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已渐渐枯竭,其使用还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它指那些具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的能源资源。
常见的新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其中,核能源是通过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被广泛用于发电和医药等领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收集和利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成、供暖和热水等领域。
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与分类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能源资源,它可以持续地进行再生,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
风能是利用风干驱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是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电能或热能;水能则是利用水流、潮汐等运动能产生的能量;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生物质或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产生的能源。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优势1. 环保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可持续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不可枯竭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能源资源而言,可以更长久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3. 分布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利用这些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集中开采的依赖。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挑战与前景1. 技术挑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存储和转换效率的提升等。
2. 经济挑战: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3. 产业转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相关产业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前景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与区别分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与区别分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如今的社会中备受关注,它们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更加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它是人类在长期能源开发利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对传统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回应。
可再生能源则是新能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在人类经济社会运行中能够得到广泛利用并几乎不会耗竭的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形式。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下文将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因为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再生能源主要指那些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利用,而不会因为使用而枯竭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而新能源则更广义,除了可再生能源外,还包括核能、氢能等。
因此,在讨论新能源时,通常也会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共同特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都是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而言的,具有环保、高效、可持续等共同特点。
它们是人类在能源转型中的选择,是未来替代传统能源的主要方向。
2. 互为支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实际运用中通常是相互支撑的。
比如,太阳能和风能是最为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它们可以为发展氢能、电动汽车等提供清洁能源支持。
3. 利用领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领域也存在一定的重叠。
不论是工业生产、城市供暖还是交通运输,都需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
因此,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推动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虽然有着共同之处,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范畴:新能源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多种形式,如核能、氢能等。
而可再生能源则是新能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特点是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利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新能源形式的资源是有限的。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总结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总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的减小,人们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探索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总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再生或补充的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相对应。
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1. 清洁环保: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特点是不会产生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2. 源源不断:相比传统能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具有源源不断的特点,不易枯竭,能够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
3. 分散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
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1. 发电领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成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发电手段。
2. 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
电力驱动系统减少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减少了尾气排放。
3. 建筑领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利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供暖等成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重要应用。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将得到更大突破,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将加大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提供更多的激励政策,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3. 国际合作:面对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各国之间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跨国合作将加速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全球化应用。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指的是能以可持续方式补充和替代传统能源的能源形式。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什么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不依赖于有限资源的能源形式。
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能够持久存在并供应能源需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分类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最常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电能或热能。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2.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力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
风力发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通过风力涡轮机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能够满足一部分电力需求。
3. 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力资源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
水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力发电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是许多地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4. 生物能:生物能是指利用生物质形成的可再生物质资源产生能源。
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化和生物质气化等方式利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前景1. 节约能源资源: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是有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并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2. 降低碳排放:传统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3. 推动经济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有益于环境,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与区别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需求逐渐转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提高能源安全: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从 而提高能源安全。
互补发展的可行性
资源互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以相互补充,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技术互补:不同能源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政策互补:各国政府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各不相同,可以相互借鉴,促进能源转型。
互补发展的必要性
缓解能源危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互补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 依赖,从而缓解能源危机。
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优势,新能源则可以弥补可再生能 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两者互补可以实现更环保的能源利用。
促进经济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 链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
系与区别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定义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共性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性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
01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定义
新能源的定义
新能源是指除化石能源、核能等传统能源之外的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 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不可再生能源。
添加 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 标题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一、引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传统能源的短缺,寻求替代能源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特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二、新能源的定义与特点新能源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能量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并且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能源形式。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可再生性:新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供给能源需求,不会像化石燃料一样枯竭。
2.清洁性:新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或者仅产生少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3.高效性:新能源的能量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可以更有效地转化为可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4.多样性:新能源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地域环境和资源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能源形式,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能源选择。
三、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与分类可再生能源是指来源于自然资源恢复能力,且与人类活动没有直接矛盾的能源形式。
根据能源的来源和类型,可再生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热能或光能的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
2.风能:利用风力转动机械装置产生的能源形式,包括风力发电等。
3.水能:利用水流或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包括水力发电、潮汐能等。
4.生物质能:利用植物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有机物转化为燃料或发电的能源形式。
5.地热能:利用地壳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能源形式。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环境影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比传统化石燃料的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2.改善空气质量:传统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几乎不排放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要性、种类、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限,并且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寻找替代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种类1. 太阳能能源:太阳能是最为广泛利用的一种新能源,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太阳辐射能为电能或热能,用于供电或供热。
2. 风能: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转化成电能,广泛用于发电。
3. 水能:水能是利用水流或水头产生能量的一种能源,通过水力发电站将水能转化成电能。
4. 生物质能源:利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通过发酵、燃烧等方式转化为能源,如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气体。
5. 地热能: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热量的能量来源,通过地热发电站将地热转化为电能。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优势1.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较于化石燃料具有极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还能避免对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的过度开采。
2. 降低环境污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过程几乎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3. 促进经济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将不断创新和突破,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并降低能源成本,使其更具竞争力。
2. 多元化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对传统能源的限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非常少的能源,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过程恢复和再生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1. 太阳能太阳能是当今最为重要且发展最迅速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可以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用于发电、热水供应等领域。
2. 风能利用风能发电也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应用。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风力发电场不断涌现,在为人们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3. 水能水能是一种利用水流或水位差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
水电站是利用水能发电的常见方式,具有成本低、稳定可靠等优点。
此外,潮汐能和海洋能也是水能的一种应用形式。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燃烧、发酵等方式释放出来。
生物质能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能源、工业燃料以及发电等领域。
5. 其他新能源除了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之外,地热能、海洋能等也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地热能利用地下的热能进行发电或供热,海洋能则利用海洋中的温度差异、潮汐等进行能源转化。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1. 电力行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除了传统的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外,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也在电力供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新能源电池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2. 建筑业在建筑业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为建筑物提供部分电力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太阳能天威保变(600550) 形成太阳能原材料、电池组件的全产业布局小天鹅(000418) 大股东参股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岷江水电(600131) 参股西藏华冠科技涉足太阳能产业生益科技(600183) 控股的东海硅微粉公司是国内最大硅微粉生产企业维科精华(600152) 成立的宁波维科能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动力、太阳能电池安泰科技(000969) 与德国ODERSUN公司合作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长城电工(600192) 参股长城绿阳太阳能公司涉足太阳能领域股参网,乐山电力(600644) 参股四川新光硅业主要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硅片华东科技(000727) 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生产商春兰股份(600854) 大股东计划投资30亿开发新能源威远生化(600803) 实际控股股东新奥集团从事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生产力诺太阳(600885)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材料供应商西藏药业(600211) 发起股东之一为西藏科光太阳能工程技术公司新华光(600184) 太阳能特种光玻基板股参网特变电工(600089) 控股的新疆新能源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航天机电(600151) 控股的上海太阳能科技电池组件产能迅速提升南玻A(000012) 05年10月拟首期2亿元建设年产能3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
新南洋(600661)(600661) 控股的交大泰阳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杉杉股份(600884) 参股尤利卡太阳能,掌握单晶硅太阳能硅片核心技术王府井(600859) 全资子公司深圳王府井(600859)联合了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专业研究开发机构--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成立了北京桑普光电技术公司风帆股份(600482) 投巨资参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金山股份(600396)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及技术服务湘电股份(600416) 控股股东与德国莱茨鼓风机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离心风机协议,目前风电资产主要在控股股东中粤电力(000539) 风力发电特变电工(600089)(600089) 与沈阳工业大学等设立特变电工(600089)沈阳工大风能有限公司京能热电(600578) 为国华能源第二大股东,间接参与风能建设东方电机(600875) 风电设备制造金风科技(002202) 风电设备制造乙醇汽油丰原生化(000930) 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华润生化(600893) 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龙江华润酒精二大定点企业*ST甘化(000576) 利用甘蔗、玉米(资讯,行情)(资讯,行情)(资讯,行情)等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汽油代替品华资实业(600191) 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纯车用汽油代替品荣华实业(600311) 赖氨酸(豆粕(资讯,行情)(资讯,行情)(资讯,行情)的替代品)新增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华冠科技(600371) 在国内率先拥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项最新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氢能同济科技(600846) 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资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
中炬高新(600872) 子公司中炬森莱生产动力电池春兰股份(600854) 春兰集团研发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动力型高能镍氢电池力元新材(600478) 主要生产泡沫镍锂电池稀土高科(600111) 利用1997年首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开发镍氢电池项目锂电池澳柯玛(600336) 子公司澳柯玛(600336)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杉杉股份(600884)(600884) 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TCL集团(000100) 子公司生产锂电池维科精华(600152)(600152) 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池、锂电、太阳能垃圾发电岁宝热电(600864) 参股公司黑龙江新世纪(002280)能源有限公司主营垃圾发电东湖高新(600133) 主营转变为生活垃圾发电、生物质能源等在内清洁再生能源业务凯迪电力(000939) 公司在垃圾发电领域处领先地位泰达股份(000652) 公司双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商业阶段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 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物联网概念股一览:二维码和RFID领域:新大陆(000997)、远望谷(002161)、厦门信达(000701)、上海贝岭(600171)。
传感器领域:华东科技(000727)、长电科技(600584)。
TD-SCDMA芯片与SIM卡领域:大唐电信(600198)、东信和平(002017)。
传输网络及互联网应用服务:海虹控股(000503)、浙大网新(600797)、广电网络(600831)。
软件:清华同方、中国软件(600536)、浪潮软件(600756)。
楼宇、小区智能化:延华智能(002178)。
卫星定位系统:北斗星通(002151)、大恒科技(600288)。
激光扫描器:大族激光(002008)、大恒科技(600288)、华工科技(000988)。
家用电器智能控制:拓邦电子(002139)。
节能减排相关个股类别相关公司污水处理类创业环保、首创股份、菲达股份、中原环保、新兴铸管、国通管业、湘电股份、创元科技固废处理类合加资源、华光股份、凯迪电力、宝新能源、中色股份大气环境类三爱富、巨化股份、龙净环保、九龙电力、东湖高新医药、生物制品个股代码名称000623 吉林敖东002287 奇正藏药600211 西藏药业600285 羚锐制药002004 华邦制药600572 康恩贝002317 众生药业002294 信立泰000513 丽珠集团600351 亚宝药业600645 ST中源600656 ST方源600842 中西药业600781 上海辅仁000915 山大华特600993 马应龙600195 中牧股份600521 华海药业002252 上海莱士002099 海翔药业600079 人福科技000590 紫光古汉600380 健康元600607 上实医药600201 金宇集团600530 交大昂立000790 华神集团000606 青海明胶000661 长春高新300016 北陆药业600420 现代制药600129 太极集团000999 三九医药000605 ST 四环600666 西南药业002007 华兰生物002275 桂林三金000650 仁和药业002118 紫鑫药业600085 同仁堂600613 永生投资002107 沃华医药300009 安科生物300026 红日药业000607 华立药业000153 丰原药业002020 京新药业000952 广济药业600277 亿利能源600829 三精制药航空航天概念股集团公司第一大股东股票代码股票名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公司002025 航天电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600271 航天信息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000063 中兴通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00901 航天科技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00501 航天晨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600677 航天通信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600700 数码测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600855 航天长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031HK 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185HK 航科通信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000063 中兴通讯北京航天卫星运用总公司600118 中国卫星上海航天工业总公司600151 航天机电陕西航天动力集团600343 航天动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600879 火箭股份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000738 南方摩托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600038 哈飞股份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600178 东安动力江西洪都航空工业600316 洪都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 600372 昌河股份中航第二集团600391 成发科技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00768 西飞国际贵航集团600523 贵航股份中国航空救生研究院002013 中航精机自然人等李再春002023 海特高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600480 凌云股份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600967 北方创业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600262 北方股份晋西机械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00495 晋西车轴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600148 长春一东湖北华光新材料有限公司600184 新华光北京华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600435 北方天鸟中国万宝工程公司000065 北方国际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00625 长安汽车中国嘉陵集团600877 中国嘉陵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002046 轴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