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窄带成像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NBI放大内镜》课件

对病变判断的局限性
NBI放大内镜主要适用于消化道内镜检查, 对于其他部位的病变可能不适用。
虽然NBI放大内镜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 ,但对于某些微小病变或早期病变的判断 可能存在局限性。
CHAPTER 04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 望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光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NBI放大内镜 有望实现更高的图像分辨率、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智能化的 操作。
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结构
NBI技术能够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微 血管形态和表面结构,有助于观察消 化道黏膜的细微变化。
便于发现癌前病变
NBI放大内镜能够提高消化道肿瘤和 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率,有助于及时 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操作简便
NBI放大内镜操作简便,与常规内镜 检查类似,无需特殊设备和技能要求 。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TER 02
《nbi放大内镜》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NBI放大内镜简介 • NBI放大内镜的应用 • NBI放大内镜的优势与局限性 •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结论
CHAPTER 01
NBI放大内镜简介
NBI放大内镜的定义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结合了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和放大内镜功能,能够提供高清晰度和细节的内镜检查。
NBI放大内镜通过结合NBI技术和放大 内镜功能,实现了高清晰度和细节的 内镜检查,提高了消化道肿瘤和癌前 病变的早期发现率。
放大内镜则利用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 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消化道黏膜放大 ,提供更细致的观察效果。
NBI放大内镜的特点
高清晰度和细节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 较大程度上能够替换内镜染色技术,快速、方便。
•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第20页
谢谢!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第21页
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e)
❖ NBI是一个新型内镜技术
❖ 普通电子内镜波长为390-655nm,由蓝 (390-495nm)、绿(500-575nm)、红 (585-655nm)
❖ 经过特殊光学滤镜,将蓝、绿、红三个波段 过滤形成带宽较小三个窄波段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Type III
褐色网格血管(+) 显著增粗、分支、不规则
网格致密
第15页
NBI临床应用--大肠
大肠肿瘤表面扩大观察
NBI与染色后所显示图像相同,但无染色不均情况,而且 操作简单
普通内镜
NBI
染色内镜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第16页
NBI临床应用--大肠
结肠息肉观察(普通内镜 +NBI+染色+放大内镜)
早期癌诊疗: • 中下咽头早期癌 • 食管早期癌 • Barrett食管(癌变) • 胃早期癌 • 大肠早期癌 其它应用: • 炎性肠疾病 • 其它、支气管、泌尿系统疾病等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第9页
NBI临床应用(咽喉)
正常粘膜上皮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第10页
窄带成像NB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专家讲座
第6页
《NBI放大内镜》课件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窄带成像技术,通过电子成像技术可放大体腔内病变的视 野。它帮助早期发现病变,增加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什么是NBI放大内镜?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窄带成像技术,通过电子成像技术放大体腔内病变的视野。
NBI放大内镜的优点
1 早期发现病变
NBI放大内镜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病变识别与评估
4
以获得最佳成像效果。
利用NBI放大内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识 别和评估病变。
NBI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案例
肺癌早期诊断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在肺癌的早期阶段进行准 确诊断。
膀胱癌早期诊断
NBI放大内镜可提高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更 精确的治疗方案。
大肠息肉摘除术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检测大肠息肉, 并进行精确的摘除手术。
提高胃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
NBI放大内镜可提高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促进早期治疗。
总结
1 广泛应用,诊断价值高
NBI放大内镜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2 技术水平要求高
NBI放大内镜操作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3 操作规范,安全使用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安全使用NBI放大内镜,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并提高检查效果。
2 增加诊断准确度
NBI放大内镜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类型,提高诊断准确度。
3 降低漏诊率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发现微小病变,降低漏诊率。
NBI放大内镜的应用领域
1 消化道疾病
2 泌尿系统疾病
NBI放大内镜在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 广泛。
NBI放大内镜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细胞 ,长梭 形 ,边 界 清楚 ,瘤细 胞 呈束 状 或漩 涡 状 排 列 ,其 中混
合 时候 应 该 附加 肌切 开 术 以及 幽 门成 形 术 ,从 而避 免 反流 的发 生 率 ,但 需 注 意 胃代食 管 胸 内吻 合 患者 不 可 采取 幽 门成 形 术 ,因 为 可 能 导致 十 二指 肠 胃食 管 出现 反 流 。另 外应 该 采取 弓上 吻合 术 来
参 考 文 献
[ 1 ]
程宏忠 ,王平 ,彭浩 ,等 . 老年食管癌 、责 门癌的临床 特点及手 术治疗 [ I 1 _ 中国老年 学杂志 ,2 0 1 3 ,3 3( 8) : 1 9 6 0 —1 9 6 1 . 有一 定数 量 的纤 维 组织 , 偶尔 也可见 神经 组织 。 本次 研究 中发 现 , 2 例 【 2 ] 万 清廉 ,侯 向生 食管癌 与贲 门癌合并局 限性 支气管扩张 1 同期 手术 治疗 体会 中 国肿瘤 临床 ,2 0 1 1 ,3 8( 1 9) :1 2 2 1 — 吻合 部 位 与 胃食 管反 流 具有 相 关 性 。有学 者认 为在 颈 部食 管 胃吻
0~4 5 m m H g 的正常括 约肌压 力而言 , 仍处 于较低水 平 。 发 热情 况 ,抗 生 素 治疗 后 缓 解 。贲 门癌 组 出 现 1 例气 胸 和 2 例气 但 是相 比 1 : 3 水 肿 、瘢 痕的影 响 ,尽管 腹 ,采 用 闭 式胸 腔 引 流进 行 治疗 4 天 后 好转 。两组 患 者手 术 时 间 考 虑吻合 口上 压力值 较大 可能受 到吻合 1 的 比较 没 有 差异 ,食 管 癌 组 的穿 孔 以及 术 后 出血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高 于另外 两处 ,但无法 发挥松 弛效果 ,因此 也不具备 抗反 流能力 。,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一、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术关于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现在已经被玩的风风火火了,但是到底什么是NBI技术呢?通过百度得到的答案是指通过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
但似乎还是不明白。
最后经过pubmed 查询后获得了一篇详细介绍NBI原理的文献,现在分享给大家。
这篇文献由日本福冈大学著名教授Kenshi Yao所写[1]。
1.光学成像基本原理首先普及一下光学成像基本知识。
如图所示,当光照射到一个苹果表面时其中绿光和蓝光会被苹果表面吸收,而红光不会被吸收,而是反射到观察者眼睛中,这样就形成了苹果表面的红色。
所以,当我们如果把光线中红光过滤掉,这样就不会有反射光到观察者眼睛中,此时苹果就变成了黑色。
2.NBI设计原理NBI内镜和普通光学内镜不同主要在于,普通光学内镜把光线中红、绿、蓝光过滤出来后混合中白光,而在NBI内镜中多加了一个滤光片,能够只允许范围的窄谱绿、蓝光通过。
选择绿(540 nm)、蓝光(415 nm)的原因在于,胃壁粘膜主要的色素成分为血红素,而血色素能够特异性的吸收绿、蓝光。
这样如果我们将绿、蓝光照射到粘膜表面,就会使光线被吸收,从而使血管显示出黑色,有助于分辨。
此外光线波长决定了其穿透力和散射能力。
红光波长为605nm,穿透力和散射能力最强,而蓝光波长为415 nm,穿透和散射能力最弱。
因此利用短波长的光线能更好的显示粘膜表面的血管结构。
选择窄谱光线的原因在于,光波的带宽(光谱宽度)决定了光线的分辨率,窄谱光线能有很好的分辨率即对比度。
通过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当蓝光照射到粘膜表面,由于其穿透能力比较弱,只能透射到表层的毛细血管从而被吸收使该处显示为暗黑色,而在没有毛细血管的区域,光线就散射消失了。
当绿光照射到粘膜表面,可以穿透毛细血管到达到下层集合静脉。
窄带成像内镜的原理及临床应用现状

窄带成像内镜的原理及临床应用现状
付娅;郭梅梅;贺克俭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9(15)5
【摘要】以窄带成像(NBI)技术为基础的NBI内镜系统能突现消化道黏膜的异常,从而发现传统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为内镜下精确的诊断和活检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异型性增生和癌组织活检的检出率.本文就NBI内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消化道疾病诊断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总页数】5页(P754-758)
【作者】付娅;郭梅梅;贺克俭
【作者单位】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广东,深圳,518051;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广东,深圳,518051;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广东,深
圳,518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
【相关文献】
1.消化道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应用现状 [J], 褚衍六;高孝忠;赵幼安
2.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醋酸与靛胭脂染色内镜对胃黏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J], 胡莹;丁百静;李宗先
3.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浅表型早期胃癌诊治中临床价值 [J], 曹富流;凌安生;朱芳来
4.超声内镜联合窄带成像及放大内镜技术对早期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治与分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J], 秦昂;陈一飞;胡英斌
5.非放大内镜应用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分型判定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性质的临床价值 [J], 董金斌;石益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NBI内镜无需使用色素染色,避免了色素过敏等潜在风险,且操作 更为简便。
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比较
NBI内镜在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上略逊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但后 者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 诊断中应用价值
设备准备
确保NBI内镜设备完好,光源、图 像处理器等部件工作正常。准备 好必要的附件,如活检钳、注射 针等。
检查室准备
保持检查室清洁、安静,调节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电源插座 正常工作,以防设备故障。
操作过程规范
插入内镜
经口或经肛插入内镜,根据患者情况和 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向。
活检与标记
提高早癌检出率
增强黏膜表面微血管和黏膜结构的可视化
01
NBI内镜通过窄带光照射,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的
微血管和黏膜结构,从而提高早癌的检出率。
突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02
NBI内镜能够增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使得
病变区域更加突出,易于观察和识别。
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早癌
ANALYSIS
SUMMAR Y
05
临床实践案例分享与讨 论
案例一:食管早癌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
一名50岁男性,因进食哽噎感就诊,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局部充 血、糜烂。
NBI内镜表现
在NBI模式下,病变处呈现茶褐色改变,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考虑 食管早癌可能。
诊断与治疗
结合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为食管早癌。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NBI内镜

NBI内镜在胃早癌诊断中应用
正常粘膜 胃体 胃窦
胃体型黏膜 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其MV结构典型表现为蜂窝状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深褐 色封闭的多角形线样)和清楚的集合小静脉(暗绿色树枝样血管),中央是卵圆形的 深色的腺管开口,腺管开口边缘是浅色的腺管边缘上皮,两个腺管开口之间为。 胃窦型黏膜 存在于胃窦,为中央螺旋形深褐色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外围为线样或网格样浅 色的腺管边缘上皮,腺管边缘上皮之间看不到明确的深色的腺管开口结构,也见不到 明显的集合小静脉,腺管边缘上皮之间为中间部分。同样,正常胃窦黏膜的MV和MS 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NBI在临床中应用
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其细微结构,进一步评 价其特性并预测组织病理学结果;
作为病灶靶向活检及内镜下治疗的定位手 段。
NBI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应用
食管癌的毛细血管异常丰富,在病变早期 即出现。 NBI下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的褐色,与周围 正常粘膜有着明显对比。 放大观察可以更清晰识别界限,能够观察 到在褐色区域内密集增生的上皮乳头内毛 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 IPCL)的形态 。
IPCL改变是鉴别癌与非癌组织和诊断癌浸润深度 的主要手段。
与组织学金标准相比,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 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 。 IPCL-IV至V2型为高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癌,是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SD)的绝对适应证。IPCL-V3型是EMR或ESD 相对适应证,IPCL-Vn型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
Ⅰ型为圆形隐窝, 排列比较整齐, 无异型性, 一般为正常腺管开口而非 病变; Ⅱ 型呈星芒状或乳头状, 排列尚整齐, 无异型性,腺管开口大小均匀, 多为炎性或增生性病变而非腺瘤性; Ⅲ型分两个亚型: ⅢL 称为大腺管型, 隐窝形态比正常大, 排列规则, 无结构异型性, 为隆起性腺瘤的基本形态, 其中约86.7% 为腺瘤, 其余 为黏膜癌;Ⅲs 称为小腺管型, 是比正常小的隐窝集聚而成, 隐窝没有 分支, 为凹陷型肿瘤的基本形态, 此型高度异型增生的腺瘤发生率较 高, 也可见于黏膜癌(28.3%), Ⅳ 型为分支及脑回样,此型隐窝为隆起性病变Ⅰp、Ⅰsp、Ⅰs 多见, 类似珊瑚样改变是绒毛状腺瘤特征所见, 黏膜内癌可占37.2%。 Ⅴ 型包括ⅤA( 不规则型)或ⅤN( 无结构型), 此型隐窝形态紊乱或结 构消失, 见于癌, 黏膜下癌可占6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窄带成像内镜
又称为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它是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
NBI内镜技术主要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如上皮腺凹结构,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
这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胃肠道上皮,如Barrett食管中的肠化生上皮,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凹不规则改变,从而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
1简介编辑
内镜窄带成像术(NBI)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已初步显示出它在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NBI的窄带光谱有利于增强消化道黏膜血管的图像,在一些伴有微血管改变的病变,NBI系统较普通内镜有着明显的优势。
目前,NBI已在多领域广泛开展,应用范围除消化道外,还包括耳鼻咽喉、呼吸道、妇科内镜与腹腔镜外科等。
2用途编辑
具NBI功能的内镜其外形和常规操作与普通内镜基本一致,在操作中可随时切换至NBI模式观察病灶。
对于附带NBI功能的变焦放大内镜而言,在对病灶近距离放大观察后再开启NBI 模式,能更清晰地了解病灶表面的黏膜凹窝形态及血管等,方便对病灶进行定性与靶向活检。
目前,NBI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包括: ①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诊断;②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其细微结构,进一步评价其特性并预测组织病理学结果;③作为病灶靶向活检及内镜下治疗的定位手段。
NBI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中下咽部早期癌、食管上皮内癌、Barrett食管、早期胃癌、结肠早期癌的诊断及检出率。
NBI图像中血管和粘膜的颜色对比率明显更大,易于对食管上皮微血管(IPCL)的形态观察和评价,尤其是对无经验的内镜医师更易于发现病变。
与组织学金标准相比,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因此,日本内镜学会建议在食管鳞癌的筛检中应常规使用HR-NBI。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唯一癌前病变,使用NBI加放大内镜联合检查Barrett食管,较传统电子内镜更容易呈现鳞柱上皮交界处,能更清晰地显示Barrett 上皮血管网的形态,并能较好地对Barrett上皮进行粘膜腺凹形态分型。
资料显示,放大内镜、NBI加放大内镜和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能清楚地显示上皮腺凹的比例分别为14%、61%和70%。
另外,通过活检证实其对异型增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42%、73%和79%。
表明NBI 加放大内镜优于普通放大内镜,具有与染色放大内镜相近的诊断率。
大多数的胃癌被认为来源于一系列粘膜改变,经历Hp相关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到肿瘤。
越来越多研究证明,胃粘膜表面微血管结构的观察可以提高胃癌前病变和早癌诊断的敏感性。
放大内镜结合NBI系统虽然不能取代组织学检查,但是能预测胃癌的组织学的特征。
NBI放大内镜通过照射到胃黏膜中肠化上皮顶端可产生淡蓝色冠(LBC),人们根据这一特点应用NBI放大内镜在萎缩性胃炎中识别肠上皮化生的区域。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NBI识别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3%。
因此,NBI放大内镜通过淡蓝色冠这一特点,能较准确地发现胃黏膜中的肠上皮化生。
由于放大内镜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应用较成熟,且结肠黏膜较薄,微血管易见。
因此,NBI系统对结肠疾病的鉴别和诊断帮助较大。
NBI系统观察黏膜表面变化,判断肿瘤或非肿瘤病变的符合率比普通内镜和染色内镜高,敏感性强。
NBI对结肠增生性息肉、腺瘤和早期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5.7% ,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2.7%。
3原理编辑
传统的电子内镜使用氙灯作为照明光,这种被称为“白光”的宽带光谱实际上是由R/G/B(红/绿/蓝)3种光组成的,其波长分别为605nm、540nm、415nm。
NBI系统采用窄带滤光器代
替传统的宽带滤光器,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限定,仅留下605nm、540nm和415nm波长的红、绿、蓝色窄带光波。
窄带光波穿透胃肠道黏膜的深度是不同的,蓝色波段(415nm)穿透较浅,红色波段(605nm)可以深达黏膜下层,用于显示黏膜下血管网,绿色波段(540nm)则能较好地显示中间层的血管。
由于黏膜内血液的光学特性对蓝、绿光吸收较强,因此使用难以扩散并能被血液吸收的光波,能够增加黏膜上皮和黏膜下血管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因此,NBI具有相当于粘膜染色的功效,应用时仅需按键切换无需喷洒染色剂,故被称为电子染色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