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概述

合集下载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已渐渐枯竭,其使用还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它指那些具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的能源资源。

常见的新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其中,核能源是通过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被广泛用于发电和医药等领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收集和利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成、供暖和热水等领域。

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与分类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能源资源,它可以持续地进行再生,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

风能是利用风干驱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是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电能或热能;水能则是利用水流、潮汐等运动能产生的能量;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生物质或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产生的能源。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优势1. 环保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可持续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不可枯竭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能源资源而言,可以更长久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3. 分布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利用这些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集中开采的依赖。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挑战与前景1. 技术挑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存储和转换效率的提升等。

2. 经济挑战: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3. 产业转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相关产业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前景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新能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新能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新能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新能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点。

在不断寻求能源替代品的道路上,新能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正逐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出路。

本文将首先介绍新能源技术概念及其应用领域,随后探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其优势和挑战。

一、新能源技术概述新能源技术是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替代方案,旨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新能源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能等。

1. 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技术。

它主要有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两大类。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热水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则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用于发电。

2. 风能技术风能技术是指利用风的动力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通过风轮转动驱动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技术具有资源广泛、环保、可再生等优势,可以用于大规模发电,尤其适合在风力较强的地区利用。

3. 水能技术水能技术是指利用水流动或水位差形成的水力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水能技术主要有水轮机发电技术和潮汐能发电技术两大类。

水轮机发电技术通过水力涡轮驱动发电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潮汐能发电技术则是利用潮汐潮水涨落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4. 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是指利用地壳内部的地热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技术。

地热能技术主要有直接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和工业生产的技术,以及地热发电技术。

通过地热发电技术,可以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5. 生物能技术生物能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技术。

生物质能包括农作物秸秆、农畜禽粪便、林木废弃物等。

生物能技术主要有固体生物质燃料利用技术和生物气体利用技术。

固体生物质燃料利用技术通过燃烧生物质产生热能,用于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指的是能以可持续方式补充和替代传统能源的能源形式。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什么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不依赖于有限资源的能源形式。

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能够持久存在并供应能源需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分类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最常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电能或热能。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2.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力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

风力发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通过风力涡轮机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能够满足一部分电力需求。

3. 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力资源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

水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力发电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是许多地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4. 生物能:生物能是指利用生物质形成的可再生物质资源产生能源。

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化和生物质气化等方式利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前景1. 节约能源资源: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是有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并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2. 降低碳排放:传统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3. 推动经济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有益于环境,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一、引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传统能源的短缺,寻求替代能源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特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二、新能源的定义与特点新能源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能量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并且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能源形式。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可再生性:新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供给能源需求,不会像化石燃料一样枯竭。

2.清洁性:新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或者仅产生少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3.高效性:新能源的能量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可以更有效地转化为可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4.多样性:新能源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地域环境和资源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能源形式,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能源选择。

三、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与分类可再生能源是指来源于自然资源恢复能力,且与人类活动没有直接矛盾的能源形式。

根据能源的来源和类型,可再生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热能或光能的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

2.风能:利用风力转动机械装置产生的能源形式,包括风力发电等。

3.水能:利用水流或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形式,包括水力发电、潮汐能等。

4.生物质能:利用植物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有机物转化为燃料或发电的能源形式。

5.地热能:利用地壳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能源形式。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环境影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比传统化石燃料的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2.改善空气质量:传统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几乎不排放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备受关注。

然而,很多人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否同义存在一定的疑惑。

事实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两个不同概念,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阐述二者的区别。

1. 定义和范畴区别新能源是指那些以目前使用的能源形式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形成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良好环保效益的能源形式。

比如核能、天然气、油页岩等。

可再生能源则是指能够持续循环利用并且不会耗尽的能源,通常包括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生物能等。

2. 储量和可持续性区别新能源的储量相对较为有限,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较弱。

相反,可再生能源以太阳、风、水等自然资源为基础,具有无限储量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

3. 环保性区别新能源在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比如核能的辐射问题、油页岩开采的生态破坏等。

而可再生能源则具有清洁、低碳的特点,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固体废物等问题。

4. 发展前景区别新能源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然而,由于受到储量限制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空间相对可再生能源较小。

相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断追求,其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应用领域区别新能源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供电等领域。

而可再生能源则在建筑、家庭、农业以及部分工业场所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且逐渐形成了分布式发电和能源互联网的概念。

综上所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都具备了替代传统能源的潜力,但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新能源主要指那些以技术创新和进步为基础的能源形式,其储量有限、环保性有待提升。

可再生能源则指那些能够持续循环利用,不会耗尽且具有较好环保性的能源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应用领域广泛。

在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合理利用和协同发展将是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的关键所在。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化石燃料资源正逐渐枯竭,并且其使用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方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优势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

一、新能源的概念与优势新能源是指那些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相对于传统能源来说具有发展潜力的能源形式。

新能源的优势主要包括:1. 可再生性:新能源主要来自自然界的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相对于化石燃料资源来说,其可再生性更高,可以不断利用。

2. 环保性:相较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新能源的使用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更小。

3. 资源分布广泛:新能源资源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几乎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与分类可再生能源是指其在自然界中不断再生或可以通过自然过程得以恢复的能源。

根据能源的来源和性质,可再生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来自太阳的能量,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也可以通过太阳能热发电等方式利用。

2. 风能:利用风力转动风轮,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利用,特别是在海滨和高山地区。

3. 水能:水能是指通过水的流动、水位差和潮汐等方式产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潮汐能等。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如生物质发电、生物能源等。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保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1. 德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

该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2.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也在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开发。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而言的一种能源形式,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不会消耗完的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和可再生等特点,是解决能源问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能源供给问题,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目前,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正快速发展。

太阳能和风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领域。

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或供热的一种能源形式。

太阳能光电发电和光热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利用技术。

光电发电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而光热发电则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转换为热能,再通过蒸汽发电机产生电能。

风能指的是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

风力发电利用风能转动风机的叶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除太阳能和风能外,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能也是重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

水能是指利用水流或水位差进行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

水力发电是一种成熟且经济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水资源。

地热能是指利用地壳中的地热资源进行发电或供热的一种能源形式。

地热发电通过地热能源将水加热成蒸汽,再通过蒸汽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生物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物质进行发电或生物燃料的一种能源形式。

生物发电利用生物质的生物发酵或燃烧产生的气体来发电。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首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如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减少污染和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风能泵
利用风力驱动泵,用于灌 溉、供水等农业和民生领 域。
风能制冷
利用风力驱动制冷系统, 实现空气的降温和除湿。
水能利用
水力发电
利用水流驱动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能泵
利用水能驱动泵,用于农业灌溉、排水等应用。
潮汐能利用
利用潮汐能发电,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生物质能利用
生物质发电
利用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利用太阳能光子的能量, 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 为直流电能。
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原理 ,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 能,为家庭或工业用途提 供热水。
太阳能烘干
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集 热器加热空气,用于农业 、工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 物料干燥。
风能利用
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 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01
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
术逐渐成熟。
发展趋势
0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在
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面临的挑战
0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仍面临成本、技术、政策等方
面的挑战。
02
新能源技术
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
利用太阳能光子的能量,通过光 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的过
程。
太阳能热利用
通过收集太阳辐射能,用于供暖、 热水、蒸汽等。
太阳能制冷
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实现制冷和 空调。
风能技术
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 转化为电能。
风能泵
利用风能驱动泵,用于灌溉、供水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建 设 。其 中 , 资 成本 低并 具 有 节水 、 能 、 投 节 节地 、 节材 、 环保 等 特 点 的超 临 界 、 超 临 界 机 组 , 主 要 超 是
生 产 、 活 的不 可 或缺 的元 素 。为 了更好 的生 产 、 发 展 趋 势 。 对 比 3 生 使 0万 k 亚 临界 燃 煤 机 组 的 平 均 W 用能源 , 国家 颁 布 实行 了《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节 约能 源 4 0 4 0元 ,w 的建设 成 本 , 0 k 1 0万 k 超超 临界 燃 煤 W
关 键 词 : 能 源发 电 ;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 资 成 本 新 可 投
中图分类号 :4 72 F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5 5 ( 0 2)7 0 3 — 4 1 7— 4 X 2 1 0— 10 0
能 源是 人 类社 会存 在 和发 展 的物 质 基 础 ,电力 能源 因为 其独 特 的 优 势 ,已经 成为 了 当今社 会 人类
10 3
《 装备制造技术) o2 2 1 年第 7 期
位 , 其开 发程 度 仅仅 在 2 但 0%左 右 。 现在 发达 国家 的 水 电开 发 度 一 般 达 到 6 0% ~7 O% , 如 , 威 超 过 例 挪
的 5 0%圈 。
近年来 , 国内风 电发展迅猛。20 年 、0 7 0 6 20 年和
19 9 0年 19 9 5年 2 0 0 0年 9 0 O 5年 20 0 6年 2 O O 7年 20 0 8年
图 1 1 9 ~ 0 8年中国电力结构 9020
收稿 日期 :0 2 0 - 2 2 1~ 4 2
基金项 目: 广东海 洋大学博 士启 动基金项 目(2 2 9 ) 1 10 9 作者 简介 : 冯耀勋 (9 8 ) 男 , 1l 一 , 7 湖北黄冈人 , 师, 讲 现从事锅炉节能环保及强化换热方面的研究 。
为 了增加 能 源供 应 , 改善 能 源结 构 , 障 能源 安 保 全 , 护 环境 , 现 经济 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国在 保 实 我
1 火 力 发 电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 都是 以火力发电为主。 20 年 1 1日开始施行 《 06 月 中华人 民共和国可再生 在 我 国 ,在 20 07年 的 电力 结构 中 , 力发 电 占据 的 能源法》 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按照此法 火 , 比例 高 达近 8 3%, 本 全部 为煤 炭发 电 。 1 中 国 的定 义 , 国 的可再 生 能源 是指 风 能 、 阳能 、 能 、 基 图 是 我 太 水 近 年来 的 电力 结 构 比重 图【 2 】 。 生物 质能 、 地热 能 、 洋能 等非 化石 能源 。 海
摘 要: 对传统 的燃煤 电站 的投 资成本进行 了分析 , 此基础上对新 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的发 电优 缺点进行 了讨 论 . 在 通过 国内外的案例 , 对不 同类型发电站 的实际投资成本进行 比较 , 并进行 汇表 总结 , 期望 能够帮助政府和个人有 选择 地投 资
适合 当地情况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 , 从而对 中国的电力结构改革和节能减排 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
电 , 电 、 力发 电 、 核 水 风力 发 电 、 生物 质 发 电和 太 阳能
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 电, 则被视为未来发电 燃煤发 电机 组 。 结构 的重点 发展 对象 ,其 特点 和投 资都 有很 大 区别 , 了解这些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他们。
2 可再 生能源发 电
全 面协 调 可持 续 发展 i 1 】 。
现 阶段 国 内外 最 普及 、最 成熟 的方 式 是火 力发 的6 0万 k 超 临界 燃 煤锅 炉 的 发 电项 目 2 0 W 0 8年 在
河南 顺 利投 产 , 总投 资 约 4 . 元 ; 20 其 29亿 在 09年 投 资7 3亿元 , 陕北 建设装 机 为 2×10万 k 超 超 临界 0 W
E u p n Ma u a t n e h oo y N . 2 1 q i me t n f cr g T c n l g o 7 0 2 i

新 能 源 和 可再 生能 源发 电概 述
冯耀勋 ’ 王显龙 , , 郑晓峰 ,贾明生
(. 东 海洋 大学 工程 学 院 , 东 湛 江 54 8 ;. 1广 广 20 82中国科 学院广州 能源研究 所 , 东 广 州 5 04 ) 广 160
法》 颁布 了《 , 可再生能源 中长期发展规划 》 等一系列 机组 约 360~370元 , W 的 建设 成 本 降 低 , 发 0 0 k 而 相关规划 , 期望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 , 推 电效 率相对 提高 。 动全 社 会 节 约 能源 , 护 和改 善 环境 , 进 经 济社 会 保 促 例 如 , 内第 一个 采 用 自主 知识 产 权 研 发 、 造 国 制
9 0 {


20 0 7年 , 国家 发改 委制 定颁 布 了《 可再 生 能 源 中 长期 发 展规 划 》 ,提 出 了力争 在 2 1 使 可 再 生 能 0 0年
火 _ ~水 电
源 消 费量 , 到 能 源消 费 总 量 的 1 , 2 2 达 0% 到 00年达
到 l 5%的 目标 。
08 0 %、 9 0% , 日本 为 8 4%, 国超 过 8 美 2%, 国 、 士等 亦 20 年 ,中国累计风 电装机增长率 分别 为 15 法 瑞 17%和 165%。 09年 , 2 0. 20 中国新增 l - MW 装机 3万 已超过 8 0%, 国为 7 德 3%, 加拿 大 6 5%口 1 。 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 国家首次在一年内, 新增 近 年 来 , 国水 电发 电总量 , 我 随着 用 电总量 的增 容量 , 装机容量超过 1 M 万 W。风电建设标准化程度高 , 可 加, 也逐 年 提高 , 于水 电站 的重视 程度 和投 资力 度 , 对 投资成本相近。内蒙古开鲁县开 也逐 年加 大 。 电站 的建设 成本 与当地 的地理 、 水 地质条 模块化加工和运行 ,
21 水 力发 电 .
_ 一 电 棱
-4一 一 一 1Fra bibliotek‘ t
O I
在 可 再 生能 源利 用 结构 中 ,水 力 发 电是 目前 世 界上最成熟、 使用量最多的可再生能源发 电技术 。 我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 ,每年都会有燃煤电站开 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和可开发水能资源 ,居世界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