=)()(φTVCTFC TC +=()Q TVC TVC =()()Q AVC Q AFC AC +=QTFCAFC =()()Q Q TVC Q AVC =()dQdTC Q Q TC MC Q =∆∆=→∆0lim ()()()LMP wMC TFC Q wL TFC Q TVC Q TC =+=+=L AP w Q L w Q TVC AVC 1⋅===()Q LTC LTC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1)厂商的收益总收益(TR ):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TR=P•Q 平均收益(AR ):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AR=TR/Q边际收益(MR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MR=ΔTR/ ΔQ =dTR/dQ(2)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均衡的必要条件:(3) 生产者剩余(如图)另外,由于TFC 不变,即MFC=0总边际成本等于总可变成本,所以PS=TR-TVC=P0Q0-0G·Q0(4)厂商对最优规模的选择(短期在Q1点生产,长期在Q2点生产)PQ 0MG PP e A BQ 1Q 2QE FF’SMC LMCLACSACd(AR=MR=P)()()()Q TC Q TR Q -=π()()()()()0=-=-=Q MC Q MR dQQ dTC dQ Q dTR dQ Q d π()()Q MC Q MR =()dQQ f Q P PS Q ⎰-=0000(5)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市场价格为Pe行业长期均衡、市场价格为P2有厂商进入业、市场价格为P3行有厂商退出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AR=MR = SMC=LMC =LAC= SAC=P (简记aracmrmcp)(6)成本递增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7)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不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8)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1)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反需求函数:P=a-bQ, 总收益函数: TR=PQ=(a-bQ)Q=aQ-bQ2 平均收益函数:AR=a-bQ 边际收益函数:MR=dTR/dQ=a-2bQ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d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且MR 曲线的横截距是d 曲线横截距的一半。
(2)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由上式可知:当ed >0时 ,MR>0,TR 随着销售量Q 递增而增加。
当ed <0时,MR<0,TR 随着销售量Q 递减而减少。
当ed =0时,MR=0,TR 与销售量Q 的多少无关。
(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利润最大化MR=SMC (实现利润)SM CACDMRQP,CP* AC*()()⎪⎪⎭⎫⎝⎛-=⎪⎪⎭⎫ ⎝⎛+=+==d e P P Q dQ dP P dQ dP Q P dQ Q dTR Q MR 111(4)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均衡条件;MR=LMC=SM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必然获得超额利润,其原因在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5)三级价格歧视不同的市场定价或不同消费者定价不同。
据MR A =MR B =MC 及)11(de P MR -= 可得:(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中,垄断竞争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是自由的。
企业只能获取正常利润 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AR=LAC=SAC(5)古诺模型(古诺,1838)假设:只有两个厂商(寡头甲和寡头乙);生产同质产品;生产成本为零(TC=0,MC=0);都准确知道市场需求曲线;都假定对方产量不变来确定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依次行动,又称双头模型。
设OA=Q ,则Q 甲=(1/2-1/8-1/32-…)Q=1/3·Q Q 乙=(1/4+1/16+1/64+…)Q=1/3·Q一般结论:m 个寡头的市场,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为:q =Q /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mQ /m+1(6)斯威齐模型(斯威齐,1939)假设:如果一厂商提价,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提价,因而提价厂商的销售量减少很多;如果一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降价,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加有限。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讨论要素的需求(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VMP (L )=W 1、①边际产品价值(VMP ) VMP (L )=MPL·P ( 产品价格P 是常数) 2、②要素的边际成本:由于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要素的价格是常数,所以,边际要素成本是常数W12211111d d e e P P --=(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VMP(L)=MP(L)·P=W从上式可看到, MP(L) =W/PMP(L) =从上式可得到:W 越大,MP 必须越大,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劳动的需求必然减少。
(3)卖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者,因此,产品的价格不再是常数P,但要素价格仍是W。
边际收益产品MRP :是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而带来的产品(边际要素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要素的边际成本:W,要素的边际收益: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W MP MR =⋅(4)买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者,在要素市场是垄断者,因此,产品的价格是常数P,但要素价格不再是W,是变量。
买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边际产品价值VMP : VMP(L)=MP(L)·P边际要素成本:()[]()()()L W dLL dW L L W L W L MFC ≥+='⋅=因为要素市场是买方垄断,所以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 ()0≥dLL dW , 即MFC 大于W ,所以MFC 位于W 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