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细节描写作文教案
《细节描写指导》教案

《细节描写指导》教案1、明确环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环节描写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2、养成良好的观测习惯,积累人生体验,做生活有心人。
教学重点:环节描写的方法及运用教学难点:通过环节描写再现生活体验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的故事。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
在探监人五彩缤纷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
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颤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约很多开支才凑足路费。
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着它们像小山一样一点点增多,却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子嗑亮了很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
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全部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
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
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潮湿了,大家也被感动了吧?那么,大家深受感动的是故事中的哪一幅画面呢?感动的缘由是什么呢?〔生谈〕二、点击环节是啊,大家都被其中的一幅幅小的画面感动着!这一幅幅小的画面就是环节啊!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环节”吗?〔生谈〕环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小事物,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放大。
它归根究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环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亮。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预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环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自己曾经读过的文章中,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环节描写呢?〔生谈〕〔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片段〕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渐渐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细节描写”作文教学指导设计教案

“细节描写”作文教学指导设计教案1.1 教学背景1.1.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1.1.2 细节描写是作文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使作文更具体、生动、形象。
1.1.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二、知识点讲解2.1 细节描写的概念2.1.1 细节描写是指对事物的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2.1.2 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描述。
2.1.3 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使作文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案例3.1.1 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
3.1.2 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
3.1.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和完善细节描写。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4.1.2 学生能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1.3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提高作文水平。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5.1.2 培养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习惯和能力。
5.1.3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六、教学方法6.1 案例分析法6.1.1 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
6.1.2 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6.1.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7.1 导入新课7.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7.1.2 学生分享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认识。
7.1.3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7.2 案例分析7.2.1 教师展示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
7.2.2 学生分析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和作用。
细节描写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细节描写的优秀教学设计“细节描写”教学设计于细微处见精彩——刻画人物之细节法花荄镇初级中学校易晓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雕琢语言的写作习惯,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分析课文中细节描写的经典语段,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用于写作实践。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看图片【或视频】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到的材料?(创设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师抓学生语言细节切入课题)展示课题(ppt第1页)二、回顾课文(6分钟)1、师如何从细微处刻画人物?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一细化动作、细写过程(ppt第2页)方法二细描外貌,刻画神韵(ppt第3页)三、迁移拓展。
(6分钟)1、师引导学生把握外貌描写的方法。
(PPT第4页)2、观察图片,认识细节(PPT第5、6页)四、课堂片段练习,师指导学生写作。
(8分钟)生活中,你身边的人一定有令你难忘的一幕,试着选取一个生活细节,写一个片段。
要求1、题目自拟,约100字。
2、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ppt 第7页)五、展示交流,师生互评。
(10分钟)六、总结课堂(5分钟内)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细节描写的方法【板书】细化动作、细写过程(ppt第2页)细描外貌,刻画神韵(ppt第3页)2、教师寄语——结束语。
1【篇二】细节描写的优秀教学设计《动作描写》公开课教学设计人物描写训练——《动作描写》教学设计李华教学目标学习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能够准确用词、并用恰当的修饰让人物动作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乐于动笔的良好作文习惯。
课前活动游戏你做动作我猜动词推举压摸拍捏瞪抽投戳夹蹲一、谈话入题同学们我们本单元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要求运用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doc

《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1)《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的教学设计 (5)《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整体规划 (12)《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理念]我们知道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
我们学生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
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
所以感到学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及运用,学会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依据方法进行具体、生动的扩写2•难点:扩写过程中学生的快速思维及快速想象力过程与方法: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情境法、范例法、比较归纳法教学过程:、深情导入同学们,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其实,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
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
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
今天,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板书课题)二、细节描写:概要三、习作修改,归纳方法1>出示习作片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片断一: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 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学案3: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细化动作慢过程-2022届高一年级上学期名师作文学案

学案3: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具体动作,也可以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个小情节,甚至还可以是一个小画面。
运用各种手法,加强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考场作文提升发展等级的重要手段。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一1、典型传神法即选择典型的、独特的细节来刻画人物,传达人物的精神面貌。
一篇满分作文《不肯死去的心》,写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不认识一手带大的外孙,以为他是野孩子,要来抢饭吃,接下来描写了一个怪异的举动:国庆节,家里来了远客,母亲下厨,外婆怕母亲吃不到菜,就当着客人的面,“偷偷”挟了一块菜,放到口袋里,留给母亲。
文章接下来写道: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
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
”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点评】偷偷为成人的女儿“藏菜”,这是一个多么荒唐而可笑的举动,可是又是一个多么深情的举动,失去了正常的心志,但是那份扎根心间的母爱永远不变。
倘若没有“藏菜”这一细节,外婆的形象是不会如此感人的。
2、动态造型法即选用精当的动词来刻画描写对象的动作行为乃至心理活动,在动态中塑造人物。
请看《脱下自卑的外衣》中的动态描写: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
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
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点评文段通过双脚发抖、挪动椅子、心跳、伸腿、压腿、跺脚、哈气等一连串的细节动作,具体生动地展现了“我”克服自卑的过程,树立了一个勇于表达自我的形象。
初中作文细节描写讲评教案

初中作文细节描写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作文往往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描写。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能够将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来。
3. 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技巧与方法3. 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案例分析4. 写作实践与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难忘的一刻》,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引发对细节描写的兴趣。
2. 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细节描写是指对事物、人物或场景的具体、细致的描绘,能够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具体。
好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3. 讲解细节描写的技巧与方法:a. 观察生活,发现细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能够将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来。
b. 运用感官:通过描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使细节描写更加丰富。
c.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细节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d. 抓住人物特征: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4. 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案例分析:挑选几篇学生作文,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指导。
5. 写作实践与指导: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完成作文。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细节描写的水平。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多加运用和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中细节描写的运用情况和效果。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有提高。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难忘的一刻》。
2. 写作题目和相关的指导材料。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能够将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来。
高中语文作文细节描写训练教学案

高中作文细节描写训练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例文中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学习和仿用细节描写,并用于写作之中,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描写一些细节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难点:运用细节描写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
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再用我们爱心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回更加灿烂。
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
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
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
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从技巧上讲,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美化记叙文语言的重要方法。
二、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一)选择最佳的点进行细节描写1、综合细描,第一步是选点。
选点的这个“点”应该是对中心有作用的“点”,只有“点”到位,才不至于跑题和偏题。
比如以“母爱”为话题,我们选点可以是妈妈给自己加上一件外衣的动作点,可以是妈妈注视自己模样的状态点,可以是告诉自己如何做人的语言点等,其实,这个选点在某种意义上和选材相关,但不管选哪个点,都应该是表现“母爱”主题的。
当然,不能正确选择“点”,我们将无法展开描述,当然也就面临着跑题和偏题的可能性了。
作文片断描写——动作描写

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作文片断描写——动作描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掌握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情感目标通过自身的体验来领悟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锻炼学生语言运用的简炼、准确性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能对人物的动作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学难点:动作描写中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的准确、简练,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学生表演,多媒体学生课前准备: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师教学内容及程序设计:一.运用表演,引起学生兴趣:看动作猜动词游戏(学生表演动作,大家猜)1、走、跑、跳、推、攀、举、吹、握、摇、甩、抓、挑。
2、打、抱、拍、抬、捡、摆、摘、蹲、敲、喝、唱、拿。
引出动作描写(人物细节描写:正面<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和侧面<环境>描写;)二、动作描写:1 .什么是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动作、行动理论依据及作用进行刻画的描写)欣赏语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将语段中的词替换成一般的词,让学生去比较体会不同动词所表达出来的不同含义,并回答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简析:描写动作要选词恰当,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
可见步履的不便,“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写得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也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种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描写作文教案
宣化县第二中学王玉忠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各种描写,尤其对动作描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掌握动作描写的各种方法。
3、能简单的运用所讲的方法写一些片段。
教学重点;能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各种方法,并运用到写作当中。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提问;同学们喜欢语文吗? 对于语文来说,你最愁的是什么?作文对于大多学生都是难点,尤其写人,同学们总是写的不够鲜活,今天我们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老舍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二、什么是动作描写?
1、片段欣赏
片段一:
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我班的何中凯同学,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
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精彩校运会》
分析: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用比喻写出了运动员的强健有力,蓄势待发的状态。
片段二:
范进即将银子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了银子用?……”
归纳: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下来,这就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描写活起来的。
三、动作描写最终的目的:
1、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片段理解
片段一、性格片段二:内心世界
四、如何写好动作描写?
方法一:在描写行动过程中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捕鸟动作的描写: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练习: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
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我立马___ (提、竖)起耳朵,_____(缩、弯)下身子,直向座位____(走、蹿)去。
然后身子一______,(走、蹿)屁股一_______,(直、扭)课本一______,(竖、拿)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
运用:
请你用50字左右描写我校“老黄牛”翟老师捡垃圾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性格或内心世界
方法二:抓细节再现动作过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之中。
动作细节描写往往用极精练、传神的笔墨描写人物动作,使所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形象。
片段一:朱自清《背影》中的老父亲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分析:朱自清先生想描写父亲送行时为他买桔子的艰难过程,一个动作“趴月台”却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父亲买桔子的艰难,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片段二:
刚到病房门口,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父亲正坐在床边,温柔地喂着母亲吃早餐。
也许是怕烫着母亲,他小心地用嘴吹了吹,这才放心地送到母亲的口中,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扶母亲躺下,轻轻地为她盖上被子。
想不到平时粗心的父亲,也有如此细心的一面。
分析:
方法三、个性化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
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看片段体会方法三的妙处
•五、写作练习
•看以下四幅图片,选择其中一幅按照课上的要求,写一篇人物动作特写。
•要求100字以上;
•适当使用联想和想象;
•再现动作过程;写出人物的个性。
六、习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