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两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根据两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根据两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根据两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教案

(1)、划线框,分形体;(2)、对投影,想形状;(3)、合起来,想整体。

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二、讲解例题课堂讨论(30分钟)

例1:根据机座的视图(图一)想象其形状

(图一)

讲授过程:

①对投影,想象出形体Ⅰ的大致形状。

(图①)

可以作为课堂提问,由学生回答。

边分析边逐步演示出机座的立体

老师板书形体Ⅰ的轴测图。

②想象出形体Ⅱ的大致形状和位置。

(图②)

(图②)

③想象出形体Ⅲ的大致形状和位置。

(图③)

④想象出形体Ⅱ中孔的形状和位置。

(图④)

提问:说出形体Ⅱ的名称,确定它相对形体Ⅰ的上、下;左、右位置?

老师启发学生后,再板书形体Ⅱ的轴测图。

提问:说出形体Ⅲ在形体Ⅰ和Ⅱ相对位置。

板书Ⅲ的轴测图。

提问:形体Ⅱ中的孔是阶梯孔还是光孔?

老师板书形体Ⅱ中孔的轴测图。

⑤想象出形体Ⅰ上凹槽的形状和位置。

(图⑤)

⑥想象出形体左边缺口的形状和位置,并想象出机座的完整形状。

(图⑥)

例2、补画例1机座的第三视图。

讨论过程:

①补画底板Ⅰ的左视图。

板书形体Ⅰ下方凹槽的轴测图。

提问:凹槽的宽度、长度怎么判断?

板书组合体左边缺口的立体图。

如果学校有这一模型,老师可以展示给学生看。

②补画形体Ⅱ的左视图。

③补画形体Ⅲ的左视图。

④补画形体Ⅱ阶梯孔的左视图。b 。

⑤补画底板上凹槽的左视图。

⑥补画缺口的左视图,即完成了机座的三视图.。

(图二)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对于叠加式组合体,应运用形体分析法看图。形体分析法看图可理解为是“分”与“合”的过程,“分”就是划分线框对投影;“合”就是综合特征想形状(其中的特征,应包括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

四、布置作业(3分钟)

教师根据所选用教材,在习题集上为学生指定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凹槽的高度由主视图上什么位置即哪条线段确定。

补全了机座的左视图,如(图二)所示。

习题课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一、预备知识

1、什么叫组合体?

由基本几何体所组成的立体。

2、组合体的类型:

(1)、叠加类:相接、相切、相贯;

(2)、切割类;

(3)、综合类。

3、什么是形体分析法?

假想把物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析它们的组合形式和相互位置,这样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形体分析法。

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划线框,分形体;

(2)、对投影,想形状;

(3)、合起来,想整体。

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二、讲解例题课堂讨论

例1:根据机座的视图(图一)想象其形状。

(图一)机座的轴测图例2、补画例1机座的左视图。

三、课堂小结(由教师口述或向学生提问)

四、布置作业习题集P53、P54页题目。

工程制图组合体的三视图

如前所述,在工程上称投影图为视图。按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把物体的三视图,即V面、H面和W面投影分别称为正立面图、平面图和左侧立面图。本节讨论工程形体的三视图画法和读图方法。 一、形体分析法 工程构造物的种类繁多,形体各异,但通过分析,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形体都是由一些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称为组合体。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堆积和挖切两种基本形式,如图5- 1(a) (b)所示。实际上建筑形体大多为既有堆积,又有挖切的综合形式,如图5一1(c)是桥台的形体。 两立体组合后的表面形状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两立体表面相交,产生截交线或相贯线,见图5一2(a)。 (2)两立体表面相切,表面光滑过渡没有交线。但应注意平面或直线的投影必须画到切点的位置,见图5一2(b)。 (3)两立体表面平齐,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一般不画分界线,见图5 一2(a)(b)的平面图。 把复杂的形体分析成由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方法,叫做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画图和看图的基本方法。

二、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下面以涵洞口一字墙为例,说明画图的步骤: 1.形体分析 首先分析一字墙由哪些基本形体所组成,以及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互位置、表面是否形成交线。如图5一3所示一字墙上部的缘石是五棱柱,中部墙身是梯形棱柱,中间又挖掉了一个圆柱体,下部基础是四棱柱。形体左右对称.圆柱孔与后墙面的交线是椭圆。 2.选择正立面图 画图时,先将物体摆正,安放平稳。一般应使物体的底面呈水平位置,主要部分的平面平行于投影面,并使画图时物体的位置与物体原来所处的自然位置一致。确定正立面图的投影方向应综合考虑以下问题: (1)反映物体的主要面,例如将主要出入口所在的面作为正面; (2)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 (3)反映出物体较多的组成部分,尽可能减少视图中的虚线。 按照以上原则选定涵洞口一字墙的投影方向。如图5一3(a)所示。 3.选比例、定图幅、布置视图 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并保证图样清晰,应优先选用常用比例,然后是可用比例。选比例、定图幅时要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 布置视图就是画出各视图的对称线、轴线、中心线和基准轮廓线。使各视图间隔恰当,图面 匀称。如图5一4(a)所示。

机械制图补画第三视图试题.doc

百度文库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6 分)。 2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5 分)。 3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5 分)。 4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3 分)。

5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6 分)。 6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7 分)。 7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5 分)。 8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3 分)。

9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9 分)。 10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9 分)。 11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4 分)。 12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4 分)。

13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14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15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6 分)。 16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4 分)。

17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9 分)。 18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19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20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21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22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7 分)。 23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6 分)。 24 根据两视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 6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