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系统安装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试题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试题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根据用途一般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系统三类。

2。

室内给水由引入管经干管、立管引至支管,到达各配水点和用水设备。

3。

进水管一般由侧壁距箱顶200 mm 处接入水箱.4。

只准水流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倒流的阀门是止回阀,安装在水箱、水池等处控制水位的阀门是浮球阀 .5.塑料管的直径规格用公称外径*壁厚表示,符号为de*e ,单位为mm 。

6.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分区供水的形式有集中加热分区供热系统和分区加热供热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第一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系统和控制附件三部分组成。

7。

热水供应系统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集中热水供应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三类。

8。

室内给水施工图一般由设计施工说明给水平面图、给水系统图、详图等四部分组成。

9.室内排水施工图一般由设计施工说明、排水平面图、排水系统图、详图等四部分组成.10.给水引入管穿越基础、墙体和楼板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预留孔洞及预埋件 .11。

引入管预留孔洞的尺寸或钢套管的直径应比引入管直径大100—200mm,引入管管顶距孔洞或套管顶应大于100m m 。

12.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13。

开式喷头按用途和洒水形状的特点可分为开式洒水喷头、水幕喷头和喷雾喷头三种.14。

室内消火栓的直径规格有50mm 和 65mm 两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设置或配水管上安装冻结。

1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平敷设的管道应有 0.002~0。

005坡度,坡向泄水点。

17。

消防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

5倍,但不得小于0。

6MPa;在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并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18。

消防报警阀有湿式、干式、干湿式和雨淋式四种类型。

19。

室内排水系统的安装

室内排水系统的安装
平干管、出户管 。 管材:
排水塑料管UPVC;胶粘剂粘接。 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适用:T<0℃场所;连 续排水温度>40℃或瞬间排水温度>80℃的排 水管道,高度>100m建筑。
建筑内排水系统组成
3. 通气管道 作用:
1)向排水管内补给空气,水流畅通, 减小气压变化幅度,防止水封破坏。
2)排出臭气和有害气体。 3)使管内有新鲜空气流动,减少废 气对管道的锈蚀。
3.7 排水系统的分类、体制及组成
因此,排水管系要设置一个与大气相通的通气 系统。
如图3-2所示,通气管道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伸顶通气管
污水立管顶端延伸出屋面的管段称为伸顶通气 管,作为通气及排除臭气用,为排水管系最简单、 最基本的通气方式。 (2) 专用通气立管
指仅与排水立管连接,为污水立管内空气流通 而设置的垂直通气管道。
建筑内排水系统组成
2.水封破坏——因静态和动态的原因造成存水弯 内水封高度减少,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 压的力 现变 象化 。值(±25mmH2O)管内气体进入室内
3.水封强度——存水弯内水封抵抗管道系统压 力变化的能力。
4.水封破坏原因 自虹吸损失、诱导虹吸损失、静态损失。
室内排水系统
2.压力变化
3.7 排水系统的分类、体制及组成
图3-制及组成
图3-2 几种典型的通气管示意图
Back
建筑内排水系统组成
一、生活污水 排水系统组成
2.2 建筑内排水系统组成
一、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组成 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 2.排水管道 组成:卫生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水
建筑排水管材、管件及安装
一、常见建筑排水管材及管件 1.室内排水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铸铁管、

建筑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处理设备及控制设施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建筑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处理设备及控制设施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验收依据
建筑中水系统及雨
检验批部位 水利用系统水处理 设备及控制设施安
装检验批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设计要求及 最小/实际 规范规定 抽样数量来自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
2
/


项3
/

4
/
5
/
6
/
1
/
2
/
一3
/


目4
/
5
/
6
/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建筑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处理设备及控制设施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 记录
05100301 001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建筑给水排水及 供暖/建筑中水
工程名称 系统及雨水利用
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
水处理设备及控制 设施安装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施工依据
1
验收项目
分包单位项目 负责人

安装检验批划分

安装检验批划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125)(一)室内给水系统安装室内给水系统子分部工程含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室内消火体系统安装,给水设备安装和管道防腐,绝热5个分项工程共划分为26个检验批。

1、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划分为6个检验批①~②轴之间卫生间为1个检验批⑨~⑩轴之间卫生间为1个检验批⑯~⑰轴之间卫生间为1个检验批地下室水泵房为1个检验批一层业务用房及水平管线为1个检验批二层水平管线为1个检验批2、室内消火栓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划分为3个检验批每层1个3、室内喷淋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划分5个检验批地下室水泵房为1个检验批一层贴建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一层进出港作业区及其他业务用房为1个检验批二层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三层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4、消防给水设备安装分项工程划分2个检验批地下室消火栓及喷淋设备为1个检验批屋面消火栓及喷淋稳压系统设备为1个检验批5、管道防腐分项工程划分为5个检验批地下室水泵房为1个检验批一层办公楼、进出港作业区及其他业务用房为1个检验批二层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三层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屋面水箱间为1个检验批6、管道绝热分项工程划分为5个检验批地下室水泵房为1个检验批一层办公楼、进出港作业区及其他业务用房为1个检验批二层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三层办公楼为1个检验批屋面水箱间为1个检验批(二)室内排水系统安装室内排水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含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防腐,绝热4个分项工程划分为24个检验批1、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划分为6个检验批①~②轴之间卫生间为1个检验批⑨~⑩轴之间卫生间为1个检验批⑯~⑰轴之间卫生间为1个检验批地下室水泵房为1个检验批一层贴建办公楼除卫生间以外其他部位为1个检验批一层进出港作业区及其他业务用房为1个检验批2、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按照系统划分为10个检验批10个雨水排水系统,每个为1个检验批3、管道防腐分项工程划分为4个检验批地下室为1个检验批一层为1个检验批二层为1个检验批三层为1个检验批4、管道绝热分项工程划分为4个检验批地下室为1个检验批一层为1个检验批二层为1个检验批三层为1个检验批(三)卫生器具安装卫生器具安装子分部工程含卫生器具安装、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和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3个分项工程共划分为12个检验批。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安装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安装

1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安装1.1工艺流程建筑中水系统安装包括中水原管道系统安装、水处理设备安装及中水供水系统安装。

其安装工艺流程如下。

1.2操作工艺1.2.1中水原水管道系统中水原水管道系统安装应遵守下列要求。

1.中水原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流集水系统,以便于选择污染较轻的原水。

简化处理流程和设备,降低处理经费。

2.便器与洗浴设备应分设或分侧布置,以便于单独设置支管、立管,有利于分流集水。

3.污废水支管不宜交叉,以免横支管标高降低过多,影响室外管线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标高。

4.室内外原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均应防渗漏,井盖应做“中”字标志。

5.中水原水系统应设分流、溢流设施和跨越管,其标高及坡度应能满足排放要求。

1.2.2中水供水管道中水供水系统是给水供水系统的一个特殊部分,所以其供水方式与给水系统相同。

主要依靠最后处理设备的余压供水系统、水泵加压供水系统和气压罐供水系统等。

1.中水供水系统必须单独设置。

中水供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1.中水管道及设备、受水器等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

1.2.中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中水”标志。

2.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和楼板内。

如必须暗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道上有明显且不会脱落的标志。

3.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离不应小于0.15m。

4.中水给水管道不得装设取水水嘴。

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

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

5.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一房间时,与生活高位水箱的净距离应大于2m。

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启闭应灵活。

6.中水供水系统的溢流管、泄水管均应采取间接排水方式排出,溢流管应设隔网。

7.中水供水管道应考虑排空的可能性,以便维修。

建筑中水施工方案

建筑中水施工方案

建筑中水施工方案水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

以下是本次建筑中水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本次建筑是一栋多层住宅建筑,总面积为xxxx平方米,包括地下室、地上几层,其中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等。

二、原材料准备及设备配置:1. 原材料准备: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水龙头、水管、阀门、排水管、管件、消防设备等必要的原材料和部件。

2. 设备配置:根据工程规模,确定使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砌筑机、焊接机、浇注机等。

三、供水系统施工方案:1. 水源准备: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供水源,并确保供水源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 冷热水管道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布置冷热水管道,确保每个房间及公共区域能够得到充足的供水,并预留合适的消防用水接口。

3. 安装及连接: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水管、阀门、水龙头等设备,并严格进行水管连接、密封等工作,确保供水系统畅通无阻。

四、排水系统施工方案:1. 排水管路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布置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的排水管路,保证排水通畅,并严格控制斜度和坡度。

2. 排水管材选择:根据需要,选择使用PVC排水管、铸铁管等合适的排水管材,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3. 检测与调试:完成排水管道安装后,进行压力测试和水密性测试,确保排水系统安全可靠。

五、消防系统施工方案:1. 配套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消防水泵、喷淋头、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并与供水系统接口连接。

2. 防火门及疏散通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火门、疏散通道等设施,并保证其使用功能完好。

3. 消防通道布置:合理布置消防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便于消防人员进出。

六、施工安全措施:1. 提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施工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施工区域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给排水基础知识第十二章建筑中水系统

给排水基础知识第十二章建筑中水系统

第十二章建筑中水系统在建筑中,水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负责供应水源并排出废水,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水流畅通,同时还确保水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本章将介绍建筑中水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1.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负责将自然水源引入建筑物内部,并通过管道网络分发给各个用水设备。

以下是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1 自来水入口自来水入口是将自来水引入建筑物的第一步。

它通常连接到城市或地方供水的主要管道。

自来水入口需要具备过滤、水质检测和调节水压等功能。

1.2 水箱水箱负责储存供水系统中的水源,以应对高峰用水时的需求。

水箱通常位于建筑物的高处,通过水泵将水源供给楼层。

1.3 水泵水泵扮演着提供水源的角色。

它负责将水从水箱中抽取,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将水输送给各个楼层和用水设备。

1.4 分配管道网络分配管道网络是供水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楼层的需求,水将通过管道网络流入各个用水设备,如洗手间、厨房和浴室等。

1.5 阀门和控制装置阀门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供水系统的水流。

它们可以用于调节水压、控制水的流向,并在需要维护或紧急情况下切断供水。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将废水从建筑物中排出的关键组成部分。

以下是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1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将废水从建筑物中引流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的管道系统。

它通常由PVC、铸铁或混凝土管道组成。

2.2 排水口排水口位于建筑物内各个用水设备的下方,用于收集污水并将其引入排水管道。

排水口通常安装在地面、墙壁或地板上,并具备防止异味和反流的功能。

2.3 排水梯排水梯是一种将废水从低洼区域引入高洼区域的设备。

它可以防止污水倒流,并确保废水能够顺利排出建筑物。

2.4 沉淀池沉淀池用于分离废水中的固体和液体物质,并将固体物质储存起来。

它通常位于排水管道的尾部,以减少废水对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的污染。

2.5 污水处理厂对于大型建筑物或社区,污水处理厂是必不可少的。

中水给水系统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中水给水系统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中水给水系统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中水给水系统管道安装施工方法提要:中水采用热镀锌钢管。

大于DN100的管道采用沟槽式管接头(卡箍)连接,小于或等于DN100的管道采用螺纹连接。

系统设计压力以计精品保洁
中水给水系统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干管安装→立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系统通水调试
技术要求
中水采用热镀锌钢管。

大于DN100的管道采用沟槽式管接头(卡箍)连接,小于或等于DN100的管道采用螺纹连接。

系统设计压力以计。

管道直径小于65mm采用铜截止阀(),螺纹连接;管道直径大于或等于65mm采用蝶阀(),法兰连接。

止回阀:采用蝶形止回阀(),法兰连接。

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间距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表及的要求进行。

精品保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筑中水系统安装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首先进行图纸审查,掌握图纸内容。

(2)根据工程内容了解管线、设备等所处空间附近的结构、土建、电气、通风空调等专业情况,进行充分沟通,看是否存在不合理、冲突的问题,如有这些问题,通过图纸会审或设计变更解决。

(3)根据图纸要求、工程内容确定应当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包括质量、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并配备至项目部。

(4)到当地政府建设部门了解相关要求,获取有关政府文件,并学习领会贯彻执行。

(5)到当地档案馆了解工程建设档案的相关要求并掌握。

(6)熟悉合同内容,根据会审过的图纸、工程实际情况、公司资源配备情况、标准、规范、规程、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等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上级报审,向业主及监理报批。

内容应有相应的质量、技术、工期、安全、环保等措施。

(7)根据审批的施工方案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交底应按分项工程进行,当面交底进行双向沟通,并书面签字。

(8)确定每个分项工程的检验批。

(2)材料要求
(1)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进场时应完好,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码。

(3)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3)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本专业应配备管道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管道专业质量检验员、设备质量检验员、安全员等。

(2)项目部管理层应针对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施工班组各工种应搭配合理,符合施工项目实际施工需要。

(4)本专业班组需要:管道工、钳工、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机械操作工、油漆工、保温工等主要工种,各工种皆需持证上岗,特殊工种上岗还应持安全操作证、职业健康证等。

(5)班组人员进驻现场前,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教育---治安保卫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安全教育、文明施工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

(6)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组织班组人员进行检验批质量内部验收。

2、操作工艺
(1)中水原水管道系统安装
(1)中水原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流集水系统,以便于选择污染较轻的原水。

简化处理流程和设备,降低处理经费。

(2)便器与洗浴设备应分设或分侧布置,以便于单独设置支管、立管,有利于分流集水。

(3)污废水支管不宜交叉,以免横支管标高降低过多,影响室外管线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标高。

(4)室内外原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均应防渗漏,井盖应做“中”字标志。

(5)中水原水系统应设分流、溢流设施和跨越管,其标高及坡度应能满足排放要求。

(2)中水供水系统
中水供水系统主要依靠最后处理设备的余压供水系统、水泵加压供水系统和气压罐供水系统等。

(1)中水供水系统必须单独设置。

中水供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中水管道及设备、受水器等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

2)中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中水”标志。

(2)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和楼板内。

如必须暗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道上有明显且不会脱落的标志。

(3)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离不应小于0.15m。

(4)中水给水管道不得装设取水水嘴。

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

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

(5)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一房间时,与生活高位水箱的净距离应大于2m。

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启闭应灵活。

(6)中水供水系统的溢流管、泄水管均应采取间接排水方式排出,溢流管应设隔网。

(7)中水供水管道应考虑排空的可能性,以便维修。

(3)试压验收
为确保中水系统的安全,试压验收要求不应低于生活饮用给水管道。

原水处理设备安装后,应经试运行检测中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后,方办理验收手续。

(4)主控项目
(1)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一房间时,与生活高位水箱的净距离应大于2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2)中水给水管道不得装设取水水嘴。

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

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中水供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

2)中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中水”标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和楼板内。

如必须暗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道上有明显且不会脱落的标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一般项目
(1)中水给水管道管材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的给水管管材及附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离不应小于0.15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3、质量记录
(1)设备基础交接验收记录;
(2)设备、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记录;
(3)管道焊接检验记录;
(4)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
(5)钢管伸缩器预拉伸安装记录;
(6)塑料排水管伸缩器预留伸缩量记录;
(7)阀门及散热器安装前水压试验记录;
(8)楼板(屋面)立管洞盛水试验记录;
(9)敞开式水箱满水试验记录;
(10)承压管道系统(设备)强度和严密性水压试验记录;
(11)管道保温验收记录;
(12)给水系统冲洗记录;
(13)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14)地漏排水试验记录;
(15)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
(16)非承压管道灌水试验记录;
(17)排水系统及卫生器具通水试验记录;
(18)安全阀及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动作测试记录;
(19)管道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20)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21)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2)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3)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4)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