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作文教案
六年级作文教案侧面描写

六年级作文教案之侧面描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侧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侧面描写表达情感和描绘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侧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如何运用侧面描写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写作素材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描写方法,如正面描写、动态描写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侧面描写的概念: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主体人物的一种写作手法。
3. 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可以增强作文的艺术效果,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体人物,丰富作文内容。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运用侧面描写的地方,并解释其作用。
5.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某个对象或场景为题材,进行短篇作文练习。
6.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评价对方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是否恰当,并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自选题材,写一篇作文。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实例讲解: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侧面描写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侧面描写的运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将侧面描写应用于作文创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模板和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
4. 反复练习:通过多次写作练习,让学生逐步熟练运用侧面描写技巧。
七、教学评价:1. 作文评价:根据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侧面描写的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其描写准确性、创新性和文章整体效果。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侧面描写技巧的掌握情况和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侧面描写初中教案

侧面描写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侧面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侧面描写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环境、情感等方面的描绘技巧。
教学内容:1. 侧面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实例分析和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或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人物或场景?二、讲解侧面描写(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侧面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方面来描绘人物形象;通过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情感等。
3. 举例说明侧面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侧面描写作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侧面描写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收获。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主题,如“描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
2. 学生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反馈。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侧面描写的手法和效果。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思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侧面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情况。
3. 学生对写作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能力。
侧面描写教案

侧面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并运用侧面描写的概念。
2.能辨别文章中的侧面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能够运用侧面描写的技巧,丰富文章的描写内容。
二、教学重点1.侧面描写的概念及作用。
2.文章中的侧面描写的辨析、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侧面描写与直接描写的区别。
2.如何正确运用侧面描写,丰富文章的描写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上关于描写的讨论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侧面描写。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讲解侧面描写的概念:侧面描写是通过对事物的间接描写,通过描写事物的某些细节、特点或周围环境来间接反映事物的全貌。
与直接描写相比,侧面描写更加丰富细腻,更具想象力和隐喻性。
3.侧面描写的作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侧面描写的作用:(1)丰富描写内容:通过侧面描写,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揭示事物的更多特点和细节。
(2)增加想象力和隐喻性:侧面描写往往以隐喻的方式呈现,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4.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将一篇包含侧面描写的短文分发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分析文中的侧面描写,以及描写的效果和作用。
5.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运用侧面描写的技巧:(1)选择观察点:通过选择特定的观察点来描写事物,可以得到更有深度和丰富性的描写。
(2)运用形容词和修饰语:通过运用形容词和修饰语,可以描绘事物的细节和特点,增加文章的丰富性。
(3)运用比喻和隐喻:通过运用比喻和隐喻,可以给事物描绘出更多的意义和感觉。
6.活动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进行侧面描写的练习。
要求学生在描写中运用到前面讲解的技巧,并分析描写的效果和作用。
7.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侧面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写作文、短文或者小说时,注意运用侧面描写,丰富文章的描写内容。
六、板书设计侧面描写- 间接揭示事物的全貌- 丰富描写内容- 增加想象力和隐喻性描写技巧- 选择观察点- 运用形容词和修饰语- 运用比喻和隐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技巧、活动练习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侧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并学会了一些运用侧面描写的技巧。
作文侧面描写讲解教案模板

作文侧面描写讲解教案模板讲解教案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案名称,XXXXX。
教学年级,XXXX年级。
教学科目,XXXXX。
教学内容,XXXXX。
教学目标,XXXXX。
教学时间,XXXXX。
教学地点,XXXXX。
教学人数,XXXXX。
教学环境,XXXXX。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概述。
(1)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
(2)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延伸性。
2. 教学内容分解。
(1)教学内容的分解。
(2)教学内容的细化。
三、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的总目标。
(2)教学目标的分目标。
(3)教学目标的实施。
2. 教学目标的分析。
(1)教学目标的分析。
(2)教学目标的实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的确定。
(2)教学重点的实施。
2. 教学难点。
(1)教学难点的确定。
(2)教学难点的实施。
五、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的分类。
(2)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3)教学方法的实施。
2. 教学方法的分析。
(1)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六、教学手段。
1. 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学手段的分类。
(2)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
(3)教学手段的实施。
2. 教学手段的分析。
(1)教学手段的优缺点。
(2)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
七、教学过程。
1. 教学步骤。
(1)教学步骤的设计。
(2)教学步骤的实施。
2. 教学过程的分析。
(1)教学过程的优缺点。
(2)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的评价。
(1)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2)教学效果的实施。
2. 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的内容。
(2)教学反思的改进措施。
侧面描写教案

红花还得绿叶衬
—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1、认识侧面描写的作用。
2、掌握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会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多媒体背景音乐及动画)
二、了解概念
PPT: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简而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三、温故知新
1、温故:
PPT: (1)《“诺曼底”号遇难记》(2)《顶碗少年》(3)《羚羊木雕》
2、知新:
PPT: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1、以人衬人2.以物衬人3、以景衬人
四、锦上添花
练习(一)PPT:看图写作
(1)出示老师写的作文,请大家来点评优劣。
(2)分组合作修改,要求塑造人力车夫艰辛劳作的形象,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3)交流点评
(4)范文欣赏
(5)点评分析,得出侧面描写原则。
五、实战演练
练习(二)PPT:想象写作
(1)明确描写要求
(2)当堂写作
(3)交流点评(学生作品通过白板展示)
(4) 范文欣赏
(5)点评分析,得出侧面描写的好处。
(在白板上点评分析,师生当场合作修改)
六、总结归纳(PPT)
七、布置作业(PPT)。
六年级作文教案侧面描写

六年级作文教案——侧面描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侧面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侧面描写表达情感和描绘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侧面描写表达情感和描绘形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侧面描写的案例、作文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作文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描写方法,如正面描写、动作描写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侧面描写概念讲解:介绍侧面描写的定义、作用及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侧面描写案例,让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魅力。
4. 方法指导:讲解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环境、人物、事件等来间接描绘主人公形象。
5. 作文实践:布置侧面描写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6.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改,提出修改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7. 佳作欣赏: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侧面描写的魅力。
8.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1. 写一篇以侧面描写为主的作文。
2. 收集生活中的侧面描写案例,与同学分享。
3.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侧面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作文中创造性和表现力的提升,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文进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需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将侧面描写与其他描写方法(如正面描写、动作描写等)相结合,丰富作文表现手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分享侧面描写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侧面描写教案教学设计

侧面描写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侧面描写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3.能够运用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二、教学内容:1.侧面描写的概念和特点;2.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3.课堂练习和作文创作。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一幅画作、一段音乐或一篇诗歌的描写手法,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2.提问引导学生探索和回答,引出侧面描写的概念。
Step 2:讲解侧面描写的概念和特点1.讲解侧面描写的定义和特点,如通过描写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以及环境的氛围;2.展示一些经典的侧面描写的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Step 3:讲解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1.分析侧面描写所使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2.通过示范和练习,讲解侧面描写的构思方法和运用技巧,如通过选择适当的环境描写或人物描写,巧妙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情感状态;3.强调注意选材、衔接和排列的技巧,以增强描写的效果。
Step 4:课堂练习1.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或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侧面描写的练习;2.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讨论,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提升描写的准确性和美感。
Step 5:作文创作1.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让学生运用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作文创作;2.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修改,关注描写的细节和连贯性。
四、教学评价:1.课堂观察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侧面描写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2.学生的练习和作文,评价描写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
五、板书设计:侧面描写的技巧和方法1.选择适当的环境描写2.巧妙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情感状态3.注意选材、衔接和排列的技巧六、教学反思:1.在引入部分,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侧面描写的感受,例如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听一段音乐进行情感的体验,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2.在作文创作环节,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主题或素材,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侧面描写作文教案

六年级侧面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
2、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侧面描写并学会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三】教具:大量例文、图片。
【四】教学过程故事导入: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副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
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
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即使非要从正面描绘,也往往会显得直白、平淡,而以蜜蜂衬花香,则使作品从虚无中见出丰盈,从而取得一种含蓄蕴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绘画艺术是这样,文学作品的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出示图片一)教学步骤:一、新知识:什么是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或环境的描绘、渲染,来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侧面描写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写作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描写方法。
二、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比较。
1、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人物的正面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神态、动作和语言。
例:①这男人体格健壮。
②这男人身材很高。
3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
○2、添加侧面描写。
例:①这男人体格健壮。
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
②这男人身材很高。
别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
3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
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
三、侧面描写按性质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侧面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
2、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侧面描写并学会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三】教具:大量例文、图片。
【四】教学过程故事导入: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副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
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
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即使非要从正面描绘,也往往会显得直白、平淡,而以蜜蜂衬花香,则使作品从虚无中见出丰盈,从而取得一种含蓄蕴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绘画艺术是这样,文学作品的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出示图片一)教学步骤:一、新知识:什么是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或环境的描绘、渲染,来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侧面描写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写作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描写方法。
二、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比较。
1、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人物的正面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神态、动作和语言。
例:①这男人体格健壮。
②这男人身材很高。
3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
○2、添加侧面描写。
例:①这男人体格健壮。
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
②这男人身材很高。
别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
3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
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
三、侧面描写按性质分类。
①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
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都在无意地运用侧面描写,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表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表现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用萧杀凄迷的景物来衬托等。
如《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象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读到这儿,不禁使人生疑: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白妞吗?把黑妞的演唱技艺写得如此绝妙,岂非喧宾夺主?作者借观众之口道出了个中用意,解答了读者疑问:“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啊!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②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蝉噪”写林静,以“鸟鸣”写山幽,以动写静,以动显静,化运为静,越发描绘出山林的幽静。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三国演义》阅读课时,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试着举出正衬和反衬各一个例子。
教师提示:《群英会蒋干中计》用蒋干的外强中干、愚蠢无知衬托了周瑜的精明强干,这是反衬;“草船借箭”、“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片段中用周瑜的聪明机变、智计百出来衬托诸葛亮的更加聪明机智、料事如神,这是正衬。
在实际写作中,这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是综合使用的,如《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四、侧面描写的作用。
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经典范例】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三四叠,节节高起……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聘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又如一条飞蛇在山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刘鹗《老残游记》之“明湖居听书”【个性点评】“渐渐的越唱越高……周匝数遍”属正面描写,极力刻画王小玉唱书的高超技艺;而后两句则以观众的表现从侧面渲染烘托,一个绝世的说书唱书艺术家,巍然而立。
五、口头练习(找出下面各段中的侧面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1、《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3、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则令人胆颤心惊。
你看,两位少年阔步上场,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同时抓起一杆两头带枪尖的铁枪,将枪尖分别对准自己的咽喉,一起用力顶,枪杆成了弧形,一秒、两秒……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
两位少年并不在乎,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忽然,俩人同时“嗨”了一声,枪杆竟然被折成了“U”字形。
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答案:1、侧面描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作用:用“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来衬托花的多、色彩艳丽、香味弥漫。
2、侧面描写: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作用:用满园子听众的反应来衬托王小玉说书的高超技艺。
3、侧面描写: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
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作用:用场内观众的反应渲染了两位少年表演魔术惊心动魄的气氛以及他们高超的表演技巧。
六、常见的侧面描写方法。
1.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例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解读: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这种“以不写写之”的侧面描写法,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自由联想和丰富想象,产生一种不定型的、没有限度的“揽之若无,思之则有”的审美效果。
第3/7页例一、《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重点叙述的是“我”小时侯在母亲的影响下能自觉地给母亲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儿:“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包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例二、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
……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
——小仲马《茶花女》2.以景或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反而先写有关的景或物。
例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
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
”解读: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啊!而无名战士呢,是“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身体是多么的虚弱啊!这一切表明无名战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却把仅有的七根火柴无私地奉献了出来。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
例一、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一个水世界。
……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例二、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张之路《羚羊木雕》3.以物衬物: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解读:在这里,作者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七、侧面描写原则。
①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运用侧面描写。
②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
③介入其他写作技巧,如修辞、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等。
八、课堂小结(知识点)第4/7页1、侧面描写(衬托)的生动解释。
2、侧面描写的分类。
3、侧面描写的作用。
4、常见的侧面描写方法。
5、至于何时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
因此,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灵活。
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艺概》所指出的那样:“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
总之,侧面描写丰富了描写的手段,并且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真正突显了中国古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九、写作热身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共分三个环节:“看图写话”、“实战演练”、“超级模仿秀”。
)(一)看图写话。
训练过程:师生一起看图,理解画意。
提出描写要求和确定侧面描写对象。
(图片二)描写要求::表现人力车夫劳作的艰辛和内心的酸楚。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并划出侧面描写的语句,字数150字左右。
描写对象:外面的大雨和车上的肥胖乘客。
(附资料)夏日,一场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雨雾模糊了三轮车夫的视线。
(以景衬人)只见他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
脚下生锈的踏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