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
环氧乙烷灭菌知识培训

3. 温度在30-65℃间,每升高10℃,灭菌效果提升一倍;高于 65℃时,没有显著的灭菌效果提升。
36
5、EO灭菌过程影响因素
三、EO灭菌基础知识
评价
• YYT 1268-2015 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 YYT 1302.1-2015 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
求 第1部分:物理要求
• YYT 1302.2-2015 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 求 第2部分:微生物要求
• YYT 1403-2017 环氧乙烷分包灭菌的要求
何部位发生反应;
27
• 所有化学消毒/灭菌剂中灭菌效果最好的。
3、灭菌剂
人体毒性
三、EO灭菌基础知识
急性中毒 • 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
吸困难; • 重者全身肌肉颤动、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 • 还可见心肌损害和肝功能异常。
慢性影响 • 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类为1类物质: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9
2、基本术语
一、灭菌概念
• 生物负载 Bioburden
• 产品和(或)无菌屏障系统表面或内部存活微生物的总数。
解析 Aeration
灭菌过程的一部分,是使环氧乙烷和/或其反应物从医疗器械解析附 至预定水平的过程。 注:可在灭菌器中进行,也可在独立的柜室或房间内进行。
注:上述术语定义见“GB 18279.1-201的无菌保证。
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

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环氧乙烷(EO)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学物质,尤其是在灭菌过程中。
环氧乙烷通过与微生物细胞结构的交互作用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
一、环氧乙烷的基本特性环氧乙烷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具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可以在低温下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它可以通过渗透到细胞内部,破坏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从而使细菌无法生存。
二、环氧乙烷灭菌的工作原理环氧乙烷的灭菌作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细胞结构相互作用实现的。
当环氧乙烷进入细菌细胞时,它会与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从而破坏细胞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会导致微生物无法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其死亡。
三、环氧乙烷灭菌的应用领域环氧乙烷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和制药工业中。
在医疗卫生领域,环氧乙烷可用于灭菌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等。
在制药工业中,环氧乙烷可以用于灭菌生物制剂、原料药和包装材料等。
四、环氧乙烷灭菌的优点1. 杀灭广谱微生物:环氧乙烷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广谱微生物。
2. 温度适应性强:环氧乙烷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灭菌,避免了高温对灭菌物品的潜在损害。
3. 灭菌效果可靠:环氧乙烷在灭菌过程中可以充分渗透物品的所有部分,确保灭菌效果的可靠性。
4. 设备灵活性高: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物品灭菌。
5. 不依赖湿热条件:环氧乙烷灭菌不依赖于湿热条件,因此可以灭菌一些对湿热敏感的物品。
五、环氧乙烷灭菌的操作流程环氧乙烷灭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灭菌器械和物品:将待灭菌的器械和物品放置在灭菌室中,并确保其无污染。
2. 密封装入:将器械和物品封装在合适的容器中,并将其密封。
3. 真空排气:通过建立负压环境,将灭菌室内的空气排除。
4. 加入环氧乙烷:向灭菌室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
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

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和粘稠性。
由于其有效的杀菌能力,环氧乙烷广泛用于医疗、食品、制药和化妆品行业中的器械、设备及原材料的灭菌处理。
本文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包括灭菌原理、灭菌机理、灭菌过程和应用范围等方面。
一、灭菌原理环氧乙烷灭菌是通过环氧乙烷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共价键结合,干扰细胞的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环氧乙烷与微生物细胞内的DNA、RNA、酶和细胞膜等重要成分发生反应,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断裂、交联或酶变性,从而破坏细胞的代谢功能和生物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二、灭菌机理环氧乙烷灭菌的机理包括渗透作用和酶作用两个方面。
1. 渗透作用:环氧乙烷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够快速渗透进入微生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2. 酶作用:环氧乙烷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特定的酶发生反应,引起酶的变性或失活,从而破坏细胞的代谢功能和生物结构。
三、灭菌过程环氧乙烷灭菌的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灭菌和通风三个步骤。
1.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待灭菌物品进行清洗、干燥和包装等工作。
清洗是为了去除物品表面的污物和微生物,干燥是为了保证灭菌效果,包装是为了保护灭菌物品的卫生。
2. 灭菌:灭菌是指将预处理后的物品放入灭菌室内,与环氧乙烷气体接触一段时间。
灭菌的时间和温度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持续一定的时间,以确保微生物的完全杀灭。
3. 通风:灭菌结束后,需要进行通风处理,将灭菌室内的环氧乙烷气体排除。
通风的时间和通风速度是需要控制的,以保证环氧乙烷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四、应用范围环氧乙烷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器械、设备和原材料的灭菌处理。
1. 医疗行业:环氧乙烷灭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的灭菌处理。
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医疗器械、注射器、针头、导管等。
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范本

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范本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药品、食品以及化工产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包括灭菌原理、操作步骤、设备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灭菌原理环氧乙烷灭菌的原理是利用环氧乙烷对微生物的杀菌作用。
环氧乙烷是一种强烈的亲电杀菌剂,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灭菌物品分类整理,按照相应的灭菌要求清洗、消毒。
2. 装载物品:将待灭菌物品放置在环氧乙烷灭菌器内,并保持物品的整齐排列,确保灭菌气体能够充分接触到物品表面。
3. 密闭设备:将灭菌器和物品密封,确保环氧乙烷气体不会泄漏。
4. 灭菌程序设置:根据物品的特点和灭菌要求,设置合适的灭菌程序,包括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
5. 启动灭菌设备:启动灭菌设备,开始进行灭菌过程。
在灭菌过程中,环氧乙烷会逐渐释放,并通过循环系统充斥整个灭菌器内部,达到灭菌的效果。
6. 灭菌结束:根据设备指示或预设时间,灭菌过程结束。
关闭设备,待环氧乙烷减少到安全浓度后,打开灭菌器,取出物品。
7. 通风处理:将灭菌器内的环氧乙烷气体充分排出,通过通风系统进行处理。
8. 检查物品状态:检查灭菌后的物品状态,确保灭菌的效果。
三、设备1. 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是进行环氧乙烷灭菌的主要设备,通常由加热系统、环氧乙烷释放系统、循环系统等组成。
根据不同的需求,灭菌器的规格和型号也有所不同。
2. 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进行灭菌的杀菌剂,通常以液体形式储存在专用的容器中。
在灭菌时,环氧乙烷会通过加热系统逐渐释放。
3. 控制系统:灭菌器配备有相应的控制系统,用于设置和监控灭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
四、安全注意事项1. 通风系统: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一定的爆炸性。
在进行环氧乙烷灭菌时,必须确保设备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出环氧乙烷气体。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环氧乙烷(EO)是一种常用的灭菌剂,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和优良的渗透性,可用于灭菌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领域。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灭菌工艺,下面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环氧乙烷灭菌原理。
环氧乙烷是一种亲脂性气体,能够渗透到物体内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蛋白质,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灭菌过程中,环氧乙烷通过与微生物的细胞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代谢功能,使微生物失活,从而实现灭菌的效果。
二、环氧乙烷灭菌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清洁干净,去除附着在表面的杂质和微生物。
2. 封闭物品,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入专用的环氧乙烷灭菌包装袋中,并密封包装袋。
3. 灭菌条件设定,根据物品的特性和灭菌要求,设定合适的灭菌温度、湿度和时间。
4. 环氧乙烷注入,将封闭的包装袋放入环氧乙烷灭菌设备中,注入适量的环氧乙烷气体。
5. 灭菌处理,根据设定的灭菌条件,进行灭菌处理,确保环氧乙烷充分渗透到物品内部。
6. 通风处理,灭菌结束后,将包装袋放置在通风处,让残留的环氧乙烷气体挥发掉。
7. 检测确认,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灭菌后物品的残留环氧乙烷浓度,确认灭菌效果。
三、环氧乙烷灭菌注意事项。
1.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气体,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灭菌设备和包装袋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环氧乙烷气体不会泄漏。
3. 灭菌条件的设定需根据物品的特性和灭菌要求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灭菌效果和物品质量。
4. 灭菌后的通风处理很重要,要确保环氧乙烷气体充分挥发,避免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
5. 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需进行合适的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环氧乙烷灭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进行环氧乙烷灭菌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灭菌效果和操作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谢谢阅读!。
环氧乙烷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引言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制药工业等领域。
它通过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器械、设备和材料进行灭菌,以达到有效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环氧乙烷灭菌原理环氧乙烷灭菌的原理是利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产生强烈的氧化作用,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生命活性和遗传物质。
环氧乙烷气体有较高的渗透性,可以穿透深入物体内部,对器械、设备和材料进行全面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器械准备在进行环氧乙烷灭菌之前,首先要对待灭菌的器械进行准备工作。
需要将器械进行清洁和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污染物,确保器械表面没有残留物。
器械装载将准备好的器械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装载。
装载时要注意避免器械之间的交叉污染,保持器械之间的间隙,以便环氧乙烷气体能够充分接触每个器械。
灭菌条件设置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设置合适的灭菌条件。
环氧乙烷灭菌的关键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时间等。
一般情况下,温度在55-60摄氏度,湿度在40%-70%,时间在2-6小时左右。
灭菌操作将装载好的器械放入灭菌设备中,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通常情况下,环氧乙烷灭菌设备会提供相应的菌种灭活监测和记录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灭菌过程中的菌种灭活情况。
灭菌后处理在完成灭菌后,需要对器械进行相应的后处理。
将灭菌后的器械取出,放置在清洁的环境中,避免二次污染。
可以进行干燥和通风处理,排除残留的环氧乙烷气体,确保器械的安全和微生物的灭活。
环氧乙烷灭菌注意事项安全操作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气体,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在操作时,应戴好防护装备,防止接触和吸入环氧乙烷气体。
同时,要保证灭菌设备的良好通风,避免环氧乙烷气体积聚导致事故发生。
物质适用性环氧乙烷灭菌对不同器械和材料的适用性有一定要求。
一些温度、湿度敏感性较高的材料可能不适合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需要选择其他灭菌方法。
在选择环氧乙烷灭菌前,应对器械和材料的适应性进行评估。
《环氧乙烷灭菌培训》课件

某医疗机构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维护不当,导致设备故障,影 响医疗用品的灭菌效果。
经验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表明,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应用 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同时需加强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 解决问题。失败案例则提醒我们,操作 不当和维护缺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VS
建议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技 能和安全意识;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 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加强质量 监控,确保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符合标准要 求;及时反馈和处理问题,不断改进和完 善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应用。
感谢观看
THANKS
Hale Waihona Puke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障 灭菌过程的顺利进行。
环氧乙烷灭菌的质量标准与要求
质量标准的制定
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根据产品特性和灭菌要求,制定合理 的环氧乙烷灭菌质量标准。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持续改进质量控 制措施,提高灭菌质量。
质量要求的明确
明确环氧乙烷灭菌的质量要求,确保 产品安全、有效。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医疗器械公司成功应用环氧乙烷灭菌技术,确保医疗器械无菌,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感染风险,最终获得市场认可。
案例二
某医院引进环氧乙烷灭菌设备,有效解决医疗用品灭菌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赢得患者信任。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制药企业因环氧乙烷灭菌操作不当,导致药品污染,给患 者带来安全隐患。
02
环氧乙烷灭菌操作流程
灭菌前的准备
设备检查
确保灭菌设备处于良好 状态,无泄漏,各部件
正常工作。
物品准备
准备需要灭菌的物品, 并确保其清洁干燥。
2023年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

2023年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常用于消除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食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定义环氧乙烷灭菌是利用环氧乙烷气体对目标物进行消毒和灭菌的过程。
环氧乙烷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液化的气体,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
通过将目标物放置于环氧乙烷气体环境下,使其吸收环氧乙烷,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二、原理环氧乙烷灭菌的原理是环氧乙烷分子能与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反应生成亲水基团,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环氧乙烷能够渗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活性。
三、应用1. 医疗领域:环氧乙烷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器械包装等物品的消毒和灭菌。
对于一些温度敏感的器械,如光学仪器、塑料制品等,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2. 制药领域:在制药过程中,环氧乙烷灭菌被用于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灭菌,以确保药品的无菌性和质量。
3. 食品领域:环氧乙烷灭菌被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灭菌,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4. 实验室研究:在实验室中,环氧乙烷灭菌常被用于对一些敏感的实验材料进行消毒和灭菌,以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四、注意事项1.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在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和灭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 环氧乙烷灭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
在进行环氧乙烷灭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以确保灭菌效果和生产效率的平衡。
3. 环氧乙烷具有高度易燃性和易爆性,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存放环氧乙烷的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接触明火和高温物品。
4. 环氧乙烷灭菌后,需进行适当的通风和去除残留的环氧乙烷,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氧乙烷灭菌的基础知识
一、概述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直接与人体组织、血液相接触,其安全性、有效性直接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环氧乙烷灭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特殊过程。
灭菌确认是保证产品灭菌有效性的前提和重要环节。
规范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是企业确保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需要,也是贯彻国家医疗器械法规和实施医疗器械质量认证的需要。
二、环氧乙烷灭菌执行标准
1、GB18279-2000 idt ISO11135:1994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
2、ISO11135-1:2007
《保健产品的灭菌——环氧乙烷——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灭菌工艺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
3、ISO11135-2 :2007
《保健产品的灭菌——环氧乙烷——第二部分:应用指南》
注:GB18279-2000是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国家尚未根据ISO11135:2007制定相应国家标准。
三、灭菌的概念
使产品无任何类型存活微生物的过程。
即用物理、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试验菌芽孢灭活率应≥106,或自然微生物全部杀灭。
四、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简称EO),又名氧化乙烯,具有分子小,结构不稳定的三元环,有很强的穿透性和化学活泼性。
环氧乙烷在4℃时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为0.884g/mL,沸点10.8℃,具有芳香的醚味。
环氧乙烷可与任何比例的水相溶,也可溶于有机溶剂或油脂。
环氧乙烷蒸汽压力大、对包装和灭菌物体穿透性强,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故广泛用于产品的灭菌和消毒过程。
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当空气中的含量为3%——80%时,就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
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
环氧乙烷化学性质活泼,与催化剂接触可引起化学反应,这种反应随温度、压力和水量的增加而加快,产生黄色的粘稠物质,容易堵塞管道,影响灭菌效果。
环氧乙烷可与一定比例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气体混合使用(如:CO2、N2),能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
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为直接接触或吸入,环氧乙烷气体能刺激呼吸道,灭菌操作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环氧乙烷液体若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用水冲洗。
五、环氧乙烷灭菌机理
环氧乙烷能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其杀菌机理主要是EO能与蛋白质上羧基(-COOH)、氨基(-NH3)、羟基(-OH)等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失去活性而致使微生物死亡。
灭菌时,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重要,当温度低于35℃或相对湿度低于25%时,达不
到灭菌效果,即使延长灭菌时间也无效。
六、灭菌周期与灭菌作用时间
灭菌周期:灭菌全过程。
包括预处理、抽真空、加EO、EO作用过程、换气等一系列步骤的时间。
灭菌作用时间:加EO结束至换气前的时间。
七、D值
杀灭90%微生物个体所需的时间(min)。
第二章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
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五大要素:温度、压力、湿度、环氧乙烷浓度、灭菌时间
一、温度
温度的常规极限通常在37℃~63℃,一般常用的合适温度为50±5℃。
但是当温度高到足以使药物发挥最大作用时,再升高温度,则杀菌作用亦不再加强。
灭菌温度的确定,同以下因素有关:
1)产品:材料,物理、化学性能;
2)堆放:总装载量(<80%),装载物品不能接触柜壁,有一定距离间隔;
3)包装:材料、大小、厚度、装载数量;
4)印刷:应保证印刷质量不会因灭菌产生不良影响。
二、压力
预真空度的大小决定残留空气的多少,而残留空气可直接影响环氧乙烷气体、热量、湿气到达被灭菌物品的内部,所以灭菌过程尤其是加湿前真空度对灭菌效果影响巨大。
预真空度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对被灭菌物品、及其包装的影响;
2)负压灭菌与正压灭菌;
3)对湿度的影响;
4)设定真空度与达到该真空度所需时间;
5)真空持续时间(保压)。
三、湿度
灭菌物品的含水量、微生物本身的干燥程度和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环氧乙烷的灭菌作用均有显著的影响。
在抽真空后、加药前,此时灭菌器内的湿度应控制30%RH~80%RH范围内。
四、环氧乙烷浓度
300~1000mg/L是当今常用的条件。
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产品的装载量;
2)加入时所需的时间;
3)环氧乙烷残留量。
五、灭菌时间
采用半周期法进行微生物性能验证,在除时间外所有其他过程参数不变情况下,确定无存活菌的EO最短有效作用时间(半周期)。
灭菌工艺规定的作用时间应至少为半周期的2倍。
六、灭菌温度、灭菌压力与环氧乙烷浓度的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n=m/M
c=m/V=44*P/(RT)
P——压力(kPa);1kPa=0.0102kgf/cm2=0.102×103kgf/m2;
V——体积(L);1L=1×10-3 m3
n——气体的摩尔数(mol);
m——气体的质量(g);
M——气体的分子量,M=44;
R——气体常数(J/mol·K)=8.314;1J=0.102kgf·m;
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273.15)
c——气体的浓度(g/L=kg/m3)。
第三章环氧乙烷灭菌操作注意事项
一、严格按确认的灭菌工艺操作,记录完整,确保产品灭菌效果。
二、严格区分已灭菌产品和未灭菌产品,不得混淆。
三、操作区域严禁烟火,电器开关必须是防爆开关,灯具必须是防爆灯具。
四、如发生环氧乙烷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喷洒水,如发生中毒必须立即将其送离现场,严重者应立即送入医院抢救。
EO不慎进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水清洗。
五、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箱体的温度、压力变化,根据变化进行调整。
六、在抽真空、加药、换气等对压力影响较大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密切关注压力的变化,出现异常,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
七、装卸产品时,应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特别是注射器类产品)。
八、定期对灭菌柜进行清洁保养,减少柜体对产品包装的污染。
九、定期对灭菌柜进行维护保养,随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灭菌柜的各种安全隐患。
十、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设备部进行维护修理,严禁带病操作。
十一、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灭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