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合集下载

MECT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MECT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MECT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杨孔军;刘铁榜;杨海晨;高欢;吴东辉;冯征;吴怀安【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05(017)009【摘要】目的:比较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及单用氯氮平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氮平联合MECT、B组单用氯氮平,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定,以PANSS的P4、P7、G8、G14四条目评定兴奋症状,以S1、S2、S3三条目评定攻击危险性症状,并在第8周末评定其疗效,以及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检查脑电图.结果:兴奋攻击因子评分A组在治疗的第2周末,B组在治疗的第6周末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单用氯氮平组,A、B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MECT联合氯氮平能快速、有效地控制难治性分裂症及其兴奋攻击行为.【总页数】2页(P485-486)【作者】杨孔军;刘铁榜;杨海晨;高欢;吴东辉;冯征;吴怀安【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R749.3【相关文献】1.碳酸锂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J], 冯征;杨孔军;高欢;吴东辉;吴怀安2.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冲动攻击行为对照研究 [J], 陈黎明;侯云跃3.氯氮平与MECT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对照研究 [J], 李东4.利培酮合并MECT与合并氯硝西泮控制分裂症兴奋、激越对照研究 [J], 李东; 刘殿国; 赵洪宇5.碳酸锂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J], 冯征; 杨孔军; 高欢; 吴东辉; 吴怀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幻觉、妄想、失去现实感等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疗法。

本文将重点讨论两种物理疗法: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rTMS是一种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神经元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它通常是通过在患者头部施加短脉冲的磁场来刺激特定大脑区域,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MECT是一种通过在患者身体施加电流来诱发癫痫发作,从而改善精神症状的方法。

两种方法都被认为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手段,但它们在操作方法、疗效和副作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治疗方法的操作方法。

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坐在椅子上,接受磁场刺激即可。

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要使用麻醉剂,也不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

相比之下,MECT需要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然后通过在患者头部施加电流来诱发癫痫发作。

MECT的操作过程相对更加复杂,而且患者需要接受麻醉,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身体不适感。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研究表明,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

而MECT的疗效则更为显著,往往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

不过,MECT的疗效可能会伴随着一些记忆缺失等认知副作用,这是rTMS所不具备的。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MECT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们来看一下两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和安全性。

rTMS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它的主要副作用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而MECT的副作用则更为明显,包括认知副作用、肌肉痉挛、心律不齐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权衡患者的病情和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决定。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文章从治疗方法的原理和机制入手,分析了rTMS和MEC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比较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同时探讨了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和副作用情况。

研究发现,rTMS相对于MECT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包括疗效持久性和较少的副作用。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侧重于进一步探讨rTMS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并研究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的方法。

综合分析表明,rTMS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无抽搐电休克, MECT, 治疗效果, 比较分析, 副作用, 优势, 研究方向, 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绪不稳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等。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向大脑特定区域传递电磁脉冲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已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领域。

无抽搐电休克(MECT)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传统方法,通过向患者大脑传递电流来引起癫痫样抽搐和意识丧失,从而改变大脑的活动状态。

本文将对比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和副作用。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以探讨哪种治疗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更有效。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rTMS和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包括症状缓解情况、康复率和复发率等方面的比较;2. 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3. 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患者个体特征、治疗参数设置、治疗方案选择等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4.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情况,分析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从而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11066487_难治性精神病患者的福音——MECT

211066487_难治性精神病患者的福音——MECT

医药健闻难治性精神病患者的福音——MECT王萍,万恒静,张艳欣 (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1112)什么是MECTMECT即无抽搐电休克,被证明可用于有效治疗抑郁症、帕金森病(PD)、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OCD),以及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障碍或智力障碍等情绪障碍患者。

MECT疗法有效的原因在于可以调节大脑结构。

影像学显示,大脑的内侧颞叶和前额叶皮层关键区域的神经具有可塑性,而这部分神经会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

MECT疗法通过适量电流刺激大脑,最终达到调节的目的;同时,MECT疗法被认为有效的原因还在于能改善目标区域的神经元水肿等。

MECT在临床的应用前景对于难治性精神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效果并不理想。

MECT疗法的出现为治愈这类疾病提供了可能,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复发和再住院。

如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难治的精神疾病,症状复杂、病程长、复发率高,部分患者会最终出现精神衰退和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难以坚持。

临床开展MECT疗法前,需要先注射肌肉松弛剂,然后用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患者逐渐失去知觉,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病的目的。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除可改善精神症状,还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MECT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效果好等特点,能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和推广。

MECT适合哪些患者MECT是相对比较极端的治疗方式,对于难治性、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更为适用,主要包括以下人群:重度抑郁,有强烈的自伤、自杀行为或有明显的自责自罪的患者;存在有明显拒食,护理较困难,以及紧张、木僵的患者;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难以控制的患者;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

MECT有危险吗在麻醉药物、肌肉松弛剂等配合下运用MECT 疗法是非常安全的,但有些疾病的存在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在治疗前需提前向医生说明。

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成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成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成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作者:赵明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成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MECT对我院31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总有效率为91.3%,抑郁症有效率100%,显效率为91.4%;躁狂症有效率98.1%,显效率为79.6%;精神分裂症有效率85.6%,显效率54.2%;癔症有效率83.3%,显效率50%。

结论 MECT其适应症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无创伤,无痛苦,无化学药物副作用,安全有效。

因此已作为标准治疗,在国内外精神科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MECT(无抽搐电休克);精神障碍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14-0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患者在麻醉下给予肌肉松弛剂,然后实行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继之达到治疗效果。

现对接受MECT(无抽搐电休克)的312例成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MECT的精神障碍患者。

共312例:男174例,女138例;年龄18-98岁,病程1-15年。

按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164例,抑郁症82例,躁狂症54例,癔症12例。

无器质性疾病,无MECT禁忌症,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方法治疗按MECT常规治疗程序进行,治疗次数为6-12次,一般初始2周,每周3次,接下来2周,每周2次,后改为每周1次。

疗效评定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躁狂量表(BRMS)。

予MECT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给予量表评估。

以PANSS,HAMD及BRMS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

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1.3 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

平等 。 ⑤排 除精神发育迟滞 。 ⑥血尿常规 、 肝 肾功能 、 电解质 、 血 糖、 心电图 、 胸片、 头颅 C T均正 常。 ⑦简明精神病量表( B P R S ) 总 分 33 6 分。
1 . 2 方法
ME C T治 疗精 神 分 裂 症 的 临床 应 用
卢智慧 卢 自祥 孙培丹 张智刚 李艳萍
● 嘧扇目窝凰
着腹部外科 技术 的进 步与发展 , 微创 理念深入人 心 , 且在胆 囊 结石合并胆 总管结石 的治疗 中得 到了广泛 应用 ,不会 对患者 O d d i 括 约肌功能造 成损 伤 , 术后并发症少 , 尤其适 用于治疗 多 发性结石。本研究结果显示 ,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微创 治疗
的 观 察 组 患 者 不 管 是 术 中 出血 量 、 手术时间还是术后并发症发
抽 搐 明显减轻 ,电抽 搐治 疗 同时监 测心 肺功 能及脑 电图 , 使
ME C T的安全 性有 了进 一步改善 。由于 ME C T适应 证广 、 疗 效 肯定 、 安全性高 、 并发症少 、 无恐惧感 , 目前 国内外 已推广应用 。
光 眼、 视 网膜脱 离 ; h ) 由于躯 体疾患 引起 的明显营养不 良及 一 般情况虚 弱 、 衰竭 ; i ) 服用对循 环及呼吸有抑 制的药物 , 如利 血
粘连严重使解剖不清的患者 , 需及时 中转开腹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பைடு நூலகம்
【 1 ] 张志.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J ] _ 中外 医学研究 ,
用该术式 。同时 , 对复杂性 的肝 内外胆管结石 与术 中发现局部
我 院住 院治疗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4 0例作为对 照组 ,男 2 5例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临床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临床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临床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与MECT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顽固性幻听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56例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PANSS评分、WMS评分。

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研究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WMS评分中再认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患者应用抗精神病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起效快,且安全性,对记忆影响短暂,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幻听;精神病药物;MECT;阳性症状MECT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属于现代物理疗法,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1],可促进中枢神经递质达到平衡[2],控制抑郁、拒食以及自杀行为等临床症状,对于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来说,应用MECT价值确切,基于此,本文就进一步探讨MECT联合抗神经病药物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56例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8)与对照组(n=28),研究组中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6.98±2.12)岁,对照组中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7.12±2.06)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符合MECT适应症,无禁忌症;排出标准: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年龄在18岁以下,55岁以上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维持剂量或是适当减少,研究组加用MECT治疗,由治疗室的医生操作,每周1、3、5上午治疗,8-12次为一疗程,有效后,改为每周2次,直到治疗结束。

MECT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r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MECT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r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MECT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r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史曜维;刘寒;朱磊;庄晓伟【摘要】目的:总结改良电休克(MECT)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各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纳入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1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联合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氯氮平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治疗组便秘和体重增加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优于单纯氯氮平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13【总页数】4页(P76-79)【关键词】改良电休克;氯氮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META分析【作者】史曜维;刘寒;朱磊;庄晓伟【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436;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436;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436;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增大药物剂量、替换、联合用药及联合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氯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药物。

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因其安全性高、适应性广、并发症少等特点被作为标准治疗方法。

本文对MECT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本次研究检索Cochrane Library、EBSCO、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急性期、维持期MECT前后 PANSS评分的变化量表


治疗前 PANSS总分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评分 74.5±8.7 26.4±7.7 13.5±5.3
急性期治疗结束时 45.6±6.5** 18.4±4.5** 28.9±6.9** 11.5±6.4*
维持期3个月末 36.7±4.5** 15.8±3.6** 23.5±4.1** 8.3±2.6**
一般精神病评分 39.8±8.9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讨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药物治疗的难点,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外有一些回顾性研 究和少数的小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初步讨 论了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尤 其是维持期MECT的应用。其中大多数研究 认为,MECT安全性高,对难治性精神分裂 症的急性和维持治疗均有效,降低复发率, 减少再住院率。


国内外使用情况(2)—美国

中上阶层的人群接受ECT的比例较低社会阶层的 人群要高


老年患者接受ECT的比例比年轻患者高
女性患者使用ECT的比例高 近5年来门诊患者使用ECT的人数超过住院患者
国内外使用情况(2)—中国

20世纪90年代,开展无抽搐ECT 各地卫生机构开展无抽搐ECT的单位占全国精神卫生机构 15%(2005年) 地区差异,集中于制(ottosson,1985)
电刺激
大脑皮层癫痫样活动
外周抽搐发作
治疗效应
其它副作用
记忆障碍
对象



诊断符合CCMD-3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标准; 入组时PANSS总分≥70分;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智力障碍。 家属均知情同意。
方法
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 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宜昌市优抚医院 覃松
精神障碍
药物
心理治疗
物理治疗
中医药
脑立体 定向术
其它
ECT
深部脑刺激
重复性经 颅磁刺激
生物反馈仪
国内外使用情况(1)

Janicak等(1985),美国72%的精神科医师认为 ECT安全、有效、经济
Stromgren(1991),北欧国家使用ECT的精神科 医师比例84%(1977年)、87%(1987年) 西欧、美、英等国,接受ECT的患者/精神患者 =5-10%

符合入组的对象先联合MECT治疗, MECT采用个体化治疗,即MECT每周3次, 每个疗程为8-12次,急性期结束时疗效好转 以上的对象则继续MECT维持治疗,维持期 MECT亦采用个体化治疗,即MECT每月 1~4次,持续3个月。
疗效评定的方法和工具

采用PANSS量表评定急性期及维持期疗效, 采用TESS量表、心电图评定不良反应,于 治疗前、急性期治疗结束、维持治疗3个月 末各测评1次。


适应证(1)




抑郁障碍 躁狂发作 精神分裂症 反应性意识模糊状态 锥体外系障碍 其他疾病
适应证(2)—精神分裂症

目前约10-2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ECT治疗(Weiner,1989) 紧张症状和情感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效果等同于抗精神病药物 ( Weiner,1989 ) 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效果不一 慢性具有衰退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仅5-10%有改善,基本无效 ECT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ECT或单用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