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8.据图推断,该河流河口三角洲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环境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

基于军事防御功能考虑,威尼斯城建在

威尼斯潟湖中的岛上,形成独特的水上城市,

泥沙淤浅和风暴潮洪水均会对它产生不利影

响(风暴潮洪水主要是由大风和潮水共同引

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当风暴潮受到陆地

洪水顶托时,多酿成重大灾害)。图 4 为世

界某海湾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

9~11 题。

9.14~17 世纪意大利先后修建人工运河,

将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

其目的是

A.减弱陆地洪水

河1

B.减少泥沙淤浅

C.降低潟湖盐度

D.增加陆地面积图4

10.下列时间段中,威尼斯受风暴潮洪水威胁最大的可能是

A.4~5 月B.6~7 月C.8~9 月D.11~12 月

11.图中甲溶洞宽阔,全长 27km,游客需要乘坐电动列车进行游览,其中“音乐厅”景色为最佳,洞内音响效果极好,经

常在此举行岩洞音乐会。导致该溶洞宽阔而高大的原因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C.风力的侵蚀作用D.海浪的侵蚀作用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切

成就,从根本上说,都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及运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正确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的功能②通过掌握群众,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正确总结和升华④决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之所不学而能也,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下列说法

与孟子的世界观相似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②心外无物③存在即被感知④理生万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科学家经过研究,不仅证实了人类有能力选择要遗忘的内容,也表明有意遗忘某件事需要大脑感官和知觉区域的

“适度”活动,这一活动的水平比记住同一件事要高,忘记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比记住它需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类记住和遗忘具有相同的规律和形式

③人类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④人类的意识活动要依赖人脑的物质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右边漫画《工作重在表现》,讽刺了某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

①形式主义的作风

②主次不分的现象

工作重在表现

③无所作为的情形

④本末倒置的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事实证明,从革命年代、建设

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我们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发扬优点、纠正失误,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表明善于总结经验

①有利于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化认识②有利于我们坚持真理,指导实践

③能够为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源泉④是我们进行各种社会实践的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今天,经济快速发展在加快财富创造速度的同时,两极分化加剧、文明冲突升级、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在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显现,马克思主义对于破解这些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这反映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马克思主义具有将观念变为现实的直接现实性

③马克思主义具有跨越不同时代的真理性品质④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跨域式发展,城市化是必然的,而如何让城市化发展更有质量,值得反思和再认识。据此完成18~19 题。

18.多年以前,安徽徽州地区的乡村古宅被当地人视为无用的“废物”,不少在城市化进程中被铲除,但随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

再发现,当地从“破坏”变成“守护”,通过引入艺术家修复改造、区域村落的整体规划,不仅让老宅子焕发了生机,更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宝藏。这说明

①人们的观念不同,事物的属性也会不同②针对不同的客观事物,人们的认识不同

③受不同性质意识的指导,实践结果不同④联系的具体条件不同,联系的性质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

积极稳妥。”这告诉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

①渐进性与飞跃性的关系③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受污染的土壤就像生病的人,为其治病,传统的中医思维可资借鉴。人要健康就要尊重自然、顺应四时,对于土

壤来说也是如此,防止土壤污染,只有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减少污染,才能使其生态良好,护佑人类。传统的中医思维能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借鉴的合理性在于

A.人与土壤的运动变化具有共性B.人与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同

C.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相互联系D.中医思维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2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在一些地方,盖章要塞两

盒烟,过手就要刮层油,冒领私分补贴款,优亲厚友吃低保……“微腐败”之害不可小看。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要重视向“微腐败”亮剑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①量变会引起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②量变会引起质变,要防微杜渐

③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不可忽视支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40年带给中国的,不

仅有看得见的发展成就,更有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解决问题、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这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改革能力,是中国创造更好未来的关键。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我们要敢于超越条件,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改革的能力凸显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该

影片自上映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捧。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有

①一定价值观的形成总有其客观基础②正确价值观决定着现实的发展方向

③充分发挥主观想象能够增大事物价值④事物价值只有符合人们需要才能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天矜(怜悯)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认为“君人者,以

百姓为天”。这说明中国古代治国理政

A.重视民心向背B.秉承天人合一C.尊崇民贵君轻D.追求家国同构

25.《晋律》实行“五服治罪制度”,其刑罚原则是: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关系越亲则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关系越

亲则处分越轻。这一立法的历史背景是

A.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D.轻罪重罚观念盛行

(3)根据图 10,说明鲁尔区 20 世纪50 年代至 90 年代产业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4 分)

(4)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材料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结合治党治国实践,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总结实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及其作用。(14 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材料一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从生态系统和长江流域着眼,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互联、互通、互相协作,形成整体合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这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各个地区互联、互通、互相协作的原因。(10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知识,分析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过程中如何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12 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40 年来,中国开启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国内生产总值从 3679 亿元跃升到80 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22.8 倍,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 197.9 倍。

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开拓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1)改革开放 40 年取得的成就证明,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12 分)

(2)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列举两条)(4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近两三百年来,英国、美国、法国先后发生革命。英国革命算是没有成功,他们的国体仍旧是君主,

2019 年春高二(下)期末测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政治参考答案

12~17 ACDBAD 18~23 DBACDB

12.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对我国实践取得成就起了积极的作用,①和②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中国社会实践

的基础上,③不选;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由自身的客观情况和规律决定,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④ 不选。

13.C。孟子观点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①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不选。②和③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选;④是客观唯

心主义的表现,不选。

14.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意识起源角度讲的,①与题干无关;记住与遗忘各有其特殊性,它们的具体规律

和表现形式不同,②不选;遗忘和记住都是人的意识活动的表现,具有意识活动的特征,③符合;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器官相关区域活动特征不同是形成遗忘和记住不同的生理基础,④符合。

15.B。该漫画讽刺了某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只重形式,不抓工作实质内容,①和④符合;主次不分是指眉毛胡子一把抓,对

重点和非重点均衡用力,无所作为是不发挥主观的努力,②和③不符合。

16.A。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有利于发展认识,①符合;总结经验,有利于坚持正确认识,为实践提供积极的指导,

②符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经验不能成为认识的来源,③不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结经验不是目的,

④不选。

17.D。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今世界问题仍然具有积极意义,①不符合,③符合;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 说法

错误,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学者们希望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④符合。

18.D。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①说法错误;材料是针对古宅这种事物的不同态度,带来不同结果,②不符合;古宅被当做

废物和有价值的事物两种不同观念,导致的结果不同,③符合;当人们弃用古宅时,成为了废物,在守护利用的条件下,变成了宝藏,④符合。

19.B。“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变,①符合;②和③材料没有体现,城镇化的

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④符合。

20.A。人与土壤作为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其运动变化规律有相同之处,A 符合;人与自然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运动规

律不完全相同,B 不选;C 材料没有体现;D 说法错误。

21.C。“微腐败”也是腐败的表现,危害群众利益,所以要防微杜渐,而不能让其适度存在,①不选,②选;重视“微腐败”

是指对事物发展中的非重点也要正确对待,如果不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③不选,④选。

22.D。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不可能变为可能,必须具备一定条件,①和②说法都是错误的。“在中

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说明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符合;自我变革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④符合。

23.B。《流浪地球》所包含的价值观,是对现实的反映,①符合;价值是一事物对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该影片关注人类发

展命运,符合人们现实需求,体现出了其价值,④符合;决定现实发展方向的是客观规律,②说法错误;事物的价值具有客观性,主观想象不能增大事物价值,③不选。

38.(14分)

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真理。(2 分)中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

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分)坚持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反映不同时代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分)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2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2分)

39.(22分)

(1)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2 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从长江生态系统和长江流域整体发展出发,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需要各地互相协作。(3 分)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影响整体功能,优化部分的关系有利于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2 分)各个地区发挥各自优势,互联互通、互相协作,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3 分)

(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 分)破坏性开发会导致长江生态环境恶化,只强调保护不开发,会阻碍经济发展;(2分)合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和科学开发长江,能够实现相互促进。(2分)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开发与保护的最佳方案,(2分)又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优先保护下开发,在合理开发中保护,反对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4 分)

40.(16分)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4 分)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基本方式。(2 分)我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3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因素,推动社会不断进步。(3 分)

(2)解放思想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先导;改革创新为解放思想提供实践动力。(每条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