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公司质量损失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根据GB/T13339—91 《质量成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填写质量损失报表的要求、质量损失超标处罚办法、等项内容,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的所有产品。

第二章质量损失分类第三条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外部质量损失和内部质量损失。

(一)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1、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

2、运输费损失:是指无偿运送给用户的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汽车运输费、火车运输费、空运费)。

3、差旅费损失:是指赴用户进行售后服务人员发生的乘车费、住宿费(各服务站租房费)和出差补助费用。

4、话费损失:是指售后服务站和有关人员,在处理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时所发生的通讯费用(包括:移动电话通讯费和各服务站使用的非移动电话通讯费)。

(二)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1、制造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制造性损失发生的责任不同可分为上工序损失和本工序损失。

上工序损失:是指由于上工序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本工序损失:是指由于本单位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2、技术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设计错漏、设计改进发生的损失费用。

第三章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第四条售后服务处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

按附表1《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要求,把发生的换件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话费逐项填写好后,报质量管理处。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Q/JT.Z-11-01-A-2017 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管理。

3、质量损失的定义及构成3.1 质量损失:是指产品、服务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

3.2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内部质量损失构成如下:3.2.1报废损失费用a.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过程中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b.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搬运、装配等过程中因人为损坏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c.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产品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报废损失按损失性质来分可分成工废和料废两类,其中料废是指因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报废,而工废是指加工过程中因人、设备损坏等造成的报废;也可以按损失原因来分类,可分为制造性质量损失和技术性质量损失两类,其中制造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技术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发生的损失费用。

3.2.2返修损失费为修复不合格品以及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在制品达不到预期要求,进行返修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消耗、更换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费用。

3.2.3因质量问题发生的停工损失:3.2.4质量事故处理费:3.2.5质量降级损失:3.3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3.3.1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1 总则内部质量损失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确定和核算内部质量损失目的是降低内部损失,寻求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完善公司成本工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目的为加强内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质量损失的责任部门,促使责任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质量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

4 内部质量损失的定义及构成4.1内部质量损失的定义: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4.2内部质量损失的构成4.2.1报废损失费用a.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过程中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b.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搬运、装备等过程中因人为损坏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c.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产品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4.2.2返修损失费为修复不合格品以及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在制品达不到预期要求,进行返修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消耗、更换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费用。

4.3内部质量损失的分类4.3.1制造性质量损失类: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4.3.2技术性质量损失类:指产品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发生的损失费用。

5 内部质量损失的计算方法5.1报废品损失费用的计算自制报废品损失费=材料费+制造成本-废铁处理价格;外购损失费=采购价格+运输价格+延期损失费;外协、扩散件损失费=材料+运输+延期损失费。

(注:材料价格、外购、扩散延期损失费(由采购部提供);废铁处理价格、运输价格、外协损失费(由计划物控部提供);制造成本(由工艺部提供)。

)5.2返修品损失费用的计算自制返修损失费用=工时费+材料损失费+能耗+运输5.3焊接一次合格率、探伤一次合格率损失费用的计算焊接一次合格率损失费用=返修数×(目标值-实现率)×单价探伤一次合格率损失费=返修数×(目标值-实现率)×单价6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规定内部质量损失的统计,按不同类别发生的报废品、返修品,分别由相关部门收集、计算、填报。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一、总则:为提高工作责任性,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形成过程中及交付后所产生的各种质量损失,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索赔的管理程序,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原“质量赔偿制度”有关条款作适当修改,具体条款如下:二、定义1.内部质量损失:指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报废损失费、返工返修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2.外部质量损失:指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保修费)。

以上定义出自GB/T13339—91标准。

三、职责1.质量管理部负责将每月各车间检验员开具的返工、返修通知单、零件报废单、让步接收检验单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交财务价格部。

2.各仓库保管员负责将每月各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超定额领料、、整修领料、售后服务领料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

3.销售部负责将每月售后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汇总统计(差旅费、人工费、退货损失费、保修费等)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统计、列出损失费索赔额,填写报表并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

4.财务价格部根据质管部、仓库、销售部反馈的统计数据进行内外质量损失的统计,形成详细的项目报表于次月5日前报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小组。

四、内外部损失计算1.凡因设计、制造及供方产品质量问题或因销售指令传递失误所造成的材料报废需超定额领料时,必须由所在车间检验员对其报废原因进行判定,并开具报废单。

车间凭检验员签字认可的报废单及领料单方可重新领料,否则仓库不予发料。

对于车间超定额领料同时各仓库保管员将每月各车间超定额领料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由财务价格部进行核价,统计损失情况。

2.凡因销售指令传递失误或设计、上道工序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返修,其返工、返修损失按14元/小时计价;属供方厂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返修,则返工、返修损失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分别以5倍、3倍、2倍的14元/小时计价;若供方厂有能力对自已的质量问题进行返工返修的,则按因其停工所带来的损失的大小,分别以5倍、3倍、2倍14元/小时计价;因供方质量问题,但经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让步接收的,其损失根据该质量问题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按本批物资总额5~10计价。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一、总则:为提高工作责任性,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形成过程中及交付后所产生的各种质量损失,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索赔的管理程序,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原“质量赔偿制度”有关条款作适当修改,具体条款如下:二、定义1、内部质量损失:指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报废损失费、返工返修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2、外部质量损失:指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保修费)。

以上定义出自gb/t133—91标准。

三、职责1、质量管理部负责将每月各车间检验员开具的返工、返修通知单、零件报废单、让步接收检验单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交财务价格部。

2、各仓库保管员负责将每月各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超定额领料、、整修领料、售后服务领料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

3、销售部负责将每月售后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汇总统计(差旅费、人工费、退货损失费、保修费等)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统计、列出损失费索赔额,填写报表并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

4、财务价格部根据质管部、仓库、销售部反馈的统计数据进行内外质量损失的统计,形成详细的项目报表于次月5日前报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小组。

四、内外部损失计算1、凡因设计、制造及供方产品质量问题或因销售指令传递失误所造成的材料报废需超定额领料时,必须由所在车间检验员对其报废原因进行判定,并开具报废单。

车间凭检验员签字认可的报废单及领料单方可重新领料,否则仓库不予发料。

对于车间超定额领料同时各仓库保管员将每月各车间超定额领料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由财务价格部进行核价,统计损失情况。

2、凡因销售指令传递失误或设计、上道工序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返修,其返工、返修损失按14元/小时计价;属供方厂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返修,则返工、返修损失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分别以5倍、3倍、2倍的14元/小时计价;若供方厂有能力对自已的质量问题进行返工返修的,则按因其停工所带来的损失的大小,分别以5倍、3倍、2倍14元/小时计价;因供方质量问题,但经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让步接收的,其损失根据该质量问题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按本批物资总额5~10%计价。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希望能帮助到您!一、总则:为提高工作责任性,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形成过程中及交付后所产生的各种质量损失,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索赔的管理程序,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原“质量赔偿制度”有关条款作适当修改,具体条款如下:二、定义1.内部质量损失:指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报废损失费、返工返修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2.外部质量损失:指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保修费)。

以上定义出自GB/T13339—91标准。

三、职责1.质量管理部负责将每月各车间检验员开具的返工、返修通知单、零件报废单、让步接收检验单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交财务价格部。

2.各仓库保管员负责将每月各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超定额领料、、整修领料、售后服务领料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

3.销售部负责将每月售后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汇总统计(差旅费、人工费、退货损失费、保修费等)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统计、列出损失费索赔额,填写报表并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

4.财务价格部根据质管部、仓库、销售部反馈的统计数据进行内外质量损失的统计,形成详细的项目报表于次月5日前报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小组。

四、内外部损失计算1.凡因设计、制造及供方产品质量问题或因销售指令传递失误所造成的材料报废需超定额领料时,必须由所在车间检验员对其报废原因进行判定,并开具报废单。

车间凭检验员签字认可的报废单及领料单方可重新领料,否则仓库不予发料。

对于车间超定额领料同时各仓库保管员将每月各车间超定额领料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于当月28日前报财务价格部,由财务价格部进行核价,统计损失情况。

2.凡因销售指令传递失误或设计、上道工序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返修,其返工、返修损失按14元/小时计价;属供方厂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返修,则返工、返修损失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分别以5倍、3倍、2倍的14元/小时计价;若供方厂有能力对自已的质量问题进行返工返修的,则按因其停工所带来的损失的大小,分别以5倍、3倍、2倍14元/小时计价;因供方质量问题,但经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让步接收的,其损失根据该质量问题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按本批物资总额5~10%计价。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1. 引言在现代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质量损失是无法避免的。

它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原材料的问题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减少因质量损失而带来的影响,必须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2. 影响因素分析在制定质量损失管理办法之前,需要对影响质量损失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找出潜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1. 制造过程:可能存在的缺陷、不合格的产品、设备故障等;2. 原材料:未经过严格检测和筛选的原材料会增加质量损失;3. 人为因素:操作不当、技术不熟练、管理不到位等。

3. 质量损失管理流程质量损失管理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质量损失识别,需要建立一套质量损失识别机制,包括定期的质量检测和监控,以及对异常情况的及时记录和处理。

3.2 根本原因分析一旦质量损失发生,就需要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包括从制造过程、原材料和人为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3.3 解决方案制定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可能包括改进制造工艺、优化原材料选择、培训员工等一系列措施。

3.4 执行及跟踪将制定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

如果发现解决方案效果不佳,及时调整并重新执行。

4. 监控和评估为了确保质量损失管理办法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监控和评估机制。

定期进行质量损失的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 持续改进质量损失管理办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对质量损失案例的和经验的积累,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6.质量损失是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但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损失管理办法,可以减少质量损失的发生和影响。

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公司质量损失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根据GB/T13339—91 《质量成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填写质量损失报表的要求、质量损失超标处罚办法、等项内容,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的所有产品。

第二章质量损失分类第三条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外部质量损失和内部质量损失。

(一)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1、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

2、运输费损失:是指无偿运送给用户的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汽车运输费、火车运输费、空运费)。

3、差旅费损失:是指赴用户进行售后服务人员发生的乘车费、住宿费(各服务站租房费)和出差补助费用。

4、话费损失:是指售后服务站和有关人员,在处理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时所发生的通讯费用(包括:移动电话通讯费和各服务站使用的非移动电话通讯费)。

(二)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1、制造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制造性损失发生的责任不同可分为上工序损失和本工序损失。

上工序损失:是指由于上工序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本工序损失:是指由于本单位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2、技术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设计错漏、设计改进发生的损失费用。

第三章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第四条售后服务处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

按附表1《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要求,把发生的换件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话费逐项填写好后,报质量管理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1 总则
内部质量损失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确定和核算内部质量损失目的是降低内部损失,寻求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完善公司成本工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目的
为加强内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质量损失的责任部门,促使责任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质量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

4 内部质量损失的定义及构成
4.1内部质量损失的定义: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4.2内部质量损失的构成
4.2.1报废损失费用
a.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过程中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b.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搬运、装备等过程中因人为损坏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c.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产品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4.2.2返修损失费
为修复不合格品以及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在制品达不到预期要求,进行返修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消耗、更换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费用。

4.3内部质量损失的分类
4.3.1制造性质量损失类: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4.3.2技术性质量损失类:指产品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发生的损失费用。

5 内部质量损失的计算方法
5.1报废品损失费用的计算
自制报废品损失费=材料费+制造成本-废铁处理价格;
外购损失费=采购价格+运输价格+延期损失费;
外协、扩散件损失费=材料+运输+延期损失费。

(注:材料价格、外购、扩散延期损失费(由采购部提供);废铁处理价格、运输价格、外协损失费(由计划物控部提供);制造成本(由工艺部提供)。


5.2返修品损失费用的计算
自制返修损失费用=工时费+材料损失费+能耗+运输
5.3焊接一次合格率、探伤一次合格率损失费用的计算
焊接一次合格率损失费用=返修数×(目标值-实现率)×单价
探伤一次合格率损失费=返修数×(目标值-实现率)×单价
6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规定
内部质量损失的统计,按不同类别发生的报废品、返修品,分别由相关部门收集、计算、填报。

6.1因分厂造成的报废、返修,由工艺部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报。

6.2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造成的报废、返修,由分厂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报。

6.3因工艺错误、工艺改进造成的报废、返修,由分厂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报。

6.4各分厂的焊接一次合格率、探伤一次合格率未达目标而造成的质量损失,由质管部各质检站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2: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填报。

6.5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和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按月进行统计,各责任部门于次月4日前将统计表发质管部汇总备案,质管部将汇总的统计表报财务部。

7 责任追究
7.1填报质量损失的部门,应认真对待,事实求是,如实、准确、按时填写相关的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和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

7.2对故意夸大事实填报或包庇隐瞒未填报损失的责任部门或个人视情节轻重每次考核100-500元。

7.3对填报损失表不认真,出现较多错漏,对责任部门或个人每次考核50元。

7.4对不按时填表损失表,每拖延一天考核责任部门或个人20元。

8 本办法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9、附件:
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
4附件2、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
四川川润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八月九日拟制:丁惠审核:陈申明批准:王辉
附件1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
填写部门:年月日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5
附件2
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
填写部门:年月日
页脚内容6
页脚内容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