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点均等的角度试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论文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研究摘要:高等教育公平包含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本文对高等教育的起点公平,即入学机会公平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含义,然后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现象,这些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招生制度所造成的直接不公平,另一方面则是其他因素造成的间接的不公平。
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3%,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的扩张和大众化虽然增加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但有关高等教育公平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如高校招生中的地域歧视,全国重点大学“地方化”等不断受到抨击,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特长生加分、民族学生身份造假等问题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当然,高等教育公平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主要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问题进行研究。
1、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含义高等教育对于个人收入水平和文化修养有较大影响,是社会分层的基本工具之一,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教育公平是指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一般包括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
高等教育公平在这三方面的体现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它也高等教育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确保人学机会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接受何种质量的高等教育与其性别、种族、民族、年龄、家庭和出生地等背景无关,而只与学术能力和个人意愿有关。
入学机会均等包括横向和纵向两层含义:横向的入学机会均等是指学术能力相同的学生享有相同的入学机会,纵向的入学机会均等是指学术能力不同的学生享有不同的人学机会。
横向的入学机会公平体现了平等原则,纵向的入学机会公平体现了能力原则。
高校教育的公平问题与改革措施

高校教育的公平问题与改革措施近年来,高校教育的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公平问题仍然存在。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探讨和实施一些改革措施,以提高高校教育的公平性。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高校招生制度的公平。
当前的高考系统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它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一些富裕家庭可以通过送孩子去名校的高中,提前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学生则常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推行普及高中教育,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其次,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政策也是一项关键举措。
过于强调分数而忽视其他能力的评价并不公平。
我们可以引入综合评价的录取制度,不仅考察学生在学术方面的能力,还要注重他们在其他领域的综合素养。
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单纯追求高分,而是注重全面发展。
此外,建立起贫困生资助体系也是解决公平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贫富差距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加大对贫困生家庭的资助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也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促进社会稳定与公平。
除了以上措施,高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关怀。
学生在高校阶段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生活上的诸多困扰,特别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学生更需要关怀和指导。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社团和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发展机会。
最后,高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也是解决公平问题的关键。
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养。
因此,高校需要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建立密切联系,了解社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高校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的公平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高校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

高校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还存在一些公平和机会均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高校教育的公平与机会均等。
首先,解决高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些重点大学在高水平教育资源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一些地方和专科院校则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我们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办学和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家门口也能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其次,加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公平竞争。
当前高校的招生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高考加分政策滥用、招生文化课成绩过于重视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招生的不公平性,让一些有潜力的学生无法得到公正的待遇。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高校招生政策的监督,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招生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
另外,高校教育公平还需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大学本科教育仍然被普遍认为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而职业教育则往往被忽视。
然而,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的公平与机会均等,我们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质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最后,高校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高校教育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鼓励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应该共同参与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高校教育的公平与机会均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资源配置、招生制度改革、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正的高等教育机会。
浅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浅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概念与内涵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各个社会群体和个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实现个人的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机会公平,即在高等教育招生和录取过程中,各个社会群体和个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第二个是资源公平,即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各个社会群体和个人能够享有平等的资源。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与问题1. 机会公平问题在高等教育招生和录取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等。
首先,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衡,一些地区和城市的高等教育机会较少,导致一些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机会。
其次,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录取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一些高校和高校在招生和录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定和倾向,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机会。
最后,高等教育的学习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高等教育高校和研究型大学拥有更好的学习资源,而一些地方高校和学院则相对落后,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学习资源。
2. 资源公平问题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等。
首先,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和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较少,导致一些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机会。
其次,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一些高校和高校在设置课程和教授内容时仍然存在一定的规定和倾向,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学习资源。
最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一些高校和高校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规定和倾向,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管理资源。
三、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完善高等教育制度,减少不公平现象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因此要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制度,减少不公平现象。
高等教育公平性辩论辩题

高等教育公平性辩论辩题正方,高等教育公平性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应该得到保障和促进。
首先,高等教育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公平分配给每个有学习能力和意愿的人。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让教育成为家庭背景和经济地位的奢侈品。
”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不仅是对个人的公平,也是对社会的公平,只有通过公平的教育,才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和谐。
其次,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需要。
如果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那么将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浪费。
而正是这些人才,将成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
因此,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不仅是对个人的尊重,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
反方,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实际上,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首先,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因素都会对一个人的教育机会产生影响。
而且,即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也不可能实现公平。
其次,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
如果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那么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过度投入。
而且,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培养出一大批毫无用武之地的人才。
这对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分配都是不利的。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政策来解决。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差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公平。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公平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人都给予同样的东西,而是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东西。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发展和潜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教育的日益重视,高等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公平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毕业生就业难高等教育的理念主张“育人为本”,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技能的人才,但是现实的就业情况却又艰难险阻,毕业生难以就业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市场需求相比较发现严重不平衡。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例如,政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造就业环境,开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注重差异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二、高等教育动态不平衡高等教育中,影响公平的另一因素在于高等教育的动态不平衡。
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地域性过于明显,被高校、地域和学科的差异性所影响。
另一方面,就读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也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路线。
在此背景下,各高等教育机构应制定更多有效的教育政策,保障所有学生的接受高质量、平等且具有多样性的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高校的支持,鼓励各高校间开展教师和学生交流,加强对高质量教像学科、专业的培养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
三、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一大难题。
毋庸置疑,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内,各种各样的资源工具、技术和设施都非常重要,但这些资源的分配不尽合理,也会导致不同学校、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发挥整合资源并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加大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减少废物和浪费,优化高校教学和研究资源的配置。
总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大,并需要不同的主体进行合作。
浅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浅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提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随之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原因;对策公平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和扩大教育公平。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美国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宣称:“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大得多。
”教育公平,实质是社会成员对接受教育时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评价和判定。
国家社会意义层面上的教育公平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全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上,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其一是城乡差异,有研究表明,城乡差异是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现象的重要因素;其二是区域差异,在优质教育资源较多的地区中,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必然比高等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考生要多得多,在录取分数线上也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其三是阶层差异,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中干部、知识分子家庭背景的学生,往往比一般劳动者子女在入学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其四是学费差异,日益高涨的学费导致农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学费相对较低的军校、师范、农林院校及一些冷门专业。
2.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平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体现在:其一是教育资源、质量的差异。
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时采取了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
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的投资差距悬殊,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其二是高校教育方式差异。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公平与平等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学生的入学机会,还包含了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平等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优秀的学生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原因在于他们所属的社会阶层或者家庭经济状况。
这会导致一些寒门学子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公平的入学机制,该机制应该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仅仅以家庭背景和财力为依据。
其次,高等教育平等问题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一方面,一些顶尖大学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科研资源上占据优势,而一些地方及农村地区的大学则面临着困境。
这导致了知识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一些学生无法获得同等的学习机会。
另一方面,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导致了学生间的社会经济差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学费政策,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再次,高等教育公平和平等问题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根据家庭背景和学校的声誉与资源,学生的就业机会存在差异。
一些优质大学的毕业生可能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而来自一些普通学校或贫困家庭的学生则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为了实现就业的公平,除了学校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开透明的就业机会。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远不止以上所述,还涉及到性别、民族等方面的歧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监督力度,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
学校和教师应该树立公平意识,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自身也需要发挥主体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自己的背景和实力,以应对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u ai n e uaiy of r u r n e fe u lsa tn i t n i e v r a d c to q lt fe s a g a a t e o q a tri g pon ,a d v c e s .Ta n hih re u a in f r ke g e d c to o ea x mpl,e u a in e u lt a c i v d b e uc to i e st ,wh c s a g o y t a e t e e d c t q a i c n be a h e e y d a i n d v riy o y i h i o d wa o e s h c n r dito t e he t a u so u i nd e fce c . o ta c i n bewe n t wo v l e fp bl a fi in y c
公 平 问题 的 一 剂 良 方
【 关键词】 点均等 ; 起 求学机会 ; 求学条件 ; 育多元化 教 【 中图分类号】 6 0【 G 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8 9 5 (0 0 0 — 0 9 0 A【 10 — 05 2 1 )4 0 5 - 2
O n Eq a iy 0 g e u a i n Fr m h u lt fHi h r Ed c to - o t e Pe s e tv fEq a t r i g Po n r p ci e 0 u lS a tn i t
ZH AN G Yun —pi ng
(ini d m ct n ln eh ia C l g, i j 30 2 ) Taj Moe Voa oa dT cncl oe eTa i 0 22 n i a l nn
【 sr c】F cos s c s fmi n o ,rgo a i ee c s n e d r df rn e a e a Ab t a t a tr u h a a l ic me e in l df rn e ,a d g n e i ee c s h v y f f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包 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中国教育事 业“ 十五” 计划中提到 :教育要关注不利人群教育 , “ 强调地 区
教育权利公平是教育价值层面上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受 教育的自由权 、 要求权、 福利权和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权利应 当公平, 它包括基本权利( 如受教育自由权、 接受义务教育权 等) 和非基本权利。 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教育制度层面上的公平。 教育机会公 平是指对进入教育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的所有人. 都要给予 公平的发展和竞争机会。 教育机会公平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理 念, 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二、 从起点均等角度讨论教育公平问题 ( ;起高等教育起点不均等的几个主要差距 一)l 1地区差距, . 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比 较起来差距很大。 东部沿海地区优先接触先进的教育模式以 及优秀的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在东部地区的分布更为密集 . 因此为当地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选择机会, 无论专业设选择机 会, 为东部地区学生带来了相对较低的人学门槛 东部地区
天津市 财贸 管理千 部学 院学 报
J U N FTA J N TT T FFN CA N OMM R I LMA A E N O R ALO I N I I S IU E O IAN I LA D C N E C A N G ME T 第十二卷 2 1 第 4期 0 0年
wi l o c F e .Ed c t n e uaiy a d e a tri g p i th v u u ly r i f r i g r l t n h p: dey c n e D d u a i q lt n qu lsa n o n a e a m t al en o c n e a i s i o t o
g e t f c o o r mp o me t o po t n te a d c o ln ,wh c c u e e u a in q a i t be r a ef t n u e l y n p ru ii s n s h o i g e i h a s s d c t e u lt o o y
从起 点均等 的角度试论 高等教育公平 问题
张 云 萍
天 津现 代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津 天 302 022
f 要】由 于 家庭 经 济 收 入 状 况 、 域 差 异 、 别 差异 等 因 素 对 其 就 业 机 会 、 学 条件 等 方 面 产 生 的 影 响 , 得 教 摘 地 性 求 使 育公 平 问题 日益 凸现 出 来 , 引起 世 人 的广 泛 关 注 。一 方 面 , 会 均等 保 证 了教 育 起 点 的 相 对 均 等 , 而促 进 教 育公 平 机 进 的 实现 : 一 方 面 , 平 的教 育体 系又 能 够 推 进 教 育 机 会 和 起 点 的均 等 , 教 育 系统 良性 循 环 下 去 。 以 高等 教 育 为 另 公 使 例 , 育 公 平 有 赖 于教 育 多: E 发 展 , 是 缓 解 目前 我 国 ̄ 4 与 效 率 两 种 价 值 取 向 的 矛 盾 与 冲 突 , 决 高等 教 育 教 , 的 L4 这 . t - 解
【 y wo d 】e u lsatn on; c o l go p r n t; c o l ge u ain e u ain dv ri Ke r s q a trigp it sh oi p o u i s h oi d c t ; d c t ie st n t y n o o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