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合集下载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正面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强形象的真实感: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特点和行为,可以
使人物更加具体、真实。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细节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2.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正面描写可以使读者融入故事情节,身临其
境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环境的氛围,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享受度。

3.增加故事的可信度:通过具体的正面描写,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
人物的性格、背景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决策,使故事更
加真实可信。

侧面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侧面描写人物的动作、对话、思想,读
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矛盾情感和价值观,
从而更好地掌握人物的人性。

3.提供反衬和对比效果: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可以突出
人物的特点和环境的独特性,加深读者对人物和环境的印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相互补充,互为对比,共同构
成了完整的描写体系。

正面描写提供了视觉上直接可见的信息,能够使读
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和环境;而侧面描写则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义
背后的深层内容,使读者在审美上得到更大的满足。

《正面与侧面描写》课件

《正面与侧面描写》课件

动有力。
六、例句分析
1 精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例句
展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实际应用,呈现 两种描写技巧的不同效果。
2 分析例句的描写技巧和作用
深入剖析例句中使用的描写技巧和它们在故 事中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描写的艺术。
七、结尾
1 总结
对正面与侧面描写的定义、特点、作用和运 用技巧进行总结,强调描写在创作中的重要 性。
2 展望未来
鼓励读者在提高描写写作能力的同时,继续 探索和创新,开拓新的描写方式和技巧。
四、侧面描写的作用
1 补充人物形象的细节 2 展现人物性格等方面 3 推动情节的发展
侧面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
的特点
侧面描写会暗示人物的动
细节,增加人物形象的厚
通过间接描写,更准确地
机、目的和冲突等,推动
度和丰满度。展现人物的性格源自思想和情节的展开和发展。内心活动,使人物更加立
体。
五、如何运用正面与侧面描写
1 选择合适的描写方式 2 注意描写的节奏和紧 3 恰当使用描写的力度
根据情节需要和人物形象
凑度
和角度
的塑造目标,选择合适的
控制描写的长度和密度,
根据情节需要和人物形象
描写方式,交替使用正面
根据情节需要适度展开或
的特点,恰当选择描写的
描写和侧面描写。
压缩描写,保持故事的紧
力度和角度,让描写更生
凑和吸引力。
3 增加情节的可信度
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形象和特点,使情节更加真实可信,读者更容易信服和接受故事发展。
三、什么是侧面描写?
1 定义
侧面描写是通过间接、间接或附带的方式,揭示人物的性格、思想、内心活动等。
2 特点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1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此外还有: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四、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注意四点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2.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3.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4.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要点:在场面描写中,人物不能是一个,必须是很多个,并且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注意:群体描写+个体描写小说各种手法及其作用一、写作手法描写方法: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推动情节发展;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二、表现手法:衬托所谓衬托即把两类或同一类不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或对比或映衬,使主体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一、以环境衬托人物二、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对比作用: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题;一、环境的对比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三、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史记非常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先看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好勇斗狠、脾气直率的项羽,与狡诈多智、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截然不同;两个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不甘于现有地位的话,但说法却大不相同;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真是率直,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含蓄,却不怀好意;两个人先后入驻咸阳,刘邦从谏如流,不入秦宫室,封其资财府库,与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掳掠;肆意而为;有人劝他称霸关中,他听不进去,还杀掉嘲笑他的人;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出;吴太伯世家里的夫差与越王勾践世家里的勾践,又是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夫差骄傲自大,爱好美色,喜听谗言,外逞武功,内耗民财,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勾践却卧薪尝胆,苦思复国,对外卑辞厚币,结纳邻国,对内则强兵富国,最终灭吴称霸;悬念亦称“紧张”;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读者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引发下文情节,激起观众的情绪;二是悬念有助于情节的展开;照应照应: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三、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的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反复: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我们常常需要让读者看到生动的场景和人物,这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就发挥了各自独特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描写方式的不同和作用,让你对它们的使用有个清晰的认识。

1. 正面描写正面描写,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描述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特点。

它像是一面镜子,直接呈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形象。

1.1 突出特点正面描写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点。

比如,你可以直接说:“小明高高瘦瘦,一头乌黑的短发。

”这样一来,读者就能很快脑补出小明的模样。

正面描写有时就像是一张详细的照片,清晰又直观。

1.2 设定基调正面描写还可以帮助设定文章的基调和氛围。

比如,在描写一个神秘的森林时,你可以写:“森林里雾气弥漫,四周静得连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

”这不仅告诉读者森林的具体样貌,还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幽暗、神秘的气氛。

2.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则稍微曲折一点,它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揭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

用一些比较巧妙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经意间了解所描述的对象。

2.1 通过他人眼光侧面描写常常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来表现。

例如,你可以写:“大家都说李老师上课特别有趣,甚至连平时不爱动脑的班长都喜欢上她的课。

”这样,虽然没直接描述李老师的特点,但通过其他人对她的评价,读者能间接了解她的魅力。

2.2 通过行为和环境侧面描写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或环境来反映其特征。

例如,你写一个人总是把桌子收拾得一尘不染,这不仅能让读者感觉到他的整洁习惯,还能隐约透露出他的细致和追求完美的性格。

3.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综合运用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往往需要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让文章更立体、更生动。

3.1 增强真实感通过结合这两种描写方式,你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比如,描述一个热情的服务员,你可以先正面描写:“她笑容满面,热情地迎接每一个顾客。

”然后再用侧面描写来深化印象:“即使在忙碌的时刻,她总是细心地记下每位顾客的需求,连那些常来的顾客也对她赞不绝口。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实践 技巧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直接描绘
通过直接描述事物的外观、颜色、质地等特征,让读细节刻画
通过描绘事物的细节,如细微的纹理、 气味、声音等,增强读者的感知和想象。
02
03
人物描写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 心理等特征,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 的性格和情感。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目录
• 正面描写 • 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比较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应用场景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实践技巧
01
正面描写
定义
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述事物的特点、 性质、状态和情感,通过具体的语言 和细节来展现事物的形象和特征。
正面描写通常采用直接陈述、描绘、 说明等手法,对事物的外观、内在特 点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刻画。
表达方式
正面描写通常采用直接叙述、描绘、说明等方式,而侧面描写则更 多地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
信息量
正面描写提供的信息更为直接和明确,而侧面描写则需要读者通过 联想和推理来获取更多信息。
联系
相互补充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完 整的形象或情境。
相互影响
侧面描写可以影响读者对正面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反之亦然。
共同目的
两者都是为了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增强作 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选择使用考虑因素
表达效果
根据表达效果的需要选择使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 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读者接受度
根据读者的接受程度和阅读习惯选择使用方式,以提 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作品风格
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和特点选择使用方式,以保持作 品风格的统一性。
如何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和特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和特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和特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两种描写手法,它们是笔下丰满生动,使文章更有深度的必要元素,以下是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一、作用
1. 生动地展示文学作品的内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赋予文学作品内容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通过临场描绘把作品生动而精细地向读者展示出来,使整个作品跃然纸上,充满文学气质。

2. 树立文学作品的特色:作家的审美情趣、技巧及文体手法都体现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通过不同的技巧和风格活跃文学作品,使它们更加有趣,更易于被读者所接受。

二、特点
1. 正面描写的特点:正面描写一般以描写人物的外貌、内心活动为主要手段,重视作品的细节和真实性,能够冷静、客观地把握作品的看点,作品生动、真切。

2. 侧面描写的特点:侧面描写采用了比较抽象的语言来表现,贴近文学的表征形式,它尽量使用文学性质的形容词,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一
言以蔽之,情节紧凑,能够使文学作品不失精雕细琢,还原文学作品本真之灵,让读者从另外一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手法、作用与示例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手法、作用与示例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手法、作用与示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两种重要的描写手法。

正面描写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细节,生动地呈现出事物的特点和形态,为读者带来直观而生动的感受。

它主要运用视觉和听觉元素,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体验作品的主题与情感。

侧面描写则侧重于借助其他人物的描述或与事物的对比来间接表现事物的特性和形态。

这种手法通常借助暗示、比喻、象征等手段,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侧面描写能够为作品增添更多层次感和意蕴,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下面通过一些示例来进一步理解这两种描写手法:正面描写示例: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纷扰,透露出深邃而坚定的目光。

这双眼睛不仅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更传递出他对生活的执着与热情。

她的笑声如清泉般甜美,给人带来欢乐与温暖。

那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阳光洒在心田,驱散了所有的忧愁与疲惫。

他的嗓音浑厚有力,充满自信,让人心生敬意。

每一个字音都清晰而有力,如同山间的溪流,虽历经坎坷,却依然坚定地向前奔涌。

侧面描写示例:他虽外表平凡,但内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与智慧。

他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华,却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他在默默奉献中闪耀,让人们从他身上看到平凡中的伟大。

她身材娇小,却展现出惊人的勇气与毅力,令人敬佩。

在面对困难时,她从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

她的勇敢与坚强在身材的对比中更显得耀眼夺目。

他的言辞朴实无华,却蕴含真挚情感,深深触动人心。

他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散发着温暖和力量。

他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去打动人心,让人在平凡中感受到不平凡的力量。

综上所述,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在文学作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面描写为读者提供了直观而具体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侧面描写则通过暗示、对比等手法为作品增添了更多层次感和意蕴,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这两种手法相互补充,共同为丰富作品的表达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做出了贡献。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新闻报道
人物采访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可以通过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人物形 象,展现其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VS
社会事件报道
在报道社会事件时,记者可以通过对事件 现场的正面描述以及对相关人员的侧面采 访,全面深入地展现事件的全貌和影响。
广告宣传
产品宣传
在广告宣传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可以用 来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借助其他元 素来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灵活运用
在写作过程中,应根据需要 灵活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写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描 写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示例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西装,领带上别着一枚金色的领带夹,显得非常精致。”(描 述人物穿着的外观)
“她轻轻地抚摸着小猫的柔软毛发,眼中满是温柔和爱意。”(描述人物的行为和 情感)
“他站在窗前,眼神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描述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活动)
02
侧面描写
定义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 或环境的描绘,间接地表现出主要人 物或事物的特点、情感或情节。
特点
具体性
正面描写通常会具体描述人物或 事物的特征和细节,让读者能够 清晰地想象出所描绘的形象。
生动性
通过描绘人物或事物的外观、行 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细节,正面描 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更生动、更 真实的人物或事物形象。
主观性
正面描写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情 感和观点,能够表达作者对人物 或事物的态度和评价。
侧面描写具有联想性
它通过描绘其他人物、事物或环境,激发读 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主要 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示例
01
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贾宝玉所处环境的描绘,如 华丽的房间、珍贵的古董和美丽的丫鬟,间接表现出贾宝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侧面描写,是指从侧面烘托任务对象,常常能起到正面描写到不到的效果。

比如:“那个人好坏,这个人和他一样”。

利用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

其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再次,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的作用还不止这么多。

除了上述作品,它还有许多成功的典范,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便时有所见,如《药》中描写革命者夏瑜的形象,用的主要就是侧面描写
只要是描写,都是为了突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
侧面描写的作用是用来衬托出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

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

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

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侧面描写效果极佳的中外作品中都有十分著名的例子。

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

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

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无独有偶。

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这样写玛格丽特的美貌的:“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

”描写的是一个个观众和演员的反应,目的在烘托玛格丽特与众不同的美丽。

有时用极简省的句子也能收到出色的侧面描写的效果。

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太太看到丈夫闯进来,瞪着匣子上金子的眼光时,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叫”非同寻常。

妻子对丈夫的贪婪成性十分清楚,如果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不是特别骇人,是不可能如此惊呼,如此惊叫上帝救命的。

这一侧面描写使人能想象出葛朗台眼睛里燃烧着多么疯狂的贪欲之火,对金子有多么疯狂的占有欲。

揭露十分深刻。

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

先是正面描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描写已活画出范进醉心于功名的形象。

范进一生苦读,参加了二十多次考试,五十四岁时才中
了秀才。

大半辈子为贫穷所困扰,遭人白眼,梦寐以求的是乡试中了举,改换门庭,如今真的中举,喜出望外,高兴得发了疯。

然后是侧面烘托。

一写众人的看法: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

二写为范进治疯。

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

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

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

”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

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得到充分的展示。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