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酚的性质与鉴定

合集下载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酚的基本性质;2、掌握酚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酚的分子中,由于羟基中的氧原子与苯环形成P-π共轭,电子云向苯环偏移,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示弱酸性。

但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若将苯酚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以析出苯酚。

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苯酚。

苯酚可以和NaOH反应,但不与NaHCO3反应。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

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白色)酚类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用于鉴别酚类。

苯酚可以用于制备酚酞。

棕红色蓝紫色三、实验器材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pH试纸无机试剂: NaOH(5%),饱和溴水, NaHCO3(5%,饱和),的Na2CO3(5%),5%FeCl3 ,HCl(5%)溶液;有机试剂:苯酚四、实验步骤1、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将0.2 g的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试管后观察是否溶解。

用玻璃棒蘸1滴溶液,以广泛pH试纸测定其酸碱性。

然后再加热试管,直到苯酚全部溶解。

将上述溶液分装在3支试管中,冷却后出现浑浊,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再滴加5%的盐酸,有何变化?在另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的NaHCO3溶液和5%的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2、酚类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在试管中加入1%苯酚0.5mL,再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和记录各试管中所显示的颜色。

3、与溴水的反应在1支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饱和水溶液,再加2 mL水稀释,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 mL自来水,然后在两只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比较两只试管中的现象。

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思考题1、如何鉴别醇和酚?2、举例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为什么苯酚比苯和甲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篇二: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3.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 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2.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仪器: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pH试纸化学药品: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 1%高锰酸钾异丙醇5%氢氧化钠10%硫酸铜乙二醇10%盐酸10%三氯化铁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硝基苯酚水杨酸苯甲酸溴水甘油四.实验原理:醇和酚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但醇中的羟基与烃基相。

酚的提纯实验报告

酚的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酚的提纯方法;2. 掌握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实验技能;3.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原理酚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5OH。

在实验室中,酚通常从植物中提取或通过化学反应合成。

由于酚易溶于水、醇等有机溶剂,且具有还原性,因此提纯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杂质。

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酚的提纯:1. 酚与杂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而许多杂质(如醇、醛等)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进行分离。

2. 酚的酸性:酚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酚盐,而酚盐的溶解度较低,可通过结晶法进行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锥形瓶、酒精灯、加热器、干燥器、天平等。

2. 试剂:酚、乙醇、氢氧化钠、活性炭、蒸馏水、无水硫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将粗酚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2. 将溶液过滤,去除不溶物。

3. 将滤液加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使其吸附杂质。

4. 将吸附后的溶液过滤,去除活性炭。

5. 将滤液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9。

6. 将溶液静置,使酚盐结晶。

7. 将结晶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结晶。

8. 将结晶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干燥,得到纯酚。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经过提纯后,酚的纯度达到了95%以上。

2. 讨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酚中的杂质,提高酚的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过滤时要确保滤纸平整,避免滤液流失;(2)活性炭吸附时要充分搅拌,确保吸附效果;(3)调节pH值时要控制好加入氢氧化钠的量,避免酚盐溶解度过低或过高;(4)结晶过程中要保证溶液温度适宜,避免结晶过快或过慢。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酚的提纯,使我们对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实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 有机物的溶解度差异分离法;2. 活性炭吸附法;3. 结晶法。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篇一:苯酚的性质探究-实验报告苯酚的性质探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苯酚的重要性质的认识;了解检验苯酚的实验方法。

+ NaOH + H2O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药品试管、试管架、滴管、烧杯、长导管酚酞、蒸馏水、5%NaOH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FeCl3溶液四、实验步骤+ 3Br2 Br +CO2+H2+ HCl + NaCl + NaHCO3 Br Br + 3HBr【课后巩固】 1、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 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B. 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C. 加适量浓溴水,过滤D. 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2、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CO2气体⑥加入足量的苛性钠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 ④⑤③B. ⑥①⑤③C. ⑧①D. ⑧②⑤③3、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石蕊试液显浅红色B.苯酚分子中的13个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苯酚有强腐蚀性,沾在皮肤上可以用NaOH溶液洗涤D.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4、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 。

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若投入金属Na,只有B无变化。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

(2)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若其一溴代物最多有两种,C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篇二:(实验化学)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实验《实验化学》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路桥中学张红岗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乙醇,苯酚的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认识乙醇、苯酚因结构上的差异引起性质差异的原因,并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活性3.学习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学会水浴加热方法4.体验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5.初步形成一定的分析,推理与归纳能力二、实验药品无水乙醇、苯酚晶体、钠单质、乙醚、苯、丙酮、四氯化碳、5%K2Cr2O7溶液 2mol/L的硫酸溶液、浓硫酸、2mol/LNaOH溶液、0.01mol/LKMnO4溶液、浓溴水、FeCl3溶液、稀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三、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事实上实验现象与我们推测的不符合!以乙醚做溶剂时,乙醇与钠反应比苯酚与钠反应快!事实上:如果用苯、丙酮、四氯化碳等溶剂来代替乙醚,也不能明显的观察到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快为什么在乙醚中,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要慢一些呢?原因猜测:原因一:乙醇钠易溶于乙醇、乙醚而苯酚钠难溶于乙醚,类似于实验室制CO2不能用块状CaCO3与稀H2SO4反应一样,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苯酚钠附着在钠块表面,使反应减慢原因二:考虑氢键的影响苯酚羟基氢与苯环共轭∏键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乙醇分子间的氢键要强.正是这种强的氢键约束了羟基氢,破坏这类氢键需要更高的能量原因三:从分子结构上分析:苯酚中羟基氢与苯环之间形成氢键,羟基氢被∏电子云所笼罩,紧扣其中, 金属钠首先接触的是∏电子云,电子传入必然受到∏电子云排斥,所以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活化能比钠与乙醇反应的活化能要高结论:以乙醚为溶剂, 乙醇.苯酚与钠反应这个实验可以验证: 乙醇和苯酚都能和钠反应不能证明: 苯酚羟基氢比乙醇的羟基氢活泼如果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乙醇和苯酚都能和钠反应,则这个实验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苯酚羟基氢比乙醇的羟基氢活泼,则这个实验不能达到目的那么如何证明苯酚中的羟基比乙醇中的羟基更活泼呢?其实方法很多如:1、.取两只试管,加入2ml的稀NaOH溶液,加入1-2滴酚酞,取0.46g乙醇和0.94g苯酚加入试管中,加入苯酚的试管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加入乙醇的试管溶液颜色变化不大2、取适量乙醇和苯酚,分别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滴加到NaAlO2溶液中,能产生浑浊的是苯酚溶液C6H5OH+ NaAlO2 + H2O ===== C6H5ONa+Al(OH)3(注:此实验也可以用酸性KMnO4代替酸性K2Cr2O7溶液)实验3、乙醇的消化反应实验6.设计实验: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所给试剂:稀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仪器自选。

酚醛酮化学实验报告

酚醛酮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酚、醛、酮的化学反应,深入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掌握酚、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学会鉴别它们。

3. 学习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酚、醛、酮是三种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各异。

酚具有羟基直接连接苯环的特点,醛具有醛基(-CHO),酮具有羰基(C=O)。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试管若干- 烧杯- 玻璃棒- 滴管- 热水浴- 酚、醛、酮标准样品- 三氯化铁溶液-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水浴锅2. 实验试剂:- 酚- 醛- 酮- 三氯化铁溶液-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四、实验步骤1. 酚的实验- 将少量酚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酚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2. 醛的实验- 将少量醛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醛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 酮的实验- 将少量酮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酮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五、实验现象1. 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呈现紫色。

2. 酚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3. 醛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呈现红色。

4. 醛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

5. 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颜色无变化。

6. 酮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无沉淀生成。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颜色为紫色。

2. 酚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3. 醛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颜色为红色。

4. 醛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

5. 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颜色无变化。

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3篇

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3篇

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3篇篇一:实验醇和酚的性质【实验目的】1.进行醇和酚主要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

2.熟练进行水浴加热和点滴板使用的操作。

3.能较快地设计出①伯醇、仲醇与叔醇;②一元醇与多元醇;③醇与酚类物质的鉴别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4.具有严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爱护公物,节省试剂的良好品德。

【实验用品】金属钠、无水乙醇、酚酞试剂、仲丁醇、叔丁醇、蒸馏水、卢卡斯试剂、1.5mol/L 硫酸、0.17mol/L重铬酸钾溶液、100g/L NaOH溶液、乙醇、醋酸、48g/L CuSO4溶液、甘油、蓝色石蕊试纸、0.1mol/L苯酚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溴水、0.06mol/L三氯化铁溶液、0.03mol/L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试管、烧杯、酒精灯、玻璃棒、点滴板、广泛pH试纸、表面皿。

【实验原理】羟基是醇的官能团、O-H键和C-O键容易断裂发生化学反应;同时,α-H和β-H有一定的活泼性,使得醇能发生氧化反应、消除反应等;而邻多元醇除了具有一般醇的化学性质,由于它们分子中相邻羟基的相互影响,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甘油能与Cu(OH)2作用。

酚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羟基,O-H键已发生断裂,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氢离子,使酚溶液显示弱酸性;-OH受苯环上大π键的影响,使得C-OH键显示一定的活性,易发生氧化反应;而苯环也受-OH的影响,使得苯环上的H的活性增强,易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指导】(实验内容、步骤、操作事项)一、醇的化学性质1. 醇钠的生成及水解在干燥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1mL,并加一小粒新切的、用滤纸擦干的金属钠,观察反应放出的气体和试管是否发热。

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溶液变稠。

当钠完全溶解后,冷却,试管内溶液逐渐凝结成固体。

然后滴加水直到固体消失,再加一滴酚酞试液,观察并解释发生的变化。

2. 醇的氧化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5滴仲丁醇、叔丁醇和蒸馏水,然后各加入10滴1.5mol/L硫酸和0.17mol/L重铬酸钾溶液,振摇,观察并及时记录出现变化快慢的时间。

苯酚

苯酚

课堂小结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分子式: C6H6O 结构简式: 结构简式:C6H5OH 或 OH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毒性 溶解性、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1.弱酸性 可用于苯酚的检验 2.取代反应 与浓溴水) 取代反应( 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 3.显色反应 显色反应( 溶液) 3.显色反应(与FeCl3溶液) 4.易被氧化 4.易被氧化 5.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 5.加成反应(与H2)
浓溴水与苯酚 浓溴水与苯酚 不用催化剂
液溴与苯 液溴与苯 需催化剂
取代苯环上 氢原子数
一次取代苯环上 一次取代苯环上 三个氢原子 一个氢原子 三个氢原子 一个氢原子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 OH邻 对位上的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使苯环—OH邻、对位上的 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 易被取代. 氢原子变得活泼 易被取代
性质探究
实验一: 实验一:
苯酚 浑浊 澄清 浑浊
说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说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常温时,溶解度不大,温度升高, 常温时,溶解度不大,温度升高,溶解 度增大。当高于65℃ 则能与水互溶。 度增大。当高于 ℃时,则能与水互溶。
二、物理性质
露置在空气中因 小部分发生氧化 而显粉红色。
1.苯酚的弱酸性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电离变容易 苯酚的弱 苯酚的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OH + NaOH —OH + Na2CO3 —ONa + H2O —ONa + NaHCO3
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之间
—ONa
+ HCl
—OH + NaCl —OH + NaHCO3

实验二十六醇酚醛酮的性质

实验二十六醇酚醛酮的性质

实验二十六醇、酚、醛、酮的性质一、目的要求1. 进一步加深对醇、酚、醛、酮性质的认识;2. 掌握用特征化学反应鉴别这四类化合物的方法。

二、仪器药品250mL烧杯、点滴板、pH试纸、刻度试管、试管、带支管大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5%CuSO4、浓硫酸、1%K2Cr2O7、10%H2SO4、5%NaOH、2%氨水、饱和NaHSO3、1%FeCl3、饱和溴水、2%AgNO3、5%Na2CO3、0.5%KMnO4、1%酚酞指示剂、金属钠甲醇、乙醇、正丁醇、甘油、卢卡斯试剂、仲丁醇、叔丁醇、正丙醇、苯乙酮、异丙醇、甲醛、乙醛、斐林溶液(甲)、斐林溶液(乙)、苯甲醛、苯酚、丙酮、1%苯酚三、实验步骤1. 醇的性质(1) 醇钠的生成及水解取两支干燥的试管,于一支试管中加入0.5mL 无水乙醇,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5mL 正丁醇。

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用镊子取)。

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待气体平稳放出并增多时,将试管靠近灯焰,放开大拇指,有何现象发生?待金属钠反应完毕后,取几滴反应液滴在点滴板上,使多余的乙醇挥发掉,观察固体的颜色,滴5滴水在固体上面,再加入1滴1%酚酞指示剂[注1],有何现象发生?(2) 醇的氧化反应取三支干净试管,分别加入0.5mL 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1mL 1% K2Cr2O7溶液和10滴10% H2SO4溶液,摇匀后,静置5min,观察试管内颜色的变化,并比较它们的反应速度。

(3) 卢卡斯反应取三支干燥试管,分别加入1mL 的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3mL 卢卡斯试剂[注2],摇动后静置(最后放在55℃水浴中温热)。

观察现象,记录混合液浑浊或出现两个液层的时间。

比较其反应速度的快慢。

(4) 脱水反应取一带支管的大试管,加入5mL 乙醇和1mL 浓H2SO4, 混匀后,试管口用橡皮塞塞住,通过支管连一导管,导入另一装有2mL 0.5% KMnO4溶液的试管中。

苯酚系列实验报告

苯酚系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 掌握苯酚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3. 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苯酚(C6H5OH)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和环境中。

苯酚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而鉴定则可通过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来实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定苯酚含量的常用方法,基于苯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苯酚标准溶液2. 水样3. 无水乙醇4. 氢氧化钠溶液5. 氢氧化钠固体6. 碘化钾溶液7. 碘单质8. 氯化铁溶液仪器: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分光光度比色皿3. 电子天平4. 移液器5. 烧杯6. 滴定管7.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苯酚的提取-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 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相,备用。

2. 苯酚的鉴定- 取少量苯酚标准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沉淀。

- 取少量苯酚标准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紫色沉淀。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 配制一系列苯酚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在270-295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苯酚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取水样,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其在270-295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苯酚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苯酚的提取- 水样与无水乙醇混合后,分层明显,有机相为上层,苯酚主要存在于有机相中。

2. 苯酚的鉴定-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标准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苯酚存在。

- 加入氯化铁溶液后,苯酚标准溶液中出现紫色沉淀,进一步证明苯酚的存在。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9。

- 水样中苯酚含量为XX mg/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苯酚的提取效果受水样中其他有机物的影响较大,可能影响苯酚的提取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酚的基本性质;
2、掌握酚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酚的分子中,由于羟基中的氧原子与苯环形成P-π共轭,电子云向苯环偏移,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示弱酸性。

但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若将苯酚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以析出苯酚。

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苯酚。

苯酚可以和NaOH反应,但不与NaHCO3反应。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

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白色)
酚类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用于鉴别酚类。

苯酚可以用于制备酚酞。

棕红色蓝紫色
三、实验器材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pH试纸
无机试剂:NaOH(5%),饱和溴水,NaHCO3(5%,饱和),的Na2CO3(5%),
5%FeCl3,HCl(5%)溶液;
有机试剂:苯酚
四、实验步骤
1、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
将0.2 g的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试管后观察是否溶解。

用玻璃棒蘸1滴溶液,以广泛pH试纸测定其酸碱性。

然后再加热试管,直到苯酚全部溶解。

将上述溶液分装在3支试管中,冷却后出现浑浊,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再滴加5%的盐酸,有何变化?在另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的NaHCO3溶液和5%的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2、酚类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1%苯酚0.5mL,再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和记录各试管中所显示的颜色。

3、与溴水的反应
在1支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饱和水溶液,再加2 mL水稀释,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 mL自来水,然后在两只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比较两只试管中的现象。

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思考题
1、如何鉴别醇和酚?
2、举例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为什么苯酚比苯和甲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