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

合集下载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首先,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具有综合的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

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的数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

二者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

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及基本要求统计调查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但它以搜集数字信息为主要特征。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

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的标志表现。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

这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同属非全面调查,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和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和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基础

统计学基础

答: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包括统计涉及、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环节。统计工作是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1)数量性 2)总体性 3)变异性 4)具体性
8. 抽样调查:是按随即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以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9. 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10、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意P30的典型调查要全面掌握)
二、 名词解释
1.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2. 变量:变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称为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概念,变量所表现得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3. 不变标志:是在不同的总体单位之间不发生变化的标志。
4. 定性变量:变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预知的变量称为定性变量,也称确定性变量。
54、指数体系:在统计中,若干个指数由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以及数量上保持一定的对等关系而组成的整体,称为指数体系。
55、统计表:是指用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用以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
56、时点标志: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或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
57、结构相对指标:是在总体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以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而计算的比重或比率。
9、统计调查的要求是什么?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标志: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范畴和具体数值。

变量:可以是在不同总体单位之间具体表现不尽相同的标志,也可以是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数值不尽相等的指标。

普查:为某种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统计报表: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

统计表:用来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是展示统计资料的常见方式.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平均指标:是将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该组数据的项数所得到的结果,是表明同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变异指标:测定离散程度的指标。

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和离散程度。

抽样估计: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此估计或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推断方法。

总体:即所要认识的研究现象全体,它是由所研究范围内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总体的单位数,用N表示。

样本:又称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的集合.时间序列:把反映某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序列。

发展速度:将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对比而计算的动态相对指标,用以反映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发展的相对程度.增长速度:将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计算的相对指标,用以反映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纯增减的相对程度。

狭义的统计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是反映多种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数量总体变动的相对数.数量指数:反映生产、经营或经济工作中数量变动的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说明产品或工作等质量变动的指数。

指数体系:由若干个有联系的指数结合形成的一个整体。

统计学

统计学

单选题知识点:1.统计总体:它是由统计研究目的所决定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而构成的集合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即为总体单位。

P92.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指标的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所属时间、空间和指标数值这六个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两组,即统计指标的名称和统计指标的数值。

)统计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按表现形式分为:数量和品质标志。

用数量表现的标志为数量标志,用文字表现的标志为品质标志。

)3.变量:可变数量标志的名称。

变量值:变量的具体表现。

P114.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5.标准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的算数平均数的平方根标准差系数:标准差系数又称均方差系数。

反映标志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

总体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Vσ= σ/ x ×100%6.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逐期增长量与相应前期发展水平的比值,S=(YI/YI-1)-100%定基增长速度:时间序列各个累积增长量与期初发展水平之比值S=Yi/Y。

-100%7.统计指数按照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不同,指数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按照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指数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指数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8.指数体系:一系列相互联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对等关系的若干个指数所组成的整体。

9.简单随机抽样:一.抽签法二.机械摇号法三.随机数字法抽样平均误差计算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10.抽样误差:1.抽样实际误差: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

2.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

3.抽样极限误差:根据研究对象的变异程度和分析任务的要求所确定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可允许的最大误差范围。

多选题知识点:1.统计指标分类: 1.说明的内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表现形式: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3.功能: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

统计学知识点

统计学知识点

一、总论一、概念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2.统计指标、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4.不是所有总体单位与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转换关系。

5.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6.统计指标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和品质标志表现对应的单位数汇总而成的。

7.年份、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宾馆星级以及是非标志等是品质标志。

8.统计中的相加性是指几个数相加后具有实际意义。

二、思考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学科性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特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

3.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答: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如人。

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等。

4.统计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概念和数值。

构成要素有:(1)时间限定;(2)空间范围;(3)指标名称;(4)指标数值;(5)计量单位;(6)计算方法。

如2009年6月全国粗钢产量4942. 5万吨。

5.什么是简单现象总体?什么是复杂现象总体?答:将几个小总体组成一个大总体,这时小总体变成了大总体的总体单位。

如果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有相加性,则这个大总体叫做简单现象总体;如果无相加性,则叫做复杂现象总体。

统计学原理试题(卷)试题库完整

统计学原理试题(卷)试题库完整

本试题共六道大题,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认真细致做答!一、名词解释:(10分)1、总体:统计标志:统计品质标志变量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变量数量标志标志表现2、统计调查抽样调查调查时间调查项目重点调查典型调查3、分配数列统计分组统计整理统计表4、众数中位数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相对指标总量指标5、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发展水平6、指数综合指数指数方程式因素分析指数数列7、抽样推断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区间估计点估计8、相关关系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回归系数估计标准误差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统计研究的方法有____法、____法、____法、统计模型法和____法五种。

2、统计工作全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统计资料的提供与开发等五个阶段。

3、统计标志一般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4、统计的含义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

5、统计指标一般分为_____和____两种。

6、全距是变量数列中____和____之差。

7、完整的指标表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

8、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

9、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0、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六个方面。

11、重点单位是___选取的,样本单位是___选取的,典型单位是___选取的。

12、普查是___、____、____调查。

13、统计调查的五种常规具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抽样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它通过统计特有的指标和指标体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速度等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阐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社会经济统计学则是研究指导统计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制定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并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搜集统计指标数值,以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现象的规律性,是统计的中心任务之一。

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以对统计指标理论进行深人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统计指标理论进行透彻的研究,才有可能指导建立有科学根据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也才能提供统计调查、整理、分析和推断的方法。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考察总体及总体单位与总体相联系的某个(某些)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数值分布情况,是搜集统计指标数据的基础性工作。

用来描述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称为标志,标志有可变标志和和不可变标志;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变量是指可变标志与所有的统计指标,标志值与指标值都是变量值,所以,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关系十分密切。

一、对统计指标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或统计研究中,会经常使用统计指标的概念。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概念性指标,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

二是具体的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一)统计指标的三大特点
(1)数量性。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

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2)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

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3)具体性。

统计指标的具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

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

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这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

(二)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四种。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

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

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股票价格等。

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

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二、对变量的分析
在统计中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因为数据有不同的种类,变量也可以相应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定类变量、定序变量、数值变量。

(1)定类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由定类数据来记录就称为定类变量。

例如,性别就是一个定类变量,其变量值时表示男或女,经济类型也是一个定类变量,其变量值表示为集体经济、国有经济等。

(2)定序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由定序数据来记录就称为定序变量,例如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定序变量,其变量值可以表现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

(3)数值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由数量数据来记录就称为数值变量,一般是通过测量活动数据,带有计量单位。

例如,产品产量、产品数量、年龄、时间等等。

而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如人数、产品数量等;而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取值连续不断,如身高、体重等。

按变量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变量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确定性变量是指影响变量值的变动有某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致使该变量沿着一定的方向呈上升或下降变动,如国民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等,不同年份虽然会有波动、但长期趋势是上升的。

随机变量是指变量值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带有偶然性,如某一时间内公共汽车站等车乘客人数,一段路中遇到的红灯个数等。

三、对标志的认识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其具体表现为标志值。

标志按其具体表现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表明现象质的特征,通常不能用数量表示,如学生的性别、民族等。

数量标志是表明现象量的特征,一般用数量表示,如学生的年龄等。

标志按其变异情况可以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是相同的或一致的。

不变标志是统计总体同质性的体现,一个统计总体至少存在一个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即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如各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增加值等,可变标志是统计总体变异性的体现。

四、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的关系
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
的数量标志,然而不论什么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标志与指标的主要联系是: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指标值汇总得到的,如一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各乡村粮食实际入库量的汇总数,一个工业主管局的总产量是所属各企业总产量的总和等等;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如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标就变为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而变量为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并且所有的标志值和指标值都是变量值。

有些可变的数量标志不是统计指标,但它属于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