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1.前言

课程的性质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它是高职机槭类专业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属必修课程。依据职业标潍和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机械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处理机械类故障,功能性故障和使用性故障”的职业工作过程,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培养从事机械设备零部件、整机的装配、故障排查、生产设备维保等设备的维修、保养、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的关键性岗位能力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维保、售后等从业人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熟悉机械设备的解体,设备零件的拆卸、清洗、技术鉴定方法;

熟悉机械零件各种修复技术;掌握表面工程技术;具有分析、选择和应用机械零件修复技术的基本能力;

熟悉常用研、检具和维修工工具的选用;掌握机械设备几何精度的检验方法、装配质量的检验和机床试验方法、机床大修质量检验,绘制设备备件施工图等生产通用性技术要求;

掌握螺纹、键、销联接件、轴与轴承、丝杠螺母副、套类零件、齿轮、过盈配合件等典型零部件的修理、装配和调试方法;

熟悉常用机械设备等典型机械设备的修理技术,常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

懂得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优质、高效、低成本、低消耗、节能环保;同时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敬业爱岗和自信心。

该学习领域分成6个机械设备维修项目,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是一门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一致,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一致,虚拟与实操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前置课程:机构分析与机械零件的选用、公差与测量、机械制图与CAD、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选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选用、零件的手工制作、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焊工实训车、铣实训、焊接工艺与设备选用、钳工技能实训。

后续课程:自动生产线装调、顶岗实习。

设计思路

本课程工作过程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按照设备管理要求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等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普通机床、数控机械部件的安装与故障检修等能力而设置的行动、学习领域。该领域共归纳6个学习情境,按低、中、高等难度进行序化,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展开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教学手段从任务提出(创设情境、演示任务、激发兴趣、明确要求)→任务分析(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分解任务、循序渐进)→任务实施(教师讲解、学生跟随、边学边做、检查辅导)→任务完成(共性问题、集中讲解、总结知识、强调重点)→到扩展提高(类似任务、举一反三、自主实战、提高能力)。全过程采用六步法来实施:任务讲解、资

料收集、启发引导、分组讨论、汇报展示、检查评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基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根据我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岗位的实际,从学生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诫提出如下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

了解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熟悉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掌握机械设备典型部件的拆装调试的基本要领、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和方法;

掌握机械修复、焊接修复、换位修复、镶加修复等常用的修复技术,熟悉应用范围和选择依据;

掌握金属材料磨损、变形的基本规律及修复材料的性能与选择依椐;

了解机械设备零部件修复精度国家标准,掌握典型零件修复有关技术手册的查阅应用;

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掌握典型零件修复施工图的绘制技术要求;

熟悉机械设备检测、维修的工艺过程及方法;达到即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确保机械设备安全、高效正常运转的目的。

能力目标

有巡检能力、根据图纸有编制检修工艺的初步能力;

具有典型零部件、普通机床的故障诊断、故障影响分析、故障处理和维修能力;

有设备维修工艺;运转工况分析、设备安全分析能力;

会选择确定修复件的定位基准和精度等级、修复件的工艺数据的计算;

会选择确定机械设备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

会选择修复零配件的工艺装备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会拆、装机电设备,试运转并达到使用标准;

会检查测量失效零件并能判断失效原因;

能正确选择确定修复失效零件的工艺方法;

会徒手绘制机电设备典型零件图和设计绘制标准施工图;

能正确选择修复失效零件所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会查阅工程设计手册和网络技术资料的检索;

能进行生产设备管理、设备维护;

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管理技术员撰写施工文件的文字处理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保密和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对职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对学习领域的提炼,针对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特点与作用,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内容,设计6大学习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对应的学习情况(项目)载体与学时分配见表1。

明确机电设备

维修的任务及能根据现场设备理解机电设

工作职责;

了解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作用;

了解机电设备故障机理。

掌握造成设备故障的不同形式;

掌握设备故障

诊断技术;

熟悉常用机电

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

熟悉机械零件

失效的形式;掌握减少机械零件失效的对。策;

知道设备维修

前的准备;

掌握设备零件

修理与更换的

原则备的结构、参数、各部件作用及产生故障后的机理状况;

能根据现场设备判断造成零件失效的不同形式;

能分析、判断出减少机械零件失效的常用对策;

能给机械设备正确选择润滑油;

会运用热处理方法来减少机械零件的失效;

能根据机械零件使用要求减少零件因应力集中的失效方法;

能根据机电设备使用要求及现场环境正确选择制造零件材料;

能根据现场设备初步诊断普通机电设备的一般故障并会确定设备零件是修理还是更换;

知道各种常用检测仪器、

精密测量仪型号、规格、精度等级、使用范围;

掌握几何精度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掌握主轴回转精度的检验方能根据检测项要求正确选择测量仪嚣、正确安装固定仪器;

会检测机电设备的几何精度、并会计算允差值;

能熟练使用磁力百分表、杠杆百分表;

能给机电设备进行几何精度检测;

能对几何精度超差的设备进行调整;

能调试超差处置过的设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