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药物治疗进展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胃癌在分子靶向治疗方而也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口南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寻琛综述王琳审校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四,死亡率居第二。
尤其在哑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十分常见,我国每年新发现胃癌患者达40多万,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42%。
胃癌早期诊断困难,以我国上海市为例,Ⅲ/Ⅳ期患者占全部胃癌患者总数的60%以上。
晚期胃癌疗效不佳,目前全球尚缺乏标准治疗。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胃癌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也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本文就2009年报道的关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抗HER2单抗曲妥珠单抗(trastruzumb,Herceptin)是以HE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HER2基冈的过表达常见于乳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等,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
已有多项II期小样本临床研究证实了曲妥珠单抗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
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VanCutsemE,KangY,ChungH,eta1.2009)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证明靶向治疗能延长晚期胃癌生存时间的全球大型IⅡ期试验,它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国际多中一G'IIl期研究。
包括亚洲(日本、韩国和中国)、澳洲、欧洲和美洲在内的24个国家的130家医院共3807例患者纳入该项试验,经检测有810例(22.1%)为HER2阳性[免疫组化(IHc)3+和(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594例患者按1: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两组:Fc组,OP5-氟尿嘧啶(5-FU)或卡培他滨(Cap)+顺铂(PDD),290例;FC+T组,aPS-FU或Cap+PDD+T(曲妥珠单抗),294例。
胃癌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

胃癌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但在一些晚期胃癌患者中,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重点介绍胃癌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
一、胃癌的免疫治疗原理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升机体对胃癌等肿瘤的自身免疫能力,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传统治疗方式通过杀死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而免疫治疗则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对抗肿瘤细胞,从根本上杜绝肿瘤复发和扩散。
二、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PD-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和 PD-L1(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是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PD-L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它通过与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激活,并使其失去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
胃癌细胞利用PD-L1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研发PD-1/PD-L1抑制剂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一些PD-1/PD-L1抑制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治疗中。
这些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PD-L1与PD-1的结合,恢复T细胞的活性,促使其攻击肿瘤细胞。
临床试验表明,应用PD-1/PD-L1抑制剂的患者,在胃癌的治疗效果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然而,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患者对抑制剂的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比较严重。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PD-1/PD-L1抑制剂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CAR-T细胞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基因工程疗法,通过将特定的抗原受体(CAR)基因插入到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具备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
在胃癌的治疗领域,CAR-T细胞疗法也被广泛研究与应用。
紫杉醇用于治疗胃癌的临床进展分析

紫杉醇用于治疗胃癌的临床进展分析胃癌的概述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胃黏膜的上皮细胞,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胃癌,其中大多数患者来自亚洲国家。
胃癌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包括遗传等因素,饮食习惯对胃黏膜的刺激,以及幽门螺杆菌等感染因素。
紫杉醇的概述紫杉醇是一种名为皮质甾体的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生物碱。
紫杉醇主要存在于太平洋北部的一种名为紫衫树的常绿树中,这种树可以生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菌根菌可以与根系共生,从而帮助树从贫瘠的土壤中提取必需的养分。
紫杉醇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紫杉醇治疗胃癌的临床进展紫杉醇的作用原理紫杉醇是一种微管聚集抑制剂,它通过干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微管聚合来抑制细胞生长和分裂,并诱导细胞凋亡。
紫杉醇的这种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治疗多种肿瘤的有效药物,包括胃癌。
紫杉醇的临床研究近年来,紫杉醇在胃癌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探讨。
研究表明,紫杉醇单药治疗胃癌的临床反应率为23.5%,其中包括7.1%的完全缓解和16.4%的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0.6%。
而紫杉醇联合化疗则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例如,葡萄糖酸钙紫杉醇注射液(NP)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结果表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方案。
此外,紫杉醇在胃癌治疗中还可以联合雷蛇单抗和HER2靶向药物使用,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紫杉醇的副作用紫杉醇作为一种细胞毒药物,其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其中,血液系统毒性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贫血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等。
消化系统毒性也是副作用之一,如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
此外,紫杉醇使用时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和神经毒性,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改变剂量或给予相关支持性治疗等方式来缓解这些副作用。
结论作为一种抗肿瘤活性极高的天然产物,紫杉醇在治疗胃癌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
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但其疗效往往有限,且伴随着一系列不良的副作用。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崭露头角,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并展望其前景。
一、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1.1 HER2靶向治疗胃癌中的HER2过表达已被广泛研究,HER2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靶点。
药物特拉斐福(Trastuzumab)是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的胃癌。
研究表明,特拉斐福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为胃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1.2 PD-1/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卢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尼伯替尼(Nivolumab),通过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这些药物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卓越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
1.3 EGFR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
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埃克替尼(Erlotinib)可以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些分子靶向药物已被用于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果。
1.4 抗血管生成治疗胃癌的生长和扩散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
这种分子靶向治疗在一些胃癌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二、分子靶向治疗的前景展望2.1 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使得医生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分析,可以确定患者肿瘤的分子特征,从而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
这有望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降低不必要的药物毒性。
2.2 药物组合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单一的分子靶向药物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疾病的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胃癌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且基于我国的饮食特点、筛查意识的缺乏等原因,许多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展至晚期。
既往以化疗为基础的治疗仅能使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延长7~11个月。
近年来,从基因水平寻找影响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并开展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
目前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酪氨酸蛋白激酶Met(c-MET)信号通路、免疫检查点等相关通路和靶点的药物和研究较多。
现就近年来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进行综述。
1抗HER-2的靶向药物HER-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通过激活RAS-RAF-MRK-MAPK通路、PI3K-AKT等通路,最终加速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及侵袭。
1.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
ToGA试验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mOS约1.2个月,亚组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期获益仅限于免疫组化(IHC)'3+'及'2+'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者(IHC'2+'~'3+'或FISH'+'者与IHC'-'~'+'或FISH'-'者比较,mOS 16.0个月比11.8个月)。
201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已明确推荐,胃癌患者在确诊时或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前接受HER-2的检测(图1),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一线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JFMC45-1102等Ⅱ期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既往未使用过抗HER-2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二线或超二线使用曲妥珠单抗也可获益。
HER-FLOT、NEOHX等临床试验显示,曲妥珠单抗在术前转化治疗及新辅助治疗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1甘期个,疗生 服g1个。 评早 芍,天草 每剂价晚 用山5 周2期 服。 1楂, 1后 ,分 02 1g3水 效 - , 3 周煎 连为 服g l
嚣 量按 K mf y体力状 况 计 分标准 评定 。治疗 后较 治疗 - a s k 一
四诊 资料 , 胃癌分 为脾 虚 、 胃不和 、 把 肝 瘀阻 胃络 、 胃热 阴虚 、
间为稳定。体重指数 : 疗前后 均测 体重 2次 (连续 2 露 治
,
取平均值 , 若治疗 后较 治疗前 体重 增加 >15为 显效 , .
胃癌 中医属 “ 膈 ” “反 胃” “积 聚” 范畴 , 其 与 噎 、 、 等 尤
“ 聚” 积 相关 。多 由饮食 不节 、 志抑 郁不舒 或脾 胃素 虚 、 情 气 血不足 , 以致脏腑功能失 调 , 失健 运 , 脾 胃失和降 , 聚湿生痰 , 血行不畅 , 化生瘀 毒 , 阻于 胃府 , 日久 逐渐 形成 积 聚。其 中,
后较 治疗前 体重增加 >l为有效 , 若治 疗后 较治疗 前无 旧 或增加不 足 l 为无 效 。不 良反应 体 重指 数总有 效率 分别 6 . 0 和 1 .5 , 良反应 , 19 % 90% 不 方面两组亦有显 著差 异 。结果 提 示六 君 子汤配 合化疗 能 明 显提高生 活质 量。彭 氏 等观察 清瘀 扶正 汤对 中晚期 胃癌
生 展
★ 曹晓琳 ( 江西 省财 经大 学 医院 南 昌 30 1 ) 30 3
关键词 : 胃癌 ; 医 药 ; 述 中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 7 52
文献 标 识 码 : A
胃癌是常 见消化 道恶 性肿瘤 之一 , 据有关 资料 统计 , 其 死亡率 占全部恶性肿瘤 死亡率 的 2 % 以上 。由于 胃癌 早期 0 诊 断率 较低 , 经确 诊 的 胃癌患 者绝 大 多数 已属 中晚期 , 5 故
胃癌的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胃癌的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胃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较高致死率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据了全球肿瘤死亡的重要部分。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这些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并且常常伴随着较大的副作用和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疗法成为了目前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这方面,胃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胃癌免疫治疗的原理及分类胃癌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
在此过程中,T细胞和NK细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疫治疗药物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类。
1.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主要作用于整个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例如,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等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而对肿瘤细胞发起攻击。
2. 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是指能够针对特定的癌细胞,识别并攻击它们的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PD-1、PD-L1抗体)和T细胞受体工程(CAR-T)疗法就属于这一类别。
这些药物通过激活T细胞,增强其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
二、胃癌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1. PD-1/PD-L1抗体PD-1/PD-L1抗体作为目前最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免疫治疗药物之一,在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这些抗体能够抑制PD-1和PD-L1之间的结合,从而使T细胞杀伤癌细胞的活性被恢复。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在晚期胃癌患者中,PD-1/PD-L1抗体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2.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革命性治疗技术。
该疗法通过提取患者的自体T细胞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携带能够识别癌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受体。
经过扩增和激活后,这些CAR-T细胞被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将针对癌细胞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
早期的临床试验已证实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胃癌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
胃癌诊治原则和药物治疗进展

中, 胃癌 粗死亡 率 为男性 5.4 1 22/ 0
万 ,仍居 恶性肿 瘤发 病第 二位 ,女 性为 2 . 6 1万 ,届 恶性 肿瘤 的第 9 2/0
度,以此作为制定治疗方案、评
价 预 后 的基 础 。应 以 最 新 版 美 国
I …f
目 扁 盎 ±
胃癌诊治原则和药物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 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消化肿瘤 内科 张小田 沈 琳 教授 [ 中图分类号] 7 5 2 [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19 5 (0 8 1— 0 6 0 17—4 X 2 0 ) 2 0 7— 3
胃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胃癌 曾是继 肺癌 之 后第 二常 见 恶性 肿瘤 ,但近 年来 其发病 率在 世 界范 围 内呈普遍 下 降趋势 。据估 计 20 年全球 新发 胃癌 病例9 .万 , O2 34 占所 有新发 癌症 病例 数 的8 6 ,其 .% 中4 % 2 的病 例 发 生在 中 国。 中 国 胃 癌人 E调整 死 亡率 为男 4 . / O l t o 8 l  ̄ 万 ,女 性 为 1. / oi 男性 是 女 86 ̄J, 性 19 ,分 别是 欧 美 发达 国家 的 .倍 4 2 .倍, 38 .倍 。并且 有 . ~79 u .~8 0 明显 的地区 差异和 城 乡差别 ,城 市 为1 ./Oi 5 3 lC ;农村 为2 ./0 , 44 1万 是城市 的 16 。据W O .倍 H 最新 统计 , 直至 20 年 胃癌仍 是 中国癌症 发病 05 和 死亡 的首位 恶性 肿瘤 。而据 中国 3个 肿瘤 登记 除 19  ̄20年 的 资 O 98 0 2 料 显示 , 胃癌 仍是 中国最常 见的 恶 性肿瘤之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4 7 ( 2 0 1 1 ) 2 3 0 6 –2 3 1 4
研究设计
p = 0.012; HR: 0.48 (95% CI: 0.25–0.92).
结论:伊立替康二线治疗与BSC比较明显 延长生存
COUGAR-02临床研究
Docetaxel 75 mg/m2 every 3 weeks + Active symptom control
Hansjoche Wilke, et al. 2014 ASCO GI Oral abstract session .LBA 7.
重要入组标准: - 组织或病理确诊为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 使用铂类/氟脲嘧啶加或不加蒽环类药物末次一线治疗后4个月内进展 的; - ECOG 0-1分; - 适合的肝肾功能,血液及凝血功能。 重要排除标准: - 之前进行过抗血管治疗; - 分组前6月内有胃肠穿孔/瘘; - 分组前3月内有胃肠道出血; - 分组前3月内有静脉血栓或6月内有动脉血栓栓塞。
基线特征和不良反应
总生存期
5· 2 m:3· 6m (HR 0· 67, 95% CI 0· 49–0· 92; p=0· 01)
结
展患者的标准治疗
论
多西紫杉醇可被推荐用于氟尿嘧啶联合铂类治疗后进
Salvage Chemotherapy for Pretreated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Comparing Chemotherapy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With Best Supportive Care
不良事件
出血 鼻紐 高血压 蛋白尿 胃肠道反应 肾功能 感染 静脉栓塞 心脏毒性 动脉栓塞 胃肠穿孔
RAM+PTX(N=327) 各级(%) 41.9 30.6 25.1 16.8 10.1 6.7 5.8 4.0 2.4 1.8 1.2 >=3级(%) 4.3 0 14.7 1.2 3.7 1.8 0.6 2.4 0.6 0.9 1.2
RAM+PTX (N=330) n 后线治疗(不止一种) 158 % 47.9 n
PBO+PTX (N=335) % 46.0
154
化疗
抗体靶向治疗 小分子靶向治疗
158
23 1
47.9
7.0 0.3
152
18 5
45.4
5.4 1.5
其他
0
0.8
2
0.6
Hansjoche Wilke, et al. 2014 ASCO GI Oral abstract session .LBA 7.
PBO+PTX(N=329) 各级(%) 43.8 31.0 36.2 31.0 29.8 21.0 23.1 7.0 20.7 5.8 13.7 >=3级(%) 5.5 18.8 4.6 4.0 3.3 6.7 1.5 0 3.6 2.7 0.6
Hansjoche Wilke, et al. 2014 ASCO GI Oral abstract session .LBA 7.
(1)Thuss-Patence. EJC 2011. (2)Kang. JCO 2012 (3)ncet Oncol 2013. (4)Clarke. Expert Opn Bol Ther 2013. (5)Hronaka. JCO 2013
患 者 筛 选
随 机 分 组
Ramucirumab 8mg/kg day 1&15 +Paclitaxel 80mg/m2 day 1,8&15 Of a 28 day-cycle N=330 安慰剂 day 1&15 +Paclitaxel 80mg/m2 day 1,8&15 N=335
靶向药物
RAINBOW ramucirumab+PTX:plocebo+PTX JFMC 45-1102 Heceptin+PTX:PTX Ⅲ期临床 (三线) 阿帕替尼:安慰剂
Survival advantage for irinotecan versus best supportive care 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 A randomised phase III study of the Arbeitsgemeinschaft Internistische Onkologie (AIO)
多西紫杉醇和伊立替康间无差异 (5.2 v 6.5 months; P = .116)
(TCOG GI-0801/BIRIP trial)
BIRIP group irinotecan 60 mg/m2 cisplatin 30 mg/m2 day 1 every 2 weeks. 治疗至进展 或不可耐受 Irinotecan Group irinotecan 150 mg/m2 day 1 every 2 weeks.
Hansjoche Wilke, et al. 2014 ASCO GI Oral abstract session .LBA 7.
疗效评估
RAM+PTX
PBO+PTX
HR P值
Ddelta
RR DCR
PFS - 6月时 - 9月时 OS - 6月时 - 9月时
28% 80%
4.40 36% 22% 9.63 72% 40%
患 者 筛 选
随 机 分 组
治疗至6周 期
active symptom control alone 每6周复查
•
重要入排标准:组织学确诊、氟尿嘧啶联合铂类治 疗中或6个月内进展期的食管腺癌、胃食管接合部 和胃腺癌
主要研究终点:OS
•
分层因素:疾病状态、疾病部位、既往化疗反应时 间、PS评分
Lancet Oncol 2014; 15: 78–86
Peter C. Thuss-Patience a,g,*, Albrecht Kretzschmar
b,g,h, Dmitry Bichev a, Tillman Deist c,i, Axel Hinke d,j, Kirstin Breithaupt a, Yasemin Dogan a, Bernhard Gebauer e, Guido Schumacher f,k, Peter Reichardt
一项全球随机双盲III期研究:胃食管结合部癌和胃腺 癌一线铂类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进展后 ramucirumab 联合紫杉与紫杉单药的比较(RAINBOW研究)
Oral Abstract Session
RAINBOW: A global, phase I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f ramucirumab plus paclitaxel versus placebo plus pacli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GEJ) an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following disease progression on first-line platinum- and fluoropyrimidine-containing combination therapy rainbow IMCL CP12-0922 (I4T-IE-JVBE).
RAM+PTX(N=327) 不良事件 乏力 中性粒细胞减少 神经毒性 食欲减退 腹痛 白细胞减少 腹泻 鼻紐 呕吐 高血压 周围性水肿 各级(%) 56.9 54.4 45.9 40.1 36.1 33.9 32.4 30.6 26.9 25.1 25.1 >=3级(%) 11.9 40.7 8.3 3.1 6.1 17.4 3.7 0 3.1 14.7 1.5
16% 64%
2.86 17% 10% 7.36 57% 30%
P=0.0001 P<0.0001 HR 0.635 P<0.0001
+ 12% + 16%
+1.5 +19% +12% +2.3 +15% +10%
HR 0.807 P=0.0169
• RAM联合PTX组可以看到持续的生存获益
Hansjoche Wilke, et al. 2014 ASCO GI Oral abstract session .LBA 7.
治疗至进展 或不可耐受
生存及安 全跟进
•
-
重要入排标准: 分层因素:
转移性或局部进展不可切除的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一线铂类/氟脲嘧啶治疗后进展
•
-
地理分区 可测量病灶/不可测量病灶 一线治疗后进展时间(<6m vs >=6m)
主要研究终点:OS 次要研究终点: - PFS - TTP - ORR - 安全性 - QOL - 药效及免疫原性 - 药代动力学
Kang JH, Lee SI, Lim do H, Park KW, Oh SY, Kwon
HC, Hwang IG, Lee SC, Nam E, Shin DB, Lee J, Park JO, Park YS, Lim HY, Kang WK, Park SH.
J Clin Oncol. 2012 May 1;30(13):1513-8.
胃癌药物治疗进展
胃癌的治疗现状
手术:治疗胃癌的首选
综合治疗:以化疗为主
欧美: 只有一线治疗,无二线治疗;
亚太地区: 有一线和二线治疗,但二线治疗并无标准方案。