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_王殿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论文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论文。
这个方案可是我积累了十年经验的心血结晶哦!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机械电子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
2.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等。
3.专业核心课程:机械电子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
4.实践课程: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计算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5.选修课程:现代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自动化仪表、现代测试技术、企业管理等。
三、实践教学1.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开出率。
2.实习基地: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毕业设计:选题应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师资队伍1.师资结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六、质量保障1.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2.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不是特别紧密的课程较多 , 当做适 当精简. 应 23 在与任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4 . 0 版培养方案的某些课程的设置纯粹 照顾了教学 , 与教师的科 研关系不够紧密 , 兼顾不到科研. 因此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教师的教学激情得不到最彻底 、 最完全 的释放和
收稿 日期 :0 9一l 一0 20 l 6
基金项 目: 北京石油化工学 院校 级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项 目(0 7 9 Y 2 0 0 )机 电类本科专业人 才培养“ 20 1、B 088 ; 回归工程 ” 创新实验 区项 目; 北京 市属高 等学校人才强 教深 化计划资助项 目( H 0 9 7 2 ) P R20 0 2 1 . 作者简 介: 王殿君 (9 3一) 男 , 17 , 辽宁沈阳人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 机器人技术 、 数控技术 .
了机械 电子工程专业 , 由于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目录外专业 , 申请较难. 目前 在全国本科高等院校中设置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 的只有三十多所 , 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同济大学 、 上海 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重庆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江苏大学等高校 . 另一种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存在的主要 问题. 在此基础上 , 分析 了新版机械 电子工程 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 并深入讨论 了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解决的主要 问题 . 关键词 : 机械 电子工程; 培养方案; 实践教 学
中 图分 类号 : 4 3 G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4 32 1 ) 1 0 9 4 10 —24 (0 0 0 —0 3 —0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结合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转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不断进行研究与实践,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首先,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需要强调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的结合,学生需要既具备机械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又具备电子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强机械和电子两个领域的交叉学习,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例如机械控制电子和电子传感器技术等课程。
同时,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实验室和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其次,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应与行业需求相对接。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应紧紧围绕行业需求来进行研究与实践。
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设专业实训班,将学生的培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展览和技术竞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例如创新思维培养、科技项目管理等,提供学生在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学术研讨会等,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此外,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还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课程、实验课程和项目课程等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
例如,可以开设机械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机械电子产品,锻炼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I. 专业背景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知识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整合。
机械电子工程的学生需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工业技术领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II. 办学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至关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知识,同时还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工业技术环境,为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III. 培养方案(一) 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工程数学- 大学物理- 线性代数- 工程力学- 电路基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子工艺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2. 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仪器- 自动化生产工艺- 嵌入式系统设计- 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3. 实践课程- 项目实践- 实习课程- 毕业设计(二) 实践教学1. 项目实践学生需要参与项目实践课程,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些真实的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项目管理技能。
2. 实习课程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课程,去企业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工作环境,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习环节,学生需要选定一个真实的工程问题,并进行独立的设计和开发。
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验,还对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 实践能力培养1. 实验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要充实多样,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技术手段,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包括实验室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机械毕业论文精选范文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局面,并正以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向国外市场快速发展,不断进入发达国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毕业论文范文一:PLC技术基础下的工程机械控制摘要: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在PLC技术的应用下,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将能够改善原来人工手动控制的方式,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如此一来,工程机械自身性能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PLC技术;工程机械1基于PLC技术的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功能分析1.1控制功能概述以某军用工程机械为例,其主要作用于土方开挖工作当中,工程机械涵盖了十六项控制功能,最为典型的有“挖壕/挖坑选择”、“手动/自动选择”、“翻转架上升及下方控制”以及“浮动控制”等。
在PLC技术的融合下,对此工程机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要求多两个控制回路。
1.2主要涉及的两个控制回路对于要求多两个控制回路,一个为车上控制回路,另一个为无线遥控回路。
这两个控制回路均需要在遥控状态下方可实现。
一方面,对于车上控制回路,主要的构件有开关量输入及模拟量输入,主要的控制对象是行使装置与车上工作装置。
除此之外,还对工作当中发生的操作失误及异常状况发出警报,从而使出现的故障能够获取第一时间的处理。
另一方面,对于无线遥控回路,是同样拥有车上控制系统的功能的,与此同时还具备多项控制功能,比如车辆转向的控制、换挡的控制、油门调节及制动等方面的控制。
对于遥控回路来说,是把遥控信号传输至PLC的,进一步让PLC进行系统化的处理。
PLC能够把有用的数据,比如档位状态等及时地向遥控器的处理单元反馈,这样操作员便能够对车辆的状态充分掌握。
基于无线遥控作业当中,遥控器的处理单元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比如对于出现的失误操作,便能够通过遥控器的处理单元发出警报。
除此之外,如果有紧急状况发生,PLC便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一步作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电子工程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在当前的市场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各高校纷纷推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教育培养服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机械电子工程的核心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培养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备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可以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内有所建树。
具体来说,这一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丰富的机械电子基础知识和技能。
包括机械原理、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电机与驱动技术、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出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创新发展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3. 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协作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团队项目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沟通、协作、组织和管理能力。
二、基本课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当中,基础课程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具体来说,这些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线性代数、微积分、物理学等。
这些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课程除了基础课程以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还会提供一些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应用,包括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电机与驱动技术、嵌入式系统、机器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通讯原理、信号处理等。
这些课程不仅涉及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多个学科,也覆盖了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多种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的机械电子工程知识体系。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讨论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讨论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设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应该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
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机械电子知识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设置一系列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机械设计原理、电子工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这些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是他们成为合格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础。
3. 选修课程设置除了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应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比如,工程制图、光学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可以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二、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设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重视实验课程的安排。
比如,电路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等,这些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实习实训安排除了实验课程,学校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可以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进行暑期实习,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科研实习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培养1. 科研课题选择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接触科研工作,培养科研能力。
学校可以设置科研课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比如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传感器技术等,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2. 导师制度建立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分配一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选题、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等科研工作,帮助学生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
四、综合能力培养1. 项目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比如参与一些工程设计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识。
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作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与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指标点2.1能够对具体机械电子工程问题采用专业语音或工
具进行表达。
指标点 2.2能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对工程问题的实质进行本质、合理地表达。
通过系统的课内外学习和专业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形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作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指标点1.2具备较为系统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
128
4.22%
学科专业平台
专业基础课模块
专业必修
890
29.35%
212
6.99%
1102
36.35%
专业课模块
专业限选
452
14.91%
200
6.60%
652
21.50%
专业任选
50
1.65%
30
0.99%
80
2.64%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
280
9.23%
280
9.23%
合计
2052
67.68%
980
●
●
●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力
●
●
●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
●
●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
●
●
●
●
三、核心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王殿君, 焦向东, 王 伟, 陈 亚, 申爱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617)摘 要:介绍了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设置和分布情况,讨论了旧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并深入讨论了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10)01-0039-04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机械电子工程,以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系统向柔性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也关注着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与应用,主要进行了用机械电子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及开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机电产品.机械电子工程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掌握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的工程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由于是多学科的综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学课程都来自于以上几个学科,希望利用几个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培养出知识面较全面、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1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办学现状从人才培养层次上划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在本科层次上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学校独立设置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由于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专业,申请较难.目前在全国本科高等院校中设置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的只有三十多所,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另一种是学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下开设的机械电子或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这种学校数量众多[2-4].2 旧版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通过与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关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各年级学生(含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交流后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2.1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专业学习内容齐全,宽口径实现较好,但宽而不精,掌握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不深入,在某种程度上理论性教学占据更主导的位置.2.2 与各年级同学座谈时,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科目较多,同类同性质科目存在,有重复之嫌疑,跟专业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课程较多,应当做适当精简.2.3 在与任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04版培养方案的某些课程的设置纯粹照顾了教学,与教师的科研关系不够紧密,兼顾不到科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激情得不到最彻底、最完全的释放和收稿日期:2009-11-06基金项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200719、YB200808);机电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回归工程0创新实验区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资助项目(PHR200907221).作者简介:王殿君(1973-),男,辽宁沈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第33卷1期2010年1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Vol.33No.1Jan .201040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发挥;学生的钻研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通过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发现如何能够做到在宽口径的同时能够有所精,确实是一个难题.综合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尽快明确一条贯穿专业学习的主线,主干课程的设置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该主线,同时,该主线与任课教师的科研工作还能够紧密相连,不出现脱节和不相关现象.这样可以保证在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参与研究的能力.3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的几个思路3.1面向市场,培养合格人才.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工程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必须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具有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3)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检测与诊断、控制与仿真的基本能力;(4)具有新型机、电、液、气等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5)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技能;(6)具有机电产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6].3.2厚基础,重实验,强能力.工程实际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动手能力.加强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工程基础十分必要和迫切.机械电子工程这个学科是一个工程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本次修改培养方案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和前提,加强设计型实验的比重,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我们的课程设置为两大模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31学分,516学时),外国语言文化(13学分,256学时),艺术与人文学科(2学分,36学时),哲学与社会科学(15学分,232学时),科学技术与社会(2学分,32学时),基本技能训练(3学分,72学时).在总学分和总学时都有较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模块得到加强.专业教育分为:相关学科基础(12学分,240学时),机械工程基础(25学分,460学时),计算机与控制基础(17学分,312学时),专业课(9学分,160学时),集中实践环节(54学分,58周).专业教育部分总学分由04版的81学分调整为88学分(不包括毕业设计环节).其中理论课学分由04版的54学分调整为62学分,增加8学分;集中实践学分由04版的27学分调整为26学分,减少1学分.专业教育部分总学时由04版的1072学时调整为882学时.其中必修课学时由04版的700学时调整为680学时,减少20学时;选修课学时由04版的372学时调整为202学时,减少170学时;集中实践环节由04版的27周调整为26周,减少1周.3.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践教学环节的技能训练应由浅入深,理论课与实践课交互安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分层次进行,形成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上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基础专业知识的认识.对于初学者而言,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十分必要,它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第2-4学期安排了工程训练A、计算机绘图实习、工程训练B、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让学生能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并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实践技能.2)资料查阅和提炼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期间各种专业论文写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以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第5学期安排科学研究训练,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门知识的掌握.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能让学生在实习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体会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作用,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机械电子工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当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达到一定的程度,在第7学期安排基于工程项目的专业综合训练-数控技术专业综合训练和机器人技术专业综合训练.通过专业综合训练,使学生全面、深入、综合地将所学各科理论和技能融会贯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基于以上认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有:工程训练A 、计算机绘图实习、工程训练B 、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科学研究训练、创新设计、专业实习、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等环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进行:1)建立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进行实训.在校内实习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好专业技能,我们重点在校内专业实验室、工程实践部、计算机实验中心开展实践,为学生实训提供的实习环境,并指定教师进行实践课程的计划制定、实践动员、过程指导、总结、成绩评定等工作.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校内实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业务感性认识,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仍不能取代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只有到企业实习,才能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接触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将逐步建立机械电子工程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3)进行定期讲座、辅导等方式完成研究性实习.如科学研究训练,主要采取讲座、调研、撰写文献综述等形式进行,主要采取导师指导的形式.综上所述,实践性教学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各环节、各方面应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育人的目标,满足社会对机械电子工程人才的需要[7,8].4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培养方案修订总体思路是完善教学内容与体系,体现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机械与电子跨学科之间的结合的特色,加强在机械制造、控制工程基础和工业控制技术的研究、学习.课程体系设置时加大了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方向主修课程量.以机械制造基础和控制工程的内容设置为主线,通过设置专门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如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PLC 等),使学生既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和外语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机和外语等基本技能.新版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4.1 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并与教师科研方向结合为了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控制工程基础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明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数控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在培养方案得到落实和强化;同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部分教师的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数控技术方向,将相关课教师科研工作与专业方向主线紧密相连,不出现脱节和不相关现象.结合教师相关科学研究方向的成果开设实践课程,这样可以保证在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同时也在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中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4.2 突出体现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和方向课核心地位专业基础课中核心课程为:控制工程基础A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系统设计;专业方向课中的核心课程为: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A.4.3 必要课程整合根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主要包括04版培养方案中的机电传动与控制(2/40)和机电系统设计(2/50)整合为机电系统设计(3/56)等.4.4 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增强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在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系统仿真技术、专业综合训练等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机电工程中的运动学仿真、动力学仿真、机电系统控制等问题的能力.4.5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基于CDIO 理念,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强化专业综合训练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工程项目为导向,4133卷第1期 王殿君,焦向东,王 伟,等: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42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姚小群,王卫平,钟守炎,等.机械电子工程办学特色的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50.[2]王福元,倪骁骅.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办学现状与分析[J].内江科技,2007,(11):5.[3]王怀奥,徐智跃.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4]袁健,封峰.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4):27.[5]王淑文.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0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5):61-63.[6]卢宝岩.机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6):95-97.[7]陈建.机电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07,(9):40-42.[8]苏文平,薛永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55.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New Training Scheme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WANG Dian-jun,JIAO Xiang-dong,WANG Wei,CHEN Ya,SH EN A-i m ing (M echanical Engi neering Academy,Beiji 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 echnology,Beijing102617,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etting and distribution of undergraduate mechatronics eng ineering are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old training scheme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On this basis,the basic ideas and necessity to modify new training scheme of mechatronics eng ineer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resolved by the new training scheme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Key words:mechatronics engineering;training scheme;practic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